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了python演算法表示概念掃盲教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有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參考一下
#本文為大家講解了python演算法表示概念,供大家參考,具體內容如下
#常數階O(1)
#常數又稱定數,是指一個數值不變的常數,與之相反的是變數
為什麼下面演算法的時間複雜度不是O(3),而是O(1)。
int sum = 0,n = 100; /*执行一次*/ sum = (1+n)*n/2; /*执行一次*/ printf("%d", sum); /*行次*/
這個演算法的運行次數函數是f(n)=3。根據我們推導大O階的方法,第一步就是把常數項3改為1。在保留最高階項時發現,它根本沒有最高階項,所以這個演算法的時間複雜度為O(1)。
另外,我們試想一下,如果這個演算法當中的語句sum=(1+n)*n/2有10句,即:
int sum = 0, n = 100; /*执行1次*/ sum = (1+n)*n/2; /*执行第1次*/ sum = (1+n)*n/2; /*执行第2次*/ sum = (1+n)*n/2; /*执行第3次*/ sum = (1+n)*n/2; /*执行第4次*/ sum = (1+n)*n/2; /*执行第5次*/ sum = (1+n)*n/2; /*执行第6次*/ sum = (1+n)*n/2; /*执行第7次*/ sum = (1+n)*n/2; /*执行第8次*/ sum = (1+n)*n/2; /*执行第9次*/ sum = (1+n)*n/2; /*执行第10次*/ printf("%d",sum); /*执行1次*/
事實上無論n為多少,上面的兩段程式碼就是3次和12次執行的差異。這種與問題的大小無關(n的多寡),執行時間恆定的演算法,我們稱為O(1)的時間複雜度,又叫常數階。
注意:不管這個常數是多少,我們都記作O(1),而不能是O(3)、O(12)等其他任何數字,這是初學者常常犯的錯誤。
推導大O階方法
1.用常數1取代運行時間中的所有加法常數
2.在修改後的運行次數函數中,只保留最高階項
3.如果最高階項存在且不是1,則移除與這個項相乘的常數
對數階O(log2n)
對數
#如果a的x次方等於N(a>0,且a不等於1),那麼數x叫做以a為底N的對數(logarithm),記作x=logaN, 。其中,a叫做對數的底數,N叫做真數。
5^2 = 25 , 記作 2= log5 25
對數是一種運算,與指數是互逆的運算。例如
① 3^2=9 <==> 2=log<3>9;
② 4^(3/2)=8 <==> 3 /2=log<4>8;
③ 10^n=35 <==> n=lg35。為了使用方便,人們逐漸把以10為底的常用對數記作lgN
#對數階
int count = 1; while (count < n) { count = count * 2; /* 时间复杂度为O(1)的程序步骤序列 */ }
由於每次count乘以2之後,就距離n更近了一分。
也就是說,有多少個2相乘後大於n,則會退出循環。
由2^x=n得到x=log2n。所以這個循環的時間複雜度為O(logn)。
線性階O(n)
執行時間隨問題規模增長呈正比例增長
data = [ 8,3,67,77,78,22,6,3,88,21,2] find_num = 22 for i in data: if i == 22: print("find",find_num,i )
線性對數階O(nlog2n )
平方階O(n^2)
#for i in range(100): for k in range(100): print(i,k)
立方階O(n^3)
k次方階O(n^k),
指數階O(2^n)。
隨著問題規模n的不斷增大,上述時間複雜度不斷增大,演算法的執行效率越低。
以上是python演算法表示概念掃盲的實例教程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