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mah > hujung hadapan web > tutorial css > 什么是Viewport和device-width?

什么是Viewport和device-width?

零下一度
Lepaskan: 2017-05-11 11:30:05
asal
3169 orang telah melayarinya

进行移动web开发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期间遇到了一些令人很困惑的东西。比如:

  1. 我们经常使用的里的viewport究竟是什么意思,这里的device-width跟我们用JS获取到的屏宽的区别与联系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去掉标签后页面会变得很小很小?

  2.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inimum-scale=1.0, maximum-scale=1.0, user-scalable=no">
    Salin selepas log masuk
  3. 为什么很多分辨率很大的屏幕宽度其实并不大,屏幕分辨率与用JS获取到的屏宽的区别与联系分别又是什么?

等等这些关于“像素”、关于“宽度”的一系列问题。

最近我翻了很多资料查找关于“宽度”和“像素”的东西,总算感觉自己算是有点开窍了,这里把我的一些理解分享出来,请求大家的批评与指正。当然,文章里也有引用其他文章里的句子。文章最后会把参考的一些文章链接贴出来,供大家参考~

CSS pixel与device pixels (css px与device px)

首先了解下什么是CSS pixels/ 'pɪks(ə)l; -sel /,什么是device pixels;

1. CSS pixels可以理解为css像素,是浏览器使用的抽象单位,主要用来在网页上绘制内容。也可以说css px是专门为web开发者提出的一个抽象概念,也只跟我们平时写的css样式有关,与分辨率(比如720px*1280px)里的px没关系。

2.device pixels可以理解为是设备像素,官方的解释是:显示屏幕的最小物理单位,每个dp包含自己的颜色、高宽等。

对于我们做web开发的人来说,我们用到的最多的地方是“css像素”,即类似width:300px;font-size:14px;这类的css语句里用到的。它跟设备自身的px是没关系的。也就是说1个CSS 像素占多少个物理像素是不确定的,这个问题通过页面的放缩比较容易理解。比如一个普通的html页面上,有一个300px的元素;如果我们放大页面,元素会占据更多的设备像素(即device pixels),但它的CSS pixels不变,依然是300px;缩小页面也是同样的道理,占据了更少的device pixels,但它的CSS pixels不变。也就是说,元素占据了多少device pixels,是由当前页面的放缩比例而定的。

不过,页面的缩放对我们web开发来说是好像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有一个问题,我们开发出来的页面是想要在各个屏幕个以最佳的样式展示出来的,我们不能让页面里存在不能控制的元素。所以就出现了它:  也就是我们在进行web开发的时候经常用到的viewport。那么viewport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呢,而且content里面width为什么要等于device-width呢,device-width又是个什么概念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哥俩儿是什么。

Viewport 与 device-width

在解释这两个概念之前,先说一个大家都知道,但不明白为什么的情况:把一个普通的在PC上开发的HTML页面直接放手机上,你会发现不管多大的页面都可以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显示,但是图文都会显示的特别小;如果你用JAVASCRIPT获取下页面宽度,你会发现,大多数的页面宽度都是980px的,这个就跟viewport有关。

Viewport起源于苹果,但现在已经被大多数浏览器支持。关于viewport有两个概念visual viewport跟layout viewport。这里visual viewport也就是视觉上的窗口,可以理解为设备自己的宽度。这时,如果你有一个长960的页面,有一个元素是20%(实际解析出来就是192px)。但如果我用宽为320px的屏幕打开呢,这个元素就成了64px,但是这个时候我设置的字体大小是12px,在320px的屏幕上就只能显示64/12个字了~

鉴于这个问题,苹果找到一种解决方法,在移动版的safari中定义了viewport meta标签,它的作用就是创建一个虚拟的窗口(viewport),这个虚拟的窗口就是layout viewport分辨率接近桌面显示器,apple将其定位为980px。在手机上,可以通过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来获取。

其他浏览器厂商也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例如UCweb是使用的中间技术。

另外据说,不同浏览器厂商对于layout viewport的大小都有自己的定义。但是,我用手上不多的几个手机(小米2s、SONY、金立、ipad)测试的结果,都是980px。其中在小米2s上测试了小米自带浏览器、QQ浏览器、UC浏览器、谷歌浏览器,还有opera浏览器,结果都一样;其他的手机上面不管装了什么浏览器,都测试了,结果都是980px。但是这个值对于我们web开发来说,好像也没有什么用处。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 这个标签对我们来说是最给力的,可以让我们的页面里的图文显示的是正常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页面的可读性。而这一meta标签的功能就是设置layout viewport为device-width的宽度。但是device-width具体是什么呢?

第一代iphone的时候,分辨率为320*480,屏幕尺寸为3.5寸(注意,这个3.5寸说的是屏幕的对角线宽),这时候device-width就是320px,也是手机的分辨率宽,此时device-width就是设备宽。但第二代的iphone分辨率提高为了480*960,屏幕尺寸为依然为3.5寸,如果device-width还是设备宽,那么同样是320px的页面放480*960的手机屏上,图文就会变得比较小,又会影响其可读性。因此iphone的device-width一直维持在320px,ipad一直维持在1024px。这个时候,device-width就不是设备宽了(也就不是分辨率的宽了),是一个中间层。Android采用的也是这一概念,其device-width值以360居多,但也不乏有像540px和600px这样的奇葩。在设置了标签以后,device-width值可以用window.innerWidth来获取device-width值。

有关DPI

dpi(Dots Per Inch),有时也叫做ppi(Point Per Inch),翻译过来也叫像素密度,表示设备每英寸所占有的像素数;数值越高,即代表显示屏能够以越高的密度显示图像。(注:这里的像素,指的是device pixels。)DPI的计算公式:

一些关于Viewport与device-width的东西~0

有意思的是,这个值比苹果官网上公布的326还有高一点点。

一些关于Viewport与device-width的东西~1

其中,PPI在120-160之间的手机被归为低密度手机,160-240被归为中密度,240-320被归为高密度,320以上被归为超高密度(Apple给了它一个上流的名字——retina)。

这些密度对应着一个特定的缩放比例值,拿我们最熟悉的iphone4或4s来说,它们的PPI是326,属于超高密度的手机。当我们书写一个宽度为320px的页面放到iphone中显示,你会发现,它竟然是满宽的。这是因为,页面被默认放大了两倍,也就是640px,而iphone4或4s的宽,正是640px。    

DevicePixelRadio

DevicePixelRadio,定义:window.devicePixelRatio是设备上物理像素(也就是device-width)和设备独立像素(device-independent pixels,即dips)的比例。公式表示就是:window.devicePixelRatio = 物理像素/dips

Android 和 iPhone 中,都有一个占整个屏幕大小的换算单位,Android 中叫 dip 或 dp,iPhone 中叫 point。Dip,就是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设备独立像素。而设备的物理像素和 dip 的比例就是 devicePixelRatio,此值可以通过 window.devicePixelRatio 属性获取。

据我查找到的一些资料显示,这里的独立像素的值其实就是device-width值。这个值也就是我们平时在手机上布局用的宽度,当然是在设置了标签的前提下。

这里为什么提到devicePixelRatio这个概念呢?

因为当devicePixelRatio=1.5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屏幕分辨率宽与device-width的比值为1.5时,某些手机自带的浏览器(特别是三星手机出现在最多)会出现1px的线解析成2px的bug,但是经测试同一部手机上安装的UC浏览器一般不会有这个bug。关于这个bug,网上有一篇文章做了比较好的解释:

【相关推荐】

1. 免费css在线视频教程

2. css在线手册

3. php.cn独孤九贱(2)-css视频教程

Atas ialah kandungan terperinci 什么是Viewport和device-width?. Untuk maklumat lanjut, sila ikut artikel berkaitan lain di laman web China PHP!

Label berkaitan:
sumber:php.cn
Kenyataan Laman Web ini
Kandungan artikel ini disumbangkan secara sukarela oleh netizen, dan hak cipta adalah milik pengarang asal. Laman web ini tidak memikul tanggungjawab undang-undang yang sepadan. Jika anda menemui sebarang kandungan yang disyaki plagiarisme atau pelanggaran, sila hubungi admin@php.cn
Tutorial Popular
Lagi>
Muat turun terkini
Lagi>
kesan web
Kod sumber laman web
Bahan laman web
Templat hujung had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