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迭代器的代码实例详解
一、摘要
迭代器模式是与集合共生共死的。一般来说,我们只要实现一个容器,就需要同时提供这个容器的迭代器。使用迭代器的好处是:封装容器的内部实现细节,对于不同的集合,可以提供统一的遍历方式,简化客户端的访问和获取容器内数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使用 Iterator 完成对集合的遍历,此外,for 循环和foreach 语法也可以用于遍历集合类。ListIterator 是容器 List容器族特有的双向迭代器。本文要点主要包括:
迭代器模式
Iterator 迭代器 与 Iterable 接口
循环遍历 : foreach,Iterator,for 的异同
ListIterator 简述(容器 List 详解)
二、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是与集合共生共死的。一般来说,我们只要实现一个容器,就需要同时提供这个容器的迭代器,就像 Java 中的 Collection (List、Set 等) ,这些容器都有自己的迭代器。假如我们要实现一个新的容器,当然也需要引入迭代器模式,给我们的容器实现一个迭代器。使用迭代器的好处是:封装容器的内部实现细节,对于不同的集合,可以提供统一的遍历方式,简化客户端的访问和获取容器内数据。
但是,由于容器与迭代器的关系太密切了,所以大多数语言在实现容器的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迭代器,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语言所提供的容器和迭代器都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所以,现实中需要我们自己去实现迭代器模式的场景还是比较少见的,我们常常只需要使用语言中已有的容器和迭代器就可以了。
1、定义与结构
-
定义
迭代器(Iterator)模式,又叫做游标(Cursor)模式。GOF给出的定义为:提供一种方法访问一个容器(container)对象中的各个元素,而又不需暴露该容器对象的内部细节。
从定义可见,迭代器模式是为容器而生。我们知道,对容器对象的访问必然涉及到遍历算法。你可以一股脑的将遍历方法塞到容器对象中去,或者,根本不去提供什么遍历算法,让使用容器的人自己去实现。这两种情况好像都能够解决问题。然而,对于前一种情况,容器承受了过多的功能,它不仅要负责自己“容器”内的元素维护(增、删、改、查 等),而且还要提供遍历自身的接口;而且最重要的是, 由于遍历状态保存的问题,不能对同一个容器对象同时进行多个遍历,并且还需增加 reset 操作。第二种方式倒是省事,却又将容器的内部细节暴露无遗。
-
迭代器模式角色组成
迭代器角色(Iterator): 迭代器角色 负责定义访问和遍历元素的接口;
具体迭代器角色(Concrete Iterator): 具体迭代器角色 要实现迭代器接口,并要 记录遍历中的当前位置;
容器角色(Container): 容器角色 负责定义创建具体迭代器角色的接口;
具体容器角色(Concrete Container): 具体容器角色 实现创建具体迭代器角色的接口 —— 这个 具体迭代器角色 与该 容器的结构 相关。
-
结构图
从结构上可以看出,迭代器模式在客户端与容器之间加入了迭代器角色。迭代器角色的加入,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容器内部细节的暴露,而且也使得设计符合 单一职责原则。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迭代器模式中,具体迭代器角色和具体容器角色是耦合在一起的 —— 遍历算法是与容器的内部细节紧密相关的。为了使客户程序从与具体迭代器角色耦合的困境中脱离出来,避免具体迭代器角色的更换给客户程序带来的修改,迭代器模式抽象了具体迭代器角色,使得客户程序更具一般性和重用性,这被称为 多态迭代 。
-
适用性
1.访问一个容器对象的内容而无需暴露它的内部表示;
2.支持对容器对象的多种遍历;
3.为遍历不同的容器结构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 ( 即,支持多态迭代 )。
2、举例
由于迭代器模式本身的规定比较松散,所以具体实现也就五花八门,我们在此仅举一例。在举例前,我们先来列举一下迭代器模式的实现方式。
迭代器角色定义了遍历的接口,但是没有规定由谁来控制迭代。在 Java Collection 框架中,是由客户程序来控制遍历的进程,被称为 外部迭代器;还有一种实现方式便是由迭代器自身来控制迭代,被称为 内部迭代器。外部迭代器要比内部迭代器灵活、强大,而且内部迭代器在 Java 语言环境中,可用性很弱;
-
在迭代器模式中没有规定谁来实现遍历算法,好像理所当然的要在迭代器角色中实现。因为既便于一个容器上使用不同的遍历算法,也便于将一种遍历算法应用于不同的容器。但是这样就破坏掉了容器的封装 —— 容器角色就要公开自己的私有属性,在 Java 中便意味着向其他类公开了自己的私有属性;
那我们把它放到容器角色里来实现好了,这样,迭代器角色就被架空为仅仅存放一个遍历当前位置的功能。但是遍历算法便和特定的容器紧紧绑在一起了。而在 Java Collection 框架中,提供的具体迭代器角色是定义在容器角色中的 内部类,这样便保护了容器的封装。但是同时容器也提供了遍历算法接口,并且你可以扩展自己的迭代器。
我们来看下 Java Collection 中的迭代器的实现:
//迭代器角色,仅仅定义了遍历接口public interface Iterator<E> { boolean hasNext(); E next(); void remove(); }//容器角色,这里以 List 为例,间接实现了 Iterable 接口public interface Collection<E> extends Iterable<E> { ... Iterator<E> iterator(); ... } public interface List<E> extends Collection<E> {} //具体容器角色,便是实现了 List 接口的 ArrayList 等类。为了突出重点这里指罗列和迭代器相关的内容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List<E> extends AbstractCollection<E> implements List<E> {…… //这个便是负责创建具体迭代器角色的工厂方法public Iterator<E> iterator() { return new Itr(); } //具体迭代器角色,它是以内部类的形式出来的。 AbstractList 是为了将各个具体容器角色的公共部分提取出来而存在的。 //作为内部类的具体迭代器角色 private class Itr implements Iterator<E> { int cursor = 0; int lastRet = -1; //集合迭代中的一种“快速失败”机制,这种机制提供迭代过程中集合的安全性. ArrayList 中存在 modCount 属性,增删操作都会使 modCount++, //通过两者的对比,迭代器可以快速的知道迭代过程中是否存在 list.add() 类似的操作,存在的话快速失败!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cursor != size(); } public Object next()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快速失败机制 try { Object next = get(cursor); lastRet = cursor++; return next; } catch(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快速失败机制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 } public void remove() { if (lastRet == -1)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 checkForComodification(); //快速失败机制 try { AbstractList.this.remove(lastRet); if (lastRet < cursor) cursor--; lastRet = -1;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快速失败机制 } catch(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快速失败机制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抛出异常,迭代终止 } }
迭代器模式的使用
客户程序要先得到具体容器角色,然后再通过具体容器角色得到具体迭代器角色。这样便可以使用具体迭代器角色来遍历容器了……
3、适用情况
我们可以看出迭代器模式给容器的应用带来以下好处:
1) 支持以不同的方式遍历一个容器角色。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效果上会有差别(例如,List 中的 iterator 和 listIterator)。
2) 简化了容器的接口。但是在 Java Collection 中为了提高可扩展性,容器还是提供了遍历的接口。
3) 简化了遍历方式。对于对象集合的遍历,还是比较麻烦的,对于数组或者有序列表,我们尚可以通过游标来取得,但用户需要在对集合了解很清楚的前提下,自行遍历对象,但是对于 哈希表 来说,用户遍历起来就比较麻烦了。而引入了迭代器方法后,用户用起来就简单的多了。
4) 可以提供多种遍历方式。比如,对于有序列表,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提供正序遍历,倒序遍历两种迭代器,用户用起来只需要得到我们实现好的迭代器,就可以方便的对集合进行遍历了。
5) 对同一个容器对象,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遍历。因为遍历状态是保存在每一个迭代器对象中的。
6) 封装性良好,用户只需要得到迭代器就可以遍历,而对于遍历算法则不用去关心。
7) 在 Java Collection 中,迭代器提供一种快速失败机制 ( ArrayList是线程不安全的,在ArrayList类创建迭代器之后,除非通过迭代器自身remove或add对列表结构进行修改,否则在其他线程中以任何形式对列表进行修改,迭代器马上会抛出异常,快速失败),防止多线程下迭代的不安全操作。
由此,也可以得出迭代器模式的适用范围:
1) 访问一个容器对象的内容而无需暴露它的内部表示;
2) 支持对容器对象的多种遍历;
3) 为遍历不同的容器结构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多态迭代)。
三、Iterator 迭代器与 Iterable 接口
1、Iterator 迭代器接口 : java.util 包
Java 提供一个专门的迭代器接口 Iterator,我们可以对某个容器实现该 Interface,来提供标准的 Java 迭代器。
用 Iterator 模式实现遍历集合
Iterator 模式是用于遍历集合类的标准访问方法。它可以把访问逻辑从不同类型的集合类中抽象出来,从而避免向客户端暴露集合的内部结构。
例如,如果没有使用 Iterator,遍历一个数组 的方法是使用索引:
for(int i=0; i<array.size(); i++) { ... get(i) ... }
而 遍历一个HashSet 又 必须使用 while 循环或 foreach,但不能使用for循环:
while((e=e.next())!=null) { ... e.data() ... }
对以上两种方法,客户端都必须事先知道集合的类型(内部结构),访问代码和集合本身是紧耦合的,无法将访问逻辑从集合类和客户端代码中分离出来,从而导致每一种集合对应一种遍历方法,客户端代码无法复用。更恐怖的是,如果以后需要把 ArrayList 更换为 LinkedList,则原来的客户端代码必须全部重写。
为解决以上问题,Iterator模式总是用同一种逻辑来遍历集合:
<p style="margin-bottom: 7px;">for(Iterator it = c.iterater(); it.hasNext(); ) { ... } <br/></p>
奥秘在于 客户端自身不维护遍历集合的”指针”,所有的内部状态(如当前元素位置,是否有下一个元素)都由 Iterator 来维护,而这个 Iterator 由集合类通过工厂方法生成,因此,它知道如何遍历整个集合。而且,客户端从不直接和集合类打交道,它总是控制Iterator,向它发送”向前”,”向后”,”取当前元素”的指令,就可以间接遍历整个集合。
首先看看 java.util.Iterator 接口的定义:
public interface Iterator { boolean hasNext(); Object next(); void remove(); // 可选操作 }
依赖前两个方法就能完成遍历,典型的代码如下:
for(Iterator it = c.iterator(); it.hasNext(); ) { Object o = it.next(); // 对o的操作... }
多态迭代 : 每一种集合类返回的 Iterator 具体类型可能不同,Array 可能返回 ArrayIterator,Set 可能返回 SetIterator,Tree 可能返回 TreeIterator,但是它们都实现了 Iterator 接口,因此,客户端不关心到底是哪种 Iterator,它只需要获得这个 Iterator 接口即可,这就是面向对象的威力。
2、Iterable 接口 : java.lang 包
Java 中还提供了一个 Iterable 接口,Iterable接口实现后的功能是“返回”一个迭代器 。我们常用的实现了该接口的子接口有: Collection
实现 Iterable 接口来实现适用于 foreach 遍历的自定义类
Iterable 接口包含一个能够产生 Iterator 的 iterator() 方法,并且 Iterable 接口被 foreach 用来在序列中实现移动。因此,实现这个接口允许对象成为 foreach 语句的目标,也就可以通过 foreach语法遍历你的底层序列。
在 JDK1.5 以前,用 Iterator 遍历序列的语法:
for(Iterator it = c.iterator(); it.hasNext(); ) { Object o = it.next(); // 对o的操作... }
在 JDK1.5 以及以后的版本中,引进了 foreach,对上面的代码在语法上作了简化 ( 但是限于只读,如果需要remove,还是直接使用 Iterator ):
for(Type t : collection) { ... }
3、思辨
为什么一定要去实现 Iterable 这个接口呢? 为什么不直接实现 Iterator接口 呢?
看一下 JDK 中的集合类,比如 List一族或者Set一族,都是实现了 Iterable 接口,但并不直接实现 Iterator 接口。仔细想一下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因为 Iterator接口的核心方法 next() 或者 hasNext() 是依赖于迭代器的当前迭代位置的。若 Collection 直接实现 Iterator 接口,势必导致集合对象中包含当前迭代位置的数据(指针)。当集合在不同方法间被传递时,由于当前迭代位置不可预置,那么 next() 方法的结果会变成不可预知。除非再为 Iterator接口 添加一个 reset() 方法,用来重置当前迭代位置。但即使这样,Collection 也只能同时存在一个当前迭代位置(不能同时多次迭代同一个序列:必须要等到当前次迭代完成并reset后,才能再一次从头迭代)。 而选择实现 Iterable 接口则不然,每次调用都会返回一个从头开始计数的迭代器(Iterator),因此,多个迭代器间是互不干扰的。
四、foreach,Iterator,for
foreach 和 Iterator 的关系
foreach 是 jdk5.0 新增加的一个循环结构,可以用来处理集合中的每个元素而不用考虑集合的下标。
格式如下 :
for(variable:collection){ statement; }
定义一个变量用于暂存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并执行相应的语句(块)。Collection 必须是一个数组或者是一个实现了 lterable 接口的类对象。
可以看出,使用 foreach 循环语句的优势在于更加简洁,更不容易出错,不必关心下标的起始值和终止值。forEach 不是关键字,关键字还是 for ,语句是由 iterator 实现的,它们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 remove() 方法上。
特别地,一般调用删除和添加方法都是具体集合的方法,例如: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 list.remove(...); ...
但是,如果在循环的过程中调用集合的 remove() 方法,就会导致循环出错,因为循环过程中 list.size() 的大小变化了,就导致了错误(Iterator的快速失败机制
)。 所以,如果想在循环语句中删除集合中的某个元素,就要用迭代器 iterator 的 remove() 方法,因为它的 remove() 方法不仅会删除元素,还会维护一个标志,用来记录目前是不是可删除状态,例如,你不能连续两次调用它的remove()方法,调用之前至少有一次 next() 方法的调用。因此,foreach 就是为了让用 iterator 循环访问的形式简单,写起来更方便。当然功能不太全,所以若是需要使用删除操作,那么还是要用它原来的形式。
-
使用for循环与使用迭代器iterator的对比
从效率角度分析:
采用 ArrayList 对随机访问比较快,而for循环中的get()方法,采用的即是随机访问的方法,因此在ArrayList里,for循环较快;
采用 LinkedList 则是顺序访问比较快,iterator 中的next()方法,采用的即是顺序访问的方法,因此在LinkedList里,使用iterator较快。
从数据结构角度分析:
使用 for循环 适合访问有序结构,可以根据下标快速获取指定元素;而 Iterator 适合访问无序结构,因为迭代器是通过 next() 和 Pre() 来定位的,可以访问没有顺序的集合.
使用 Iterator 的好处在于可以使用相同方式去遍历集合中元素,而不用考虑集合类的内部实现(只要它实现了 java.lang.Iterable 接口),如果使用 Iterator 来遍历集合中元素,一旦不再使用 List 转而使用 Set 来组织数据,那遍历元素的代码不用做任何修改,如果使用 for 来遍历,那所有遍历此集合的算法都得做相应调整,因为List有序,Set无序,结构不同,他们的访问算法也不一样.
五、ListIterator 简述
1、简述
ListIterator 系列表迭代器,实现了Iterator
注意,remove() 和 set(Object) 方法不是根据光标位置定义的;它们是根据对调用 next() 或 previous() 所返回的最后一个元素的操作定义的。
2、与 Iterator 区别
Iterator 和 ListIterator 主要区别有:
ListIterator 有 add()方法,可以向 List 中添加对象,而 Iterator 不能 ;
ListIterator 和 Iterator 都有 hasNext()和next()方法,可以实现顺序向后遍历。但是 ListIterator 有 hasPrevious() 和 previous() 方法,可以实现逆向(顺序向前)遍历,而 Iterator 就不可以 ;
ListIterator 可以利用 nextIndex() 和 previousIndex() 定位当前的索引位置,而 Iterator 没有此功能 ;
ListIterator 可以通过 listIterator() 方法和 listIterator(int index) 方法获得,而 Iterator 只能由 iterator() 方法获得 ;
二者都可以实现删除对象,但是ListIterator可以使用set()方法实现对象的修改。Iterator 仅能遍历,不能修改。因为ListIterator的这些功能,可以实现对LinkedList, ArrayList等List数据结构的操作。
Atas ialah kandungan terperinci Java 迭代器的代码实例详解. Untuk maklumat lanjut, sila ikut artikel berkaitan lain di laman web China PHP!

Alat AI Hot

Undresser.AI Undress
Apl berkuasa AI untuk mencipta foto bogel yang realistik

AI Clothes Remover
Alat AI dalam talian untuk mengeluarkan pakaian daripada foto.

Undress AI Tool
Gambar buka pakaian secara percuma

Clothoff.io
Penyingkiran pakaian AI

Video Face Swap
Tukar muka dalam mana-mana video dengan mudah menggunakan alat tukar muka AI percuma kami!

Artikel Panas

Alat panas

Notepad++7.3.1
Editor kod yang mudah digunakan dan percuma

SublimeText3 versi Cina
Versi Cina, sangat mudah digunakan

Hantar Studio 13.0.1
Persekitaran pembangunan bersepadu PHP yang berkuasa

Dreamweaver CS6
Alat pembangunan web visual

SublimeText3 versi Mac
Perisian penyuntingan kod peringkat Tuhan (SublimeText3)

Topik panas

Panduan untuk Nombor Smith di Jawa. Di sini kita membincangkan Definisi, Bagaimana untuk menyemak nombor smith di Jawa? contoh dengan pelaksanaan kod.

Dalam artikel ini, kami telah menyimpan Soalan Temuduga Spring Java yang paling banyak ditanya dengan jawapan terperinci mereka. Supaya anda boleh memecahkan temuduga.

Java 8 memperkenalkan API Stream, menyediakan cara yang kuat dan ekspresif untuk memproses koleksi data. Walau bagaimanapun, soalan biasa apabila menggunakan aliran adalah: bagaimana untuk memecahkan atau kembali dari operasi foreach? Gelung tradisional membolehkan gangguan awal atau pulangan, tetapi kaedah Foreach Stream tidak menyokong secara langsung kaedah ini. Artikel ini akan menerangkan sebab -sebab dan meneroka kaedah alternatif untuk melaksanakan penamatan pramatang dalam sistem pemprosesan aliran. Bacaan Lanjut: Penambahbaikan API Java Stream Memahami aliran aliran Kaedah Foreach adalah operasi terminal yang melakukan satu operasi pada setiap elemen dalam aliran. Niat reka bentuknya adalah

Panduan untuk TimeStamp to Date di Java. Di sini kita juga membincangkan pengenalan dan cara menukar cap waktu kepada tarikh dalam java bersama-sama dengan contoh.

Kapsul adalah angka geometri tiga dimensi, terdiri daripada silinder dan hemisfera di kedua-dua hujungnya. Jumlah kapsul boleh dikira dengan menambahkan isipadu silinder dan jumlah hemisfera di kedua -dua hujungnya. Tutorial ini akan membincangkan cara mengira jumlah kapsul yang diberikan dalam Java menggunakan kaedah yang berbeza. Formula volum kapsul Formula untuk jumlah kapsul adalah seperti berikut: Kelantangan kapsul = isipadu isipadu silinder Dua jumlah hemisfera dalam, R: Radius hemisfera. H: Ketinggian silinder (tidak termasuk hemisfera). Contoh 1 masukkan Jejari = 5 unit Ketinggian = 10 unit Output Jilid = 1570.8 Unit padu menjelaskan Kirakan kelantangan menggunakan formula: Kelantangan = π × r2 × h (4

PHP dan Python masing -masing mempunyai kelebihan sendiri, dan pilihannya harus berdasarkan keperluan projek. 1.Php sesuai untuk pembangunan web, dengan sintaks mudah dan kecekapan pelaksanaan yang tinggi. 2. Python sesuai untuk sains data dan pembelajaran mesin, dengan sintaks ringkas dan perpustakaan yang kaya.

PHP adalah bahasa skrip yang digunakan secara meluas di sisi pelayan, terutamanya sesuai untuk pembangunan web. 1.PHP boleh membenamkan HTML, memproses permintaan dan respons HTTP, dan menyokong pelbagai pangkalan data. 2.PHP digunakan untuk menjana kandungan web dinamik, data borang proses, pangkalan data akses, dan lain -lain, dengan sokongan komuniti yang kuat dan sumber sumber terbuka. 3. PHP adalah bahasa yang ditafsirkan, dan proses pelaksanaan termasuk analisis leksikal, analisis tatabahasa, penyusunan dan pelaksanaan. 4.Php boleh digabungkan dengan MySQL untuk aplikasi lanjutan seperti sistem pendaftaran pengguna. 5. Apabila debugging php, anda boleh menggunakan fungsi seperti error_reporting () dan var_dump (). 6. Mengoptimumkan kod PHP untuk menggunakan mekanisme caching, mengoptimumkan pertanyaan pangkalan data dan menggunakan fungsi terbina dalam. 7

Java ialah bahasa pengaturcaraan popular yang boleh dipelajari oleh pembangun pemula dan berpengalaman. Tutorial ini bermula dengan konsep asas dan diteruskan melalui topik lanjutan. Selepas memasang Kit Pembangunan Java, anda boleh berlatih pengaturcaraan dengan mencipta program "Hello, World!" Selepas anda memahami kod, gunakan gesaan arahan untuk menyusun dan menjalankan program, dan "Hello, World!" Pembelajaran Java memulakan perjalanan pengaturcaraan anda, dan apabila penguasaan anda semakin mendalam, anda boleh mencipta aplikasi yang lebih komple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