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行Python代码实现拼写检查器
引入
大家在使用谷歌或者百度搜索时,输入搜索内容时,谷歌总是能提供非常好的拼写检查,比如你输入 speling,谷歌会马上返回 spelling。
下面是用21行python代码实现的一个简易但是具备完整功能的拼写检查器。
代码
import re, collections def words(text): return re.findall('[a-z]+', text.lower()) def train(features): model = collections.defaultdict(lambda: 1) for f in features: model[f] += 1 return model NWORDS = train(words(file('big.txt').read())) alphabet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def edits1(word): splits = [(word[:i], word[i:]) for i in range(len(word) + 1)] deletes = [a + b[1:] for a, b in splits if b] transposes = [a + b[1] + b[0] + b[2:] for a, b in splits if len(b)>1] replaces = [a + c + b[1:] for a, b in splits for c in alphabet if b] inserts = [a + c + b for a, b in splits for c in alphabet] return set(deletes + transposes + replaces + inserts) def known_edits2(word): return set(e2 for e1 in edits1(word) for e2 in edits1(e1) if e2 in NWORDS) def known(words): return set(w for w in words if w in NWORDS) def correct(word): candidates = known([word]) or known(edits1(word)) or known_edits2(word) or [word] return max(candidates, key=NWORDS.get) correct函数是程序的入口,传进去错误拼写的单词会返回正确。如: >>> correct("cpoy") 'copy' >>> correct("engilsh") 'english' >>> correct("sruprise") 'surprise'
除了这段代码外,作为机器学习的一部分,肯定还应该有大量的样本数据,准备了big.txt作为我们的样本数据。
背后原理
上面的代码是基于贝叶斯来实现的,事实上谷歌百度实现的拼写检查也是通过贝叶斯实现,不过肯定比这个复杂多了。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背后的原理,如果读者之前了解过了,可以跳过这段。
给一个词,我们试图选取一个最可能的正确的的拼写建议(建议也可能就是输入的单词)。有时也不清楚(比如lates应该被更正为late或者latest?),我们用概率决定把哪一个作为建议。我们从跟原始词w相关的所有可能的正确拼写中找到可能性最大的那个拼写建议c:
argmaxc P(c|w)
通过贝叶斯定理,上式可以转化为
argmaxc P(w|c) P(c) / P(w)
下面介绍一下上式中的含义:
- P(c|w)代表在输入单词w 的情况下,你本来想输入 单词c的概率。
- P(w|c)代表用户想输入单词c却输入w的概率,这个可以我们认为给定的。
- P(c)代表在样本数据中单词c出现的概率
- P(w)代表在样本数字中单词w出现的概率
可以确定P(w)对于所有可能的单词c概率都是一样的,所以上式可以转换为
argmaxc P(w|c) P(c)
我们所有的代码都是基于这个公式来的,下面分析具体代码实现
代码分析
利用words()函数提取big.txt中的单词
def words(text): return re.findall('[a-z]+', text.lower())
re.findall(‘[a-z]+'是利用python正则表达式模块,提取所有的符合'[a-z]+'条件的,也就是由字母组成的单词。(这里不详细介绍正则表达式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 正则表达式简介。text.lower()是将文本转化为小写字母,也就是“the”和“The”一样定义为同一个单词。
利用train()函数计算每个单词出现的次数然后训练出一个合适的模型
def train(features): model = collections.defaultdict(lambda: 1) for f in features: model[f] += 1 return model NWORDS = train(words(file('big.txt').read()))
这样NWORDS[w]代表了单词w在样本中出现的次数。如果有一个单词并没有出现在我们的样本中该怎么办?处理方法是将他们的次数默认设为1,这里通过collections模块和lambda表达式实现。collections.defaultdict()创建了一个默认的字典,lambda:1将这个字典中的每个值都默认设为1。
现在我们处理完了公式argmaxc P(w|c) P(c)中的P(c),接下来处理P(w|c)即想输入单词c却错误地输入单词w的概率,通过 “edit distance“--将一个单词变为另一个单词所需要的编辑次数来衡量,一次edit可能是一次删除,一个交换(两个相邻的字母),一次插入,一次修改。下面的函数返回一个将c进行一次编辑所有可能得到的单词w的集合:
def edits1(word): splits = [(word[:i], word[i:]) for i in range(len(word) + 1)] deletes = [a + b[1:] for a, b in splits if b] transposes = [a + b[1] + b[0] + b[2:] for a, b in splits if len(b)>1] replaces = [a + c + b[1:] for a, b in splits for c in alphabet if b] inserts = [a + c + b for a, b in splits for c in alphabet] return set(deletes + transposes + replaces + inserts)
相关论文显示,80-95%的拼写错误跟想要拼写的单词都只有1个编辑距离,如果觉得一次编辑不够,那我们再来一次
def known_edits2(word): return set(e2 for e1 in edits1(word) for e2 in edits1(e1) if e2 in NWORDS)
同时还可能有编辑距离为0次的即本身就拼写正确的:
def known(words): return set(w for w in words if w in NWORDS)
我们假设编辑距离1次的概率远大于2次的,0次的远大于1次的。下面通过correct函数先选择编辑距离最小的单词,其对应的P(w|c)就会越大,作为候选单词,再选择P(c)最大的那个单词作为拼写建议
def correct(word): candidates = known([word]) or known(edits1(word)) or known_edits2(word) or [word] return max(candidates, key=NWORDS.get)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学习python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PHP主要是過程式編程,但也支持面向對象編程(OOP);Python支持多種範式,包括OOP、函數式和過程式編程。 PHP適合web開發,Python適用於多種應用,如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

PHP適合網頁開發和快速原型開發,Python適用於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 1.PHP用於動態網頁開發,語法簡單,適合快速開發。 2.Python語法簡潔,適用於多領域,庫生態系統強大。

在 Sublime Text 中運行 Python 代碼,需先安裝 Python 插件,再創建 .py 文件並編寫代碼,最後按 Ctrl B 運行代碼,輸出會在控制台中顯示。

PHP起源於1994年,由RasmusLerdorf開發,最初用於跟踪網站訪問者,逐漸演變為服務器端腳本語言,廣泛應用於網頁開發。 Python由GuidovanRossum於1980年代末開發,1991年首次發布,強調代碼可讀性和簡潔性,適用於科學計算、數據分析等領域。

Python更適合初學者,學習曲線平緩,語法簡潔;JavaScript適合前端開發,學習曲線較陡,語法靈活。 1.Python語法直觀,適用於數據科學和後端開發。 2.JavaScript靈活,廣泛用於前端和服務器端編程。

Golang在性能和可擴展性方面優於Python。 1)Golang的編譯型特性和高效並發模型使其在高並發場景下表現出色。 2)Python作為解釋型語言,執行速度較慢,但通過工具如Cython可優化性能。

在 Visual Studio Code(VSCode)中編寫代碼簡單易行,只需安裝 VSCode、創建項目、選擇語言、創建文件、編寫代碼、保存並運行即可。 VSCode 的優點包括跨平台、免費開源、強大功能、擴展豐富,以及輕量快速。

在 Notepad 中運行 Python 代碼需要安裝 Python 可執行文件和 NppExec 插件。安裝 Python 並為其添加 PATH 後,在 NppExec 插件中配置命令為“python”、參數為“{CURRENT_DIRECTORY}{FILE_NAME}”,即可在 Notepad 中通過快捷鍵“F6”運行 Python 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