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ios est basé sur le mécanisme de promesse d'es6. Axios est une bibliothèque HTTP basée sur des promesses, similaire à l'ajax de jQuery, pour les requêtes http. Axios prend en charge l'API Promise, qui envoie des requêtes XMLHttpRequests dans le navigateur et des requêtes http dans node.js ; il peut également intercepter les requêtes et les réponses, ou convertir les données de requête et les données de réponse.
L'environnement d'exploitation de ce tutoriel : système Windows 7, ECMAScript version 6, ordinateur Dell G3.
axios
est actuellement une axios
是目前前端使用非常广泛的网络请求库,包括Vue作者也是推荐在vue
中使用axios
;
它是一个封装好的http请求库,他是基于es6的promise机制实现的。
浏览器基于XMLHttpRequest对象封装的,跟Ajax一样,只不过他们开放的API使用有差别而已;
XMLHttpRequests
请求;node.js
中发送 http
请求;Promise API
;取消请求
自动转换JSON数据
客户端支持防御XSRF
使用 @vue/cli 4.5.13
版本创建一个只包含vue
的项目,创建完成之后安装npm install axios
库
所以整个项目的环境看起来就是这样
当然,并不是说axios
不能够在非 vue
的环境下使用,这里我只是为了写代码方便,普通的,使用浏览器 script
标签 引入 axios
,在window
对象上就会有一个 axios
对象,这样你在浏览器环境使用和我在vue
中使用起来就是完全一致的了。
看起来就像这样:
这个网址学习http的时候大家应该都会听说,对这个网址发请求,你发送请求的内容会原样的响应回来。
我们先看一下官方文档给我们介绍的 axios api
列表
axios(config)axios(url[, config]) ----------------------分割线---------------------- axios.request(config) axios.get(url[, config]) axios.delete(url[, config]) axios.head(url[, config]) axios.options(url[, config]) axios.post(url[, data[, config]]) axios.put(url[, data[, config]]) axios.patch(url[, data[, config]])
分割线前面的方法,官方给了示例,分割线后面的方法,官方只是提了一下。
看到这里可能还有点懵,写点代码就立刻能看清楚拉。
根据axios
的官方文档。我们先来简单的发起一个 get
方法吧。
在app.vue
中,我们引入axios
,并且使用axios
携带参数发送了一个get
请求。
我们先来看一下浏览器的网络请求
可以看到,我们发出的请求是成功了的。我们现在再来看一下我们 then中打印出来的响应结果。
我们发现then
中,打印出来的东西好像比我们网络请求的返回值内容要多。但是data
这个对应的值就是我们请求返回的结果。
ok
。到现在,我们是可以使用axios
发送网络请求了。但是现在我们还是有很多的疑问。
axios({})
这个方法能发出一个网络请求,但是方法传入的对象是什么意思呢?
then
打印出来的 res
bibliothèque de requêtes réseau
axios dans <code>vue
; dans ; la requête XMLHttpRequests
du navigateur ; http
dans node.js
;
API Promise
; @vue/cli 4.5.13
pour créer un projet contenant uniquement vue
. Après la création, installez npm install axios<.>Bibliothèque🎜🎜Donc, l'ensemble de l'environnement du projet ressemble à ceci🎜🎜<img src="https://img.php.cn/upload/image/557/452/756/166185390876081Quest-ce%20quaxios%20bas%C3%A9%20sur%20es6%20?" title="1661853908760812. png " alt="Quest-ce quaxios basé sur es6 ?">🎜🎜Bien sûr, cela ne signifie pas que <code>axios
ne peut pas être utilisé dans des environnements non-vue
. Je suis ici juste pour la commodité d'écrire du code. Habituellement, utilisez la balise script
du navigateur pour introduire axios
, et il y aura un objet axios
sur le . window
de cette façon, ce que vous utilisez dans l'environnement du navigateur est exactement le même que ce que j'utilise dans vue
. 🎜🎜 Ressemble à ceci : 🎜axios api List🎜<div class="code" style="position:relative; padding:0px; margin:0px;"><div class="code" style="position:relative; padding:0px; margin:0px;"><pre class="brush:php;toolbar:false">{
// url(常用) 表示我们用来发请求的地址
url: '/user',
// method(常用) 表示我们用来发请求的方法,默认是get
method: 'get',
// baseURL(常用) 表示我们用来发请求跟 URL,最终发起请求的地址是 baseURL+url
baseURL: 'https://some-domain.com/api/',
// headers(常用) 配置我们发起的网络请求的请求头,通常是携带token用来鉴权
headers: {'X-Requested-With': 'XMLHttpRequest'},
// params(常用) 这里配置的对象会作为参数拼接到url上 ?username=xiaomin&password=123456
// 通常是 get请求携带参数的地方(重要)
params: { username: 'xiaomin', password: '123456' },
// data(常用) data中的参数会被放到请求体中
// 通常是 post,put,delete请求携带参数的地方(重要)
// 可以传输二进制,例如上传图片用的 FormData对象就可以用data来传输
data: {
firstName: 'Fred'
},
// timeout(常用) 设置请求的超时时间,超过了时间请求还没有响应的会会报错走到catch,默认值是0 表示一直等待响应
timeout: 1000,
// onUploadProgress 用来监听上传的进度,一般图片上传时候的显示进度条这里会用上
onUploadProgress: function (progressEvent) {
// Do whatever you want with the native progress event
},
}</pre><div class="contentsignin">Copier après la connexion</div></div><div class="contentsignin">Copier après la connexion</div></div>🎜Pour la méthode avant la ligne de démarcation, le fonctionnaire a donné un exemple. Pour la méthode après la ligne de démarcation, le fonctionnaire vient de le mentionner. 🎜🎜Vous serez peut-être un peu confus lorsque vous verrez cela, mais vous pouvez le voir clairement immédiatement après avoir écrit du code. 🎜🎜Basé sur la documentation officielle de <code>axios
. Commençons simplement par lancer une méthode get
. 🎜🎜🎜🎜à Dans app.vue
, nous avons introduit axios
et utilisé axios
pour transporter les paramètres permettant d'envoyer une requête get
. 🎜🎜Jetons d'abord un coup d'œil à la requête réseau du navigateur🎜🎜🎜🎜Vous pouvez voir que la demande que nous avons envoyée a abouti. Jetons maintenant un coup d'œil aux résultats de réponse imprimés dans notre alors. 🎜🎜🎜🎜nous J'ai trouvé que dans then
, le contenu imprimé semble être supérieur à la valeur de retour de notre requête réseau. Mais la valeur correspondante de data
est le résultat renvoyé par notre requête. 🎜🎜ok
. Maintenant, nous pouvons utiliser axios
pour envoyer des requêtes réseau. Mais nous nous posons encore de nombreuses questions. 🎜axios({})
Cette méthode peut faire une requête réseau, mais que signifie l'objet passé dans la méthode ? 🎜🎜then
Dans la valeur de retour imprimée de res
, pourquoi y a-t-il beaucoup d'autres paramètres ? 🎜🎜🎜🎜🎜configuration axios🎜🎜🎜🎜🎜axios
的官方文档中已经给出了很多的介绍了。当然如果你是萌新,可能看起来会特别难受,啊,我就简单学一个axios
,有这么多东西要记吗?
当然不是啦!我现在就来简单的 使用我的理解翻译一些 常用的配置
{ // url(常用) 表示我们用来发请求的地址 url: '/user', // method(常用) 表示我们用来发请求的方法,默认是get method: 'get', // baseURL(常用) 表示我们用来发请求跟 URL,最终发起请求的地址是 baseURL+url baseURL: 'https://some-domain.com/api/', // headers(常用) 配置我们发起的网络请求的请求头,通常是携带token用来鉴权 headers: {'X-Requested-With': 'XMLHttpRequest'}, // params(常用) 这里配置的对象会作为参数拼接到url上 ?username=xiaomin&password=123456 // 通常是 get请求携带参数的地方(重要) params: { username: 'xiaomin', password: '123456' }, // data(常用) data中的参数会被放到请求体中 // 通常是 post,put,delete请求携带参数的地方(重要) // 可以传输二进制,例如上传图片用的 FormData对象就可以用data来传输 data: { firstName: 'Fred' }, // timeout(常用) 设置请求的超时时间,超过了时间请求还没有响应的会会报错走到catch,默认值是0 表示一直等待响应 timeout: 1000, // onUploadProgress 用来监听上传的进度,一般图片上传时候的显示进度条这里会用上 onUploadProgress: function (progressEvent) { // Do whatever you want with the native progress event }, }
上面是很常用的配置,推荐还是全部记住,当然,我后面还会依据这些配置去做一些axios
的高级用法
axios
在返回值的时候,是会默认的对我们的这次请求进行一次包装。
官方文档页给了一个很详细的说明,我再来用我的语言翻译一下下吧。
{ // 请求响应的返回值 data: {}, // 请求状态 status: 200, // 状态说明文字 statusText: 'OK', // 请求的请求头 headers: {}, // 这次请求用到的 配置 指 刚刚问题一的配置 config: {}, // 请求实例 表示 axios 底层 封装的 XMLHttpRequest 的信息 request: {} }
ok
。现在我们从发起请求到响应结果的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有所了解了。
接下来我在介绍一些经常忽略的地方和一些小技巧
我们看到上面的代码,因为我们发起请求,
get请求的参数一般是拼接到url上,所以我们在axios中会用 params这个配置来携带我们请求参数
post请求的参数一般是放在请求体里面的,所以我们会在axios中使用data这个配置来表示我们的请求参数
在axios
api
介绍中,
针对get
,我们发现还有这样的一个api
。 axios.get(url[, config])
我们来试一下怎么玩,改装一下我们的 testGet
方法
可以看出,axios.get
这个api
只是把 url
和method
这两个配置拆出来了。
注意啊,axios.get
这里有两个参数,第一个是url,第二个是 我们的配置选项。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种写法有什么区别呢?
直接翻看源码找找定义。
axios
包下的index.js
引入了./lib/axios
,这里又引入了一个./core/Axios
在这个 ./core/Axios
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下面的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他就是在原型上绑定了 我们常用的 get post put ....
等常用方法,让他去调this.request
方法,参数就是把我们的配置信息给合并了,mergeConfig
看方法名就知道这个是合并Config
的一个方法,返回了最终的配置信息对象。
在29行这里还定义了 request
方法,大致看一下就是根据配置,做一些优化
比如方法名大小写转换。
比如最终给我们包装成了一个 promise
对象返回
所以本质上,axios({})
和我们的 axios.get(url,{})
是两个一模一样的方法。
ok
,axios.post
axios.put
等用法,和get
类似
这两种方法 可以说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各有各的喜好,你自己使用那种方法就看你喜欢哪种啦。
话不多说贴代码先,
uploadImg() { console.log(this.file); const formData = new FormData(); formData.append('file', this.file); axios({ url: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method: 'post', data: formData, onUploadProgress(progressEvent) { let complete = (((progressEvent.loaded / progressEvent.total) * 100) | 0) + '%'; console.log('上传 ' + complete); }, }).then((res) => { console.log('uploadImg res==>', res); }); },
其中 this.file
是我们 input type
为file
选中文件后,e.target.files
的值,当然,这个值是数组,我们需要他的第一个
注意的就是使用 data
传递了一个参数,参数类型是 FromData
。
好的到这里,我们就简单的学习的axios
的使用,当然会有很多的小伙伴说,就这啊,这个东西不是看一眼就会的吗?
既然看到了这里。我肯定不会让你白来的。加下来我们说一下高级用法。
学习高级用法之前,我们要问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之前那样做有哪些问题?
我们真实的开发环境中,会有线上地址,开发地址,测试地址。这些地址我们怎么样能够做到快速的切换呢?
我们发现在axios
的配置中,我们每一次都会改变的是 url
method
data
params
,很少改变的是 header
baseurl
timeout
,那么针对很少变动的我们能不能统一的封装一下。
每一次发请求的时候我想在控制台上输出一下我当前请求的信息,能不能封装起来,不要每一次都编写。
axios
的返回值里面,有太多东西是我们不需要的了,我们明明关注的只是 返回的 data
,每一次请求返回的时候我们都要 res.data
一下,很烦,这一步能不能省略呢?
请求往往会遇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我每一次都需要在 catch
中处理,代码写的又臭又长,明明只是一个 log error
的功能,可是每一次请求的地方都需要写 catch
,这里能不能省略呢?
ok,有了问题,我们接下来写代码就会方便很多了。一个个解决,干就完事了。
在解决上面的问题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些axios
的高级用法,一开始,我们引入了axios
,直接使用 axios({})
,方法传递配置的方式发起网络请求,在axios
中进行配置的方法,一共有3总
我们可以直接在 axios.default
上进行默认配置
// 全局默认配置 axios.defaults.baseURL = 'https://api.example.com'; axios.defaults.timeout = 1000 * 5
axios
有一个create
方法,返回的其实还是一个axios
对象,但是我们在create
中可以指定一些默认配置,返回的实例对象使用的时候就会遵循这些默认配置。
// axios实例默认配置 const request = axios.create({ baseURL: 'https://api.example.com', timeout: 1000 * 8 });
这个我们见过了,就不多说了。
// 方法配置 axios({url: '',baseURL: 'https://api.example.com', timeout: 1000 * 10})
ok,介绍了三种配置,我们说一下配置的优先级
config
参数配置;default
中的配置;可能很多小伙伴还不懂这三个环境有什么区别。
首先假设我们的三种环境对应的地址如下
// 生产环境 192.168.0.1:8080/ // 开发环境 192.168.0.1:8080/dev/ // 测试环境 192.168.0.1:8080/test-a/
首先,项目是前后端分离的,我们会先在测试环境下编写代码,测试环境的意思是,前端和后端的代码都是在实时编写的,比如我们前端对接的后端有2个人A,B,开发环境就有个一个功能发起的请求是要发送到A的电脑上的(A后端正在开发中),地址可能就是 192.168.0.1:8080/test-a
,明天来编写代码又是要和B对接,这个时候的请求是会发送到B的电脑上,地址可能就是192.168.0.1:8080/test-b
。测试环境的意思就是代码实时在编写,功能结构是联调到别人的本地。
现在代码开发了一个星期,开发的差不多了,就会将代码提交到开发环境。这个时候接口就是对接的 192.168.0.1:8080/dev
这个地址
首先要明确,我们一直编写代码属于测试环境,提交到开发环境是代码的一个小版本编写完成了,代码在开发环境下是没有我们本地测试环境变动的那么快,我们之后在编写其他功能的时候又是对接的测试环境。
提交到开发环境之后,公司里面的产品呀,测试人员呀,就会在开发环境上,使用你的代码,看看你的代码有没有什么bug
,如果有bug
,你就需要在你的测试环境去修改bug
,修改完成之后在提交到开发环境让他们去测试,直到最终没有bug
了,开发环境的代码就会被提交到生产环境,生产环境的意思是这里的代码是面向用户了,是让哪些什么都不懂的用户来使用了。
有点绕口,小总结一下。
生产环境是面向用户的
开发环境是面向测试人员的,他们来找bug的
测试环境是面向 我们这些coder的,我们在这里编写代码
当然,有一些小公司是没有测试环境的,每一次代码都是后端编写完成提交到开发环境,前端直接对接开发环境的,遇到问题了后端就去改代码,改完之后需要打包发布到开发环境,这样前端才能继续对接,就没有测试环境直接连接到后端开发的电脑上这么方便。
这个baseUrl
是什么东东,第一次见的人可能有点迷惑。举个栗子:
添加用户功能的接口可能是下面这样的:
// 生产环境 192.168.0.1:8080/user/add // 开发环境 192.168.0.1:8080/dev/user/add // 测试环境 192.168.0.1:8080/test-a/user/add
我们很快就发现了,明明我们添加用户只是关心 /user/add
这个路径,哪怕切换了环境后面的路径也是不会修改的,那我们每次写代码能不能忽略前缀呢?
当然可以,这就是 baseUrl
的作用
可以理解成,真正的请求地址 = baseUrl + url
好的,了解这么多之后,我们就开始封装我们的axios把
我们优先来改一下我们的文件目录结构。
在utils
中有一个 request.js
,在这里我们封装我们的axios
。
在api
目录中有user.js
在这里,我们使用我们封装的request,管理和user
有关的接口
在需要调接口的地方我们就直接引入api
中的方法就好了。
首先在 utils/request.js
中编写以下代码。
在api/user.js
中编写一下代码
app.vue
中调用
ok,这样依赖我们就可以解决我们之前提出的问题1和问题2了
官方文档告诉我们,axios
的实例是有请求拦截器的,在这里会对我们的请求做一些拦截。
我们编写代码试试看这个config
是什么东东
打印结果
就是我们的congif
啊,那我们根据这个定制一一下
这样我们的问题3就解决了
在请求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添加token
字段来鉴权,添加token
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来介绍几种常用的,只负责添加。不管有没有添加成功,不成功后端会报错的,之后我们在处理后端报错的情况就好了。
api中手动添加,需要了我就添加,代码如下
请求传参的时候添加一个自定义的参数,表示token
字段需不需要。
之后在我们的请求拦截器中判断这个字段进行处理
在解决问题4和5之前。我先总结一下我遇到过的响应方式。
方式1:后端不解决报错,直接丢给前端,这里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返回的状态码是500。
方式2:后端解决报错,每次出错包装一下返回给前端,这里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每一次请求并不会出500错误都是状态码为200成功的请求,但是返回值会多一些东西,举个返回值的栗子,当然,下面的code,msg
这个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规范。
{ // 我们实际请求的返回值 data:{....}, // 我们实际请求的状态码,后端包装报错的花,这个code会改变,比如500,或者每一个公司有直接的状态码规范 code:200, // 服务器给我们的信息,一般成功的话没有信息,出现异常了这个字段表示错误原因 msg:"请求成功" }
先看一下官方文档,如何我们写道我们的代码里面打印一下这个response
看看。
因为为根据
user
编写的接口地址是假的,为了展示效果我就切换成https://httpbin.org/get,不过这里的逻辑是不会变的哦,只是地址改变了
我们发现,响应拦截器就是会过一边我们的结果,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这里进行一些代码编写。
比如问题4,我们只需要编写成下面这样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来处理一下我们最棘手的问题。如何拦截错误?
我们先引入一下elementUI(npm i element-ui -S
),在遇到错误的时候我们使用message组件进行一个弹框提示。
拦截错误之前,需要了解我们自己公司对应的一套响应策略,针对策略我们进行不同的处理。
首先我们处理一下请求报错的情况,比如404,500等等
首行引入import { Message } from 'element-ui';
这个error
还是要return
一下,这样才会被我们自己些的catch
捕获到,我们这里只是封装了全局的报错提示,有的时候针对某些请求报错我们还需要自己catch
处理。
请求正常的情况我们也还是要处理的,因为有一下公司后端会自己拦截错误,返回状态码还是200 但是这个时候数据不对并且有错误信息
这里我们规定,所有的请求都会有
data,code,msg
字段,请求成功code
是200,data
返回正常数据,请求失败了code
是错误状态码,data
没有数据,并且有~错误提示。(自己封装的时候根据自己公司的后台接口规范来写)
ok完整的代码如下,首部引入的 Router
(学习视频分享:web前端入门)
Ce qui précède est le contenu détaillé de. pour plus d'informations, suivez d'autres articles connexes sur le site Web de PHP en chin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