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Database > Mysql Tutorial > 0. 磁盘读写与数据库的关系

0. 磁盘读写与数据库的关系

WBOY
Release: 2016-06-07 17:42:45
Original
1387 people have browsed it

一 磁盘物理结构 (1) 盘片:硬盘的盘体由多个盘片叠在一起构成。 在硬盘出厂时,由硬盘生产商完成了低级格式化(物理格式化),作用是将空白的盘片(Platter)划分为一个个同圆心、不同半径的磁道(Track),还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可存储1282

一 磁盘物理结构
(1) 盘片:硬盘的盘体由多个盘片叠在一起构成。

在硬盘出厂时,由硬盘生产商完成了低级格式化(物理格式化),作用是将空白的盘片(Platter)划分为一个个同圆心、不同半径的磁道(Track),还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可存储128×2的N次方(N=0.1.2.3)字节信息,默认每个扇区的大小为512字节。通常使用者无需再进行低级格式化操作。

 

(2) 磁头:每张盘片的正反两面各有一个磁头。

 

(3) 主轴:所有盘片都由主轴电机带动旋转。

 

(4) 控制集成电路板:复杂!上面还有ROM(内有软件系统)、Cache等。

 

二 磁盘如何完成单次IO操作
(1) 寻道
当控制器对磁盘发出一个IO操作命令的时候,磁盘的驱动臂(Actuator Arm)带动磁头(Head)离开着陆区(Landing Zone,美国空间,位于内圈没有数据的区域),移动到要操作的初始数据块所在的磁道(Track)的正上方,这个过程被称为寻道(Seeking),对应消耗的时间被称为寻道时间(Seek Time);

(2) 旋转延迟
找到对应磁道还不能马上读取数据,这时候磁头要等到磁盘盘片(Platter)旋转到初始数据块所在的扇区(Sector)落在读写磁头正下方之后才能开始读取数据,在这个等待盘片旋转到可操作扇区的过程中消耗的时间称为旋转延时(Rotational Latency);

(3) 数据传送
接下来就随着盘片的旋转,磁头不断的读/写相应的数据块,直到完成这次IO所需要操作的全部数据,这个过程称为数据传送(Data Transfer),对应的时间称为传送时间(Transfer Time)。完成这三个步骤之后单次IO操作也就完成了。

根据磁盘单次IO操作的过程,可以发现:
单次IO时间 = 寻道时间 + 旋转延迟 + 传送时间

进而推算IOPS(IO per second)的公式为:
IOPS = 1000ms/单次IO时间

三 磁盘IOPS计算
不同磁盘,它的寻道时间,旋转延迟,数据传送所需的时间各是多少?

1. 寻道时间
考虑到被读写的数据可能在磁盘的任意一个磁道,既有可能在磁盘的最内圈(寻道时间最短),也可能在磁盘的最外圈(寻道时间最长),所以在计算中我们只考虑平均寻道时间。

在购买磁盘时,该参数都有标明,目前的SATA/SAS磁盘,按转速不同,寻道时间不同,不过通常都在10ms以下:

转速

平均寻道时间

15000rpm

2~3ms

10000rpm

3~5ms

7200rpm

8~9ms

2. 旋转延时
和寻道一样,香港服务器,当磁头定位到磁道之后有可能正好在要读写扇区之上,这时候是不需要额外的延时就可以立刻读写到数据,但是最坏的情况确实要磁盘旋转整整一圈之后磁头才能读取到数据,所以这里也考虑的是平均旋转延时,对于15000rpm的磁盘就是(60s/15000)*(1/2) = 2ms。

3. 传送时间
(1) 磁盘传输速率
磁盘传输速率分两种:内部传输速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外部传输速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

内部传输速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是指磁头与硬盘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简单的说就是硬盘磁头将数据从盘片上读取出来,然后存储在缓存内的速度。

理想的内部传输速率不存在寻道,旋转延时,就一直在同一个磁道上读数据并传到缓存,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单个磁道的存储空间是有限的;

实际的内部传输速率包含了寻道和旋转延时,目前家用磁盘,稳定的内部传输速率一般在30MB/s到45MB/s之间(服务器磁盘,应该会更高)。

外部传输速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是指硬盘缓存和系统总线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也就是计算机通过硬盘接口从缓存中将数据读出交给相应的硬盘控制器的速率。

硬盘厂商在硬盘参数中,通常也会给出一个最大传输速率,比如现在SATA3.0的6Gbit/s,换算一下就是6*1024/8,768MB/s,通常指的是硬盘接口对外的最大传输速率,当然实际使用中是达不到这个值的。

这里计算IOPS,保守选择实际内部传输速率,以40M/s为例。

(2) 单次IO操作的大小
有了传送速率,还要知道单次IO操作的大小(IO Chunk Size),才可以算出单次IO的传送时间。那么磁盘单次IO的大小是多少?答案是:不确定。

操作系统为了提高 IO的性能而引入了文件系统缓存(File System Cache),系统会根据请求数据的情况将多个来自IO的请求先放在缓存里面,然后再一次性的提交给磁盘,也就是说对于数据库发出的多个8K数据块的读操作有可能放在一个磁盘读IO里就处理了。

还有,有些存储系统也是提供了缓存(Cache),接收到操作系统的IO请求之后也是会将多个操作系统的 IO请求合并成一个来处理。

不管是操作系统层面的缓存,还是磁盘控制器层面的缓存,目的都只有一个,提高数据读写的效率。因此每次单独的IO操作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它主要取决于系统对于数据读写效率的判断。这里以SQL Server数据库的数据页大小为例:8K。

(3) 传送时间
传送时间 = IO Chunk Size/Internal Transfer Rate = 8k/40M/s = 0.2ms

可以发现:
(3.1) 如果IO Chunk Size大的话,传送时间会变长,单次IO时间就也变长,从而导致IOPS变小;
(3.2) 机械磁盘的主要读写成本,都花在了寻址时间上,即:寻道时间 + 旋转延迟,也就是磁盘臂的摆动,和磁盘的旋转延迟。
(3.3) 如果粗略的计算IOPS,可以忽略传送时间,1000ms/(寻道时间 + 旋转延迟)即可。

4. IOPS计算示例
以15000rpm为例:

(1) 单次IO时间
单次IO时间 = 寻道时间 + 旋转延迟 + 传送时间 = 3ms + 2ms + 0.2 ms = 5.2 ms

(2) IOPS
IOPS = 1000ms/单次IO时间 = 1000ms/5.2ms = 192 (次)
这里计算的是单块磁盘的随机访问IOPS。

考虑一种极端的情况,如果磁盘全部为顺序访问,那么就可以忽略:寻道时间 + 旋转延迟 的时长,IOPS的计算公式就变为:IOPS = 1000ms/传送时间
IOPS = 1000ms/传送时间= 1000ms/0.2ms = 5000 (次)

显然这种极端的情况太过理想,毕竟每个磁道的空间是有限的,寻道时间 + 旋转延迟 时长确实可以减少,不过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Related labels:
source:php.cn
Statement of this Websit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voluntarily contributed by netizens, and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This site does not assume corresponding legal responsibility. If you find any content suspected of plagiarism or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admin@php.cn
Popular Tutorials
More>
Latest Downloads
More>
Web Effects
Website Source Code
Website Materials
Front End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