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後端開發 C#.Net教程 C#中關於TCP黏包出現的問題解決的範例

C#中關於TCP黏包出現的問題解決的範例

Jul 17, 2017 am 11:06 AM
.net 範例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了C#中TCP粘包問題的解決方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有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

一、TCP粘包產生的原理

1.TCP黏包是指發送方發送的若干包資料到接收方接收時黏成一包,從接收緩衝區看,後一包資料的頭緊接著前一包資料的尾。出現黏包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可能由發送方造成,也可能由接收方造成。

2.發送方引起的黏包是由TCP協定本身造成的,TCP為提高傳輸效率,發送方往往要收集到足夠多的資料後才發送一包資料。若連續幾次發送的資料都很少,通常TCP會根據最佳化演算法把這些資料合成一包後一次發送出去,這樣接收方就收到了黏包資料。接收方引起的黏包是由於接收方用戶進程未及時接收數據,導致黏包現象。

3.這是因為接收方先把收到的數據放在系統接收緩衝區,用戶進程從該緩衝區取數據,若下一包數據到達時前一包數據尚未被用戶進程取走,則下一包數據放到系統接收緩衝區時就接到前一包數據之後,而用戶進程根據預先設定的緩衝區大小從系統接收緩衝區取數據,這樣就一次取到了多包數據。 、

二、解決原理及程式碼實作

1.採用包頭(固定長度,裡面存有包體的長度,發送時動態取得)+包體的傳輸機制。如圖

HeaderSize 存放著包體的長度,其HeaderSize本身是定長4位元組;

一個完整的封包(L)= HeaderSize+BodySize;

2.分包演算法

  其基本想法是先將待處理的接收資料流即係統緩衝區資料(長度設為M)強行轉換成預定的結構資料形式,並從中取出結構資料長度欄位L,而後根據包頭計算得到第一包資料長度。

       M=系統緩衝區大小;L=使用者傳送的資料包=HeaderSize+BodySize;

1)若L

2)若L=M,則表示資料流內容恰好是一完整結構資料(即使用者自訂緩衝區等於系統接收緩衝區大小),直接將其存入臨時緩衝區即可。

3)若L>M,則表示資料流內容尚不夠構成一完整結構數據,需留待與下一包資料合併後再行處理。

4)下面是程式碼程式碼實作(HP-SOCKET框架的伺服器端來接收資料)

int headSize = 4;//包头长度 固定4
  byte[] surplusBuffer = null;//不完整的数据包,即用户自定义缓冲区
  /// <summary>
  /// 接收客户端发来的数据
  /// </summary>
  /// <param name="connId">每个客户的会话ID</param>
  /// <param name="bytes">缓冲区数据</param>
  /// <returns></returns>
  private HandleResult OnReceive(IntPtr connId, byte[] bytes) 
  {
   //bytes 为系统缓冲区数据
   //bytesRead为系统缓冲区长度
   int bytesRead = bytes.Length;
   if (bytesRead > 0)
   {
    if (surplusBuffer == null)//判断是不是第一次接收,为空说是第一次
     surplusBuffer = bytes;//把系统缓冲区数据放在自定义缓冲区里面
    else
     surplusBuffer = surplusBuffer.Concat(bytes).ToArray();//拼接上一次剩余的包
    //已经完成读取每个数据包长度
    int haveRead = 0;
    //这里totalLen的长度有可能大于缓冲区大小的(因为 这里的surplusBuffer 是系统缓冲区+不完整的数据包)
    int totalLen = surplusBuffer.Length;
    while (haveRead <= totalLen)
    {
     //如果在N此拆解后剩余的数据包连一个包头的长度都不够
     //说明是上次读取N个完整数据包后,剩下的最后一个非完整的数据包
     if (totalLen - haveRead < headSize)
     {
      byte[] byteSub = new byte[totalLen - haveRead];
      //把剩下不够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存起来
      Buffer.BlockCopy(surplusBuffer, haveRead, byteSub, 0, totalLen - haveRead);
      surplusBuffer = byteSub;
      totalLen = 0;
      break;
     }
     //如果够了一个完整包,则读取包头的数据
     byte[] headByte = new byte[headSize];
     Buffer.BlockCopy(surplusBuffer, haveRead, headByte, 0, headSize);//从缓冲区里读取包头的字节
     int bodySize = BitConverter.ToInt32(headByte, 0);//从包头里面分析出包体的长度

     //这里的 haveRead=等于N个数据包的长度 从0开始;0,1,2,3....N
     //如果自定义缓冲区拆解N个包后的长度 大于 总长度,说最后一段数据不够一个完整的包了,拆出来保存
     if (haveRead + headSize + bodySize > totalLen)
     {
      byte[] byteSub = new byte[totalLen - haveRead];
      Buffer.BlockCopy(surplusBuffer, haveRead, byteSub, 0, totalLen - haveRead);
      surplusBuffer = byteSub;
      break;
     }
     else
     {
      //挨个分解每个包,解析成实际文字
      String strc = Encoding.UTF8.GetString(surplusBuffer, haveRead + headSize, bodySize);
      //AddMsg(string.Format(" > [OnReceive] -> {0}", strc));
      //依次累加当前的数据包的长度
      haveRead = haveRead + headSize + bodySize;
      if (headSize + bodySize == bytesRead)//如果当前接收的数据包长度正好等于缓冲区长度,则待拼接的不规则数据长度归0
      {
       surplusBuffer = null;//设置空 回到原始状态
       totalLen = 0;//清0
      }
     }
    }
   }
   return HandleResult.Ok;
  }
登入後複製

值此完成拆包解析文字工作。但實際上還沒完成,如果這段程式碼是客戶端接收來自伺服器的資料的話就沒問題了。

仔細看IntPtr connId 每個連接的會話ID

private HandleResult OnReceive(IntPtr connId, byte[] bytes)
{
}
登入後複製

但是伺服器端還要分辨出每個封包是哪個會話產生的,因為伺服器端是多線程,多用戶的模式,第一個資料包和第二個可能來自不同會話的數據,所以上面的程式碼只適用於單一會話模式。

下面我要解決這個問題。

採用c#安全的ConcurrentDictionary,

最新的程式碼

//线程安全的字典
  ConcurrentDictionary<IntPtr, byte[]> dic = new ConcurrentDictionary<IntPtr, byte[]>();
  int headSize = 4;//包头长度 固定4
  /// <summary>
  /// 接收客户端发来的数据
  /// </summary>
  /// <param name="connId">每个客户的会话ID</param>
  /// <param name="bytes">缓冲区数据</param>
  /// <returns></returns>
  private HandleResult OnReceive(IntPtr connId, byte[] bytes) 
  {
   //bytes 为系统缓冲区数据
   //bytesRead为系统缓冲区长度
   int bytesRead = bytes.Length;
   if (bytesRead > 0)
   {
    byte[] surplusBuffer = null;
    if (dic.TryGetValue(connId, out surplusBuffer))
    {
     byte[] curBuffer = surplusBuffer.Concat(bytes).ToArray();//拼接上一次剩余的包
     //更新会话ID 的最新字节
     dic.TryUpdate(connId, curBuffer, surplusBuffer);
     surplusBuffer = curBuffer;//同步
    }
    else
    {
     //添加会话ID的bytes
     dic.TryAdd(connId, bytes);
     surplusBuffer = bytes;//同步
    }

    //已经完成读取每个数据包长度
    int haveRead = 0;
    //这里totalLen的长度有可能大于缓冲区大小的(因为 这里的surplusBuffer 是系统缓冲区+不完整的数据包)
    int totalLen = surplusBuffer.Length;
    while (haveRead <= totalLen)
    {
     //如果在N此拆解后剩余的数据包连一个包头的长度都不够
     //说明是上次读取N个完整数据包后,剩下的最后一个非完整的数据包
     if (totalLen - haveRead < headSize)
     {
      byte[] byteSub = new byte[totalLen - haveRead];
      //把剩下不够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存起来
      Buffer.BlockCopy(surplusBuffer, haveRead, byteSub, 0, totalLen - haveRead);
      dic.TryUpdate(connId, byteSub, surplusBuffer);
      surplusBuffer = byteSub;
      totalLen = 0;
      break;
     }
     //如果够了一个完整包,则读取包头的数据
     byte[] headByte = new byte[headSize];
     Buffer.BlockCopy(surplusBuffer, haveRead, headByte, 0, headSize);//从缓冲区里读取包头的字节
     int bodySize = BitConverter.ToInt32(headByte, 0);//从包头里面分析出包体的长度

     //这里的 haveRead=等于N个数据包的长度 从0开始;0,1,2,3....N
     //如果自定义缓冲区拆解N个包后的长度 大于 总长度,说最后一段数据不够一个完整的包了,拆出来保存
     if (haveRead + headSize + bodySize > totalLen)
     {
      byte[] byteSub = new byte[totalLen - haveRead];
      Buffer.BlockCopy(surplusBuffer, haveRead, byteSub, 0, totalLen - haveRead);
      dic.TryUpdate(connId, byteSub, surplusBuffer);
      surplusBuffer = byteSub;
      break;
     }
     else
     {
      //挨个分解每个包,解析成实际文字
      String strc = Encoding.UTF8.GetString(surplusBuffer, haveRead + headSize, bodySize);
      AddMsg(string.Format(" > {0}[OnReceive] -> {1}", connId, strc));
      //依次累加当前的数据包的长度
      haveRead = haveRead + headSize + bodySize;
      if (headSize + bodySize == bytesRead)//如果当前接收的数据包长度正好等于缓冲区长度,则待拼接的不规则数据长度归0
      {
       byte[] xbtye=null;
       dic.TryRemove(connId, out xbtye);
       surplusBuffer = null;//设置空 回到原始状态
       totalLen = 0;//清0
      }
     }
    }
   }
   return HandleResult.Ok;
  }
登入後複製

這樣就解決了,多客戶端會話造成的接收混亂。至此所有工作完成。以上程式碼就是為了參考學習,如果實在不想這麼麻煩。可以直接使用HP-SOCKET通訊框架的PACK模型,裡面自動實現了解決黏包的問題。

以上是C#中關於TCP黏包出現的問題解決的範例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R.E.P.O.能量晶體解釋及其做什麼(黃色晶體)
1 個月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R.E.P.O.最佳圖形設置
1 個月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R.E.P.O.如果您聽不到任何人,如何修復音頻
1 個月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R.E.P.O.聊天命令以及如何使用它們
1 個月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熱工具

記事本++7.3.1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Python函數介紹:exec函數的介紹及範例 Python函數介紹:exec函數的介紹及範例 Nov 03, 2023 pm 02:09 PM

Python函數介紹:exec函數的介紹及範例引言:在Python中,exec是一種內建函數,它用於執行儲存在字串或檔案中的Python程式碼。 exec函數提供了一種動態執行程式碼的方式,使得程式可以在執行時間根據需要產生、修改和執行程式碼。本文將介紹exec函數的使用方法,並給出一些實際的程式碼範例。 exec函式的使用方法:exec函式的基本語法如下圖所示:exec

Go語言的縮排規範及範例 Go語言的縮排規範及範例 Mar 22, 2024 pm 09:33 PM

Go语言的缩进规范及示例Go语言是一种由Google开发的编程语言,它以简洁、清晰的语法著称,其中缩进规范在代码的可读性和美观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Go语言的缩进规范,并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进行详细说明。缩进规范在Go语言中,缩进使用制表符(tab)而非空格。每级缩进为一个制表符,通常设置为4个空格的宽度。这样的规范统一了代码风格,使得团队合作编

Oracle DECODE函數詳解及用法範例 Oracle DECODE函數詳解及用法範例 Mar 08, 2024 pm 03:51 PM

Oracle中的DECODE函數是一種條件式,常用於在查詢語句中根據不同的條件傳回不同的結果。本文將詳細介紹DECODE函數的語法、用法和範例程式碼。一、DECODE函數語法DECODE(expr,search1,result1[,search2,result2,...,default])expr:要進行比較的表達式或欄位。 search1,

C#的就業前景如何 C#的就業前景如何 Oct 19, 2023 am 11:02 AM

無論您是初學者還是有經驗的專業人士,掌握C#將為您的職業發展鋪平道路。

Python函數介紹:abs函數的用法和範例 Python函數介紹:abs函數的用法和範例 Nov 03, 2023 pm 12:05 PM

Python函數介紹:abs函數的用法和範例一、abs函數的用法介紹在Python中,abs函數是一個內建函數,用於計算給定數值的絕對值。它可以接受一個數字參數,並傳回該數字的絕對值。 abs函數的基本語法如下:abs(x)其中,x是要計算絕對值的數值參數,可以是整數或浮點數。二、abs函數的範例下面我們將透過一些具體的範例來展示abs函數的用法:範例1:計算

Python函數介紹:isinstance函數的用法和範例 Python函數介紹:isinstance函數的用法和範例 Nov 04, 2023 pm 03:15 PM

Python函數介紹:isinstance函數的用法和範例Python是一門功能強大的程式語言,提供了許多內建函數,使得程式設計變得更加方便和有效率。其中一個非常有用的內建函數是isinstance()函數。本文將介紹isinstance函數的用法和範例,並提供具體的程式碼範例。 isinstance()函數用來判斷一個物件是否是指定的類別或類型的實例。該函數的語法如下

分享幾個.NET開源的AI和LLM相關專案框架 分享幾個.NET開源的AI和LLM相關專案框架 May 06, 2024 pm 04:43 PM

當今人工智慧(AI)技術的發展如火如荼,它們在各個領域都展現了巨大的潛力和影響力。今天大姚給大家分享4個.NET開源的AI模型LLM相關的專案框架,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https://github.com/YSGStudyHards/DotNetGuide/blob/main/docs/DotNet/DotNetProjectPicks.mdSemanticKernelSemanticKernel是一種開源的軟體開發工具包(SDK),旨在將大型語言模型(LLM)如OpenAI、Azure

Python函數介紹:eval函數的函數與範例 Python函數介紹:eval函數的函數與範例 Nov 04, 2023 pm 12:24 PM

Python函數介紹:eval函數的功能和範例在Python程式設計中,eval函數是非常有用的一個函數。 eval函數可以將一個字串作為程式碼執行,它的功能非常強大。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eval函數的詳細功能,以及一些使用範例。一、eval函數的函數eval函數的功能非常簡單,它可以將一個字串作為Python程式碼來執行。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將一個字串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