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节点由Text类型来表示,它包含的是可以照字面解释的纯文本内容。纯文本中可以包含转义的HTML字符,但不能包含HTML代码。Text节点具有以下特征:
nodeType的值为3。
nodeName的值为“#text”。
nodeValue的值为节点所包含的文本。
parentNode是一个Element。
它的没有子节点。
可以通过nodeValue属性或data属性来访问Text节点包含的文本,这两个属性中包含的值相同。对nodeValue的修改也会通过data属性反应出来,反之亦然。使用下面的方法可以操作节点中的文本:
appendData(text):将text添加到节点的末尾。
deleteData(offset,count):从offset开始的位置删除count个字符。
insertData(offset,text):从offset指定的位置插入text。
replaceData(offset,count,text):用text替换从offset指定的位置开始到offset+count为止处的文本。
splitText(offset):从offset指定的位置将当前文本节点分成两个文本节点。
substringData(offset,count):提取从offset指定的位置开始到offset+count为止处的字符串。
除了以上方法之外,Text节点还有一个length属性,保存着节点中字符的个数。而且nodeValue.length和data.length中也保存着相同的值。
在默认的情况下,每个可以包含内容的元素最多只能有一个文本节点,而且必须有内容存在。例如:
1 2 3 4 5 6 7 8 |
|
上面的例子中,第一个
要访问文本子节点,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
1 |
|
在取得文本节点的引用之后,就可以像下面的样子来修改它了:
1 |
|
如果这个节点当前存在于文档树中,那么修改文本节点的结构会立刻得到反映。另外,在修改文本节点的时候需要注意,此时的字符串会经过HTML(或XML)编码。也就是说,大于号、小于号或引号都会被转义,例如:
1 |
|
上面的代码会将文本输出为:new <strong>string</strong>,在经过浏览器解析之后,呈现的文本为:new string。
所有的浏览器都可以通过js脚本来访问Text类型的构造函数和原型,包括IE8及以上的浏览器。
创建文本节点
我们可以使用document.createTextNode()方法来创建新的文本节点,这个方法接收一个参数:要插入节点中的文本。与设置已有的文本值一样,作为参数的文本也将按照HTML或XML的格式进行编码:
1 |
|
在创建新的文本节点的同时,也会设置其ownerDocument属性。但是,只有当你把新的节点添加到文档中已存在的节点时,才能在浏览器中看到它。下面的代码创建一个
1 2 3 4 5 6 7 |
|
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元素只有一个文本节点。不过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包含多个文本节点,例如:
1 2 3 4 5 6 7 8 9 10 |
|
如果两个文本节点是相邻的兄弟节点,那么这两个节点就会连起来显示,中间不会有空格。
合并文本节点
DOM文档中存在相邻的兄弟文本节点很容易会导致混乱,因为会分不清哪个文本节点代表哪个字符串。另外,DOM文档中出现相邻的相邻兄弟节点的情况也十分普遍,这就使得我们必须有一个方法来将相邻的文本节点进行合并。这个方法是由Node类型定义的normalize()方法。
如果在一个包含两个或多个文本节点的元素上调用normalize()方法,则会将所有的文本节点合并为一个节点。结构节点的nodeValue等于合并前每个文本节点的nodeValue值相加起来。例如下面的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浏览器在解析文本的时候永远不会创建相邻的文本节点,这只会在我们操纵DOM时产生。
分割文本节点
Text类型还提供了一个作用与normalize()方法相反的方法:splitText()。这个方法会将一个文本节点分割成两个文本节点,即按照指定的位置分割nodeValue值。原来的文本节点将包含从开始位置到指定位置之前的内容,新文本节点将包含剩下的文本内容。这个方法会返回一个新文本节点,该节点与原来节点的parentNode相同。例如下面的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上面的例子中,包含"hello world!"的文本节点被分割为两个文本节点,分割点从第五个字符开始。位置5是字符"hello"和"wolrd!"之间的空格,因此,原来的文本将包含字符"hello",而新文本将包含字符" wolrd!"(包含空格)。
以上就是JavaScript文档对象模型-Text类型的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PHP中文网(www.ph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