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子類別需要呼叫父類別的方法時,在python2.2之前,直接用類別名稱呼叫類別的方法,即非綁定的類別方法,並把自身物件self作參數傳進去。
class A(object): def say(self): print 'I am A' class B(A): def say(self): print 'I am B' A.say(self) b = B() b.say()
輸出
I am B I am A
運作好,不過有個問題,當父類別改了名字時,就要把這些明確呼叫父類別的一個個更正,子類別和父類別耦合比較高。
於是python2.2後就推出了super()函數來避免硬編碼,不用關心父類別名叫什麼。
使用super()函數,上面的程式碼可以寫成如下。
class B(A): def say(self): print 'I am B' super(B,self).say()
python3.0後,又做了改良,super()函數不用傳參數,即上面的那行程式碼直接super(). say()就行了。
需要注意的問題:
super只能用在新式類別中。
super在多重繼承有問題,如果子類繼承多個父類,那麼super調用第一個父類的方法。
不要混用這兩種呼叫父類別方法的方案,要麼都用非綁定的類別方法,要麼都用super。不然可能導致沒被呼叫或被呼叫多次。
BUT:
不要一說到 super 就想到父類! super 指的是 MRO 中的下一個類別!
一說到 super 就想到父類這是初學者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也是我當年犯的錯誤。
def super(cls, inst): mro = inst.__class__.mro() return mro[mro.index(cls) + 1]
兩個參數cls 和inst 分別做了兩件事:
1. inst 負責產生MRO 的list
2. 透過cls 定位當前MRO 中的index, 並返回mro[index 1]
這兩件事才是super 的實質,一定要記住!
MRO 全名為 Method Resolution Order,它代表了類別繼承的順序。
舉個例子:
class Roo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this is Root") class B(Root): def __init__(self): print("enter B") # print(self) # this will printsuper(B, self).__init__() print("leave B") class C(Root): def __init__(self): print("enter C") super(C, self).__init__() print("leave C") class D(B, C): pass d = D() print(d.__class__.__mro__)
輸出
enter B enter C this is Root leave C leave B (,,,,)
super(B, self).__init__()
輸出
知道了super 和父類其實沒有實質關聯之後,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enter B 下一句是enter C 而不是this is Root(如果認為super 代表“調用父類的方法”,會想當然的認為下一句應該是this is Root)。流程如下,在B 的__init__ 函數中:(
首先,我們取得self.__class__.__mro__,注意這裡的self 是D 的instance而不是B 的
然後,透過B 來定位MRO 中的index,並找到下一個。顯然 B 的下一個是 C。於是,我們呼叫 C 的 __init__,打出 enter C。
順便說一句為什麼B 的__init__ 會被呼叫:因為D 沒有定義__init__,所以會在MRO 中找下一個類,去查看它有沒有定義__init__,也就是去調用B 的__ini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