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運維 linux運維 freebsd和linux有什麼差別

freebsd和linux有什麼差別

Dec 22, 2021 am 11:27 AM
freebsd linux

freebsd和linux的區別:1、Linux作業系統是基於GPL許可證授權下的,而freebsd以BSD許可證發布的;2、freebsd的程式碼不是被控制在任何一個人手裡,而Linux的核心基本上被創始人所控制。

freebsd和linux有什麼差別

本教學操作環境:linux7.3系統、Dell G3電腦。

freebsd和linux有什麼差別

#簡介

BSD最初是從UNIX繼承而來,目前,有許多的類Unix作業系統是基於BSD的。 FreeBSD是使用最廣泛的開源的伯克利軟體發行版(即 BSD 發行版)。就像它隱含的意思一樣,它是一個自由開源的類別Unix作業系統,並且是公共伺服器平台。 FreeBSD原始碼通常以寬鬆的BSD授權發布。它與Linux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我們得承認它們在許多方面仍有不同。本文的其餘部分組織如下:FreeBSD的描述在第一部分,FreeBSD和Linux的相似點在第二部分,它們的區別將在第三部分討論,對他們功能的討論和總結在最後一節。

歷史

FreeBSD的第一個版本發佈於1993年,它的第一張CD-ROM是FreeBSD1.0,發行於1993年12月。接下來,FreeBSD 2.1.0在1995年發布,並且獲得了所有用戶的青睞。實際上許多IT公司都使用FreeBSD並且很滿意,我們可以列出其中的一些:IBM、Nokia、NetApp和Juniper Network。

許可證

關於它的許可證,FreeBSD以多種開源許可證進行發布,它的名為Kernel的最新程式碼以兩句版BSD許可證進行了發布,給予使用和重新發布FreeBSD的絕對自由。其它的程式碼則以三句版或四句版BSD授權進行發布,有些是以GPL和CDDL的授權發布的。 (BSD 許可證與GPL 許可證相比,相當簡短,最初只有四句規則;1999年應RMS 請求,刪除了第三句,新的許可證稱作“新BSD”或三句版BSD;原來的BSD 許可證稱為「舊BSD」、「修訂的BSD」或四句版BSD;也有一種刪除了第三、第四兩句的版本,稱之為兩句版BSD,等價於MIT 許可證。)

用戶

FreeBSD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它的使用者多樣性。實際上,FreeBSD可以作為郵件伺服器、Web 伺服器、FTP 伺服器以及路由器等,您只需要在它上執行服務相關的軟體。而且FreeBSD也支援ARM、PowerPC、MIPS、x86、x86-64架構。

FreeBSD和Linux的相似處

FreeBSD和Linux是兩個自由開源的軟體。實際上,它們的用戶可以輕鬆的檢查並修改原始程式碼,用戶擁有絕對的自由。而且,FreeBSD和Linux都是類別Unix系統,它們的核心、內部元件、函式庫程式都使用從歷史上的AT&T Unix繼承來的演算法。 FreeBSD從根基上更像Unix系統,而Linux是作為自由的類別Unix系統發布的。許多工具應用程式都可以在FreeBSD和Linux中找到,實際上,他們幾乎有相同的功能。此外,FreeBSD能夠運行大量的Linux應用程式。它可以安裝一個Linux的相容層,這個相容層可以在編譯FreeBSD時加入AAC Compact Linux得到,或透過下載已編譯了Linux相容層的FreeBSD系統,其中會包含相容程式:aac_linux.ko。有別於FreeBSD的是,Linux無法運作FreeBSD的軟體。

最後,我們注意到雖然二者有同樣的目標,但二者還是有一些不同之處,我們在下一節中列出。

FreeBSD和Linux的區別

目前對大多數使用者來說並沒有一個選擇FreeBSD還是Linux的明確的準則。因為他們有著很多同樣的應用程序,因為他們都被稱為類Unix系統。

在這一章,我們將列出這兩個系統的一些重要的差異。

許可證

兩個系統的差異首先在於它們的許可證。 Linux以GPL許可證發行,它為用戶提供閱讀、發行和修改原始碼的自由,GPL許可證幫助用戶避免僅發行二進位。而FreeBSD以BSD授權發布,BSD授權比GPL更寬容,因為其衍生著作不需要仍以該授權發布。這意味著任何使用者能夠使用、發布、修改程式碼,並且不需要維持先前的許可證。

您可以依據您的需求,在兩種許可證中選擇一種。首先是BSD許可證,由於其特殊的條款,它更受用戶青睞。實際上,這個許可證使用戶在保證原始碼的封閉性的同時,可以出售以該許可證發布的軟體。再說說GPL,它需要每個使用以該許可證發布的軟體的用戶多加註意。

如果想在以不同許可證發布的兩種軟體中做出選擇,您需要了解他們各自的許可證,以及他們開發中的方法論,從而能了解他們特性的區別,來選擇更適合自己需求的。

控制

由於FreeBSD和Linux是以不同的許可證發布的,Linus Torvalds控制著Linux的內核,而FreeBSD卻與Linux不同,它並未被控制。我個人比較傾向使用FreeBSD而不是Linux,這是因為FreeBSD才是絕對的自由軟體,不存在控制者。 Linux和FreeBSD還有其他的不同之處,我建議您先不急著做出選擇,等讀完本文後再做出您的選擇。

作業系統

Linux主要指核心系統,這與FreeBSD不同,FreeBSD的整個系統都被維護著。 FreeBSD的核心和一組由FreeBSD團隊開發的軟體被當作一個整體來維護。實際上,FreeBSD開發人員能夠遠端且有效率的管理核心作業系統。

而Linux方面,在管理系統方面有些困難。由於不同的元件由不同的來源維護,Linux開發者需要將它們匯集起來,才能達到相同的功能。

FreeBSD和Linux都給了用戶大量的可選軟體和發行版,但他們管理的方式不同。 FreeBSD是統一的管理方式,而Linux則需要被分別維護。

硬體支援

說到硬體支持,Linux比FreeBSD做的更好。但這不代表FreeBSD沒有像Linux那樣支援硬體的能力。他們只是在管理的方式不同,這通常也依賴您的需求。因此,如果您正在尋找最新的解決方案,FreeBSD更適應您;但如果您正在尋找更多的普適性,那麼最好使用Linux。

原生FreeBSD Vs 原生Linux

兩者的原生系統的差異又不同。就像我之前說的,Linux是一個Unix的替代系統,由Linus Torvalds編寫,並由網路上的許多極客一起協助實現的。 Linux有一個現代系統所需的全部功能,諸如虛擬記憶體、共享庫、動態載入、優秀的記憶體管理等。它以GPL許可證發布。

FreeBSD也繼承了Unix的許多重要的特性。 FreeBSD作為在加州大學開發的BSD的一種發行版。開發BSD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用一個開源的系統來取代AT&T作業系統,從而給用戶無需AT&T許可證便可使用的能力。

許可證的問題是開發者最關心的問題。他們試圖提供一個最大化克隆Unix的開源系統。這影響了用戶的選擇,由於FreeBSD使用BSD許可證進行發布,因而相比Linux更加自由。

支援的軟體包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另一個二者不同的地方便是Firmware軟體套件以及從原始碼安裝的軟體的可用性和支持。 Linux只提供了預先編譯的二進位套件,這與FreeBSD不同,它不僅提供預先編譯的套件,而且還提供從原始碼編譯和安裝的建置系統。使用它的 ports 工具,FreeBSD給了您選擇使用預編譯的軟體包(預設)和在編譯時自訂您軟體的能力。這些 ports 允許您建立所有支援FreeBSD的軟體。而且,它們的管理還是層次化的,您可以在/usr/ports下找到原始檔案的位址以及一些正確使用FreeBSD的文件。

這些提到的 ports給予你產生不同軟體包版本的可能性。 FreeBSD給了您透過原始碼建置以及預先編譯的兩種軟體,而不是像Linux一樣只有預先編譯的軟體包。您可以使用兩種安裝方式來管理您的系統。

FreeBSD 和 Linux 常用工具比較

有大量的常用工具在FreeBSD上可用,有趣的是他們由FreeBSD的團隊所擁有。相反的,Linux工具來自GNU,這就是為什麼在使用中有一些限制。 (這也是 Linux 正式的名稱被稱為「GNU/Linux」的原因,因為本質上 Linux 其實只是指核心。)

實際上FreeBSD採用的BSD許可證非常有益且有用。因此,您有能力維護核心作業系統,控制這些應用程式的開發。有一些工具類似於它們的祖先 - BSD和Unix的工具,但不同於GNU的套件,GNU套件只想做到最小的向後相容。

標準 Shell

FreeBSD預設使用tcsh。它是csh的評估版,由於FreeBSD以BSD許可證發行,因此不建議您在其中使用GNU的元件 bash shell。 bash和tcsh的差別僅僅在於tcsh的腳本功能。實際上,我更推薦在FreeBSD中使用sh shell,因為它更可靠,可以避免一些使用tcsh和csh時出現的腳本問題。

一個更層次化的檔案系統

就像之前提到的一樣,使用FreeBSD時,基礎作業系統以及可選元件可以被很容易的區分開來。這導致了一些管理它們的標準。在Linux下,/bin,/sbin,/usr/bin或/usr/sbin都是存放執行檔的目錄。 FreeBSD不同,它有一些附加的對其進行組織的規範。基礎作業系統被放在/usr/local/bin或/usr/local/sbin目錄下。這種方法可以幫助管理和區分基礎作業系統和可選元件。

相關推薦:《Linux影片教學

以上是freebsd和linux有什麼差別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工具

記事本++7.3.1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vscode需要什麼電腦配置 vscode需要什麼電腦配置 Apr 15, 2025 pm 09:48 PM

VS Code 系統要求:操作系統:Windows 10 及以上、macOS 10.12 及以上、Linux 發行版處理器:最低 1.6 GHz,推薦 2.0 GHz 及以上內存:最低 512 MB,推薦 4 GB 及以上存儲空間:最低 250 MB,推薦 1 GB 及以上其他要求:穩定網絡連接,Xorg/Wayland(Linux)

Linux體系結構:揭示5個基本組件 Linux體系結構:揭示5個基本組件 Apr 20, 2025 am 12:04 AM

Linux系統的五個基本組件是:1.內核,2.系統庫,3.系統實用程序,4.圖形用戶界面,5.應用程序。內核管理硬件資源,系統庫提供預編譯函數,系統實用程序用於系統管理,GUI提供可視化交互,應用程序利用這些組件實現功能。

notepad怎麼運行java代碼 notepad怎麼運行java代碼 Apr 16, 2025 pm 07:39 PM

雖然 Notepad 無法直接運行 Java 代碼,但可以通過借助其他工具實現:使用命令行編譯器 (javac) 編譯代碼,生成字節碼文件 (filename.class)。使用 Java 解釋器 (java) 解釋字節碼,執行代碼並輸出結果。

vscode終端使用教程 vscode終端使用教程 Apr 15, 2025 pm 10:09 PM

vscode 內置終端是一個開發工具,允許在編輯器內運行命令和腳本,以簡化開發流程。如何使用 vscode 終端:通過快捷鍵 (Ctrl/Cmd ) 打開終端。輸入命令或運行腳本。使用熱鍵 (如 Ctrl L 清除終端)。更改工作目錄 (如 cd 命令)。高級功能包括調試模式、代碼片段自動補全和交互式命令歷史。

vscode 無法安裝擴展 vscode 無法安裝擴展 Apr 15, 2025 pm 07:18 PM

VS Code擴展安裝失敗的原因可能包括:網絡不穩定、權限不足、系統兼容性問題、VS Code版本過舊、殺毒軟件或防火牆干擾。通過檢查網絡連接、權限、日誌文件、更新VS Code、禁用安全軟件以及重啟VS Code或計算機,可以逐步排查和解決問題。

git怎麼查看倉庫地址 git怎麼查看倉庫地址 Apr 17, 2025 pm 01:54 PM

要查看 Git 倉庫地址,請執行以下步驟:1. 打開命令行並導航到倉庫目錄;2. 運行 "git remote -v" 命令;3. 查看輸出中的倉庫名稱及其相應的地址。

vscode在哪寫代碼 vscode在哪寫代碼 Apr 15, 2025 pm 09:54 PM

在 Visual Studio Code(VSCode)中編寫代碼簡單易行,只需安裝 VSCode、創建項目、選擇語言、創建文件、編寫代碼、保存並運行即可。 VSCode 的優點包括跨平台、免費開源、強大功能、擴展豐富,以及輕量快速。

vscode 可以用於 mac 嗎 vscode 可以用於 mac 嗎 Apr 15, 2025 pm 07:36 PM

VS Code 可以在 Mac 上使用。它具有強大的擴展功能、Git 集成、終端和調試器,同時還提供了豐富的設置選項。但是,對於特別大型項目或專業性較強的開發,VS Code 可能會有性能或功能限制。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