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编程中实现迭代器的一些技巧小结
yield实现迭代器
如引言中的描述,实现一个可迭代的功能要是每次都手动实现iter,next稍稍有点麻烦,所需的代码也是比较客观。在python中也能通过借助yield的方式来实现一个迭代器。yield有一个关键的作能,它能够中断当前的执行逻辑,保持住现场(各种值的状态,执行的位置等等),返回相应的值,下一次执行的时候能够无缝的接着上次的地方继续执行,如此循环反复知道满足事先设置的退出条件或者发生错误强制被中断。
其具体功能是可以当return使用,从函数里返回一个值,不同之处是用yield返回之后,可以让函数从上回yield返回的地点继续执行。也就是说,yield返回函数,交给调用者一个返回值,然后再“瞬移”回去,让函数继续运行, 直到吓一跳yield语句再返回一个新的值。使用yield返回后,调用者实际得到的是一个迭代器对象,迭代器的值就是返回值,而调用该迭代器的next()方法会导致该函数恢复yield语句的执行环境继续往下跑,直到遇到下一个yield为止,如果遇不到yield,就会抛出异常表示迭代结束。
看一个例子:
>>> def test_yield(): ... yield 1 ... yield 2 ... yield (1,2) ... >>> a = test_yield() >>> a.next() 1 >>> a.next() 2 >>> a.next() (1, 2) >>> a.next()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 StopIteration
光听描述就觉得和迭代器的工作方式很一致是吧,的确,yield能把它所在的函索变成一个迭代器,拿最经典的菲波那切数列的例子聊简述一下工作的方式:
def fab(max): n, a, b = 0, 0, 1 while n < max: print b, "is generated" yield b a, b = b, a + b n = n + 1 >>> for item in fab(5): ... print item ... 1 is generated 1 1 is generated 1 2 is generated 2 3 is generated 3 5 is generated 5
我们有回想一下for关键字的语法糖,在这里遍历5以内的菲波那切数列值的时候,很显然fab(5)生成了一个可迭代的对象,遍历开始的时候它的iter方法被调用返回一个实际工作的迭代器对象,然后每一次调用它的next方法返回一个菲波那切数列值然后打印出来。
我们可以将调用生成器函数返回的对象的属性打印出来,看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 temp_gen = fab(5) >>> dir(temp_gen) ['__class__', '__delattr__', '__doc__', '__format__', '__getattribute__', '__hash__', '__init__', '__iter__', '__nam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izeof__', '__str__', '__subclasshook__', 'close', 'gi_code', 'gi_frame', 'gi_running', 'next', 'send', 'throw']
正如上面的描述,单纯调用fab并不会让函数立刻开始返回任何值,并且从打印出的fab(5)的属性列表能够看到,生成器函数返回的对象包含有__iter__,next的实现。与我们手动实现相比,使用yield很方便的就能够实现我们想要的功能,代码量缩减不少。
Generator Expression
python中另一种能更优雅生成迭代器对象的方式就是使用生成器表达式Generator expression,它和列表解析表达式有着非常相似的写法,仅仅是把中括号[]变成()而已,不过小小改变产生的实际效果确实大大的不一样:
>>> temp_gen = (x for x in range(5)) >>> temp_gen <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7192d8> >>> for item in temp_gen: ... print item ... 0 1 2 3 4 >>> dir(temp_gen) ['__class__', '__delattr__', '__doc__', '__format__', '__getattribute__', '__hash__', '__init__', '__iter__', '__nam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izeof__', '__str__', '__subclasshook__', 'close', 'gi_code', 'gi_frame', 'gi_running', 'next', 'send', 'throw']
看过上面对yield的描述,这个例子以及对应的输出日志还是相当直接明了的,无论是temp_gen的打印日志描述,for语句遍历的输出结果还是调用dir输出的属性列表,都赤裸裸的表明生成器表达式确实生成了能够支持迭代的对象。另外表达式里面也能够调用函数,增加适量的过滤条件。
内置库itertools 和 iter
python内置的库itertools提供了大量的工具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创建能进行高效遍历和迭代的对象,里面包含不少有意思并且有用的方法,比如像chain, izip/izip_longest, combinations, ifilter等等。在python中还有一个内置的iter函数非常有用,能够返回一个迭代器对象,之后也就能够进行可以查看对应的帮助文档简单看一下:
>>> iter('abc') <iterator object at 0x718590> >>> str_iterator = iter('abc') >>> next(str_iterator) 'a' >>> next(str_iterator) 'b' >>> lst_gen = iter([1,2,3,4]) >>> lst_gen <listiterator object at 0x728e30> >>> dir(lst_gen) ['__class__', '__delattr__', '__doc__', '__format__', '__getattribute__', '__hash__', '__init__', '__iter__', '__length_hint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izeof__', '__str__', '__subclasshook__', 'next'] >>> help(iter) Help on built-in function iter in module builtins: iter(...) iter(iterable) -> iterator iter(callable, sentinel) -> iterator Get an iterator from an object. In the first form, the argument must supply its own iterator, or be a sequence. In the second form, the callable is called until it returns the sentinel.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PHP主要是過程式編程,但也支持面向對象編程(OOP);Python支持多種範式,包括OOP、函數式和過程式編程。 PHP適合web開發,Python適用於多種應用,如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

PHP適合網頁開發和快速原型開發,Python適用於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 1.PHP用於動態網頁開發,語法簡單,適合快速開發。 2.Python語法簡潔,適用於多領域,庫生態系統強大。

Python更適合初學者,學習曲線平緩,語法簡潔;JavaScript適合前端開發,學習曲線較陡,語法靈活。 1.Python語法直觀,適用於數據科學和後端開發。 2.JavaScript靈活,廣泛用於前端和服務器端編程。

PHP起源於1994年,由RasmusLerdorf開發,最初用於跟踪網站訪問者,逐漸演變為服務器端腳本語言,廣泛應用於網頁開發。 Python由GuidovanRossum於1980年代末開發,1991年首次發布,強調代碼可讀性和簡潔性,適用於科學計算、數據分析等領域。

VS Code可以在Windows 8上運行,但體驗可能不佳。首先確保系統已更新到最新補丁,然後下載與系統架構匹配的VS Code安裝包,按照提示安裝。安裝後,注意某些擴展程序可能與Windows 8不兼容,需要尋找替代擴展或在虛擬機中使用更新的Windows系統。安裝必要的擴展,檢查是否正常工作。儘管VS Code在Windows 8上可行,但建議升級到更新的Windows系統以獲得更好的開發體驗和安全保障。

VS Code 可用於編寫 Python,並提供許多功能,使其成為開發 Python 應用程序的理想工具。它允許用戶:安裝 Python 擴展,以獲得代碼補全、語法高亮和調試等功能。使用調試器逐步跟踪代碼,查找和修復錯誤。集成 Git,進行版本控制。使用代碼格式化工具,保持代碼一致性。使用 Linting 工具,提前發現潛在問題。

在 VS Code 中,可以通過以下步驟在終端運行程序:準備代碼和打開集成終端確保代碼目錄與終端工作目錄一致根據編程語言選擇運行命令(如 Python 的 python your_file_name.py)檢查是否成功運行並解決錯誤利用調試器提升調試效率

VS Code 擴展存在惡意風險,例如隱藏惡意代碼、利用漏洞、偽裝成合法擴展。識別惡意擴展的方法包括:檢查發布者、閱讀評論、檢查代碼、謹慎安裝。安全措施還包括:安全意識、良好習慣、定期更新和殺毒軟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