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 Razer BlackWidow V4 Pro 75% 機械式鍵盤推出,配備第三代觸覺開關和 2 吋 OLED 顯示器
Razer 正式推出小型機械式鍵盤 BlackWidow V4 Pro 75%。它採用 Razer 第三代觸覺機械開關,據稱可提供安靜而靈敏的打字體驗。該型號採用 75% 佈局,取消了數字鍵盤,但保留了箭頭和功能鍵以方便使用。
BlackWidow V4 Pro 配備 2 吋 OLED 顯示屏,類似於 Steelseries Apex Pro 等鍵盤(目前在亞馬遜上售價 168 美元)。它可以顯示系統數據,或透過Razer Synapse(該品牌的軟體允許用戶配置多種模式)顯示客製化的GIF。媒體旋鈕位於螢幕旁邊,可讓使用者控制亮度、音量和應用程式切換。
鍵盤組的構造Razer 表示,除此之外。它具有耐用的鋁製頂殼和用吸音泡沫加固的塑膠底座。這些開關可熱插拔,並使用潤滑組件保持穩定,讓按鍵更順暢。此外,Razer 還推出了一種“磁帶模組”,可將聲音配置文件轉換為較低頻率,從而提供更安靜的打字體驗,這意味著人們可以將這款鍵盤帶到辦公室,而不會惹惱同事。
連接選項包括 Razer HyperSpeed Wireless (2.4 GHz)、藍牙 5.1 和 USB-C。該鍵盤支援 4,000 Hz 輪詢率,實現超靈敏輸入,並由 4,200 mAh 電池供電,據稱在節能模式下可提供長達 2,100 小時的電池續航時間。
BlackWidow 的預訂V4 Pro 75% 已經開始發售,鍵盤將於 9 月 24 日開始出貨。售價為 350 歐元(約 388 美元),可以預訂兩種佈局 - 美國國際鍵盤和 ISO 版本。作為參考,美國國際鍵盤使用死鍵來產生重音字符,而 ISO 鍵盤則為特殊字符提供了額外的鍵。該鍵盤將與 Razer 的其他功能豐富的鍵盤一起使用,例如價格較低的 Razer Huntsman V3 Prowe(目前在亞馬遜上售價 249.99 美元)。
在此預購 Razer BlackWidow V4 Pro 75%。
以上是新款 Razer BlackWidow V4 Pro 75% 機械式鍵盤推出,配備第三代觸覺開關和 2 吋 OLED 顯示器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華為正在全球推出Watch GT 5和Watch GT 5 Pro智慧手錶的軟體版本5.0.0.100(C00M01)。這兩款智慧手錶最近在歐洲推出,標準型號是該公司最便宜的型號。這和諧

《鐵拳》系列總監原田勝宏曾認真嘗試將桑德斯上校帶入這款標誌性格鬥遊戲中。在接受 TheGamer 採訪時,原田透露,他向日本肯德基提出了這個想法,希望將這位快餐傳奇人物納入其中。

特斯拉正在推出最新的全自動駕駛(監督)版本12.5.5,並最終帶來了承諾的Cybertruck FSD 選項,距離皮卡上市十個月後,該功能包含在基礎系列的裝飾價格中。 F

Garmin 將於本月底為其最新的高階智慧手錶提供一組新的穩定更新。回顧一下,該公司發布了系統軟體 11.64,以解決 Enduro 3、Fenix E 和 Fenix 8 的高電池消耗問題(亞馬遜售價 1,099.99 美元)。

小米即將在中國推出米家石墨烯油汀暖爐。該公司最近在其優品平台上成功舉辦了一次智慧家居產品眾籌活動。根據頁面顯示,該設備已開始出貨至

2024 年 9 月早些時候,Anker 的 Zolo 140W 充電器被洩露,這是該公司首款帶有顯示器的壁式充電器,這引起了轟動。現在,小李TV在YouTube上發布的新開箱影片讓我們親眼目睹了這款hi

三星期待已久的「特別版」可折疊手機的推出又迎來了另一個轉折。最近幾週,有關所謂 Galaxy Z Fold 特別版的傳言相當安靜。相反,焦點已轉移到 Galaxy S25 系列,包括

Manjaro 已有十多年的歷史,被認為是最用戶友好的 Linux 發行版之一,適合初學者和高級用戶,易於安裝和使用。這個基於 Arch 的發行版主要在奧地利、德國和法國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