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中缓冲区的示例详解

黄舟
Lepaskan: 2023-03-14 20:40:01
asal
1614 orang telah melayarinya

PHP缓冲区是默认开启的,它的默认参数在php.ini配置文件中,值是4096字节。在其中找到output_buffering配置参数来修改PHP缓冲区的大小。

开发者也可以在脚本中通过ob_start()函数手动处理PHP缓冲区机制。这样即便输出内容超过了配置参数的大小,也不会把数据传输给浏览器,ob_start()将PHP缓冲区空间设置到足够大,只有脚本执行结束后或调用ob_end_flush()函数,才会把数据发送给浏览器。

我们编辑php.ini配置文件,对output_buffering值进行修改并做如下测试。当output_buffering修改为4096时,输出较少数据,让它小于一个PHP缓冲区。代码如下:

for ($i = 0; $i< 10; $i++) {    
echo $i . &#39;<br/>&#39;;
    sleep($i + 1);      
    //}
Salin selepas log masuk

执行后你会发现,它不会像常规逻辑每隔几秒就有输出,而是直到脚本循环结束后,才会一次性输出。这种情况在脚本处理结束之前,浏览器界面会一直保持空白,这是由于数据量太小,输出缓冲区没有写满。写数据的顺序:echo语句输出到PHP缓冲区、TCP缓冲区、浏览器。

接下来我们再修改output_buffering=0,仍输出较少数据,但实际数据已经大于PHP缓冲区。代码如下:

 for ($i = 0; $i< 10; $i++) {    echo $i . &#39;<br/>&#39;;
    flush();  //通知操作系统底层,尽快把数据发给客户端浏览器
    sleep($i + 1);      //}
Salin selepas log masuk

该脚本的结果与刚才一定不一致,因为将缓冲区的容量设置为0,即禁用PHP缓冲区机制。 这时我们会在浏览器看到断断续续的间断性输出,而不必等到脚本执行完毕才看到输出。这是因为,数据没有在输出缓存中停留。写数据的顺序依次是echo输出到TCP缓冲区,再输出给浏览器。 我们再把参数修改为output_buffering=4096,输出数据大于一个缓冲区。此例中不调用ob_start()函数。 准备一个4KB大小的文件或者使用dd命令在shell下创建一个文件:

 $dd if=/dev/zero of=f4096 bs=4096 count=1
Salin selepas log masuk

使用如下代码进行验证:

for ($i = 0; $i< 10; $i++) {    
echo file_get_contents(&#39;./f4096&#39;) . $i . &#39;<br/>&#39;;
    sleep($i +1);
    }
Salin selepas log masuk

可以看到,程序响应还没结束(HTTP连接并未关闭),就可以看到间断性输出,浏览器界面不会一直保持空白。尽管启用了PHP输出缓冲区机制,但依然会间断性输出,而不是一次性输出,这是因为PHP缓冲区空间不够用,每写满一个缓冲区,数据就会发送到客户端浏览器。

和上例参数一样,即output_buffering=4096,输出数据大于一个PHP缓冲区。这次我们调用ob_start(),代码如下:

ob_start();      
//开启PHP缓冲区
for ($i = 0; $i< 10; $i++) {    
echo file_get_contents(&#39;./f4096&#39;) . $i . &#39;<br/>&#39;;
    sleep($i + 1);
}
ob_end_flush();
Salin selepas log masuk

等到服务端脚本全部处理完,响应结束才会看到完整的输出。输出间隔时间很短,以至于感受不到停顿。在输出之前,浏览器一直会保持空白,等待服务器端数据。这是因为,PHP一旦调用了ob_start()函数,就会将PHP缓冲区扩展到足够大,直到ob_end_flush函数调用或者脚本运行结束才发送PHP缓冲区中的数据到客户端浏览器。

ob_start激活output_buffering机制。一旦激活,脚本不再直接输出给浏览器,而是先暂时写入PHP缓冲区。 PHP默认开启output_buffering机制,通过调用ob_start()函数把output_buffering值扩展到足够大。也可以通过$chunk_size来指定output_buffering的值。$chunk_size默认值是0,表示直到脚本运行结束后,PHP缓冲区中的数据才会发送到浏览器。若设置了$chunk_size的大小,则表示只要缓冲区中数据长度达到了该值,就会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发送到浏览器。

可以通过指定$ouput_callback参数来处理PHP缓冲区中的数据,比如函数ob_gzhandler(),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压缩后再传送给浏览器。

ob_get_contents()函数是获取一份PHP缓冲区中的数据拷贝,这是一个重要的函数。请看以下示例:

<?phpob_start();   
?>
<html>
<body>today is <?php echo date(&#39;Y-m-d h:i:s&#39;);  
 ?>
</body>
</html>
<?php
$output = ob_get_contents();
ob_end_flush();echo &#39;<! output>&#39;.$output;?>
Salin selepas log masuk

以上脚本运行后,查看源代码,会出现两段相同的HTML,后者就是通过ob_get_contents()函数取得缓冲区里的内容。

ob_end_flush()ob_end_clean()这两个函数都会关闭输出缓冲。

不同的是,ob_end_flush()只是把PHP缓冲区中的数据发送到客户端浏览器,而ob_clean_clean()将PHP缓冲区中的数据删除,但不发送给客户端。

ob_end_flush()调用之后,PHP缓冲区中的数据依然存在,ob_get_contents()依然可以获取PHP缓冲区中的数据拷贝。

Atas ialah kandungan terperinci php中缓冲区的示例详解. Untuk maklumat lanjut, sila ikut artikel berkaitan lain di laman web China PHP!

Label berkaitan:
sumber:php.cn
Kenyataan Laman Web ini
Kandungan artikel ini disumbangkan secara sukarela oleh netizen, dan hak cipta adalah milik pengarang asal. Laman web ini tidak memikul tanggungjawab undang-undang yang sepadan. Jika anda menemui sebarang kandungan yang disyaki plagiarisme atau pelanggaran, sila hubungi admin@php.cn
Tutorial Popular
Lagi>
Muat turun terkini
Lagi>
kesan web
Kod sumber laman web
Bahan laman web
Templat hujung had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