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 拼多多技術事故複盤,程式設計師該學到什麼?

拼多多技術事故複盤,程式設計師該學到什麼?

發布: 2019-01-22 13:36:34
轉載
4939 人瀏覽過

每起事故都是在倒逼技術團隊成長,沒有誰能保證不寫 Bug 不出錯,我們要做的,是在事故發生以後,找到問題的根源,及時填坑止損。

拼多多技術事故複盤,程式設計師該學到什麼?

2019 年 1 月 20 日凌晨,有網友稱拼多多出現重大 Bug,100 元無門檻券用戶可以隨便領取並進行消費。大家爭相傳播,大半夜的都起來領券,有的用戶甚至領了上千張。機靈的用戶,以最快的速度花掉了優惠券,例如給中國移動儲值。

相關文章推薦:程式設計師導致拼多多出現重大Bug,被薅上千萬

拼多多凌晨回應,「有黑灰產團夥通過一個過期的優惠券漏洞盜取數千萬元平台優惠券,進行不正當牟利。針對此行為,平台已第一時間修復漏洞,並正對涉事訂單進行溯源追踪。同時我們已向公安機關報案,並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涉事黑灰產團夥予以打擊。」

隨後,拼多多發言人表示,實際最終資產損失或低於千萬人民幣。

這個事情發生後,在技術圈炸開了鍋,可能是源自於傳言的「一個 bug 可能會為公司帶來 200 億的損失」。

身為程式設計師,我更關心的是,這個 bug 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根據市場傳言,我們大致可以得到以下的一些線索。這些線索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或許並不是這次事件的真實情況,但是這也不妨礙我們透過這些線索,來探討一下這起事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    好多人羊毛弄了數十萬;

  ●    這張券是測試券;

  ●    系統在凌晨自動上線測試券;

  ●    系統在凌晨自動上線測試券;

#  ●    運維發現系統爆炸了,超過了門檻;

  ●    當事人手動下線了測試券;

  ●    手動下線的測試券,早上八點又上線了。

這些端倪看起來可以合理地解釋一個重大 bug 的部署和運維。從這些端倪中,除了優惠券本身的設計問題,我們也可以看到維運的混亂。測試券怎麼能夠上線呢?系統爆表了,為什麼沒有跟進風險防範措施?手動下線了的測試券,怎麼又能夠重新上線了?為什麼上​​線、下線優惠券操作這麼草率?如果一個軟體系統是這樣的維運水平,出問題是遲早的事情。如果還沒出問題,只能說運氣太好。 優惠券的設計問題

第一個吸引我們的問題是,「好多人羊毛弄了幾十萬」。這就意味著,一個人可以領用上千張優惠券。好多人這麼操作,說明無門檻券的領用,技術門檻極低。

一般的優惠券,類似折價券,都有使用門檻,例如買 100 優惠 20 元。無門檻券,顧名思義,就是沒有使用門檻的優惠券,100 元的優惠券可以買 100 元的商品,幾乎等同於現金。由於無門檻券類似現金,因此它和一般的優惠券有重大區別。

先不去管羊毛黨,拼多多號稱有 3 億用戶,如果每個用戶都合法合理地領用 100 元無門檻券,這就需要 300 億人民幣。帳戶註冊,幾乎是零門檻,如果微信 10 億用戶合法合理地註冊、領用無門檻券,給手機充個值,這就需要 1000 億人民幣。

截至昨日,拼多多市值接近 230 億美元,折合人民幣也就 1600 億的樣子。 100 元無門檻券隨便領,這看起來像是要拆了公司給大家發獎金的姿態。這肯定不是無門檻券的預期。

隨便領的無門檻券,怎麼看都不是一個合格的商業設計。最起碼,訂個數量上限吧,大家搶完就沒了,幾百萬送就送了。送幾百個億,不符合正常的商業邏輯。

一般而言,即使是一般優惠券的領取都有很多附加的條件。比如說,一個帳戶只能領取一次,或是只有新帳戶可以領取。而帳號的認證,也要有很多的安全措施,例如綁定手機號,綁定設備,使用安全連線等措施。帳戶的認證和管理,是一個服務網站最最基本的功夫。如果一個人可以領用上千張優惠券,那麼帳戶管理的這個基本功,不能算及格。帳戶的管理程度如果不及格,這個網站的風險比我們想像得還要糟糕。

###這麼糟糕的帳戶管理,這麼糟糕的商業設計,太出乎人的意料,不符合正常的邏輯。所以,我比較認同這只是一個測試券,不應該出現在正常運作的系統中。而如果真是測試券的問題,暴露的就是軟體研發和維運的混亂。 ###

混亂的研發與維運

一張測試券,居然自動上線;手動下線後,又自動上線。這樣的產品發布流程匪夷所思。一項功能的出爐,要經過設計、實現、評審、測試、審批,才能夠走到正式的系統中。這些環節,只要有一個環節發揮了作用,測試券都不可能上線,更不可能自動上線。

上線後,還要有持續的風險監控。如果系統超過了閾值爆掉,維運能夠第一時間獲得爆表的信息,比如大半夜的,帳戶異常活躍或者優惠券業務火爆,也能夠及時地截斷這個風險。

由此可見,對維運人員的合理約束機制,是一個商業公司必須謹慎對待的問題。哪能隨便一張測試券就可以直接跑到正式的系統中呢?軟體的運維,是一個需要特別關注風險管控的環節,尤其是軟體的品質沒有跟上的時候。軟體的維運事故,有時候甚至會顛覆一個產業。

2011 年,一個數位憑證簽發機構,簽發了多張數位憑證給Google。而谷歌從來沒有向這個機構申請過數位憑證。也就是說,數位憑證的持有者並不是Google。這個持有者可以冒充谷歌的網站,盜取用戶登入訊息,包括用戶名和密碼。這意味著要么這個公司技術水準有問題(駭客攻擊),要么這個公司的運維能力有問題(亂發證書)。這個安全問題在 2011 年 8 月被曝光,幾乎所有的軟體巨頭立即宣布封鎖這家機構的數位憑證。 9 月份,這家有著很大市場影響力的機構就宣布破產了。

然而,這不是最終結局,數位憑證簽發產業的厄運才剛開始。人們好像忽然體認到,資訊安全不能依賴數位憑證機構,一個 4,000 億美元市值公司的安全,不能依賴一個 40 億美元市值公司的營運能力。於是,各種各樣的新技術在隨後幾年爭相出現。這些新技術如果廣泛使用,將徹底抹掉整個數位憑證簽發產業。這樣的日子,離我們已經不遠了。現在,數位憑證簽發機構的日子過得都比較慘淡,賣的賣,散的散。

頻頻發生安全事故的順風車,從長期看,也具有類似的性質。相較之下,如果一次事故損失的只有錢,影響可能還算是可以勉強承受的。希望損失的只有錢,但是我對這個期望並不樂觀。

追本溯源,維運如此混亂,一般和軟體的品質脫不了乾系。一個正經的軟體系統,該怎麼出品、該怎麼部署、該怎麼運作、該怎麼授權、危機該怎麼處理,這些問題都要有設計、有實現、有預案。當事人設計了一個無門檻測試券,就可以在營運系統裡跑,而且還可以無限領,這暴露的是背後爛透的軟體質量,以及鬆散、無序的軟體研發流程。我們常說,優秀的軟體出自優秀的流程。混亂的研發流程,難以出品高品質的產品。

我們該怎麼做?

無知者無畏,安全問題之所以特殊,就在於它如果不發生,我們也許永遠不知道問題的存在,當然也不知道問題有多嚴重。每一次安全危機,都不該被浪費。如果我們是當事人,有哪些辦法可以避免類似的事故?

最緊急的事情,就是趕快把帳戶安全的債給還了。要不然,經過這次的傳播,一大堆的眼睛看好了這塊肥肉。駭客攻擊的下一波,也許已經在路上了。

接下來,要盡快考慮下面的幾件事。

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規範研發流程。 一流的軟體研發流程下出品的產品,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在這個研發流程裡,程式設計師不能單槍匹馬地蠻幹。需求要討論,設計要預覽,功能要審核,程式碼要評審,軟體要測試,系統要試營運。人人都會犯錯,每一個環節,多幾雙眼睛盯著,就大幅減少了犯錯的幾率。程式設計師也能透過研發的流程快速成長,進一步降低錯誤發生的幾率。一個好的製度,可以成就人;一個壞的製度,可以糟蹋人。

第二件要做的事情,程式碼的安全性要重視。 程式碼的安全,不都是指駭客入侵。這個無門檻券的領用,就是一個嚴重的安全事故。反映到程式碼層面,可能就是帳戶管理不安全,商業邏輯沒有校驗,維運授權管理散漫,異常風險沒有及時預警。

第三件要做的事情,商業設計要預先推演。 即使沒有駭客黑產,1000 億人民幣無門檻優惠券,也不是任何一家商業機構願意支付的成本。這是一個幼稚園等級的錯誤。如果商業邏輯不成立,也意味著有缺陷的軟體需求。建立在漏洞百出的需求上的軟體,也會是漏洞百出的。

第四件要做的事情,改進產品上線的機制。 設定產品上線的檢查點和管線,任何一個檢查點失效,管線都要中斷,產品都不能上線。這些檢查點包括產品的試營運、功能的批准、配套的監控措施等等。

第五件要做的事情,提高維運的風險防範能力。 一個有 3 億用戶,230 億美元市值,經營電子商務的公司,是駭客眼中的肥肉。尤其是用戶隱私資訊和現金流,關係到企業的生存。這種體量的公司,具有優秀的風險防範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不是錦上添花的東西。風險的主動偵測、及時預警、快速應對,這些措施都要跟上。

如果無門檻券的商業設計經過推演,軟體功能經過討論,實現代碼經過評審,上線經過預演,事故能夠及時預警,只要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發揮了作用,這次事故都不會這麼慘烈!

我理解一家公司不顧一切全速前進,以質量換速度的競爭壓力和動力。只是,當我們追求眼下速度的時候,也要考慮三尺以外的未來。要不然,這屁股後面累積的債,真會成為怎麼甩都甩不掉的大尾巴。

相關標籤:
來源:微信公众号 InfoQ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最新問題
熱門教學
更多>
最新下載
更多>
網站特效
網站源碼
網站素材
前端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