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SS布局入门教程(转)_html/css_WEB-ITnose
在网页制作中,有许多的术语,例如:CSS、HTML、DHTML、XHTML等等。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会用到一些有关于HTML的基本知识,而在你学习这篇入门教程之前,请确定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HTML基础。下面我们就开始一步一步使用DIV+CSS进行网页布局设计吧。
所有的设计第一步就是构思,构思好了,一般来说还需要用PhotoShop或FireWorks(以下简称PS或FW)等图片处理软件将需要制作的界面布局简单的构画出来,以下是我构思好的界面布局图。
下面,我们需要根据构思图来规划一下页面的布局,仔细分析一下该图,我们不难发现,图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顶部部分,其中又包括了LOGO、MENU和一幅Banner图片;
2、内容部分又可分为侧边栏、主体内容;
3、底部,包括一些版权信息。
有了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布局了,我们设计层如下图:
根据上图,我再画了一个实际的页面布局图,说明一下层的嵌套关系,这样理解起来就会更简单了。
DIV结构如下:
│body {} /*这是一个HTML元素,具体我就不说明了*/
└#Container {} /*页面层容器*/
├#Header {} /*页面头部*/
├#PageBody {} /*页面主体*/
│ ├#Sidebar {} /*侧边栏*/
│ └#MainBody {} /*主体内容*/
└#Footer {} /*页面底部*/
至此,页面布局与规划已经完成,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开始书写HTML代码和CSS。
接下来我们在桌面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DIV+CSS布局练习”,在文件夹下新建两个空的记事本文档,输入以下内容:
这是XHTML的基本结构,将其命名为index.htm,另一个记事本文档则命名为css.css。
下面,我们在
标签对中写入DIV的基本结构,代码如下:为了使以后阅读代码更简易,我们应该添加相关注释,接下来打开css.css文件,写入CSS信息,代码如下:
/*基本信息*/
body {font:12px Tahoma;margin:0px;text-align:center;background:#FFF;}
/*页面层容器*/
#container {width:100%}
/*页面头部*/
#Header {width:800px;margin:0 auto;height:100px;background:#FFCC99}
/*页面主体*/
#PageBody {width:800px;margin:0 auto;height:400px;background:#CCFF00}
/*页面底部*/
#Footer {width:800px;margin:0 auto;height:50px;background:#00FFFF}
把以上文件保存,用浏览器打开,这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基础结构了,这个就是页面的框架了。
关于以上CSS的说明(详细请参考CSS2.0中文手册,网上有下载):
1、请养成良好的注释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
2、body是一个HTML元素,页面中所有的内容都应该写在这标签对之内,我就不多说了;
3、讲解一些常用的CSS代码的含义:
font:12px Tahoma;
这里使用了缩写,完整的代码应该是:font-size:12px;font-family:Tahoma;说明字体为12像素大小,字体为Tahoma格式;
margin:0px;
也使用了缩写,完整的应该是:
margin-top:0px;margin-right:0px;margin-bottom:0px;margin-left:0px
或
margin:0px 0px 0px 0px
顺序是 上 / 右 / 下 / 左,你也可以书写为margin:0(缩写);
以上样式说明body部分对上右下左边距为0像素,如果使用auto则是自动调整边距,
另外还有以下几种写法:
margin:0px auto;
说明上下边距为0px,左右为自动调整;
我们以后将使用到的padding属性和margin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参数是一样的,
只不过各自表示的含义不相同,margin是外部距离,而padding则是内部距离。
text-align:center
文字对齐方式,可以设置为左、右、中,这里我将它设置为居中对齐。
background:#FFF
设置背景色为白色,这里颜色使用了缩写,完整的应该是background:#FFFFFF。
background可以用来给指定的层填充背景色、背景图片,以后我们将用到如下格式:
background:#ccc url('bg.gif') top left no-repeat;
表示:使用#CCC(灰度色)填充整个层,使用bg.gif做为背景图片,
top left
表示图片位于当前层的左上端,no-repeat表示仅显示图片大小而不填充满整个层。
top/right/left/bottom/center
用于定位背景图片,分别表示 上 / 右 / 下 / 左 / 中;还可以使用
background:url('bg.gif') 20px 100px;
表示X座标为20像素,Y座标为100像素的精确定位;
repeat/no-repeat/repeat-x/repeat-y
分别表示 填充满整个层 / 不填充 / 沿X轴填充 / 沿Y轴填充。
height / width / color
分别表示高度(px)、宽度(px)、字体颜色(HTML色系表)。
4、如何使页面居中?
大家将代码保存后可以看到,整个页面是居中显示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页面居中显示呢?
是因为我们在#container中使用了以下属性:
margin:0 auto;
按照前面的说明,可以知道,表示上下边距为0,左右为自动,因此该层就会自动居中了。
如果要让页面居左,则取消掉auto值就可以了,因为默认就是居左显示的。
通过margin:auto我们就可以轻易地使层自动居中了。
5、这里我只介绍这些常用的CSS属性了,其他的请参看CSS2.0中文手册。
当我们写好了页面大致的DIV结构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细致地对每一个部分进行制作了。
在上一章中我们写入了一些样式,那些样式是为了预览结构而写入的,我们把css.css中的样式全部清除掉,重新写入以下样式代码:
样式说明:
a:link,a:visited {font-size:12px;text-decoration:none;}
a:hover {}
这两项分别是控制页面中超链接的样式,具体我就不说明了,请大家参阅手册。
#container {width:800px;margin:10px auto}
指定整个页面的显示区域。
width:800px指定宽度为800像素,这里根据实际所需设定。
margin:10px auto,则是页面上、下边距为10个像素,并且居中显示。
上一章中我们讲过,对层的margin属性的左右边距设置为auto可以让层居中显示。
接下来,我们开始制作TOP部分,TOP部分包括了LOGO、菜单和Banner,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对设计好的图片进行切片,以下是在FW下完成的切片:
我将TOP部分切片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了LOGO和一条横线。由于LOGO图片并没有太多的颜色,这里我于是将这一部分保存为GIF格式,调色板选择为精确,选择Alpha透明度,色版为白色(此处颜色应与背景色相同),导出为logo.gif,图像宽度为800px。
到这里,有的朋友就说了,* 为什么要使用GIF格式?使用JPEG不是更好吗?
因为GIF格式的图片文件更小,这样能使页面载入的速度更快,当然使用此格式之前必须确定图片并没有使用太多的颜色,当我们使用了GIF格式时,从肉眼上并不能看出图片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因此这是可行的。
* 接下来的Banner部分还能使用GIF格式吗?
答案是不能,因为Banner部分是一个细致的图片,如果使用GIF格式颜色会有太大的损失,所以必须使用JPEG格式,将文件导出为banner.jpg。
* 合理的切片是非常之重要的,因为切片的方法正确与否决定了CSS书写的简易程度以及页面载入速度。
切好片后,我们还需要对TOP部分进行分析并将DIV结构写入Header中代码如下:
为什么要这么写呢,因为对菜单使用列表
而为什么要添加以下代码呢?
插入这一段代码是可以方便地对菜单选项之间插入一些分隔样式,例如预览图中的竖线分隔。
然后我们在css.css中再写入以下样式:
/*页面头部*/
#header {background:url(/itc/blog/logo.gif) no-repeat}
样式说明:
#header {background:url(/itc/blog/logo.gif) no-repeat}
给页面头部分加入一个背景图片LOGO,并且不作填充。
这里,我们没有指定header层的高度,为什么不指定呢?
因为header层中还有菜单和banner项,所以层的高度暂时是未知的,而层的属性又可以让层根据内容自动设定调整,因此我们并不需要指定高度。
使用列表
开始此节的学习前,请确认你已经参照之前的几节内容写入了DIV、CSS到index.htm和css.css文件中。
这一节我将告诉大家如何用列表
以上是这部分的结构,有关于
还有一点需要大家一定要分清楚的,当在HTML中定义为id="divID"时,在CSS对应的设置语法则是#divID{} ,如果在HTML中定义为class="divID"时,则在CSS中对应的设置语法是.divID。
如果id="divID"这个层中包括了一个,则这个img在CSS中对应的设置语法应该是#divID img {},同样,如果是包含在class="divID"这个层中时,则设置语法应该是.divID img {},这一点希望大家要分清楚了。
另外,HTML中的一切元素都是可以定义的,例如table、tr、td、th、form、img、input...等等,如果你要在CSS中设置它们,则直接写入元素的名称加上一对大括号{}就可以了。所有的CSS代码都应该写在大括号{}中。
按照上面的介绍,我们先在css.css中写入以下代码:
#menu ul {list-style:none;margin:0px;}
#menu ul li {float:left;}
解释一下:
#menu ul {list-style:none;margin:0px;}
list-style:none,这一句是取消列表前点,因为我们不需要这些点。
margin:0px,这一句是删除UL的缩进,这样做可以使所有的列表内容都不缩进。
#menu ul li {float:left;}
这里的 float:left 的左右是让内容都在同一行显示,因此使用了浮动属性(float)。
到这一步,建议大家先保存预览一下效果,我们再添加下面的内容,效果如下:
这时,列表内容是排列在一行,我们在#menu ul li {}再加入代码margin:0 10px
#menu ul {list-style:none;margin:0px;}
#menu ul li {float:left;margin:0 10px}
margin:0 10px的作用就是让列表内容之间产生一个20像素的距离(左:10px,右:10px),预览的效果如下:
现在,雏形已经出来了,我们再来固定菜单的位置,把代码改成如下:
#menu {padding:20px 20px 0 0}
/*利用padding:20px 20px 0 0来固定菜单位置*/
#menu ul {float:right;list-style:none;margin:0px;}
/*添加了float:right使得菜单位于页面右侧*/
#menu ul li {float:left;margin:0 10px}
这时,位置已经确定了,可是构思图中,菜单选项之间还有一条竖线,怎么办呢?
别忘了,我们早就已经留好了一个空的
按照上面说的方法,我们再添加以下代码:
.menuDiv {width:1px;height:28px;background:#999}
保存预览一下,竖线是否已经出来了?关于这段代码就不多讲了,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
不过,菜单选项的文字却在顶部,我们再修改成以下代码:
#menu ul li {float:left;margin:0 10px;display:block;line-height:28px}
关于display:block;line-height:28px大家可以去参阅一下手册,我就不多讲了。
效果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剩下的就是修改菜单的超链接样式,在css.css中添加以下代码:
#menu ul li a:link,#menu ul li a:visited {font-weight:bold;color:#666}
#menu ul li a:hover{}
这个也不多说了,没什么好说的了,最后的效果如下:
这一节到这里就完毕了,顺便把素材提供给大家:
构思图:点击下载
HTML和CSS源文件:点击下载
这一节里面,主要就是想告诉大家如何使用好border和clear这两个属性。
首先,如果你曾用过table制作网页,你就应该知道,如果要在表格中绘制一条虚线该如何做,那需要制作一个很小的图片来填充,其实我们还有更简单的办法,只要在
大家可以再次参考手册,然后你就能明白dashed、solid、dotted...等的作用,利用它们你可以制作出许多效果来,实线、虚线、双线、阴影线等等。
以上代码便可以实现设计草图中的banner,在css.css中加入以下样式:
#banner {
background:url(/itc/blog/banner.jpg) 0 30px no-repeat; /*加入背景图片*/
width:730px; /*设定层的宽度*/
margin:auto; /*层居中*/
height:240px; /*设定高度*/
border-bottom:5px solid #EFEFEF; /*画一条浅灰色实线*/
clear:both /*清除浮动*/
}
通过border很容易就绘制出一条实线了,并且减少了图片下载所占用的网络资源,使得页面载入速度变得更快。
另一个要说明的就是clear:both,表示清除左、右所有的浮动,在接下来的布局中我们还会用这个属性:clear:left/right。在这里添加clear:both是由于之前的ul、li元素设置了浮动,如果不清除则会影响banner层位置的设定。
以上是页面主体部分,我们在css.css中添加以下样式:
#pagebody {
width:730px; /*设定宽度*/
margin:8px auto; /*居中*/
}
#sidebar {
width:160px; /*设定宽度*/
text-align:left; /*文字左对齐*/
float:left; /*浮动居左*/
clear:left; /*不允许左侧存在浮动*/
overflow:hidden; /*超出宽度部分隐藏*/
}
#mainbody {
width:570px;
text-align:left;
float:right; /*浮动居右*/
clear:right; /*不允许右侧存在浮动*/
overflow:hidden
}
为了可以查看到效果,建议在#sidebar和#mainbody中加入以下代码,预览完成后可以删除这段代码:
border:1px solid #E00;
height:200px
保存预览效果,可以发现这两个层完美的浮动,在达到了我们布局的要求,而两个层的实际宽度应该160+2(border)+570+2=734px,已经超出了父层的宽度,由于clear的原因,这两个层才不会出现错位的情况,这样可以使我们布局的页面不会因为内容太长(例如图片)而导致错位。
而之后添加的overflow:hidden则可以使内容太长(例如图片)的部份自动被隐藏。通常我们会看到一些网页在载入时,由于图片太大,导致布局被撑开,直到页面下载完成才恢复正常,通过添加overflow:hidden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CSS中每一个属性运用得当,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或许它们与你在布局的页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你必须知道这些属性的作用,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可以尝试使用这些属性去解决问题。
/*基本信息*/
body {font:12px Tahoma;margin:0px;text-align:center;background:#FFF;}
a:link,a:visited {font-size:12px;text-decoration:none;}
a:hover{}
/*页面层容器*/
#container {width:800px;margin:10px auto}

핫 AI 도구

Undresser.AI Undress
사실적인 누드 사진을 만들기 위한 AI 기반 앱

AI Clothes Remover
사진에서 옷을 제거하는 온라인 AI 도구입니다.

Undress AI Tool
무료로 이미지를 벗다

Clothoff.io
AI 옷 제거제

Video Face Swap
완전히 무료인 AI 얼굴 교환 도구를 사용하여 모든 비디오의 얼굴을 쉽게 바꾸세요!

인기 기사

뜨거운 도구

메모장++7.3.1
사용하기 쉬운 무료 코드 편집기

SublimeText3 중국어 버전
중국어 버전, 사용하기 매우 쉽습니다.

스튜디오 13.0.1 보내기
강력한 PHP 통합 개발 환경

드림위버 CS6
시각적 웹 개발 도구

SublimeText3 Mac 버전
신 수준의 코드 편집 소프트웨어(SublimeText3)

HTML은 간단하고 배우기 쉽고 결과를 빠르게 볼 수 있기 때문에 초보자에게 적합합니다. 1) HTML의 학습 곡선은 매끄럽고 시작하기 쉽습니다. 2) 기본 태그를 마스터하여 웹 페이지를 만들기 시작하십시오. 3) 유연성이 높고 CSS 및 JavaScript와 함께 사용할 수 있습니다. 4) 풍부한 학습 리소스와 현대 도구는 학습 과정을 지원합니다.

WebDevelopmentReliesonHtml, CSS 및 JavaScript : 1) HtmlStructuresContent, 2) CSSSTYLESIT, 및 3) JAVASCRIPTADDSINGINTERACTIVITY, BASISOFMODERNWEBEXPERIENCES를 형성합니다.

HTML은 웹 구조를 정의하고 CSS는 스타일과 레이아웃을 담당하며 JavaScript는 동적 상호 작용을 제공합니다. 세 사람은 웹 개발에서 의무를 수행하고 화려한 웹 사이트를 공동으로 구축합니다.

anexampleStartingtaginhtmlis, whithbeginsaparagraph.startingtagsareessentialinhtmlastheyinitiate rements, definetheirtypes, andarecrucialforstructurituringwebpages 및 smanstlingthedom.

HTML, CSS 및 JavaScript는 웹 개발의 세 가지 기둥입니다. 1. HTML은 웹 페이지 구조를 정의하고 등과 같은 태그를 사용합니다. 2. CSS는 색상, 글꼴 크기 등과 같은 선택기 및 속성을 사용하여 웹 페이지 스타일을 제어합니다.

웹 개발에서 HTML, CSS 및 JavaScript의 역할은 다음과 같습니다. 1. HTML은 웹 페이지 구조를 정의하고, 2. CSS는 웹 페이지 스타일을 제어하고 3. JavaScript는 동적 동작을 추가합니다. 그들은 함께 현대 웹 사이트의 프레임 워크, 미학 및 상호 작용을 구축합니다.

HTML의 미래는 무한한 가능성으로 가득합니다. 1) 새로운 기능과 표준에는 더 많은 의미 론적 태그와 WebComponents의 인기가 포함됩니다. 2) 웹 디자인 트렌드는 반응적이고 접근 가능한 디자인을 향해 계속 발전 할 것입니다. 3) 성능 최적화는 반응 형 이미지 로딩 및 게으른로드 기술을 통해 사용자 경험을 향상시킬 것입니다.

HTML의 미래 트렌드는 의미론 및 웹 구성 요소이며 CSS의 미래 트렌드는 CSS-In-JS 및 CSShoudini이며, JavaScript의 미래 트렌드는 WebAssembly 및 서버리스입니다. 1. HTML 시맨틱은 접근성과 SEO 효과를 향상시키고 웹 구성 요소는 개발 효율성을 향상 시키지만 브라우저 호환성에주의를 기울여야합니다. 2. CSS-in-JS는 스타일 관리 유연성을 향상 시키지만 파일 크기를 증가시킬 수 있습니다. CSShoudini는 CSS 렌더링의 직접 작동을 허용합니다. 3. Webosembly는 브라우저 애플리케이션 성능을 최적화하지만 가파른 학습 곡선을 가지고 있으며 서버리스는 개발을 단순화하지만 콜드 스타트 문제의 최적화가 필요합니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