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週邊 > 人工智慧 >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王林
發布: 2024-06-24 15:04:43
原創
645 人瀏覽過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AIxiv專欄是本站發布學術、技術內容的欄位。過去數年,本站AIxiv專欄接收通報了2,000多篇內容,涵蓋全球各大專院校與企業的頂尖實驗室,有效促進了學術交流與傳播。如果您有優秀的工作想要分享,歡迎投稿或聯絡報道。投稿信箱:liyazhou@jiqizhixin.com;zhaoyunfeng@jiqizhixin.com

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過程中,對大語言模型(LLM)的控制與指導始終是核心挑戰之一,旨在確保這些模型既強大又安全地服務人類社會。早期的努力集中在透過人類回饋的強化學習方法(RLHF)來管理這些模型,成效顯著,標誌著向更人性化 AI 邁出的關鍵一步。

儘管 RLHF 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訓練過程中 RLHF 非常消耗資源。因此,近段時間學者們在 RLHF 奠定的堅實基礎上,繼續探索更為簡單且高效的策略優化路徑,催生了直接偏好優化(DPO)的誕生。 DPO 透過數學推理得到獎勵函數與最優策略之間的直接映射,消除了獎勵模型的訓練過程,直接在偏好資料上優化策略模型,實現了從「回饋到策略」的直觀飛躍。這不僅減少了複雜度,也增強了演算法的穩健性,迅速成為業界的新寵。

然而,DPO 主要關注在逆 KL 散度約束下的策略最佳化。由於逆 KL 散度的 mode-seeking 特性,DPO 在提升對齊性能方面表現出色,但這一特性也傾向於在生成過程中減少多樣性,可能限制模型的能力。另一方面,儘管 DPO 從句子級的角度控制 KL 散度,模型的生成過程本質上是逐個 token 進行的。從句子層級控制 KL 散度直觀上顯示 DPO 在細粒度控制上有限制,對 KL 散度的調節能力較弱,可能是 DPO 訓練過程中 LLM 的生成多樣性迅速下降的關鍵因素之一。

為此,來自中科院和倫敦大學學院的汪軍與張海峰團隊提出了一種從 token-level 角度建模的大模型對齊演算法:TDPO。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 論文標題:Token-level 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

  •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404.1199999303000707070703030g? /Token-level-Direct-Preference-Optimization

  • 為了應對模型產生多樣性顯著下降的問題,TDPO 從token-level 的角度重新定義了整個對齊流程的目標函數,並透過將Bradley-Terry 模型轉換為優勢函數的形式,使得整個對齊流程能最終從Token-level 層級進行分析與最佳化。相較於DPO 而言,TDPO 的主要貢獻如下:

Token-level 的建模方式:TDPO 從Token-level 的角度對問題進行了建模,對RLHF 進行了更精細的分析;

  • 細粒度KL 散度約束:在每個token 處從理論上引入了前向KL 散度約束,使方法能夠更好地約束模型優化;

  • 性能優勢明顯:相比於DPO 而言,TDPO 能夠實現更好的對齊性能和生成多樣性的帕累托前沿。

  • DPO 與 TDPO 的主要差異如下圖所示: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DPO 從 sentence-level 的角度進行建模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圖 2:TDPO 的對齊最佳化方式。 TDPO 從token-level 的角度進行建模,並在每個token 處引入了額外的前向KL 散度約束,如圖中紅色部分所示,控制模型偏移程度的同時,充當了模型對齊的baseline

下面介紹兩者方法的具體推導過程。

背景:直接偏好優化(DPO)

DPO 透過數學推導,得到了獎勵函數與最優策略之間的直接映射,消除了RLHF 過程中的獎勵建模階段:

將公式(1) 代入Bradley-Terry (BT) 偏好模型中,得到直接策略最佳化(DPO)損失函數: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其中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是由來自偏好資料集 D 的 prompt、獲勝回應和失敗回應所構成的偏好對。

TDPO

符號標註

為了建模語言模型順序的、自回歸的產生過程,TDPO 將產生回應表示成 T 5 (詞彙表)。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當將文本生成建模為馬可夫決策過程時​​,狀態state 定義為prompt 和到當前step 為止已生成的token 的組合,表示為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而動作action 則對應於下一個生成的token,表示為

,token 級獎勵定義為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基於上述提供的定義,TDPO 為策略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建立了狀態 - 動作函數

、狀態值函數

和優勢函數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其中,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表示折扣因子。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Token-level 角度的人類回饋強化學習

TDPO 理論上修改了 RLHF 的獎勵建模階段和 RL 微調階段,將它們擴展為了從 token-level 角度考慮的最佳化目標。

對於獎勵建模階段, TDPO 建立了Bradley-Terry 模型和優勢函數之間的相關性:

對於RL 微調階段,TDPO 定義了以下目標函數: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推導

從目標(4) 出發,TDPO 在每個token 上推導了最優策略

和狀態- 動作函數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之間的映射關係:

其中,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表示配分函數。

將方程式(5) 代入方程式(3),我們得到: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其中,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表示策略模型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和參考模型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表示的隱式獎勵函數差異,表示為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表示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的序列級前向KL 散度差異,按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加權,表示為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基於方程式(8),TDPO 最大似然損失函數可以建模為: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實際中,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損失傾向於增加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放大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之間的差異,TDPO 提出修改方程式(9) 為: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其中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是一個超參數,而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其中

是一個超參數,而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其中

是一個超參數,而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其中

是一個超參數,而

其中

是一個超參數,而

其中🎜是一個超參數,而🎜🎜🎜🎜其中🎜是一個超參數,而🎜停止梯度傳播運算子。 🎜🎜我們將TDPO 和DPO 的損失函數總結如下:🎜🎜🎜🎜🎜由此可見,TDPO 在每個token 處引入了這種前向KL 散度控制,使得在優化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控制KL的變化,而不影響對齊性能,從而實現了更優的帕累托前緣。 🎜🎜🎜實驗設定🎜🎜🎜TDPO 在 IMDb,Anthropic/hh-rlhf、MT-Bench 上個資料集上進行了實驗。 🎜🎜🎜IMDb🎜🎜

在 IMDb 資料集上,該團隊採用了 GPT-2 作為基底模型,然後以 siebert/sentiment-roberta-large-english 作為獎勵模型評估策略模型輸出,實驗結果如圖 3 所示。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從圖3 (a) 可以看出,TDPO (TDPO1,TDPO2) 能夠達到比DPO 更好的reward-KL 的帕累托前沿,而從圖3 (b)-(d) 則可以看出,TDPO 在KL 散度控制方面表現極為出色,遠優於DPO 演算法的KL 散度控制能力。

Anthropic HH

而在Anthropic/hh-rlhf 資料集上,該團隊採用了Pythia 2.8B 作為基底模型,採用兩種方式評估模型產生的好壞:1)使用現有的指標;2222222 )使用GPT-4 評測。

對於第一種評估方式,該團隊評估了不同演算法訓練的模型在對齊性能 (Accuracy) 和生成多樣性 (Entropy) 上的權衡,如表 1 所示。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可以看到TDPO 演算法不僅在對齊效能(Accuracy) 上優於DPO 和f-DPO,在產生多樣性(Entropy) 上也佔據優勢,在這兩個大模型產生回應的關鍵指標上達到了更好的權衡。

而對於第二種評估方式,該團隊評測了不同演算法訓練的模型和人類偏好的吻合度,與資料集中的獲勝響應作對比,如圖 4 所示。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DPO、TDPO1 和 TDPO2 演算法在溫度係數為 0.75 的情況下均能夠達到對獲勝響應的勝率高於 50%,較好地符合人類偏好。

MT-Bench

在論文中的最後一個實驗上,該團隊採用了在Anthropic HH 資料集上訓練好的Pythia 2.8B 模型直接用於MT-Bench 資料集評測,結果如圖5 所測試示。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在 MT-Bench 上,TDPO 能夠達到比其他演算法更高的獲勝機率,這充分說明了 TDPO 演算法訓練的模型產生的反應的品質更高。

此外,有相關研究對DPO、TDPO、SimPO 演算法進行了對比,可參考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1021172/answer/3513696851

基於eurus 提供的eval 腳本,測了基底模型qwen-4b、mistral-0.1、deepseek-math-base 是基於不同的對齊演算法DPO、TDPO、SimPO 微調訓練所得到的效能,以下是實驗的實驗結果:

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 2:DPO, TDPO,SimPO 演算法效能比較

了解更多結果,請參考原論文。

以上是從RLHF到DPO再到TDPO,大模型對齊演算法已經是「token-level」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
來源:jiqizhixin.com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最新問題
熱門教學
更多>
最新下載
更多>
網站特效
網站源碼
網站素材
前端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