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後端開發 Python教學 剖析Python的Tornado框架中session支持的实现代码

剖析Python的Tornado框架中session支持的实现代码

Jun 10, 2016 pm 03:07 PM
python session tornado

tornado 里面没有 session?不,当然有~我知道 github 上肯定有人帮我写好了~ O(∩_∩)O~
      于是乎,找到下面这个项目,用 memcached 实现 tornado 的 session。光会用可不行啊,让我们看看是怎么写的~

      项目地址:tornado-memcached-sessions
 
      让我们先从 demo 看起....

      app.py 中:
     首先可以注意到,这里定义了一个新的 Application 类,继承于 tornado.web.Application, 在该类的初始化方法中,设定了应用参数 settings, 之后初始化父类和 session_manager.(这是什么?暂时不管它...)


class Application(tornado.web.Application): 
  def __init__(self): 
    settings = dict( 
      # 设定 cookie_secret, 用于 secure_cookie 
      cookie_secret = "e446976943b4e8442f099fed1f3fea28462d5832f483a0ed9a3d5d3859f==78d", 
      # 设定 session_secret 用于生成 session_id 
      session_secret = "3cdcb1f00803b6e78ab50b466a40b9977db396840c28307f428b25e2277f1bcc", 
      # memcached 地址 
      memcached_address = ["127.0.0.1:11211"], 
      # session 过期时间 
      session_timeout = 60, 
      template_path = os.path.join(os.path.dirname(__file__), "templates"), 
      static_path = os.path.join(os.path.dirname(__file__), "static"), 
      xsrf_cookies = True, 
      login_url = "/login", 
    ) 
 
    handlers = [ 
      (r"/", MainHandler), 
      (r"/login", LoginHandler) 
    ] 
 
    # 初始化父类 tornado.web.Application 
    tornado.web.Application.__init__(self, handlers, **settings) 
    # 初始化该类的 session_manager 
    self.session_manager = session.SessionManager(settings["session_secret"], settings["memcached_address"], settings["session_timeout"]) 
登入後複製

在下面的 LoginHandler 中我们可以看到 session 的使用:

class LoginHandler(BaseHandler): 
  def get(self): 
    self.render("login.html") 
 
  def post(self): 
    # 以字典的键值对形式存取 
    self.session["user_name"] = self.get_argument("name") 
    # 修改完要调用 session 的 save, 否则等于没有修改哦... 
    self.session.save() 
    self.redirect("/") 
登入後複製

从使用来看是不是非常简洁和清晰?那么,细心的你是不是发现现在的 handler 没有继承于 tornado.web.RequestHandler?带着强烈的探(zuo)索(si)精神我们打开了 base.py。天啊,好短....(噢,你想到哪里去了...)
BaseHandler 的方法只是初始化,并重写了 get_current_user 的用于用户登录验证的方法。

class BaseHandler(tornado.web.RequestHandler): 
  def __init__(self, *argc, **argkw): 
    super(BaseHandler, self).__init__(*argc, **argkw) 
    # 定义 handler 的 session, 注意,根据 HTTP 特点,每次访问都会初始化一个 Session 实例哦,这对于你后面的理解很重要 
    self.session = session.Session(self.application.session_manager, self) 
 
  # 这是干嘛的?用于验证登录...请 google 关于 tornado.web.authenticated, 其实就是 tornado 提供的用户验证 
  def get_current_user(self): 
    return self.session.get("user_name") 
登入後複製

看到这里,是不是心满意足?噢,我终于理解了!。。。喂,说好的探(zuo)索(si)精神呢?关键在于 session.py 啊!你一脸茫然地回过了头....

首先看看需要的库:
pickle 一个用于序列化反序列化的库(听不懂?你直接看成和 json 一样作用就行了...)
hmac 和 hashlib 用于生成加密字符串
uuid 用于生成一个唯一 id
memcache Python 的 memcache 客户端

这里面有三个类,SessionData Session 和 SessionManager。先看最简单的 SessionData。
SessionData 用于以字典的结构存储 session 数据,继承于字典,其实只比字典多了两个成员变量:

# 继承字典,因为 session 的存取类似于字典 
class SessionData(dict): 
  # 初始化时提供 session id 和 hmac_key 
  def __init__(self, session_id, hmac_key): 
    self.session_id = session_id 
    self.hmac_key = hmac_key 
登入後複製


然后就是真正的 Session 类了。Session 类继承于 SessionData, 注意,它还是十分像内置类型字典,只是重写了自己的初始化方法,并定义了 save 接口——用于保存修改后的 session 数据。

# 继承 SessionData 类 
class Session(SessionData): 
  # 初始化,绑定 session_manager 和 tornado 的对应 handler 
  def __init__(self, session_manager, request_handler): 
    self.session_manager = session_manager 
    self.request_handler = request_handler 
 
    try: 
      # 正常是获取该 session 的所有数据,以 SessionData 的形式保存 
      current_session = session_manager.get(request_handler) 
    except InvalidSessionException: 
      # 如果是第一次访问会抛出异常,异常的时候是获取了一个空的 SessionData 对象,里面没有数据,但包含新生成的 
      # session_id 和 hmac_key 
      current_session = session_manager.get() 
 
    # 取出 current_session 中的数据,以键值对的形式迭代存下 
    for key, data in current_session.iteritems(): 
      self[key] = data 
 
    # 保存下 session_id 
    self.session_id = current_session.session_id 
    # 以及对应的 hmac_key 
    self.hmac_key = current_session.hmac_key 
 
  # 定义 save 方法,用于 session 修改后的保存,实际调用 session_manager 的 set 方法 
  def save(self): 
    self.session_manager.set(self.request_handler, self) 
登入後複製


__init__ 方法比较难理解,基本流程是定义自己的 session_manager 和 handler 处理对象。然后通过 session_manager 获得已有的 session 数据,用这些数据初始化一个访问的用户的 session, 如果用户是第一次访问,那么他拿到的是一个新的 SessionData 对象,因为有可能是新用户,所以这里要对 session_id 和 hmac_key(什么鬼) 进行赋值。
而 save 方法是提供了对修改 session 数据后的保存接口,实际是调用 session_manager 的 set 方法,具体实现先不考虑。

看到这两个类,你就应该对 session 的工作有基本理解,可以从用户访问的流程来考虑。注意 BaseHandler 这个入口,每个用户的访问都是一次 HTTP 请求。当用户第一次访问或者上一次的 session 过期了,这时用户访问时 tornado 建立了一个 handler 对象(该 handler 一定继承于 BaseHandler),并且在初始化时建立了一个 session 对象,因为是新访问,所以目前 session 里面没有数据,在之后采用 键/值 对的形式读写 session(不要忘了 Session 具有字典的所有操作),修改后通过 save 方法保存 session。如果用户不是新访问,那么也是按照上述的流程,不过 session 初始化时把 之前的数据取出来保存在该实例中。当用户结束访问,HTTP 断开连接,handler 实例销毁,session 实例销毁(注意,是实例销毁,不是数据销毁)。

下面准备讲 SessionManager 是吧,来~一个一个函数看~

首先是初始化,设置密钥, memcache 地址,session 超时时间。

# 初始化需要一个用于 session 加密的 secret, memcache 地址, session 的过期时间 
def __init__(self, secret, memcached_address, session_timeout): 
  self.secret = secret 
  self.memcached_address = memcached_address 
  self.session_timeout = session_timeout 
登入後複製

接着是 _fetch 方法,以 session_id 为键从 memcached 中取出数据,并用 pickle 反序列化解析数据:

# 该方法用 session_id 从 memcache 中取出数据 
def _fetch(self, session_id): 
  try: 
    # 连接 memcache 服务器 
    mc = memcache.Client(self.memcached_address, debug=0) 
    # 获取数据 
    session_data = raw_data = mc.get(session_id) 
    if raw_data != None: 
      # 为了重新刷新 timeout 
      mc.replace(session_id, raw_data, self.session_timeout, 0) 
      # 反序列化 
      session_data = pickle.loads(raw_data) 
    # 如果拿到的数据是字典形式,才进行返回 
    if type(session_data) == type({}): 
      return session_data 
    else: 
      return {} 
  except IOError: 
    return {} 
登入後複製


get 经过安全检查后,以 SessionData 的形式返回 memcached 的数据(调用了 _fetch)方法。

def get(self, request_handler = None): 
 
  # 获取对应的 session_id 和 hmac_key 
  if (request_handler == None): 
    session_id = None 
    hmac_key = None 
  else: 
    # session 的基础还是靠 cookie 
    session_id = request_handler.get_secure_cookie("session_id") 
    hmac_key = request_handler.get_secure_cookie("verification") 
 
  # session_id 不存在的时候则生成一个新的 session_id 和 hmac_key 
  if session_id == None: 
    session_exists = False 
    session_id = self._generate_id() 
    hmac_key = self._generate_hmac(session_id) 
  else: 
    session_exists = True 
 
  # 检查 hmac_key 
  check_hmac = self._generate_hmac(session_id) 
  # 不通过则抛出异常 
  if hmac_key != check_hmac: 
    raise InvalidSessionException() 
 
  # 新建 SessionData 对象 
  session = SessionData(session_id, hmac_key) 
 
  if session_exists: 
    # 通过 _fetch 方法获取 memcache 中该 session 的所有数据 
    session_data = self._fetch(session_id) 
    for key, data in session_data.iteritems(): 
      session[key] = data 
 
  return session 
登入後複製


至于 set 方法,是为了更新 memcached 的数据。

# 设置新的 session,需要设置 handler 的 cookie 和 memcache 客户端 
def set(self, request_handler, session): 
  # 设置浏览器的 cookie 
  request_handler.set_secure_cookie("session_id", session.session_id) 
  request_handler.set_secure_cookie("verification", session.hmac_key) 
  # 用 pickle 进行序列化 
  session_data = pickle.dumps(dict(session.items()), pickle.HIGHEST_PROTOCOL) 
  # 连接 memcache 服务器 
  mc = memcache.Client(self.memcached_address, debug=0) 
  # 写入 memcache 
  mc.set(session.session_id, session_data, self.session_timeout, 0) 
登入後複製


最后的两个函数,一个是生成 session_id,另一个用 session_id 与密钥加密后生成一个加密字符串,用于验证。

# 生成 session_id 
def _generate_id(self): 
  new_id = hashlib.sha256(self.secret + str(uuid.uuid4())) 
  return new_id.hexdigest() 
 
# 生成 hmac_key 
def _generate_hmac(self, session_id): 
  return hmac.new(session_id, self.secret, hashlib.sha256).hexdigest() 
登入後複製

      我们在哪里初始化了 SessionManager 呢?还记得第一篇里面的 Application 类吗?噢...快回去翻翻。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工具

記事本++7.3.1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PHP和Python:解釋了不同的範例 PHP和Python:解釋了不同的範例 Apr 18, 2025 am 12:26 AM

PHP主要是過程式編程,但也支持面向對象編程(OOP);Python支持多種範式,包括OOP、函數式和過程式編程。 PHP適合web開發,Python適用於多種應用,如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

在PHP和Python之間進行選擇:指南 在PHP和Python之間進行選擇:指南 Apr 18, 2025 am 12:24 AM

PHP適合網頁開發和快速原型開發,Python適用於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 1.PHP用於動態網頁開發,語法簡單,適合快速開發。 2.Python語法簡潔,適用於多領域,庫生態系統強大。

Python vs. JavaScript:學習曲線和易用性 Python vs. JavaScript:學習曲線和易用性 Apr 16, 2025 am 12:12 AM

Python更適合初學者,學習曲線平緩,語法簡潔;JavaScript適合前端開發,學習曲線較陡,語法靈活。 1.Python語法直觀,適用於數據科學和後端開發。 2.JavaScript靈活,廣泛用於前端和服務器端編程。

PHP和Python:深入了解他們的歷史 PHP和Python:深入了解他們的歷史 Apr 18, 2025 am 12:25 AM

PHP起源於1994年,由RasmusLerdorf開發,最初用於跟踪網站訪問者,逐漸演變為服務器端腳本語言,廣泛應用於網頁開發。 Python由GuidovanRossum於1980年代末開發,1991年首次發布,強調代碼可讀性和簡潔性,適用於科學計算、數據分析等領域。

vs code 可以在 Windows 8 中運行嗎 vs code 可以在 Windows 8 中運行嗎 Apr 15, 2025 pm 07:24 PM

VS Code可以在Windows 8上運行,但體驗可能不佳。首先確保系統已更新到最新補丁,然後下載與系統架構匹配的VS Code安裝包,按照提示安裝。安裝後,注意某些擴展程序可能與Windows 8不兼容,需要尋找替代擴展或在虛擬機中使用更新的Windows系統。安裝必要的擴展,檢查是否正常工作。儘管VS Code在Windows 8上可行,但建議升級到更新的Windows系統以獲得更好的開發體驗和安全保障。

visual studio code 可以用於 python 嗎 visual studio code 可以用於 python 嗎 Apr 15, 2025 pm 08:18 PM

VS Code 可用於編寫 Python,並提供許多功能,使其成為開發 Python 應用程序的理想工具。它允許用戶:安裝 Python 擴展,以獲得代碼補全、語法高亮和調試等功能。使用調試器逐步跟踪代碼,查找和修復錯誤。集成 Git,進行版本控制。使用代碼格式化工具,保持代碼一致性。使用 Linting 工具,提前發現潛在問題。

notepad 怎麼運行python notepad 怎麼運行python Apr 16, 2025 pm 07:33 PM

在 Notepad 中運行 Python 代碼需要安裝 Python 可執行文件和 NppExec 插件。安裝 Python 並為其添加 PATH 後,在 NppExec 插件中配置命令為“python”、參數為“{CURRENT_DIRECTORY}{FILE_NAME}”,即可在 Notepad 中通過快捷鍵“F6”運行 Python 代碼。

sublime怎麼運行代碼python sublime怎麼運行代碼python Apr 16, 2025 am 08:48 AM

在 Sublime Text 中運行 Python 代碼,需先安裝 Python 插件,再創建 .py 文件並編寫代碼,最後按 Ctrl B 運行代碼,輸出會在控制台中顯示。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