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 的普及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回复内容:
我遇过的案例是一家跨国公司, 欧洲主站是 IE7+, 但是中国站的目标用户群有 55% 都是 IE6.该公司主营业务是给工厂出售各类办公器材和工程器械, 对于这类公司, 主站应用了多少新技术和有多前沿, 都不能直接带给他们利润, 甚至可能流失潜在客户.
另一些案例是, 在国外, 有些政府相关的商业活动 (比如某些招标项目), 参与的公司做的网站都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 标准兼容, 占主流的是 W3C XHTML 1.0 Transitional/Strict & CSS 2.1
- WCAG 2 AA 兼容
- 浏览器兼容必须尽可能照顾所有用户群
W3C 在标准制定上做了很多努力, 但是不得不说, 它现在反而成了新技术的绊脚石 -- 新标准迟迟没法定下来 (第一点就是因为最新的官方标准只有它们).
而由于第三点, 大多数网站都是 IE7+, Fx3+, Safari latest, Chrome 4+, 为了保证最大兼容和成本控制, 舍弃 CSS3/新的 JS 是在所难免.
再说说 @keso 提到的四点:
- 迫使 IE6 降低份额是没用的 (而且世界范围内已经做到), HTML5 Tags 通过简单又低廉的 JS 脚本即可轻松让 IE6~8 实现兼容. 而 HTML5 的核心: 新 API 和 CSS3 则不是简单就能兼容. CSS3 PIE 不仅存在着性能问题还有无法良好兼容动态修改 DOM. IE7.js 兼容 CSS3 Selector 的同时却大幅拖慢性能.
- 以我提到的案例为例, 55% 的份额乐观考虑有 2/3 可接受更换浏览器即剩下 20% 左右是死守 IE6, 试问全球有多少家企业可以放弃这 20% 的利润收入? 按照 20/80, 这 20% 可能就是该公司的 80% 收入. 并不是人人都是 youtube, 即使是 yahoo, google 也会只简单加一个 doctype 甚至 html5 tag 也不用以求兼容 (当然会采用渐进式)
- 企业内部大量正版 XP (国外), 更新至最新的 Win7 需要大量支出, 国内就更惨了, 此外并不只是换个系统就可以, 还有其他软件的兼容.
- 这个倒是认同, 不过对于认为 Fx4 比 Fx3.6 还差的人 (业内) 该怎么处理好...
综合上述, 要全面发展 HTML5 (全方面) 的话, 我的观点:
- 全面抛弃旧浏览器, IE8 即使加上各种挂 (CSS3 PIE) 也是做不了主角, 无力回天, 只有 IE9+ 才支持而且只是适量支持 HTML5. 除此之外, JS 引擎千差万别, 也是一个头痛的问题
- 加快标准的制定, 像什么 CSS Animation 都是可以作为 CSS 3.X 来发布, CSS3 只要有 Selector 和 border-radius/box-shadow 等基础并被广泛认可的属性即可. 当务之急是推出一个广新的标准用以替代 XHTML 1.0 & CSS2.1, 这样大多数公司均会认可尝试 HTML5 技术, 要知道 HTML5 开发效率和性能省下的成本也是游说的资本.
虽然可以通过 doctype 来指定验证 HTML5, 但是 CSS3 是没办法通过代码指定验证版本, 所以以目前 W3C 官方的验证来说, 必须手动选择版本 - 针对国内: 各种控件控们 (网银支付宝) 他妈的都别抱着又老又残的 ActiveX 不放啊啊啊啊!
考虑目前现状, 可行的推进方案:
- 渐进式开发, 比如可以结合 :empty 把不需要的圆角元素隐藏, 而在 IE8- 里用这些元素制造圆角. 适当增加升级浏览器的警告.
- Google Frame (好吧, 我承认这个难度也不小)
- 开发 XP 专用大杀器~ (病毒)
2011/4/6 补充:
@sofish 在评论里说 CSS3 不是 HTML5, 但就算把这个分离出去, 也还是要 IE9 做支撑:
HTML5 的离线储存等 API (也是 JS), video, canvas 这些都不是 IE8- 可以正常 (不求完美) 兼容的.
把 HTML5 单独说还是连 CSS3/JS 一起说, 都是一样的, 一个 HTML4 的站离开 CSS/JS 可以工作正常, 但是 HTML5 就未必了 1、首先是浏览器的支持,这是一切HTML标准普及的前提。而且不同浏览器之间,对于HTML5实现的统一,也有很大的影响,哪个WEB开发商都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处理不同浏览器间兼容问题,相对HTML4,HTML5实现的统一更为重要,因为HTML5表现的不仅仅只是网页。
2、各大商业厂商的状度。特别是对Adobe,HTML5的出现,存在取代Flash可能。而微软也有同样的问题,对HTML5几乎不支持的IE占有率持续下降,而windows却高居不下,微软会不会保护自己而阻止HTML5推广?另外,它还有Silverlight,可能面临和Flash一样的命运。
3、从HTML4到5转变,会造成开发成本的增加,这好比IPv4到IPv6的转变产生的硬件成本问题。HTML5放弃APPLET等标签,对于依赖APPLET的开发,像银行的支付插件将面临实现框架重构的风险。
4、新型的浏览器会挑动HTML5开发商的神经,反过来,HTML5开发商将会驱动浏览器的发展。总的来说,利益会驱动一切,让企业领导们看到希望,HTML5普及也就不远。
P.S.好像跑题了--# 普及首先在于工程师们敢用,会用。
html5 爆发的点在移动终端,在手机和平板。新手机对html5的支持程度都比较好,而且一般用户更换手机的频率远高于更换电脑或者浏览器的频率 (这些话是引用创新工场赵菲同学的)。
指望 IE 6 在中国死掉,我觉得会很不现实。但是这并不妨碍 html5 本身的普及。
我们用 html5,不是为了用它做 html4 的事情,而是要做得不一样,做得有优势。
比如用 html5 video,确实在移动设备上比 flash 体验要好,那就应该用。
比如用 html5 离线存储,确实能让用户离线的时候看到一些历史内容,也应该用。
用html5也不可能等它普及了才用,而是一个渐进的,html5本身的标准也是在逐渐推进的,今天等html5普及,难道明天还会有人等html6的普及?
- 产业界:努力完善标准,大胆采用,采取各种措施迫使IE6份额降低,通过移动互联网倒逼采用落后或非规范Web标准的企业;
- 企业网站:有影响力的企业抛弃迎合用户的投机心态,抛弃追求网站流量的念想,果断采用HTML5,用更好的服务体验引导用户;
- 版权环境:以正版化来挤压Windows XP份额;
- 用户:帮助身边的人升级浏览器,如Chrome、Firefox、IE8等。
浏览器内核的开源对HTML5的普及也至关重要,它可以减少商业公司对标准绑架的风险。闭源的IE目前还是很大的威胁,它时不时就可以给大家吃个苍蝇。
从用户角度上,不需要强调HTML 5是个标准族,要让用户习惯自动升级的浏览器,使用Cutting Edge的技术。要改变HTML 5后面的驱动力量,优化臃肿且不合理的W3C组织结构,不要以会费为核心。最好将HTML 5实际上代表的众多协议更细化拆分,让他们更容易在小的迭代周期下发布。 HTML5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技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HTML5的普及还需要浏览器的支持,当大量用户的浏览器能够完美的支持HTML5的时候,将会有更多的网站改用HTML5技术。
而现在情况是,在我国还有大量的用户使用的是IE6等老版浏览器,而IE9又不支持XP系统,所以普及还需要时间!
另外,HTML5也是一些WebApp的很好选择,用HTML5可以使应用的跨平台性更好,机本下都不用考虑移植了! 一句话,需要主动及被动营销。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H5 頁面製作是指使用 HTML5、CSS3 和 JavaScript 等技術,創建跨平台兼容的網頁。其核心在於瀏覽器解析代碼,渲染結構、樣式和交互功能。常見技術包括動畫效果、響應式設計和數據交互。為避免錯誤,應使用開發者工具調試;而性能優化和最佳實踐則包括圖像格式優化、減少請求和代碼規範等,以提高加載速度和代碼質量。

運行 H5 項目需要以下步驟:安裝 Web 服務器、Node.js、開發工具等必要工具。搭建開發環境,創建項目文件夾、初始化項目、編寫代碼。啟動開發服務器,使用命令行運行命令。在瀏覽器中預覽項目,輸入開發服務器 URL。發布項目,優化代碼、部署項目、設置 Web 服務器配置。

製作 H5 點擊圖標的步驟包括:在圖像編輯軟件中準備方形源圖像。在 H5 編輯器中添加交互性,設置點擊事件。創建覆蓋整個圖標的熱點。設置點擊事件的操作,如跳轉頁面或觸發動畫。導出 H5 文檔為 HTML、CSS 和 JavaScript 文件。將導出的文件部署到網站或其他平台。

H5 彈窗製作步驟:1. 確定觸發方式(點擊式、時間式、退出式、滾動式);2. 設計內容(標題、正文、行動按鈕);3. 設置樣式(大小、顏色、字體、背景);4. 實現代碼(HTML、CSS、JavaScript);5. 測試和部署。

"h5"和"HTML5"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相同的,但它們在某些特定場景下可能有不同的含義。 1."HTML5"是W3C定義的標準,包含新標籤和API。 2."h5"通常是HTML5的簡稱,但在移動開發中可能指基於HTML5的框架。理解這些區別有助於在項目中準確使用這些術語。

H5通過語義化元素和ARIA屬性提升網頁的可訪問性和SEO效果。 1.使用、、等元素組織內容結構,提高SEO。 2.ARIA屬性如aria-label增強可訪問性,輔助技術用戶可順利使用網頁。

H5referstoHTML5,apivotaltechnologyinwebdevelopment.1)HTML5introducesnewelementsandAPIsforrich,dynamicwebapplications.2)Itsupportsmultimediawithoutplugins,enhancinguserexperienceacrossdevices.3)SemanticelementsimprovecontentstructureandSEO.4)H5'srespo

解決 H5 兼容問題的方法包括:使用響應式設計,允許網頁根據屏幕尺寸調整佈局。採用跨瀏覽器測試工具,在發布前測試兼容性。使用 Polyfill,為舊瀏覽器提供對新 API 的支持。遵循 Web 標準,使用有效的代碼和最佳實踐。使用 CSS 預處理器,簡化 CSS 代碼並提高可讀性。優化圖像,減小網頁大小並加快加載速度。啟用 HTTPS,確保網站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