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常見問題 > 第一代電腦採用的實體裝置是什麼?

第一代電腦採用的實體裝置是什麼?

烟雨青岚
發布: 2020-07-18 13:45:15
原創
22157 人瀏覽過

第一代電腦採用的實體裝置是:電子管。 「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佔地170平方米,重達30噸,耗電功率約150千瓦每時,每秒鐘可進行5000次運算;被美國國防部用來進行彈道計算。

第一代電腦採用的實體裝置是什麼?

第一代電腦採用的實體裝置是:電子管。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電腦「ENIAC」於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賓州大學誕生。發明人是美國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 

美國國防部用它來進行彈道計算。它是一個龐然大物,用了18,000個電子管,佔地170平方米,重達30噸,耗電功率約150千瓦,每秒鐘可進行5000次運算,這在現在看來微不足道,但在當時卻是破天荒的。

 ENIAC以電子管作為元件,所以又被稱為電子管計算機,是計算機的第一代。

電子管計算機由於使用的電子管體積很大,耗電量大,易發熱,因而工作的時間不能太長。

知識拓展:

國內電腦的研發(1965-1972年)

1965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了中國第一台大型電晶體計算機:109乙機;對109乙機加以改進,兩年後又推出109丙機,在中國兩彈試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用戶譽為「功勳機」。

華北計算所先後研製成功108機、108乙機(DJS-6)、121機(DJS-21)和320機(DJS-8),並在738廠等五家工廠生產。 1965~1975年,738廠共生產320機等第二代產品380餘台。

哈軍工(國防科大前身)於1965年2月成功推出了441B電晶體電腦並小批量生產了40多台。

國內中小規模積體電路的電腦研發(1973-80年代初)

1973年,北京大學與北京有線電廠等單位合作研發成功運算速度每秒100萬次的大型通用計算機,1974年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設計,開發成功DJS-130小型計算機,以後又推DJS-140小型機,形成了100系列產品。

同時,以華北計算所為主要基地,組織全國57個單位聯合進行DJS-200系列電腦設計,同時也設計開發DJS-180系列超級小型機。 70年代末期,電子部32所和國防

科大分別研發成功655機和151機,速度都在百萬次級。進入80年代,中國高速計算機,特別是向量計算機有新的發展。

更多相關知識,請造訪 PHP中文網! !

以上是第一代電腦採用的實體裝置是什麼?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
來源:php.cn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門教學
更多>
最新下載
更多>
網站特效
網站源碼
網站素材
前端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