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 numa问题
mongodb在迁移数据时,通常需要导入旧数据。开始一切倒还正常,不过几小时之后,我发现数据导入的速度下降了,同时我的脚本开始不停的抛出异常。我又重复了几次
mongodb在迁移数据时,通常需要导入旧数据。开始一切倒还正常,不过几小时之后,我发现数据导入的速度下降了,同时我的脚本开始不停的抛出异常。我又重复了几次迁移旧数据的过程,结果自然还是老样子,但我发现每当出问题的时候,总有一个名叫irqbalance的进程CPU占用率居高不下,搜索了一下,发现很多介绍irqbalance的文章中都提及了NUMA,让我一下子想起之前在mongodb日志中看到的警告信息,这个问题或许还真是跟NUMA有关。
mongodb日志中的警告信息:
Fri May 10 16:17:48 [initandlisten] MongoDB starting : pid=18486 port=27017 dbpath=/backup/mongodbData 64-bit host=sqcache02
Fri May 10 16:17:48 [initandlisten]
Fri May 10 16:17:48 [initandlisten] ** WARNING: You are running on a NUMA machine.
Fri May 10 16:17:48 [initandlisten] ** We suggest launching mongod like this to avoid performance problems:
Fri May 10 16:17:48 [initandlisten] ** numactl --interleave=all mongod [other options
那么NUMA到底是什么?我们来了解一下。
转自网络:
一、NUMA和SMP是两种CPU相关的硬件架构。在SMP架构里面,所有的CPU争用一个总线来访问所有内存,优点是资源共享,而缺点是总线争用激烈。随着PC服务器上的CPU数量变多(不仅仅是CPU核数),总线争用的弊端慢慢越来越明显,于是Intel在Nehalem CPU上推出了NUMA架构,而AMD也推出了基于相同架构的Opteron CPU。
NUMA最大的特点是引入了node和distance的概念。对于CPU和内存这两种最宝贵的硬件资源,NUMA用近乎严格的方式划分了所属的资源组(node),而每个资源组内的CPU和内存是几乎相等。资源组的数量取决于物理CPU的个数(现有的PC server大多数有两个物理CPU,每个CPU有4个核);distance这个概念是用来定义各个node之间调用资源的开销,为资源调度优化算法提供数据支持。
NUMA和SMP是两种CPU相关的硬件架构。在SMP架构里面,所有的CPU争用一个总线来访问所有内存,优点是资源共享,而缺点是总线争用激烈。随着PC服务器上的CPU数量变多(不仅仅是CPU核数),,总线争用的弊端慢慢越来越明显,于是Intel在Nehalem CPU上推出了NUMA架构,而AMD也推出了基于相同架构的Opteron CPU。
NUMA最大的特点是引入了node和distance的概念。对于CPU和内存这两种最宝贵的硬件资源,NUMA用近乎严格的方式划分了所属的资源组(node),而每个资源组内的CPU和内存是几乎相等。资源组的数量取决于物理CPU的个数(现有的PC server大多数有两个物理CPU,每个CPU有4个核);distance这个概念是用来定义各个node之间调用资源的开销,为资源调度优化算法提供数据支持。
二、NUMA相关的策略
1、每个进程(或线程)都会从父进程继承NUMA策略,并分配有一个优先node。如果NUMA策略允许的话,进程可以调用其他node上的资源。
2、NUMA的CPU分配策略有cpunodebind、physcpubind。cpunodebind规定进程运行在某几个node之上,而physcpubind可以更加精细地规定运行在哪些核上。
3、NUMA的内存分配策略有localalloc、preferred、membind、interleave。localalloc规定进程从当前node上请求分配内存;而preferred比较宽松地指定了一个推荐的node来获取内存,如果被推荐的node上没有足够内存,进程可以尝试别的node。membind可以指定若干个node,进程只能从这些指定的node上请求分配内存。interleave规定进程从指定的若干个node上以RR算法交织地请求分配内存。
三、NUMA和swap的关系
NUMA的内存分配策略对于进程(或线程)之间来说,并不是公平的。在现有的Redhat Linux中,localalloc是默认的NUMA内存分配策略,这个配置选项导致资源独占程序很容易将某个node的内存用尽。而当某个node的内存耗尽时,Linux又刚好将这个node分配给了某个需要消耗大量内存的进程(或线程),swap就妥妥地产生了。尽管此时还有很多page cache可以释放,甚至还有很多的free内存。
四、NUMA的含义,简单点说,在有多个物理CPU的架构下,NUMA把内存分为本地和远程,每个物理CPU都有属于自己的本地内存,访问本地内存速度快于访问远程内存,缺省情况下,每个物理CPU只能访问属于自己的本地内存。对于MongoDB这种需要大内存的服务来说就可能造成内存不足,进而影响性能。
最后我们看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echo 0 > /proc/sys/vm/zone_reclaim_mode
在启动时,加参数
# numactl --interleave=all /data/mongodb/bin/mongod -f /app/mongodb.conf --dbpath=/data/db --fork --logpath=/data/logs/mongodb.log
这样登陆mongodb就不会有警告信息了。
(#numactl --interleave=all mongod -f /app/mongodb.conf
forked process: 18523
all output going to: /app/mongodb/log/mongodb.log
child process started successfully, parent exiting)
***** SERVER RESTARTED *****
Fri May 10 16:33:15 [initandlisten] MongoDB starting : pid=18523 port=27017 dbpath=/backup/mongodbData 64-bit host=sqcache02
Fri May 10 16:33:15 [initandlisten] db version v2.2.6, pdfile version 4.5
Fri May 10 16:33:15 [initandlisten] git version: d626379119a6de9f2fb390780cf2fc336dfd540d
Fri May 10 16:33:15 [initandlisten] build info: Linux ip-10-2-29-40 2.6.21.7-2.ec2.v1.2.fc8xen #1 SMP Fri
关于zone_reclaim_mode内核参数的说明,可以参考官方文档。
注:从MongoDB1.9.2开始:MongoDB会在启动时自动设置zone_reclaim_mode,无需手工更改。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在開發一個電商網站時,我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如何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商品推薦。最初,我嘗試了一些簡單的推薦算法,但效果並不理想,用戶的滿意度也因此受到影響。為了提升推薦系統的精度和效率,我決定採用更專業的解決方案。最終,我通過Composer安裝了andres-montanez/recommendations-bundle,這不僅解決了我的問題,還大大提升了推薦系統的性能。可以通過一下地址學習composer:學習地址

直接通過 Navicat 查看 MongoDB 密碼是不可能的,因為它以哈希值形式存儲。取回丟失密碼的方法:1. 重置密碼;2. 檢查配置文件(可能包含哈希值);3. 檢查代碼(可能硬編碼密碼)。

CentOS系統上GitLab數據庫部署指南選擇合適的數據庫是成功部署GitLab的關鍵步驟。 GitLab兼容多種數據庫,包括MySQL、PostgreSQL和MongoDB。本文將詳細介紹如何選擇並配置這些數據庫。數據庫選擇建議MySQL:一款廣泛應用的關係型數據庫管理系統(RDBMS),性能穩定,適用於大多數GitLab部署場景。 PostgreSQL:功能強大的開源RDBMS,支持複雜查詢和高級特性,適合處理大型數據集。 MongoDB:流行的NoSQL數據庫,擅長處理海

CentOS系統下MongoDB高效備份策略詳解本文將詳細介紹在CentOS系統上實施MongoDB備份的多種策略,以確保數據安全和業務連續性。我們將涵蓋手動備份、定時備份、自動化腳本備份以及Docker容器環境下的備份方法,並提供備份文件管理的最佳實踐。手動備份:利用mongodump命令進行手動全量備份,例如:mongodump-hlocalhost:27017-u用戶名-p密碼-d數據庫名稱-o/備份目錄此命令會將指定數據庫的數據及元數據導出到指定的備份目錄。

MongoDB與關係型數據庫:深度對比本文將深入探討NoSQL數據庫MongoDB與傳統關係型數據庫(如MySQL和SQLServer)的差異。關係型數據庫採用行和列的表格結構組織數據,而MongoDB則使用靈活的面向文檔模型,更適應現代應用的需求。主要區別數據結構:關係型數據庫使用預定義模式的表格存儲數據,表間關係通過主鍵和外鍵建立;MongoDB使用類似JSON的BSON文檔存儲在集合中,每個文檔結構可獨立變化,實現無模式設計。架構設計:關係型數據庫需要預先定義固定的模式;MongoDB支持

在Debian系統上為MongoDB數據庫加密,需要遵循以下步驟:第一步:安裝MongoDB首先,確保您的Debian系統已安裝MongoDB。如果沒有,請參考MongoDB官方文檔進行安裝:https://docs.mongodb.com/manual/tutorial/install-mongodb-on-debian/第二步:生成加密密鑰文件創建一個包含加密密鑰的文件,並設置正確的權限:ddif=/dev/urandomof=/etc/mongodb-keyfilebs=512

要設置 MongoDB 用戶,請按照以下步驟操作:1. 連接到服務器並創建管理員用戶。 2. 創建要授予用戶訪問權限的數據庫。 3. 使用 createUser 命令創建用戶並指定其角色和數據庫訪問權限。 4. 使用 getUsers 命令檢查創建的用戶。 5. 可選地設置其他權限或授予用戶對特定集合的權限。

連接MongoDB的工具主要有:1. MongoDB Shell,適用於快速查看數據和執行簡單操作;2. 編程語言驅動程序(如PyMongo, MongoDB Java Driver, MongoDB Node.js Driver),適合應用開發,但需掌握其使用方法;3. GUI工具(如Robo 3T, Compass),提供圖形化界面,方便初學者和快速數據查看。選擇工具需考慮應用場景和技術棧,並註意連接字符串配置、權限管理及性能優化,如使用連接池和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