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web3.0 > Illustration of RGB++Layer, wealth opportunities that even novices can understand

Illustration of RGB++Layer, wealth opportunities that even novices can understand

王林
Release: 2024-07-22 19:45:11
Original
1084 people have browsed it

2024年开始,比特币生态主导了这一轮的新叙事。以比特币扩容为目标的新基建、以反VC为口号的新资产、以复刻以太坊荣光为使命的新应用构成了新叙事的主体框架。在基础设施板块,比特币Layer2反复被提及,也是兵家之必争之地。如果只考虑基于扩展“链”的方案,那么兼容EVM虚拟机的账户模型和类比特币的UTXO模型成为进展最快的两个领域。

Illustration of RGB++Layer, wealth opportunities that even novices can understand

图一 比特币扩展建设思路简图
Copy after login

账户模型的EVM暂时无法解决比特币原生资产安全问题,需要借助(中心化)的跨链桥或资产托管机构完成资产桥接,而基于UTXO模型的方案则可以使用同构绑定等无桥跨链实现这个功能。近日,基于UTXO模型的RGB++协议进行了技术升级,正式推出了RGB++ Layer,这标志着所有支持UTXO模型的协议和资产完成了大一统,也包括了新协议类型比如Runes、BRC20等。本文会使用图解的方式带你一起深入浅出了解这个新技术并探索这个技术带来的财富密码。

RGB++ Layer 是什么?

RGB++ Layer是由RGB++升级而来。升级前,RGB++ 协议是比特币一层的发币协议,其特点是支持无桥跨链,用CKB做为其去中心化的索引器。这次升级把技术适用范围扩展到了所有支持UTXO的网络,比如BSV、BCH、DogeCoin以及其他比特币一层资产新协议如Runes、BRC20等等。我们再拆开看,到底升级了哪些技术模块可以为这么多公链所用并将非常分散的资产统一到一个标准之下的。

Illustration of RGB++Layer, wealth opportunities that even novices can understand

图二 RGB++ 构成图示意图
Copy after login

RGB++ Layer与Omni Layer一样,利用UTXO模型的安全性和比特币区块链的强大基础设施,确保所有交易和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GB++ Layer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资产发行和管理机制,允许用户在RGB++ Layer上创建和管理各种数字资产。

RGB++ Layer具备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功能,使开发者能够创建和执行复杂的合约逻辑,智能合约扩展了UTXO模型的应用范围,为各种去中心化应用提供了支持。

Omni Layer主要基于比特币区块链,而RGB++ Layer的无桥跨链特性使其在互操作性和灵活性上更进一步,能够与更多区块链网络进行交互,允许BTC、CKB、BSV、BCH等链上的资产在RGB++ Layer上无缝操作。

整体而已,RGB++ Layer就是一个独立并且具有通用性的UTXO智能合约层,可以为整个UTXO模型生态提供无桥跨链和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基于 RGB++ Layer 的 RGB++ 浏览器和 DeFi 基础设施也将很快推出。此外,还有其他 DeFi 套件,包括稳定币 Stable++、质押协议LST CKB等等。

Illustration of RGB++Layer, wealth opportunities that even novices can understand

图三 RGB++ Layer Defi组件示意图
Copy after login

RGB++ Layer的特性并非仅仅为Defi而生,虽然整个生态开始推崇BitcoinFi,但RGB++ Layer却有着更广泛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RGB++ Layer可以极大提升BTC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比特币扩容进行了好多年,诞生出来了很多方案,每个方案也都在努力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长此以往,各种资产的分散性特别强,即便是同样一个UTXO模型,也存在着严重的割裂局面。RGB++ Layer的无桥跨链功能允许BTC与其他UTXO链(如CKB、BSV、BCH等)进行资产互操作,打破各链间的孤岛效应。这将促进不同区块链之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提升整个UTXO生态的互联性和流动性。借助智能合约,BTC资产可以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被利用,如质押借贷、流动性挖矿、跨链交易等。 这不仅提升了BTC资产的流动性,也为持有者提供了更多的收益机会,进一步增强BTC的金融属性。

其次,从用户角度来说,RGB++ Layer提供了无缝用户体验。用户可以使用现有的BTC钱包无缝访问、使用所有支持RGB++ Layer的协议和应用,不需要再下载一堆钱包然后去学习如何使用。这种用户体验的提升可以极大降低用户参与门槛,促进整个比特币生态的采用率。

第三,别忘记了,RGB++ Layer本身就是一个像乐高一样可组合,开发者可以灵活组合各种Defi协议并将支持UTXO模型的资产划归到统一到流动性管理体系里。同时,RGB++也具有通用的资产发行、管理能力,各种资产如Coin(FT) 和DOBs (NFTs)都可以被统一管理,提供了灵活的资产发行和交易机制。 这种通用的资产管理能力使得在UTXO模型上构建和管理复杂的资产变得更加便捷,可以极大拓展UTXO模型的应用场景。

RGB++ Layer 能做什么?

在了解了RGB++是什么以及对整个比特币生态的意义之后,我们的问题是:RGB++ Layer能做什么?尤其是对于开发者和普通的生态参与用户来说,有哪些机会?我们先抛出图四,然后详细展开。

Illustration of RGB++Layer, wealth opportunities that even novices can understand

图四 RGB++ Layer的能做什么
Copy after login

资产发行

区块链项目的特性是资产先行、社区先行,一个协议具有功能完备、管理完备的资产发行功能至关重要。RGB++ Layer的第一个功能就是统一的资产发行、管理,它可以借助智能合约把各类资产轻松发行在区块链上。RGB++之前试运行过资产发行,但功能也仅限于资产发行,资产的流动性、赋能都没有基础设施支持。在协议升级之后,开发者可以更加方便发行UTXO通用的资产类型,并通过Defi乐高组件赋予资产更丰富的操作,比如跨链、交易、质押、借贷、提供流动性、社区治理等等。

在RGB++ Layer层,发行的资产被统一抽象,具有图灵完备的编程性,借助无桥跨链、智能合约,实际上已经打通了UTXO各条链的资产流通。这给资产发行者一个新的启发,在RGB++ Layer发行资产启示是面向整个UTXO生态的,可以站在更大的视野、用户基础、生态环境来规划资产。

DeFi组合

RGB++ Layer在更新里加入了区块链浏览器和Defi套件,可组合性成为开启比特币Defi大规模采用的必备基础。在率先披露的UTXOSwap协议中,基于意图的(intent based)流动性做市方案相较于订单簿(order book)和自动做市商(AMM)都有巨大的提升。通过UTXOSwap,用户、第三方做市商都可以为资产提供流动性并参与流动性挖矿。

Stable++为Defi提供了必备的稳定币支撑,这个项目也刚获得CKB生态基金投资,团队计划在RGB++ Layer上开发第一个超额抵押稳定币协议,以服务比特币生态。该计划里用户可以使用比特币资产比如BTC、CKB或其他RGB++ Layer发行的新资产作为抵押以铸造稳定币USDPP。ccBTC则是CKB生态基金与Meson Finance、CrossChain Token联合推出的、在CKB主网发行并且1:1锚定的比特币衍生品。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使得RGB++ Layer更像是乐高模块化的Defi组件平台。基于“UTXO乐高”设计,开发者可以灵活地组合各种DeFi协议,激发创新,例如,UTXO Lending平台、跨链NFT市场、隐私交易平台等,为生态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资产管理

有了RGB++ Layer,我们可以统一管理所有UTXO协议资产甚至是比特币一层新协议资产比如Runes、BRC20等。这里的资产不仅包括如Coin(FT)也包括了各种DOBs (NFTs),在统一协议的支持下、流动性激励下,多种形态多资产都将被打通,有一些可以通过无桥跨链交易或Swap,有些则可以直接通过Dex完成交换。

管理的另外一层意义是提升效率,尤其是资产效率。用户可以使用RGB++ Layer上的支付工具,在不同区块链之间进行快速、低成本的支付和结算。开发者可以利用RGB++ Layer构建一个跨链DEX、借贷平台,支持BTC、CKB、BSV、BCH等链上的资产交易或借贷,用户则可以通过这种服务无缝交换不同区块链的资产。

RGB++ Layer有希望整合庞大的UTXO模型的生态资产,最终会在这个生态上形成用户体验丝滑、流动性充足、资产效率极高的资产管理服务。

RGB++ Layer推出有哪些财富机会?

龙头资产

一个生态崛起最佳的机会肯定不能错过龙头资产,这些资产具有极高的认知度和广泛的用户基础,当资金涌入生态时,大资金首选会进入龙头资产。在这些资产中,排在最重要位置的必然是CKB。

RGB++ Layer的核心基础仍然是建立在CKB生态之上,随着应用的不断增加,CKB代币不仅仅会在供给侧发生巨大变化,在流通量方向也会产生巨变。具体而言,随着生态项目不断增加,尤其是以DOBs等资产形式等蓬勃发展,CKB Cells占用率会急剧增加,这会直接影响CKB代币的产出和占用比例。在另外一方面,创新的DeFi组合需要大量CKB被锁定、质押或提供流动性,这会让可流通的CKB代币数量进一步减少。目前,CKB代币是唯一上了大所的代币,流动性和知名度也足够,如果由RGB++ Layer引起新一波热潮,CKB必定要被列入第一财富机会。

除CKB之外,首个基于 RGB++ 协议的资产Seal应该被关注。社区给了Seal很多赋能,UTXOSwap在第一时间就开通了Seal/CKB交易对,通过流动性激励,Seal的交易深度正在变好。由 Seal 社区开发运营的 BTC 生态首个 Launchpad 平台 IBO (Initial Bitcoin Offering),将于本周 BTC 2024 大会期间上线,首个 Seal to Earn 项目是基于 UTXO 的超额抵押稳定币协议 Stable++。Stable++ 的协议代币总量 21M,将在 IBO 平台首先向 Seal 的质押者空投 20% 份额。

在DOBs方面,作为RGB++最知名的DOBs资产,Nervape神经猿暂时仍处于市场低估阶段。经历三年多的开发,Nervape获得了生态广泛的认同,团队在IP开发、视觉设计、技术研发方向都非常优秀。但是苦于金融基础设施缺乏,Nervape无法进入更广泛的生态视野,也无法产生更多金融玩法链接,但借助于RGB++ Layer则非常有希望迎来新一轮玩法升级和财富机会。

另外一个DOBs Unicorn独角兽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开图”,开图之后独角兽获得了DNA,围绕DNA社区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作,比如游戏、PFP、小说甚至是DeFi创新。Reëm是社区基于独角兽DNA创作的PFP项目,目前已经成为CKB生态最多铸造DOBs,持有人数也高居前三,但目前市值极低,如果可以借助RGB++ Layer给予更多金融玩法,Reëm非常有可能复现独角兽曾经的疯狂涨幅。

Illustration of RGB++Layer, wealth opportunities that even novices can understand

图五 RGB++ Layer 新财富密码?
Copy after login

创新资产

最好的财富机会也许永远是下一个。新资产可能会通过一个资产发射平台发射,借助RGB++ Layer统一资产协议可以吸引到BCH、BSV、DogeCoin等其他许多链的优秀项目来到这里发射。

在RGB++ Layer上发射新资产只需要一个合约就可以在多链发射、部署发行资产,也可以跨链共享流动池、支持多种资产无桥流通,发行资产变得更简单、管理更高效。

在第一批RGB++ Layer上线的DeFi基建项目都属于创新资产,非常值得关注。DEX平台UTXOSwap、稳定币项目Stable++以及ccBTC、LST等等项目都有发币预期,项目非常早期可以深度参与。在创新资产的背后是新的应用,如果追求相对稳定的收益,可以考虑把BTC、CKB和稳定币倾斜到这个生态。

生态卡位

最佳的财富机会仍然是创业,开发者可以在RGB++ Layer的广阔天地开创新事业。CKB生态基金对于生态项目一般给予5万左右的Grants激励,且对于重要且优秀的项目不设激励上限,帮助早期项目成长。在有了统一的流动性市场之后,会有更多专业的做市商、托管商等服务角色出现,开发工具也日益完善,借助RGB++ Layer进行创业无疑是最优选择。

根据观测,RGB++ Layer将会在资产发行、流动性激励方向发力,所以开发者可以重点关注。资产发射平台(LaunchPad)、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跨链DOBs交易市场、抵押借贷、稳定币、流动性挖矿比如质押、再质押等必定是首批重点支持的。

另外,开发者工具和开发者服务也会是短期需求量非常大的领域,通过技术文档、培训、黑客松、赏金以及为开发者提供的开发工具、数据仪表盘等也会受到欢迎。

●本文所讨论项目仅为研究推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The above is the detailed content of Illustration of RGB++Layer, wealth opportunities that even novices can understand.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follow other related articles on the PHP Chinese website!

Statement of this Websit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voluntarily contributed by netizens, and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This site does not assume corresponding legal responsibility. If you find any content suspected of plagiarism or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admin@php.cn
Popular Tutorials
More>
Latest Downloads
More>
Web Effects
Website Source Code
Website Materials
Front End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