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Web Front-end > HTML Tutorial > HTML5的商业化征途:不止是营销,To B背后有万亿级市场_html/css_WEB-ITnose

HTML5的商业化征途:不止是营销,To B背后有万亿级市场_html/css_WEB-ITnose

WBOY
Release: 2016-06-24 11:24:46
Original
1102 people have browsed it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题为 《从“高山速降”到“月入千万”,H5游戏行业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的文章,核心的观点是蕴含巨大潜力的H5游戏行业仍有问题需要解决。文章发出之后,很多读者都问我同样的一个问题:H5今年会火吗?

这个问题在我看来,“看到的问题都是有办法解决的问题,H5一定是个风口,但整个H5行业的商业化程度决定着它能火到什么程度。”

资本从不睡觉,哪里有风,他就在哪

2015是资本市场趋于冷静的一年,投资商的钱开始越来越难拿。即便如此,H5行业在2015年仍然完成了包括MAKA、易企秀等至少七笔A轮或B轮融资,总金额已近10亿元人民币。

近期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消息,HTML5技术平台型公司白鹭世纪在近期将以20亿左右的估值登陆新三板,这是资本市场第一次出现HTML5概念股。可见,市场已对HTML5产业的发展现状已经有了一个判断:它已具备清晰明朗的盈利前景,而不是仍停留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概念阶段。因为新三板挂牌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便是具备持续经营的能力。

倘若我们再看是谁在押宝H5,你会更惊讶。微信开放SDK接口允许H5接入;QQ推出X5引擎用于H5应用开发;UC、360等浏览器厂商都在关注H5;而白鹭世纪的A轮则来自顺为资本,它背后老板是小米的“雷布斯”。或许有因为Facebook前几年押宝HTML5失败的前车之鉴,国内的行业巨头们不会那么高调,但当果实已渐成熟时,任谁都会加速布局,闷声发大财。

如果还要问我H5行业是不是风口,我会用《华尔街金钱夜未眠》里的经典台词回答你:

Money is a bitch that never sleeps。

只把H5当营销工具=让梅西踢后卫

2015年H5行业的高开低走,除了《神经猫》等几款游戏一度刷屏外,大多数人对H5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市场部门营销工具”的层面。

一个URL即可分享的H5,先天具备社交传播特性,市场上一批H5设计工具大大降低了生产H5的门槛,任何人都能够轻松创建一个H5的页面。大大小小的活动推自己的H5,互联网公司逢年过节要推H5,做活动要推H5,招聘也要推H5,甚至一些传统企业也跟风而上。

那么H5真的只是一把营销的利器吗?

我认为,并非如此。H5的能量被严重的低估了,就像梅西被按在板凳席上,上场之后还让他去踢中后卫,结果大家都说梅西踢得不行。

问题不是出在梅西身上,而是在教练身上,教练没把球员用好,也没有成熟的技战术打法。对H5来说,就是商业化的问题,目前的H5行业商业化程度低,玩法太少。

我认为H5的商业化路径应该是“游戏——移动应用——TO B的企业级服务”,而H5的商业化之路仅仅迈开了第一步。

从游戏开始的H5商业化征途

从PC游戏到网页游再到APP手游,甚至电视游戏和VR游戏,随着终端迭代,游戏行业始终走在商业化的前列。同时,游戏行业一直以来追求的是更高效的可获取性。H5的小屏载体和“即开即用”的基因决定了H5会率先通过游戏进行商业化。

尽管H5游戏仍然普遍存在轻度化、低ARPU、高DAU的问题,商业模式和变现能力也一直为人诟病,但最近H5游戏似乎已经迎来一个拐点:一些偏重度化的H5游戏其制作水准已经可以跟原生手游媲美;而《传奇世界H5》近期更是传出月流水破两千万的消息,这让业内普遍认为H5游戏将进入一个大投入、大制作、大收益的高速发展时期,行业春天已经到来。

如果H5游戏的快速朝着重度化发展,当H5游戏也能做出3D的大制作产品,相信大家再说起H5游戏的时候绝不会仅仅只谈论《打飞机》或是《神经猫》。目前Egret等主流游戏引擎已经可以支持H5游戏的3D开发,各大引擎厂商也与微信、360等巨头合作,以植入加速器的方式大幅度改善网页游戏运营速度与质量,H5游戏重度化的速度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快。

关于H5游戏的话题在此不再展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翻看我之前关于H5游戏行业的文章。需要注意的是,游戏仅仅是H5商业化的第一步,虽然这一步已经能够否定掉“H5只是营销工具”的观点,但H5游戏只是第一步。

三年间技术迅猛革新,移动应用将带来的H5商业化爆发期

H5业内经常会拿估值5亿美金的今日头条来举例子,因为今日头条是用H5技术开发,再“加壳”封装成Android版和iOS版。以管窥豹,可见一斑。既然今日头条可以用H5做了一个新闻聚合类的移动应用,其他应用又为何不可?

我们总是抱怨手机内存不够用,应用多了就变卡,我们不停地追求体验、体验、体验。既然H5技术可以解决这个痛点,让应用待在云端,让“壳子”留在本地,让体验更轻、更快、更简单,那么H5应用的集中爆发是完全去可以期待的。

实际上2013年时,百度及360便兴起一股“轻应用”的热潮,这本质上也是基于HTML5技术的Web应用。只不过,彼时HTML5尚未最终定稿,半残的技术让两大巨头轻应用革命的梦想最终渐渐归于沉寂。

今年初,微信突然宣布将在公众号里推出“应用号”产品,据传该产品将在五六月间上线公测(详见钛媒体报道 《张小龙首次长谈“微信焦虑”,微信将新推应用号》 )。这一次,巨头们不再一味的理想化,而是有了技术上飞速的进步作为强力后盾。Web应用开发界曾经公认的一些难题,比如无法访问相机、电话本等手机底层设备,应用在安卓系统环境下无法保存到桌面等等,据我所知,已经被业内新起的Web应用开发框架如青雀平台等所攻克。所以,HTML5在移动应用方面商业化的技术性难关,目前已经逐渐消解了。

基于H5技术开发的移动应用越来越多,而移动应用的商业化路径已经在不断的探索、重复、修正之后具备了成熟的套路和打法。白鹭时代联合创始人张翔去年在微信生态大会上便曾这样阐述过HTML5的商业化路径:HTML5技术的成熟将催生一大波商业模式清晰的Web应用创业潮,同时也将为现有的原生中小APP创造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借助于微信这样的巨头,Web应用将形成新的商业生态,最终使得H5的商业化之路跳出游戏行业,迎来全面爆发。

所以我认为,虽然游戏走在了H5商业化的最前列,但通过移动应用进行H5商业化才是最具商业价值的板块。这个价值有多大?据荷兰市场研究公司Newzoo的调查,2015年中国手游市场的规模约为65亿美元,而整个移动市场的规模则在3600亿美元以上。鉴于移动互联网市场目前的技术门槛相对PC时代较高,而HTML5的普及将大大降低企业布局互联网的技术成本,未来一阵子以HTML5为主流载体的移动市场将以更快的速度实现增长。

试想11年到12年,互联网服务的重心从PC端迁移到移动端,创造了无数后来成长为独角兽级别的新商业模式。现在互联网的重心将再次从移动系统端迁移到HTML5网页端,其带来的影响与价值自然也是不可估量的。

工具还是产业?To B的H5的商业化开出万亿级大市场

讨论H5的商业化,我们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H5是工具还是产业?因为工具是没有商业化概念的,而产业的商业化才有意义。

如果H5被用来开发游戏,开发各类移动应用,那它毫无疑问应该归类于工具范畴,是一种开发语言,它既不To C,也不To B,它To程序猿。

假设H5一夜之间火了,大家都想用H5来做点什么,能最快挣到钱的方式是什么?答案是搞个H5的培训机构,把准程序猿的钱先挣了再说。再往后想,开发H5产品需要技术支持,必然有人会去做H5的技术和服务提供商,为各种企业和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增殖服务,这帮人不直接用H5做产品,他们做的是To B的企业级服务。最后,许许多多H5移动应用产品被生产了出来,它们都需要卖出去,这时候就会出现很多H5应用的分发平台。

蓦然回首,我们才发现,H5已经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成为了一个产业,或者说“一个市场”。加上开发H5应用的厂商,加上H5应用分发平台,再加上H5技术提供商,还有诸如培训等周边产业,H5带来的将是一个万亿级大市场!

一家店自产自销卖一种商品的叫商店;一群人卖一类商品的叫商场;盖一堆商场卖各种各样商品的叫商圈,有了商圈才能够称之为市场。在市场里,往往有两类人最赚钱:一类是开商场的,一类是卖生产资料的。当然最最赚钱的是买了地皮盖商场做成商圈的,用互联网的语言翻译一下,就是“做生态”。

开商场的是谁?是H5应用的分发平台。

卖生产资料的是谁?是做诸如引擎之类H5开发所必须的生产资料的厂商。

谁最有可能发展成商圈?我认为是卖生产资料的,因为他是To B的,它给数以千万计的企业和团队提供技术和技术方面的增值服务,而H5的基础技术服务与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多元化不同,会走向寡头格局,他们更是完全掌握了绝度量级上的用户数据。同时,所有行业的早期商业化都是在To B领域完成的,比如直到现在电商领域To B的体量仍然占整个行业的80%。如此看来,腾讯做X5引擎,雷军投占H5游戏引擎市场7成份额的白鹭引擎,他们真的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最后总结一下,风口上的H5,它的商业化征途只走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红军长征走了两年,而在以毫秒计算速度的互联网时代,相信“H5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消息不会让我们等太久。

source:php.cn
Statement of this Websit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voluntarily contributed by netizens, and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This site does not assume corresponding legal responsibility. If you find any content suspected of plagiarism or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admin@php.cn
Popular Tutorials
More>
Latest Downloads
More>
Web Effects
Website Source Code
Website Materials
Front End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