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主从同步原理
欢迎进入Linux社区论坛,与200万技术人员互动交流 >>进入 Replication 线程 MySQL 的 Replication 是一个异步的复制过程,从一个 Mysql instace(我们称之为 Master)复制到另一个 Mysql instance(我们称之 Slave)。在 Master 与 Slave 之间的实现整个复制
欢迎进入Linux社区论坛,与200万技术人员互动交流 >>进入
Replication 线程
MySQL 的 Replication 是一个异步的复制过程,从一个 Mysql instace(我们称之为 Master)复制到另一个 Mysql instance(我们称之 Slave)。在 Master 与 Slave 之间的实现整个复制过程主要由三个线程来完成,其中两个线程(Sql线程和IO线程)在 Slave 端,另外一个线程(IO线程)在 Master 端。
要实现 MySQL 的 Replication ,首先必须打开 Master 端的Binary Log(mysql-bin.xxxxxx)功能,否则无法实现。因为整个复制过程实际上就是 Slave 从 Master 端获取该日志然后再在自己身上完全 顺序的执行日志中所记录的各种操作。打开 MySQL 的 Binary Log 可以通过在启动 MySQL Server 的过程中使用"--log-bin" 参数选项,或者在 my.cnf 配置文件中的 mysqld 参数组([mysqld]标识后的参数部分)增加 "log-bin" 参数项。
MySQL 复制的基本过程如下:
1. Slave 上面的IO线程连接上 Master,并请求从指定日志文件的指定位置(或者从最开始的日志)之后的日志内容;
2. Master 接收到来自 Slave 的 IO 线程的请求后,通过负责复制的 IO 线程根据请求信息读取指定日志指定位置之后的日志信息,返回给 Slave 端的 IO 线程。返回信息中除了日志所包含的信息之外,还包括本次返回的信息在 Master 端的 Binary Log 文件的名称以及在 Binary Log 中的位置;
3. Slave 的 IO 线程接收到信息后,将接收到的日志内容依次写入到 Slave 端的 Relay Log 文件(mysql-relay-bin.xxxxxx)的最末端,并将读取到的 Master 端的 bin-log 的文件名和位置记录到 master-info 文件中,以便在下一次读取的时候能够清楚的告诉 Master "我需要从某个 bin-log 的哪个位置开始往后的日志内容,请发给我";
4. Slave 的 SQL 线程检测到 Relay Log 中新增加了内容后,会马上解析该 Log 文件中的内容成为在 Master 端真实执行时候的那些可执行的 Query 语句,并在自身执行这些 Query.这样,实际上就是在 Master 端和 Slave 端执行了同样的 Query,所以两端的数据是完全一样的。
实际上,在老版本中,MySQL 的复制实现在 Slave 端并不是由 SQL 线程和 IO 线程这两个线程共同协作而完成的,而是由单独的一个线程来完成所有的工作。但是 MySQL 的工程师们很快发现,这样做存在很大的风险和性能问题,主要如下:
首先,如果通过一个单一的线程来独立实现这个工作的话,就使复制 Master 端的 Binary Log 日志,以及解析这些日志,然后再在自身执行的这个过程成为一个串行的过程,性能自然会受到较大的限制,这种架构下的 Replication 的延迟自然就比较长了。
其次,Slave 端的这个复制线程从 Master 端获取 Binary Log 过来之后,需要接着解析这些内容,还原成 Master 端所执行的原始 Query,然后在自身执行。在这个过程中,Master 端很可能又已经产生了大量的变化并生成了大量的 Binary Log 信息。如果在这个阶段 Master 端的存储系统出现了无法修复的故障,那么在这个阶段所产生的所有变更都将永远的丢失,无法再找回来。这种潜在风险在Slave 端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尤其突出,因为如果 Slave 压力比较大,解析日志以及应用这些日志所花费的时间自然就会更长一些,可能丢失的数据也就会更多。
所以,在后期的改造中,新版本的 MySQL 为了尽量减小这个风险,并提高复制的性能,将 Slave 端的复制改为两个线程来完成,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 SQL 线程和 IO 线程。最早提出这个改进方案的是Yahoo!的一位工程师"Jeremy Zawodny".通过这样的改造,这样既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性能问题,缩短了异步的延时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潜在的数据丢失量。
当然,即使是换成了现在这样两个线程来协作处理之后,同样也还是存在 Slave 数据延时以及数据丢失的可能性的,毕竟这个复制是异步的。只要数据的更改不是在一个事务中,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
如果要完全避免这些问题,就只能用 MySQL 的 Cluster 来解决了。不过 MySQL 的 Cluster 直到笔者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仍然还是一个内存数据库的解决方案,也就是需要将所有数据包括索引全部都 Load 到内存中,这样就对内存的要求非常大,对于一般的大众化应用来说可实施性并不是太大。当然,在之前与 MySQL 的 CTO David 交流的时候得知,MySQL 现在正在不断改进其 Cluster 的实现,其中非常大的一个改动就是允许数据不用全部 Load 到内存中,而仅仅只是索引全部 Load 到内存中,我相信在完成该项改造之后的 MySQL Cluster 将会更加受人欢迎,可实施性也会更大。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在MySQL中,外鍵的作用是建立表與表之間的關係,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外鍵通過引用完整性檢查和級聯操作維護數據的有效性,使用時需注意性能優化和避免常見錯誤。

MySQL和MariaDB的主要區別在於性能、功能和許可證:1.MySQL由Oracle開發,MariaDB是其分支。 2.MariaDB在高負載環境中性能可能更好。 3.MariaDB提供了更多的存儲引擎和功能。 4.MySQL採用雙重許可證,MariaDB完全開源。選擇時應考慮現有基礎設施、性能需求、功能需求和許可證成本。

SQL是一種用於管理關係數據庫的標準語言,而MySQL是一個使用SQL的數據庫管理系統。 SQL定義了與數據庫交互的方式,包括CRUD操作,而MySQL實現了SQL標準並提供了額外的功能,如存儲過程和触發器。

MySQL和phpMyAdmin可以通過以下步驟進行有效管理:1.創建和刪除數據庫:在phpMyAdmin中點擊幾下即可完成。 2.管理表:可以創建表、修改結構、添加索引。 3.數據操作:支持插入、更新、刪除數據和執行SQL查詢。 4.導入導出數據:支持SQL、CSV、XML等格式。 5.優化和監控:使用OPTIMIZETABLE命令優化表,並利用查詢分析器和監控工具解決性能問題。

在C 中處理高DPI顯示可以通過以下步驟實現:1)理解DPI和縮放,使用操作系統API獲取DPI信息並調整圖形輸出;2)處理跨平台兼容性,使用如SDL或Qt的跨平台圖形庫;3)進行性能優化,通過緩存、硬件加速和動態調整細節級別來提升性能;4)解決常見問題,如模糊文本和界面元素過小,通過正確應用DPI縮放來解決。

DMA在C 中是指DirectMemoryAccess,直接內存訪問技術,允許硬件設備直接與內存進行數據傳輸,不需要CPU干預。 1)DMA操作高度依賴於硬件設備和驅動程序,實現方式因係統而異。 2)直接訪問內存可能帶來安全風險,需確保代碼的正確性和安全性。 3)DMA可提高性能,但使用不當可能導致系統性能下降。通過實踐和學習,可以掌握DMA的使用技巧,在高速數據傳輸和實時信號處理等場景中發揮其最大效能。

Macosandlinuxbothofferuniquerenths:Macosprovidesa-frignlylexperienceWithExcelenthardArdWareIntegration,而Lilinuxexcelsinflexibilitionallibility andCommunitysupport.macos,evartednebyBybyBybyBybyByapple,issone bybyapple,seknoybyapple

在MySQL中,添加字段使用ALTERTABLEtable_nameADDCOLUMNnew_columnVARCHAR(255)AFTERexisting_column,刪除字段使用ALTERTABLEtable_nameDROPCOLUMNcolumn_to_drop。添加字段時,需指定位置以優化查詢性能和數據結構;刪除字段前需確認操作不可逆;使用在線DDL、備份數據、測試環境和低負載時間段修改表結構是性能優化和最佳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