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之redis
缓存在软件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访问量巨大的网站,我们对系统热点数据的缓存将会降低数据库的压力,提高系统性能。目前常用的缓存大致分为本地缓存和独立的缓存服务,本地缓存常用的有ehcached,oscached等,而独立的服务器缓存常用的有memcache
缓存在软件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访问量巨大的网站,我们对系统热点数据的缓存将会降低数据库的压力,提高系统性能。目前常用的缓存大致分为本地缓存和独立的缓存服务,本地缓存常用的有ehcached,oscached等,而独立的服务器缓存常用的有memcached、redis等。
Redis is an open source, BSD licensed, advanced key-value store. It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a data structure server since keys can contain strings, hashes, lists, sets and sorted sets.
这是redis官网redis.io对redis的描述,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它是一个高性能的、更加高级的key-value缓存服务器。其中的更加高级,可能是相对于memcached这种简单的缓存服务器而言。比如redis可以在不取回缓存对象的情况下,通过指令直接对缓存的数字类型进行加、减操作,也可以对缓存的list中的内容进行修改操作,还可以对缓存的字符串进行直接的修改操作等等,这些操作都不需要取回缓存中的数据,因此没有序列化、反序列化的开销,性能会更高。另外,redis对一些复杂数据结构的支持,可以满足一些特定场景下的需求,比如sorted sets。
当然更高级、先进的redis,在功能强大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的复杂性。复杂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复杂的东西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实践证明,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一般都是简单的。因此,就redis和memcached而言,后者功能简单也更容易使用,这就造成了memcached在当前依然是缓存服务器中的老大(当然任何事都不能太绝对,我们在实际项目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缓存方案)。
本文是入门级文章,我在讲解redis的同时,也会顺便提到memcached,以便于大家对比。
先来安装redis,同样以windows系统为例(因为更多同鞋没有安装linux环境)。winodws的安装很简单,下载redis for windows的编译版本(地址在:http://code.google.com/p/servicestack/downloads/list),这是一个zip压缩包,将这个包解压到某个目录下,运行其中的redis-server.exe即可启动服务器。
如果你要指定一些额外的配置参数,可以在运行cmd中指定redis的配置文件,比如:
redis-server.exe conf/myredis.conf,
这样就可以在myredis.conf中配置更多的信息了。比如:daemonize,logfile,database,dbfilename,slaveof,loglevel等等,其中有两个参数我要说一下。
dbfilename参数,这个参数可以指定持久化文件名,默认是dump.rdb。这个参数说明redis可以将内存中缓存的东西进行持久化,如果您缓存服务器宕机重启了,redis下次重启时可以自动从这个文件中读取数据并恢复至内存中。这个功能在memcached中是没有的,memcached如果重新启动,缓存的数据将全部丢失。话又说回来,缓存的数据一般是来自数据库的,完全可以重新加载,系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自然会重新填充到缓存服务器中的。当然,丢失缓存数据这对于一些大数据高并发发的网站来说,也许并不可接受,因为可能在瞬间造成数据库的极大访问压力而造成系统崩溃。
另一个参数是slaveof,这个参数可以指定redis主服务器,也就是说redis可以做成主从结构的,通过这种架构来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当然,memcached也可以做成主从结构,但memcache需要第三方的插件支持(可以下载memcached-repcached并安装)。主从结构可以做到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的时候,从服务器可以升级以继续提供服务。
说到高可用性,另一个问题不得不提出,那就是分布式(即集群),因为缓存的东西都是在内在中的,一台服务器的内在毕竟有限,那我们就得搭建一个服务器集群在多台服务器上保存缓存的数据(即分片保存)。如何根据客户端的数据key找到集群中的正确的缓存服务器呢(实际项目中更有某台缓存服务器故障下线,或添加新的缓存服务器)?目前的做法是一致性hash,具体算法大家可以去查一下哦。
对分布式的Redis的访问,java客户端程序Jedis中已有实现,具体代码如下:
List<JedisShardInfo> jdsInfoList =new ArrayList<JedisShardInfo>(); //集群中的A服务器 JedisShardInfo infoA = new JedisShardInfo(hostA, portA); //集群中的B服务器 JedisShardInfo infoB = new JedisShardInfo(hostB, portB); //加入可用结点中 jdsInfoList.add(infoA); jdsInfoList.add(infoB); //下面的Hashing.MURMUR_HASH就是由Jedis提供的分布式的hash key算法 ShardedJedisPool pool =new ShardedJedisPool(config, jdsInfoList, Hashing.MURMUR_HASH, Sharded.DEFAULT_KEY_TAG_PATTERN); ShardedJedis jedis = pool.getResource(); //下面就可以进行操作了哦
下面简单说一下,在java中如何访问redis。现在常用的客户端是jedis,具体的操作我也不想再写了,大家可以从这些方面去体验Redis的独特之处,我贴出网址。
一、丰富数据类型的支持。redis中各种数据类型对应的jedis操作命令 .
二、对字符串的操作。redis – String字符串操作 .
三、事务等特性。Redis的Java客户端Jedis的八种调用方式(事务、管道、分布式…)介绍.
四、其它的一些特殊用途,比如跨jvm主键生成器等。Jedis使用总结【pipeline】【分布式的id生成器】【分布式锁【watch】【multi】】【redis分布式】.
大家要注意的是,大部分Jedis api的操作上传入的参数都是String或byte[],如果我们需要把对象放入redis中去,必须对对象进行序列化,而从redis中读出来又得反序列化,比如下面的代码:
tx.set("key_user1".getBytes(), SerializationUtils.serialize(u)); User u = (User)SerializationUtils.deserialize(jedis.get("key_user1".getBytes()));
其中SerializationUtils是由spring core提供的,你也可以使用apache工具包中提供的类似功能类,或都自己用对象流实现也是一样的。
另外,如果您的项目中使用spring框架,您可以使用spring-data-redis,spring data redis提供了几个常用的redis客户端的封装,以在高层面抽像出统一的使用接口(其实相当于适配器),建议在spring项目中采用这种方式。
同时,taobao也开源了自己redis客户端tedis,据说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可用性,tedis还提供了object的高层api,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另外,taobao开源了很多的软件系统,对于中国的开源界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相比腾讯这些自私的公司,品质自然不在一个档次,但阿里系统的开源源代码中似乎都不写什么注释说明的(比如druid连接池开源代码),也许是这些公司的牛人太忙了,也许是认为写了注释也没人会去看吧,呵呵。
好,redis的内容先简单介绍到这吧。
原文地址:缓存之redis, 感谢原作者分享。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Redis集群模式通過分片將Redis實例部署到多個服務器,提高可擴展性和可用性。搭建步驟如下:創建奇數個Redis實例,端口不同;創建3個sentinel實例,監控Redis實例並進行故障轉移;配置sentinel配置文件,添加監控Redis實例信息和故障轉移設置;配置Redis實例配置文件,啟用集群模式並指定集群信息文件路徑;創建nodes.conf文件,包含各Redis實例的信息;啟動集群,執行create命令創建集群並指定副本數量;登錄集群執行CLUSTER INFO命令驗證集群狀態;使

如何清空 Redis 數據:使用 FLUSHALL 命令清除所有鍵值。使用 FLUSHDB 命令清除當前選定數據庫的鍵值。使用 SELECT 切換數據庫,再使用 FLUSHDB 清除多個數據庫。使用 DEL 命令刪除特定鍵。使用 redis-cli 工具清空數據。

要從 Redis 讀取隊列,需要獲取隊列名稱、使用 LPOP 命令讀取元素,並處理空隊列。具體步驟如下:獲取隊列名稱:以 "queue:" 前綴命名,如 "queue:my-queue"。使用 LPOP 命令:從隊列頭部彈出元素並返回其值,如 LPOP queue:my-queue。處理空隊列:如果隊列為空,LPOP 返回 nil,可先檢查隊列是否存在再讀取元素。

在CentOS系統上,您可以通過修改Redis配置文件或使用Redis命令來限制Lua腳本的執行時間,從而防止惡意腳本佔用過多資源。方法一:修改Redis配置文件定位Redis配置文件:Redis配置文件通常位於/etc/redis/redis.conf。編輯配置文件:使用文本編輯器(例如vi或nano)打開配置文件:sudovi/etc/redis/redis.conf設置Lua腳本執行時間限制:在配置文件中添加或修改以下行,設置Lua腳本的最大執行時間(單位:毫秒)

使用 Redis 命令行工具 (redis-cli) 可通過以下步驟管理和操作 Redis:連接到服務器,指定地址和端口。使用命令名稱和參數向服務器發送命令。使用 HELP 命令查看特定命令的幫助信息。使用 QUIT 命令退出命令行工具。

Redis計數器是一種使用Redis鍵值對存儲來實現計數操作的機制,包含以下步驟:創建計數器鍵、增加計數、減少計數、重置計數和獲取計數。 Redis計數器的優勢包括速度快、高並發、持久性和簡單易用。它可用於用戶訪問計數、實時指標跟踪、遊戲分數和排名以及訂單處理計數等場景。

Redis數據過期策略有兩種:定期刪除:定期掃描刪除過期鍵,可通過 expired-time-cap-remove-count、expired-time-cap-remove-delay 參數設置。惰性刪除:僅在讀取或寫入鍵時檢查刪除過期鍵,可通過 lazyfree-lazy-eviction、lazyfree-lazy-expire、lazyfree-lazy-user-del 參數設置。

在Debian系統中,readdir系統調用用於讀取目錄內容。如果其性能表現不佳,可嘗試以下優化策略:精簡目錄文件數量:盡可能將大型目錄拆分成多個小型目錄,降低每次readdir調用處理的項目數量。啟用目錄內容緩存:構建緩存機制,定期或在目錄內容變更時更新緩存,減少對readdir的頻繁調用。內存緩存(如Memcached或Redis)或本地緩存(如文件或數據庫)均可考慮。採用高效數據結構:如果自行實現目錄遍歷,選擇更高效的數據結構(例如哈希表而非線性搜索)存儲和訪問目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