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Asp.Net路由系統實作原理
對於Asp.Net Web Forms應用程式來說,要求的Url都是對應一個特定的實體檔案(http://xxx.com/default.aspx)。這樣的Url與具體實體檔案緊密綁定在一起,帶來了諸多方便的限制:可讀性、SEO優化等。為了解決這些局限性,微軟引進了URL路由系統。下面透過一個Demo來剖析一下Asp.Net的路由系統。
建立一個空的WebForm應用程序,在Global.asax.cs檔案中加入如下程式碼:
public class Global : System.Web.HttpApplication { protected void Application_Start(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处理匹配的文件 RouteTable.Routes.RouteExistingFiles = true; //url默认值 RouteValueDictionary defaults = new RouteValueDictionary() { { "name", "wuwenmao" }, { "id", "001" } }; //路由约束 RouteValueDictionary constraints = new RouteValueDictionary() { { "name", @"\w{2,10}" }, { "id", @"\d{3}" } }; //与路由相关的值,但不参与路由是否匹配URL模式 RouteValueDictionary dataTokens = new RouteValueDictionary() { { "defaultName", "wuwenmao" }, { "defaultId", "001" } }; RouteTable.Routes.MapPageRoute("default", "employees/{name}/{id}", "~/Default.aspx", false, defaults, constraints, dataTokens); } }
新建名為Default的WebForm頁面,頁面代碼如下:
<%@ Page Language="C#" AutoEventWireup="true" CodeBehind="Default.aspx.cs" Inherits="WebApplication2.Default" %> <!DOCTYPE html>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runat="server">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title></title> </head> <body> <form id="form1" runat="server"> <h1 id="这是Default-aspx页面">这是Default.aspx页面</h1> <p> RouteData中Values: <ul> <% foreach (var value in RouteData.Values) { %> <li> <%=value.Key %>=<%=value.Value %> </li> <%} %> </ul> RouteData中DataTokens: <ul> <% foreach (var value in RouteData.DataTokens) { %> <li> <%=value.Key %>=<%=value.Value %> </li> <%} %> </ul> </p> </form> </body> </html>
輸入路徑為一下三種,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http:/ /localhost:2947/employees/wuwenmao/001
http://localhost:2947/employees/wuwenmao
http://localhost:2947/employees/
原因是因為註冊路由的時候,為路由模板中的變數設定了預設值,所以當用以上三種url時是等效的。
回頭看Global檔案中,在註冊路由時也設定了一個變數:
這是使用正規規則限定了路由範本中變數的值,請求url中對應的變數值只有與正規符合才能正確請求,否則回傳404錯誤。如id值長度大於3時:
上面透過一個簡單的例子體驗了一下Asp.Net路由系統,下面我們透過翻看源碼來剖析一下Asp.Net路由系統的實作原理。
首先,我們Global檔案中使用下列語句註冊一個路由時,實際上是在全域路由表新增一個路由。
透過Reflector工具,我們可以看到:
現在有個問題,在註冊好路由之後, Asp.Net是如何使用路由系統的呢?實際上,Asp.Net路由系統是透過註冊一個HttpModule對象,由這個HttpModule對象實現針對請求進行攔截,然後動態映射到用於處理當前請求的HttpHandler對像中,最後通過HttpHandler對象對請求進行處理並響應。這個HttpModule其實就是UrlRoutingModule,我們在啟動Asp.Net程式時,透過Global檔案中的Modules屬性可以驗證,從下面截圖可以看到,Modules屬性中包含了已經註冊的HttpModule,其中就包含UrlRoutingModule:
在這個UrlRoutingModule裡面,又進行了哪些跟路由相關的操作呢,我們還是繼續翻看源碼:
透過上面的原始碼查看,我們可以看出,當有請求來到時,Asp.Net透過註冊的UrlRoutingModule模組攔截了請求,然後從全域路由表中尋找符合的RouteData,如果找得到,根據HttpApplication取得對應的HttpHandler,然後將其對應到目前請求上下文中,供後續的管道事件用來處理目前請求。
下面我們繼續翻閱原始碼,剖析一下UrlRoutingModule是怎麼從全域路由表中取得RouteData的:
從上面可以看到,UrlRoutingModule中調用全域路由表的GetRouteData,實際上是依序呼叫註冊的每個Route的GetRouteData,傳回第一個符合的RouteData,如果註冊的路由都不匹配,回傳null。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Route裡面的GetRouteData做了些什麼:
Match方法:
透過依序呼叫Route的GetRouteData方法,在GetRouteData方法中做了以下操作:
1、呼叫了ParsedRoute類型的Match方法進行請求Url和註冊在目前Route物件中的路由模板的匹配工作,如果沒有匹配,直接返回null;
2、如果請求Url和當前Route物件的路由模板匹配了,常見RouteData物件;
3.根據註冊路由資訊時定義的限制條件來檢驗目前請求Url是否通過,不透過返回null;
4、為RouteData物件的Values和DataTokens賦值操作;
5、返回RouteData物件;
到此,Asp.Net的路由系統基本上剖析完畢,還有很多細節限於篇幅沒辦法一一剖析。
總結:
透過以上的剖析,我們整理一下思路,對Asp.Net路由系統所做的工作做個總結:首先,我們在Global中註冊了Route對象,然後透過在Asp.Net註冊的HttpModule模組UrlRoutingModule進行攔截請求Url,之後從全域路由表RouteTables.Routes中依序呼叫Route物件的GetRouteData進行請求Url和註冊路由資訊的匹配,返回第一個匹配的RouteData,查找完整個RouteTables.Routes後面都沒有符合到,回傳null,最後會回傳404給前端頁面。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PHP中文網。
更多剖析Asp.Net路由系統實現原理相關文章請關注PHP中文網!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C 語言中符號的使用方法涵蓋算術、賦值、條件、邏輯、位運算符等。算術運算符用於基本數學運算,賦值運算符用於賦值和加減乘除賦值,條件運算符用於根據條件執行不同操作,邏輯運算符用於邏輯操作,位運算符用於位級操作,特殊常量用於表示空指針、文件結束標記和非數字值。

在 C 語言中,char 類型在字符串中用於:1. 存儲單個字符;2. 使用數組表示字符串並以 null 終止符結束;3. 通過字符串操作函數進行操作;4. 從鍵盤讀取或輸出字符串。

C語言中通過轉義序列處理特殊字符,如:\n表示換行符。 \t表示製表符。使用轉義序列或字符常量表示特殊字符,如char c = '\n'。注意,反斜杠需要轉義兩次。不同平台和編譯器可能有不同的轉義序列,請查閱文檔。

多線程和異步的區別在於,多線程同時執行多個線程,而異步在不阻塞當前線程的情況下執行操作。多線程用於計算密集型任務,而異步用於用戶交互操作。多線程的優勢是提高計算性能,異步的優勢是不阻塞 UI 線程。選擇多線程還是異步取決於任務性質:計算密集型任務使用多線程,與外部資源交互且需要保持 UI 響應的任務使用異步。

在 C 語言中,char 和 wchar_t 的主要區別在於字符編碼:char 使用 ASCII 或擴展 ASCII,wchar_t 使用 Unicode;char 佔用 1-2 個字節,wchar_t 佔用 2-4 個字節;char 適用於英語文本,wchar_t 適用於多語言文本;char 廣泛支持,wchar_t 依賴於編譯器和操作系統是否支持 Unicode;char 的字符範圍受限,wchar_t 的字符範圍更大,並使用專門的函數進行算術運算。

在 C 語言中,char 類型轉換可以通過:強制類型轉換:使用強制類型轉換符將一種類型的數據直接轉換為另一種類型。自動類型轉換:當一種類型的數據可以容納另一種類型的值時,編譯器自動進行轉換。

char 和 unsigned char 是存儲字符數據的兩種數據類型,主要區別在於處理負數和正數的方式:值範圍:char 有符號 (-128 到 127),unsigned char 無符號 (0 到 255)。負數處理:char 可以存儲負數,unsigned char 不能。位模式:char 最高位表示符號,unsigned char 無符號位。算術運算:char 和 unsigned char 作為有符號和無符號類型,其算術運算方式不同。兼容性:char 和 unsigned char

char 數組在 C 語言中存儲字符序列,聲明為 char array_name[size]。訪問元素通過下標運算符,元素以空終止符 '\0' 結尾,用於表示字符串終點。 C 語言提供多種字符串操作函數,如 strlen()、strcpy()、strcat() 和 strc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