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協定是一個用於網路之間互連的協定。 IP是Internet Protocol(網際互連協定)的縮寫,設計IP的目的在於提高網路的可擴充性;IP只為主機提供一種無連線、不可靠的、盡力而為的資料包傳輸服務。
IP是Internet Protocol(網路互連協定)的縮寫,是TCP/IP體系中的網路層協定。設計IP的目的是提高網路的可擴展性:一是解決網路問題,實現大規模、異質網路的互聯互通;二是分割頂層網路應用和底層網路技術之間的耦合關係,以利於兩者的獨立發展。根據端到端的設計原則,IP只為主機提供一種無連線、不可靠的、盡力而為的資料包傳輸服務。
IP位於TCP/IP模型的網路層(相當於OSI模型的網路層),對上可載送傳輸層各種協定的訊息,例如TCP、UDP等;對下可將IP訊息包放到連結層,透過乙太網路、令牌環網路等各種技術來傳送。
為了能適應異質網絡,IP強調適應性、簡潔性和可操作性,並在可靠性做了一定的犧牲。 IP不保證分組的交付時限和可靠性,所傳送分組有可能出現遺失、重複、延遲或亂序等問題。
主要內容
IP主要包含三面向內容:IP編址方案、分組封裝格式及分組轉送規則。
IP分組的轉送規則
路由器僅根據網路位址進行轉送。當IP封包經由路由器轉送時,如果目標網路與本機路由器直接相連,則直接將封包交付給目標主機,稱為直接交付;否則,路由器會透過路由表尋找路由訊息,並將封包轉交給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稱為間接交付。路由器在間接交付中,若路由表中有到達目標網路的路由,則把資料包傳送給路由表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如果沒有路由,但路由表中有一個預設路由,則把資料封包傳送給指明的預設路由器;如果兩者都沒有,則丟棄資料包並報告錯誤。
IP分片
一個IP套件從來源主機傳送到目標主機可能需要經過多個不同的實體網路。由於各種網路的資料幀都有一個最大傳輸單元(MTU)的限制,如乙太網路訊框的MTU是1500;因此,當路由器在轉送IP包時,如果封包的大小超過了出口鏈路的最大傳輸單元時,則會將該IP分組分解成許多足夠小的片段,以便能夠在目標連結上進行傳輸。這些IP分片重新封裝一個IP包獨立傳輸,並在到達目標主機時才會重組。
IP分組結構
一個IP分組由首部和資料兩部分組成。首部的前20位元組是所有IP分組必須具有的,也稱為固定首部。在首部固定部分的後面是一些可選字段,其長度是可變的。
以上是ip協定是一個用於什麼的協議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