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硬體教學 硬體測評 編輯怎麼都愛上這款輸入法了?

編輯怎麼都愛上這款輸入法了?

Aug 17, 2024 pm 12:54 PM
裝置 iphone 蘋果 ios 語音 輸入法 愛上

最近和編輯同事們閒聊,發現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用上了同一款輸入法-微信輸入法。

其實微信輸入法的正式版(手機端 + 電腦端)發布半年左右,此前也只是作為微信 App 的小插件存在,並且還只是小範圍測試,並沒有全面上線。

 编辑们怎么都爱上这款输入法了?

而PC 微信輸入法的正式版於去年11 月才正式發布,當我看到" 支援跨裝置複製貼上文字" 時,毫不猶豫就直接下載了。

 编辑们怎么都爱上这款输入法了?

本來呢," 跨裝置複製貼上" 是用來替代" 文件傳輸助手" 的文字傳輸功能的,每次都要在手機和PC 上分別複製貼上一次,很麻煩,這也是嘗試用微信輸入法的初衷。但當我真正用上微信輸入法正式版後,才理解到原來輸入法也能 " 縱享絲滑 "。

打開App 首頁,微信輸入法不像友商輸入法那樣,開屏廣告+ 皮膚宣傳佔據整個頁面,微信輸入法App 的" 簡潔" 在從其他輸入法轉過來時還有點不習慣,不過在我看來,在這個流量、廣告至上的網路時代,讓輸入法回歸輸入的本質可太難得了。

 编辑们怎么都爱上这款输入法了?

微信輸入法App 的介面僅有[ 版面配置與顯示] 、 [ 按鍵效果] 、 [ 輸入設定] 、 [ 拼字PLUS ] 、 [客製化工具列] 、 [ 輔助輸入] 六個板塊,完全聚焦在輸入法功能上,不搞那些花俏的功能。

 编辑们怎么都爱上这款输入法了?

微信輸入法簡潔到完全不需要" 登錄帳號"," 跨裝置複製貼上" 僅靠配對碼就能完成,一次配對後,我在公司的電腦、家裡的電腦、手機,三個設備就能互傳文字了。目前微信輸入法已經上線了安卓、iOS、macOS、Windows 等主流平台,這意味著在不同系統、手機之間傳輸文本,再也不用登入文件傳輸助理了! ┭┮﹏┭┮

 编辑们怎么都爱上这款输入法了?

我在iPhone 上複製一句話,Windows PC 和安卓上都能快使用一秒的時間都不用等。

 编辑们怎么都爱上这款输入法了?

跨裝置貼上示範

更何況還有貼板內容。

 编辑们怎么都爱上这款输入法了?

除了 " 跨裝置複製貼上 " 外,微信輸入法還能同步個人字庫和常用語。即便你在多個裝置上聊天,生僻字和名字不用重新調教,換過設備接著用。

 编辑们怎么都爱上这款输入法了?

除了跨裝置黏貼這個功能外,拼字 Plus 裡的智慧推薦和表情推薦也是方便到不行!

例如我在微信裡輸入 " 蘋果 " 智能推薦能搜尋到跟蘋果相關的電影、音樂、百科、甚至是股票!並且可以直接分享小程式鏈接,不過可能是因為要調用小程式的緣故,智能推薦現在只能用在微信 App 對話框內。

 编辑们怎么都爱上这款输入法了?

智能推薦示範

表情推薦也是類似,在微信對話方塊裡輸入」到微信的自帶表情" 呲牙笑",還有表情包推薦,主打一個表情包不重樣。

 编辑们怎么都爱上这款输入法了?

表情推薦示範

,除了上面展開貼上的" 跨裝置複製推薦" 、模糊拼音、鍵盤設定、手寫找字、單手模式等輸入法的常規功能也都做得很好。

總結微信輸入法的優點:

· 介面清爽無廣告

·#a,下載即可下載編號,下載即用# 🎜🎜#· 跨設備粘貼很絲滑,有粘貼板管理

· 微信聊天中智能推薦很方便

如果你經常用多個設備,並且經常用多個設備,並且經常用微信聊天,微信輸入法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微信輸入法雖然不用登入帳號,但也不能保證輸入資訊就是安全的,畢竟這些資訊也會經過雲端伺服器,不能完全保證隱私上的安全。

如果你也想體驗微信輸入法的這些絲滑功能,直接打開微信輸入法的官網 or 應用商店,就可以下載各版本的安裝包了。

以上是編輯怎麼都愛上這款輸入法了?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熱門話題

Java教學
1677
14
CakePHP 教程
1431
52
Laravel 教程
1334
25
PHP教程
1280
29
C# 教程
1257
24
多方認證:iPhone 17標準版將支持高刷!史上頭一回! 多方認證:iPhone 17標準版將支持高刷!史上頭一回! Apr 13, 2025 pm 11:15 PM

苹果iPhone17或将迎来重大升级,以应对国内华为、小米等强劲竞争对手的冲击。据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iPhone17标准版有望首次搭载高刷新率屏幕,显著提升用户体验。此举标志着苹果历经五年,终于将高刷新率技术下放至标准版机型。目前,iPhone16作为6000元价位段唯一一款配备60Hz屏幕的旗舰手机,显得有些落后。虽然iPhone17标准版将拥有高刷新率屏幕,但与Pro版相比仍存在差异,例如边框设计仍未达到Pro版的超窄边框效果。更值得关注的是,iPhone17Pro系列将采用全新、更

如何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在手機上查看XML 如何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在手機上查看XML Apr 02, 2025 pm 10:30 PM

有兩種查看 XML 文件的方法:安卓手機:使用文件管理器或第三方應用(XML Viewer、DroidEdit)。 iPhone:通過 iCloud Drive 傳輸文件,然後使用“文件”應用程序或第三方應用(XML Buddy、Textastic)。

用iPhone手機怎麼打開XML文件 用iPhone手機怎麼打開XML文件 Apr 02, 2025 pm 11:00 PM

iPhone 上沒有內置 XML 查看器,可以使用第三方應用來打開 XML 文件,如 XML Viewer、JSON Viewer。方法:1. 在 App Store 下載並安裝 XML 查看器;2. 在 iPhone 上找到 XML 文件;3. 長按 XML 文件,選擇“共享”;4. 選擇已安裝的 XML 查看器應用;5. XML 文件將在該應用中打開。注意:1. 確保 XML 查看器兼容 iPhone iOS 版本;2. 輸入文件路徑時注意大小寫敏感;3. 謹慎處理包含外部實體的 XML 文

在移動端如何兼容多行溢出省略? 在移動端如何兼容多行溢出省略? Apr 05, 2025 pm 10:36 PM

移動端多行溢出省略在不同設備上的兼容問題在使用Vue2.0開發移動端應用時,常常會遇到需要對文本進行多行溢...

有什麼手機APP可以將XML轉換成PDF? 有什麼手機APP可以將XML轉換成PDF? Apr 02, 2025 pm 08:54 PM

無法找到一款將 XML 直接轉換為 PDF 的應用程序,因為它們是兩種根本不同的格式。 XML 用於存儲數據,而 PDF 用於顯示文檔。要完成轉換,可以使用編程語言和庫,例如 Python 和 ReportLab,來解析 XML 數據並生成 PDF 文檔。

如何在移動端精確實現設計稿中的小標籤效果? 如何在移動端精確實現設計稿中的小標籤效果? Apr 04, 2025 pm 11:36 PM

在移動端如何實現設計稿中的小標籤效果?在設計移動端應用時,如何精確還原設計稿中的小標籤效果是一個常...

如何在蘋果手機上將XML轉換為PDF? 如何在蘋果手機上將XML轉換為PDF? Apr 02, 2025 pm 10:15 PM

在蘋果手機上將 XML 轉換為 PDF 的可行方案有:雲端轉換:將 XML 上傳至雲端服務器進行轉換,再將生成的 PDF 下載回手機。優點:無需本地處理、可處理大型 XML 文件。缺點:需要網絡連接、存在安全性問題。使用第三方 App(間接轉換):使用 App 將 XML 導出成中間格式(如 CSV),再使用其他 App 將中間格式轉換為 PDF。缺點:效率低、易出錯。越獄(不推薦):越獄後可安裝命令行工具進行本地轉換。風險極高,會影響穩定性和安全性。

mysql 能返回 json 嗎 mysql 能返回 json 嗎 Apr 08, 2025 pm 03:09 PM

MySQL 可返回 JSON 數據。 JSON_EXTRACT 函數可提取字段值。對於復雜查詢,可考慮使用 WHERE 子句過濾 JSON 數據,但需注意其性能影響。 MySQL 對 JSON 的支持在不斷增強,建議關注最新版本及功能。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