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獵人 | 騰訊上線「和群」小程式 用音樂做興趣社區

爱喝马黛茶的安东尼
發布: 2019-06-20 15:43:30
原創
3269 人瀏覽過

近期,基於興趣圈的產品層出不窮。

位元組跳動「飛聊」上線後不久,張朝陽高調為「狐狸友」月台,而今,騰訊推出了一款社區小程式產品「和群組」。

產品獵人 | 騰訊上線「和群」小程式 用音樂做興趣社區

根據「和群組」小程式資料顯示,其最近的更新發生在6月19日。此外,「和群」小程式於2017年7月18日即以「漂流音樂」名稱上線,之後又經歷多次名稱更換:

如「音樂BOX」、「聽一聽」、 “FM433”等。

產品獵人 | 騰訊上線「和群」小程式 用音樂做興趣社區

從歷次更名來看,這款小程式的功能與「音樂」緊密相連。

「和群組」小程式最新版本核心功能依舊與音樂息息相關,但它在音樂基礎上註入「社群」概念。

相關推薦:《微信小程式

邊聽音樂邊聊天的「文藝」社群

用戶除了聽音樂,也可以在「和群組」社群中發布圖文、影片動態,但發布的文字僅限300字以內,影片長度僅限30s以內。具體來看,「和群」圍繞著音樂和社群的玩法有:

1、以音樂為媒體建構社群

進入「和群組」小程式首頁,即可收到系統推薦的歌曲,曲庫來自QQ音樂。使用者可以透過上下滑動的方式更換歌曲。

用戶聽歌的同時,會看到介面不斷上浮透明氣泡,每個氣泡都代表一個用戶,按住氣泡會呈現用戶名、頭像、距離。

點選使用者頭像,能夠進入該使用者主頁,顯示使用者所加入的社群和個人發布的動態。

產品獵人 | 騰訊上線「和群」小程式 用音樂做興趣社區

然而,當用戶想要向對方發起私訊聊天的時候,會發現只能在輸入框輸入歌曲名稱關鍵字,向對方推送音樂,無法嘗試除音樂介質以外的聊天方式。

由此可看出,「和群」的產品引導方式並不提倡用戶之間建立點對點的自由關係鏈,而更傾向於吸引用戶進入彼此都感興趣的社群圈子。

音樂僅是用戶進入興趣社群的紐帶。

2、興趣社區

用戶可以在「和群組」小程式中組成社區,或加入感興趣的社區。

組成社群後,使用者可以直接透過微信關係鏈邀請好友加入。

除了在聽音樂的「氣泡」中進入陌生人主頁,發現社區之外,該款小程式向用戶提供兩種發現社群的管道:

##其一,用戶可搜尋關鍵字加入。

但目前,「和群組」小程式僅設定了搜尋入口,並沒有開放搜尋功能。

透過搜尋精準配對興趣族群,是興趣社群類產品面臨的共同難題。

在搜狐上線的興趣社區「狐狸人」中,用戶也可以透過搜尋關鍵字來匹配想認識的陌生人,但關鍵字只能單一地匹配用戶註冊名稱,並非匹配興趣維度,可能會影響搜尋結果的準確性。

「和群組」小程式並未蒐集用戶興趣標籤,僅以音樂品味連接用戶,暫時未開放搜尋入口功能,可能在探索搜尋配對邏輯。

其二,系統會自動推薦可能感興趣的社群。

「和群組」的推薦邏輯,可能是基於使用者音樂品味推薦。

產品獵人 | 騰訊上線「和群」小程式 用音樂做興趣社區

加入有興趣的社群後,使用者會即時收到社群成員發佈的最新動態,並對動態進行按讚、留言。

社群有兩種內容推薦邏輯:

-系統推薦

-時間軸

分別對應「推薦」TAB和「動態」TAB 。

產品獵人 | 騰訊上線「和群」小程式 用音樂做興趣社區

小程式如何玩興趣社區

#除了為用戶提供邊聽音樂邊聊天的介質,“和群組”的另一個特點是,其以微信小程式而非App呈現。

微信小程式做社群的優勢在於,同時拓展熟人和陌生人關係鏈,加入感興趣的社群交流。

-提升拓展熟人關係鏈的效率。

在微信生態中做社群便於熟人關係鏈直接加入興趣社群。

-未來便於用微信好友二度/三度人脈,快速擴充社群規模。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現實生活中,對某類話題感興趣的人相互成為好友的機率更大。他們好友的好友中,也可能潛藏著具備共同話題的用戶。

因此,在微信生態中建構興趣社群小程序,有利於充分挖掘熟人關係鏈中潛在的興趣使用者。

產品獵人 | 騰訊上線「和群」小程式 用音樂做興趣社區

經過產品獵人(ID:qqchanpin)體驗,「和群」小程式希望連結具備共同興趣的用戶,深入進行話題探討,但相比較於許多要求用戶在註冊階段就選擇興趣標籤的產品而言,「和群」小程式的興趣蒐集方式更抽象:

以音樂品味為紐帶,引導用戶主動尋找到陌生用戶的興趣圈加入,或向用戶推薦其可能感興趣的社區。

如何將使用者抽象的「音樂品味」製作成交友紐帶,網易也做了嘗試。

今年5月份,網易內測交友小程式“雲村交友”,以用戶對音樂的喜好生成畫像,實現向用戶推薦好友,以音樂為紐帶的交友模式,沒有明晰解決用戶具體需求,戳中的往往是打發無聊寂寞的需求。

如何將音樂交友的“娛樂屬性”,與激發用戶組成共同興趣圈的“功能屬性”相結合,是“和群”小程式還需要探索的方向

以上是產品獵人 | 騰訊上線「和群」小程式 用音樂做興趣社區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
來源:php.cn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最新問題
熱門教學
更多>
最新下載
更多>
網站特效
網站源碼
網站素材
前端模板
關於我們 免責聲明 Sitemap
PHP中文網:公益線上PHP培訓,幫助PHP學習者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