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web前端 > js教程 > 對Android與javascript中事件分發機制進行的比較分析

對Android與javascript中事件分發機制進行的比較分析

零下一度
發布: 2017-06-26 13:35:28
原創
1429 人瀏覽過

在前面兩篇部落格中,我們討論了Android中的事件分發的相關內容,那麼在本篇部落格當中,我們就簡單探討一下html或javascript中的事件分發機制,並進行簡單的比較。

在前端中,對事件進行綁定有三種方式。

(1).在DOM中綁定。

<!-- @author www.yaoxiaowen.com --><div id="div-1" onclick="div1click()">div - 1</div><script>function div1click() {console.log("click div-1");}</script>
登入後複製

(2).在腳本中綁定。

<div id="div-2"> div - 2</div><script>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2").onclick = function () {console.log("click div-2");}</script>
登入後複製

(3).透過監聽事件addEventListener綁定

  <div id="div-3">div - 3</div><script>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3").addEventListener("click", div3Click);function div3Click() {console.log("click div-3");}</script>
登入後複製

而對於前兩種事件綁定的方式,比較簡單一些。

1.第一種在dom中綁定的方式,如果同時註冊多個函數,則執行第一個綁定的函數。
意思是當以下形式時:

<div id="div-1" onclick="div1click_1()",onclick="div1click_2()">div - 1</div><script>function div1click_1() {console.log("click div-1 click-1");}function div1click_2() {console.log("click div-1 click-2");}</script>
登入後複製

點擊的輸出結果如下:

    click div-1 click-1
登入後複製

2.第二種在腳本中進行綁定,如果同時註冊多個函數,則執行最後一個綁定的函數。
意思是當以下形式時:

<!-- @author www.yaoxiaowen.com --><div id="div-2"> div - 2</div><script>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2").onclick = function () {console.log("click div-2 第一次注册");}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2").onclick = function () {console.log("click div-2 第二次注册");}</script>
登入後複製

此時輸出的結果是:

    click div-2 第二次注册
登入後複製

3.而對於第三種addEventListener的方式,則比較複雜,這也是我們這篇文章主要討論的內容。

首先要明確第三種和前兩種的最大不同點是,前兩種方式註冊多個函數,也只會執行一個,而第三種如果註冊多個函數,則每個函數都會執行。

我們假設相互嵌套的三個div,最外層是outer,它嵌套著middlemiddle再嵌套著一個小的inner
形式如下:

 <div id="outer-div" class="common"><div id="middle-div" class="common"><div id="inner-div" class="common"></div></div></div>
登入後複製

見圖:
對Android與javascript中事件分發機制進行的比較分析

#當我們點擊最裡面的inner,那麼這個事件又是什麼樣的觸發順序呢。

我覺的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不管是對於android還是前端,當事件發生時,一定是最外層的view先感知到的,然後再依次向內傳遞的。
這個道理在 Android View的事件分發的第一段就說過,因為這個事件的發生總是要先從硬體產生,驅動->內核->framework等依序向上傳遞。不管是任何一個設備,(手機或pc)這點是不會變的。

回到前端當中的問題,我們可以這樣理解,outer先感知到,其次middle才感知到,再其次inner才感知到。這點和android中的沒區別,不過問題是過程中要怎麼處理呢。

我們再來回頭看看addEventListener方法。
這個方法原型是這樣的。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event, function, useCapture)
登入後複製

关于它的参数。event是描述事件名称的字符串,比如click,(注意不是onclick)。function是事件触发后要执行的函数。那么第三个参数useCapture是干啥的呢。

这就说到了前端中事件执行的两种不同的策略,冒泡捕获

  • 冒泡:从内向外,就像你在湖心扔了一粒石头,形成的波纹都是 从内向外扩散的,意思就是,三个view都注册监听了同种类型的事件,那么inner先执行,其次才是middle -> outer

  • 捕获:从外向内,就像人类狩猎围成的包围圈一样,越来越小。换成我们demo的场景,事件是outer先执行,然后其次是 middle -> innder

所以第三个参数useCapture,其实是个boolean类型的:

  • true:捕获阶段执行。

  • false:冒泡阶段执行。(默认值)。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事件执行策略呢,这就要从当年微软与网景的浏览器大战说起了。这两种方式是这两家公司分别选择的策略。后来w3c为了统一,就两种方式都保留了。

那么如果对于outer,middle,inner每个元素都注册了多个监听事件,有的冒泡,有的排序,那么这个执行顺序又是什么呢。

本篇文章中,我们说“注册了多个监听事件”,默认是说同种类型的,比如都是"click"。不同类型的,比如一个“mousedown”,一个“click”,这当然没啥关系。

假设我们触发事件的焦点是在 inner 元素中。

手动画张图方便理解这个问题。

见图片:

對Android與javascript中事件分發機制進行的比較分析

事件整体的传递顺序是 1 -> 2 -> 3 -> 4.

  1. outer首先感知到事件。然后传递到middle。(图片当中的 1 过程),该过程中,事件捕获前进。如果碰到某个元素注册了捕获函数,则执行函数,如果某个元素(比如middle)注册了多个捕获函数又会怎么样呢?答案是按照它们注册的顺序都执行。

  2. 事件传递到 inner,(图片当中的 2 过程),如果inner同时也注册了多个捕获函数和冒泡函数,则很简单的,按照它们的注册顺序执行。(此时不分什么冒泡还是捕获类型的)。

  3. 然后事情再倒过来传递,(图片中的3 -> 4),再传递到middle和outer,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碰到某个元素注册了冒泡函数,则执行函数,如果某个元素(比如middle)注册了多个冒泡函数,则按照它们的注册顺序都执行。

这个执行的顺序解释完了,来看一个demo。

  function run() {outer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outer-div");middle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iddle-div");inner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ner-div");outerDiv.addEventListener("click", outerClick_1);outerDiv.addEventListener("click", outerClick_2, true);outerDiv.addEventListener("click", outerClick_3, true);middleDiv.addEventListener("click", middleClick_1);middleDiv.addEventListener("click", middleClick_2, true);innerDiv.addEventListener("click", innerClick_1);innerDiv.addEventListener("click", innerClick_2, true);innerDiv.addEventListener("click", innerClick_3);}<!-- @author www.yaoxiaowen.com -->function outerClick_1() {   console.log("outer 1");}function outerClick_2() {console.log("outer 2");}function outerClick_3() {console.log("outer 3");}function middleClick_1() {console.log("middle 1");}function middleClick_2() {console.log("middle 2");}function innerClick_1() {console.log("inner  1");}function innerClick_2() {console.log("inner 2");}function innerClick_3() {console.log("inner  3");}
登入後複製

猜想一下,此时点击 inner,则打印的顺序会是什么呢。
答案我就不贴出来了,感兴趣的可以参考 。

一点感想

分别学习了android和js中的事件分发,其实感觉起来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 最大的不同是在于,addEventListener方法竟然可以注册多个监听函数同时起作用,这点很让我震惊。因为在我的潜意思里,就像下面这段代码:

void func1(int a){//do something}void func2(int a){//do something}int (*p)(int) = func1;//do somethingp = func2;
登入後複製

p雖然最開始指向func1,但後來又指向了func2。那麼此後,p就和func1沒什麼關係了。

我沒看過瀏覽器原始碼,所以也不理解為什麼addTouchListener可以執行多個監聽函數,但這一點和主流的程式設計習慣的確不同。

  • 在android中,某個view一旦消費了事件(return true)。那麼其他view就不會再消費事件了。它們的onTouchEvent不會再被呼叫了。但是在js中,多個元素都可以處理這個事件。我覺得這就像onTouchEvent雖然被呼叫了,也寫了對應的程式碼處理了業務邏輯,但卻回傳了false一樣。

  • 至於它們的傳遞過程,我覺得是差不多的,都是類似 U字形的傳遞順序。雖然在android中底層的view的onTouchEvent回傳了true,就不會再有其他view的onTouchEvent來呼叫了。但是各個view的dispatchTouchEvent方法依舊要被呼叫的。

  • 所以android和js傳遞順序雖然相同,但中間截取和處理的過程卻有差異。

從這個角度來講,雖然android和js中,事件分發傳遞看似有很大差異,但是我覺得,本質上來講確有幾分相似的。都是從外向內,從父元素傳遞到子元素。

在學習這些內容時,和公司的ios同事也描述了一下android當中的事件分發過程,問它們ios是什麼機制,他們說其實也差不多,也許這些就是編程領域殊途同歸的地方吧。

  • 宣告一點:因為自己是js的初學者,沒看過瀏覽器的原始碼,也不了解底層的實作機制,所以對於前端中的事件傳遞機制的描述可能是流在表面的表現層,而本質上是什麼,或是源碼中怎麼做的。則不知道。

  • 這就像是對大學化學專業的學生來講,高中時學習的化學公式,是膚淺的。甚至是錯誤的。只是礙於高中生的理解程度和基礎知識,高中課本上只能這麼淺,但是按照高中課本上的知識,已經能對化學現像做出一定程度對解釋了。這篇部落格也是類似,也許從本質上來說,我的理解是膚淺甚至錯誤的, 但是按照這種理解方式,對於分析各個監聽函數的執行順序,的確是正確的。

有什麼理解失誤的地方,歡迎指點批評。

以上是對Android與javascript中事件分發機制進行的比較分析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來源:php.cn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門教學
更多>
最新下載
更多>
網站特效
網站源碼
網站素材
前端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