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js簡易安裝與快速入門詳解
本文主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了Vue.js簡易安裝和快速入門的相關資料,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有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上一節我們介紹了Vue.js框架,這一節,我們可以來試著動手寫點小程式碼了。
1 簡易安裝
要使用Vue.js,我們得先把它安裝到我們的專案中,說明了簡易安裝,我們講解的肯定是最簡單的方法,先不管那些高大上的費時間的安裝方法,直接引入一個js文件,先把代碼敲代碼再說。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简易安装 Vue.js</title> <script src="vue.js"></script> </head>
官網提供了Vue.js原始碼下載的地方:https://cdn.jsdelivr.net/vue/2.1.3/vue.js
如果你不想下載到本地,要可以直接用CDN的方式,引入網上資源,一樣可以:
<script src="https://xx/vue.js"></script>
這樣,我們就成功地用最簡單的方法把Vue.js引進到我們的專案中了。至於那些高大上的npm,Bower等花式安裝方法,我們後期再看它。
2 資料驅動視圖
#引入之後,我們可以用它。聽說它最屌的地方是資料驅動視圖,解放DOM操作,讓你不再做又複雜又耗效能的DOM操作。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它是怎麼玩的!
假設,我們現在要把js對像中的某個變數的值渲染在頁面上,傳統的做法,就是先用getElementById取得到DOM節點對象,再innerHTML設定它的內容。
現在,在Vue.js中,你需要這樣做:
<p id="app"> 公众号:{{ name }} </p> <script> let vm = new Vue({ el:"#app", data:{ name:"web前端教程", } }); </script>
我們透過new Vue( )建立一個實例vm,參數是一個json對象,屬性el提供一個在頁面上存在的DOM 元素(id='app'),表示這個實例是關聯指定的DOM節點。
在DOM節點上,我們就可以使用雙大括號{{ }}的語法來渲染Vue實例物件data中已經存在的屬性值,如上面案例中的name屬性的值“ web前端教學」就會被渲染到頁面中,取代{{ name }} 顯示效果為:「web前端教學」。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並沒有寫過操作DOM節點的程式碼,而且,上一節我們講過,MVVM模式中的viewModel充當著監控者的角色,如果它監控到model資料發生了變化,便會通知view視圖進行更新,這個過程並不需要你去參與。
(複習mvvm)
我們來試試看,我們把name中的值改成:“hello word”,再不加任何程式碼的情況下,頁面視圖是否會自動更新。
看下面的gif動圖,我們透過chrome瀏覽器示範一下:
(慢點,等gif圖載入完)
如上圖所示,一旦name的值被改變了,頁面上立刻跟著發生了變化,而不需要你再寫innerHTML去更新視圖了。
這就是Vue.js的資料驅動視圖。
3 雙向綁定
更方便的是,Vue.js也提供了方便的語法指令,實現視圖和資料的雙向綁定,也就是說,不但資料變化了可以驅動視圖,使用者在頁面上做了一些操作,也很方便地實現更新model層的資料。
範例:監聽使用者在頁面輸入框輸入的內容,然後將其實時更新在頁面上。
在Vue中我們使用v-model指令就可以輕鬆實現。 (v-model是什麼東西,先不用管,後面會有章節詳細介紹)。
<p id="app"> <input v-model="number"> <p>数字:{{ number }}</p> </p> <script> let vm = new Vue({ el:"#app", data:{ number:"", } }); </script>
效果如下面的動圖:
(慢點,等gif圖載入完)
案例中,我們不需要寫程式碼去監聽input控制項的內容變化,使用者輸入的內容,會即時更新vm實例中的data屬性number的值,一旦number更新了,視圖也會跟著更新了。因為這一切,都由Vue.js幫你完成了。
4 元件
上面的我們示範了Vu.jse的資料驅動,別忘了,上一節我們提到Vue.js還有一個重要的核心,就是:元件化。
元件化就是把頁面中特定的區塊獨立抽出來,並封裝成一個可方便重複使用的元件。
範例:假設,頁面上有多個一樣的卡片:
传统的办法,我们可以要写三份同样的HTML布局:
<p id="app"> <!--第1个卡片--> <p class="card"> <img src="logo.png" alt=""> <h2>web前端教程</h2> <p>这里是描述,很长的描述</p> <button>我是按钮</button> </p> <!--第2个卡片--> <p class="card"> <img src="logo.png" alt=""> <h2>web前端教程</h2> <p>这里是描述,很长的描述</p> <button>我是按钮</button> </p> <!--第3个卡片--> <p class="card"> <img src="logo.png" alt=""> <h2>web前端教程</h2> <p>这里是描述,很长的描述</p> <button>我是按钮</button> </p> </p>
如果我们把每个卡片看作一个可复用的区域的话,那么它就可以封装成一个组件。
在Vue.js中,我们试着把卡片封装成一个组件。
<p id="app"> <card></card> <card></card> <card></card> </p> <script> //注册一个名叫card的组件 Vue.component('card',{ template:`<p> <img src="logo.png" alt=""> <h2>web前端教程</h2> <p>这里是描述,很长的描述</p> <button>我是按钮</button> </p>` }); new Vue({ el:"#app" }); </script>
我们用Vue.component(tagName, options)注册了一个名字叫card的组件,这样,在需要复用这个组件的地方,我们只需要使用
可能你会说,组件里面的显示的内容不可能全都一样。放心,Vue为组件提供了props属性来接受传递进来的参数,后面我们会有专门的章节来介绍组件的详细用法。
5 本节小结
看到这里,你已经了解了Vue.js的数据驱动和组件化两大核心了,你已经入门了。后面的章节都是围绕这两个核心点来展开讲解。
相关推荐:
以上是Vue.js簡易安裝與快速入門詳解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Kimi:一句話,十幾秒鐘,一份PPT就新鮮出爐了。 PPT這玩意兒,可太招人煩了!開個碰頭會,要有PPT;寫個週報,要做PPT;拉個投資,要展示PPT;就連控訴出軌,都得發個PPT。大學比較像是學了個PPT專業,上課看PPT,下課做PPT。或許,37年前丹尼斯・奧斯汀發明PPT時也沒想到,有一天PPT竟然如此氾濫成災。嗎嘍們做PPT的苦逼經歷,說起來都是淚。 「一份二十多頁的PPT花了三個月,改了幾十遍,看到PPT都想吐」;「最巔峰的時候,一天做了五個PPT,連呼吸都是PPT」;「臨時開個會,都要做個

Diffusion不僅可以更好地模仿,而且可以進行「創作」。擴散模型(DiffusionModel)是一種影像生成模型。與先前AI領域大名鼎鼎的GAN、VAE等演算法,擴散模型另闢蹊徑,其主要想法是先對影像增加噪聲,再逐步去噪的過程。其中如何去噪還原原影像是演算法的核心部分。最終演算法能夠從一張隨機的雜訊影像中產生影像。近年來,生成式AI的驚人成長將文字轉換為圖像生成、視訊生成等領域的許多令人興奮的應用提供了支援。這些生成工具背後的基本原理是擴散的概念,這是一種特殊的取樣機制,克服了先前的方法中被

北京時間6月20日凌晨,在西雅圖舉辦的國際電腦視覺頂會CVPR2024正式公佈了最佳論文等獎項。今年共有10篇論文獲獎,其中2篇最佳論文,2篇最佳學生論文,另外還有2篇最佳論文提名和4篇最佳學生論文提名。電腦視覺(CV)領域的頂級會議是CVPR,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研究機構和高校參會。根據統計,今年共提交了11532份論文,2719篇被接收,錄取率為23.6%。根據佐治亞理工學院對CVPR2024的數據統計分析,從研究主題來看,論文數量最多的是圖像和視頻合成與生成(Imageandvideosyn

我們知道LLM是在大規模電腦叢集上使用海量資料訓練得到的,本站曾介紹過不少用於輔助和改進LLM訓練流程的方法和技術。而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一篇深入技術底層的文章,介紹如何將一堆連作業系統也沒有的「裸機」變成用來訓練LLM的電腦叢集。這篇文章來自於AI新創公司Imbue,該公司致力於透過理解機器的思維方式來實現通用智慧。當然,將一堆連作業系統也沒有的「裸機」變成用於訓練LLM的電腦叢集並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充滿了探索和試錯,但Imbue最終成功訓練了一個700億參數的LLM,並在此過程中積累

機器之能報道編輯:楊文以大模型、AIGC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浪潮已經在悄悄改變我們生活及工作方式,但絕大部分人依然不知道該如何使用。因此,我們推出了「AI在用」專欄,透過直覺、有趣且簡潔的人工智慧使用案例,來具體介紹AI使用方法,並激發大家思考。我們也歡迎讀者投稿親自實踐的創新用例。影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2hX_i7li3RqdE4u016yGhQ最近,獨居女孩的生活Vlog在小紅書上走紅。一個插畫風格的動畫,再配上幾句治癒系文案,短短幾天就能輕鬆狂攬上

標題:技術入門者必看:C語言和Python難易度解析,需要具體程式碼範例在當今數位化時代,程式設計技術已成為一項越來越重要的能力。無論是想要從事軟體開發、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等領域,還是僅僅出於興趣學習編程,選擇一門合適的程式語言是第一步。而在眾多程式語言中,C語言和Python作為兩種廣泛應用的程式語言,各有其特色。本文將對C語言和Python的難易度進行解析

檢索增強式產生(RAG)是一種使用檢索提升語言模型的技術。具體來說,就是在語言模型生成答案之前,先從廣泛的文檔資料庫中檢索相關信息,然後利用這些信息來引導生成過程。這種技術能大幅提升內容的準確性和相關性,並能有效緩解幻覺問題,提高知識更新的速度,並增強內容生成的可追溯性。 RAG無疑是最令人興奮的人工智慧研究領域之一。有關RAG的更多詳情請參閱本站專欄文章《專補大模型短板的RAG有哪些新進展?這篇綜述講明白了》。但RAG也並非完美,使用者在使用時也常會遭遇一些「痛點」。近日,英偉達生成式AI高階解決

VSCode(VisualStudioCode)是一款由微軟開發的開源程式碼編輯器,具有強大的功能和豐富的插件支持,成為開發者的首選工具之一。本文將為初學者提供一個入門指南,幫助他們快速掌握VSCode的使用技巧。在本文中,將介紹如何安裝VSCode、基本的編輯操作、快捷鍵、插件安裝等內容,並為讀者提供具體的程式碼範例。 1.安裝VSCode首先,我們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