Blogger Information
Blog 8
fans 0
comment 0
visits 5992
Popular Tutorials
More>
Latest Downloads
More>
Web Effects
Website Source Code
Website Materials
Front End Template
web socket server
相心生、心相取的博客
Original
1250 people have browsed it

    想要理解socket首先熟悉一下tcp/ip协议族,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定义了主机如何连入因特网及数据如何再他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把所有的tcp/ip协议归类到四个抽象层中

    应用层: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等等

    传输层:tcp,udp

    网络层:ip,icmp,ospf,eigrp,igmp

    数据链路层:slip,cslip,ppp,mtu

     每一抽象层建立在第一层提供的服务上,并且为高一层提供服务,看起来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应用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

    传输层(传输层)                   tcp                              udp

    网络层(internet层)      icmp                 ip             igmp

    链路层(数据链路层)                arp         硬件接口    rarp

    物理传输介质(网络接口层)        以太网   令牌环     帧中    atm

    在tcp/ip协议中两个因特网主机通过两个路由器和对应的层链接,各主机上的应用通过一些数据通道相互执行读取操作

    socket

    我们知道两个进程如果需要进行通讯最基本的一个前提能够唯一的表示一个进程,在本地进程中我们可以使用pid来唯一标示一个进程,但pid只有在本地唯一,网络中的两个pid冲突几率很大,这时候我们需要其他方法了,我们知道ip层的ip地址可以唯一表示主机,而tcp层协议和端口号可以唯一标示主机的一个进程,这样我们可以利用ip地址+协议+端口号唯一标示网络中的一个进程。

    能够唯一标示网路中的进程后,我们就可以socket进行通信了,什么是socket?我们经常把socket翻译成套接字,socket是在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的一个抽象层,他们tcp/ip层复杂的操作抽象为几个简单的就共应用层调用已实现进程在网络中的通信

    socket起源于unix,在unix一切皆文件哲学的思想下,socket是一种“打开-读/写-关闭”的模式是实现的,服务器与客户端各自维护一个“文件”,在建立连接打开后,可以向自己文件写入内容供对方读取或者读取对方内容,通讯结束时关闭文件。

    socket通讯流程

    socket时“打开-读/写-关闭”模式的是实现,以使用tcp协议通讯的socket为例,其交互流程大概这样子

    服务器端:

    1.创建socket:socket()

    2.绑定socket和端口号:bind()

    3.监听该端口号:listen()

    4.接受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accept()

    5.从socket中读取字符:recv()

    6.关闭socket:close();

    客户端:

    1.创建socket:socket()

    2.连接指定的计算机端口:connect();

    3.向socket中写入信息:send()

    4.关闭socket:colse();

    概述:

    服务器根据地址类型(ipv4,ipv6)、socket类型、协议创建socket

    服务器为socket绑定ip地址和端口号

    服务器socket监听端口号请求,随时准备接收客户端发来的连接,这时候服务器的socket并没有被打开

    客户端创建socket

    客户端打开socket,根据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号试图连接服务器socket

    服务器socket接收到客户端socket请求,被动打开,开始接收客户端请求,直到客户端返回连接信息。这时候socket进入阻塞状态,所谓阻塞即accept()方法一直到客户端返回连接信息后才返回,开始接收下一个客户端谅解请求

    客户端连接成功,向服务器发送连接状态信息    

    服务器accept方法返回,连接成功

    客户端向socket写入信息

    服务器读取信息

    客户端关闭

    服务器端关闭


    tcp三次握手

    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一个可靠的连接


    

 socket编程API

前面提到socket是"打开—读/写—关闭"模式的实现,简单了解一下socket提供了哪些API供应用程序使用,还是以TCP协议为例,看看Unix下的socket API,其它语言都很类似(PHP甚至名字都几乎一样),这里我就简单解释一下方法作用和参数,具体使用有兴趣同学可以看看博客参考中的链接或者上网搜索

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

根据指定的地址族、数据类型和协议来分配一个socket的描述字及其所用的资源。

domain:协议族,常用的有AF_INET、AF_INET6、AF_LOCAL、AF_ROUTE其中AF_INET代表使用ipv4地址

type:socket类型,常用的socket类型有,SOCK_STREAM、SOCK_DGRAM、SOCK_RAW、SOCK_PACKET、SOCK_SEQPACKET等

protocol:协议。常用的协议有,IPPROTO_TCP、IPPTOTO_UDP、IPPROTO_SCTP、IPPROTO_TIPC等

int bind(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把一个地址族中的特定地址赋给socket

sockfd:socket描述字,也就是socket引用

addr:要绑定给sockfd的协议地址

addrlen:地址的长度

通常服务器在启动的时候都会绑定一个众所周知的地址(如ip地址+端口号),用于提供服务,客户就可以通过它来接连服务器;而客户端就不用指定,有系统自动分配一个端口号和自身的ip地址组合。这就是为什么通常服务器端在listen之前会调用bind(),而客户端就不会调用,而是在connect()时由系统随机生成一个。

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

监听socket

sockfd:要监听的socket描述字

backlog:相应socket可以排队的最大连接个数 

int connect(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连接某个socket

sockfd:客户端的socket描述字

addr:服务器的socket地址

addrlen:socket地址的长度

int accep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TCP服务器监听到客户端请求之后,调用accept()函数取接收请求

sockfd:服务器的socket描述字

addr:客户端的socket地址

addrlen:socket地址的长度

s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 size_t count);

读取socket内容

fd:socket描述字

buf:缓冲区

count:缓冲区长度

ssize_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count);

向socket写入内容,其实就是发送内容

fd:socket描述字

buf:缓冲区

count:缓冲区长度

int close(int fd);

socket标记为以关闭 ,使相应socket描述字的引用计数-1,当引用计数为0的时候,触发TCP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终止连接请求。

    


Statement of this Website
The copyright of this blog article belongs to the blogger. Please specify the address when reprinting!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or violation of the law, please contact admin@php.cn Report processing!
All comments Speak rationally on civilized internet, please comply with News Comment Service Agreement
0 comments
Author's latest blog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