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記憶體使用
#部分目錄說明
/bin
##該目錄存放一些服務啟動之後需要提取的資料
#這是linux2.6核心的一個很大的變化,該目錄下安裝了2.6核心中新出現的一個檔案系統sysfs。
#這個目錄是用來存放一些暫存檔案的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錄,用戶的許多應用程式和檔案都放在這個目錄下,類似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錄
#ll
cd
cp
mv
rm
 head/tail
find
首頁 運維 linux運維 Linux學習筆記之檔案系統(整理分享)

Linux學習筆記之檔案系統(整理分享)

Feb 07, 2022 pm 05:45 PM
linux

這篇文章為大家帶來了關於linux中檔案系統的相關知識,其中包括部分目錄說明以及文件操作的相關問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Linux學習筆記之檔案系統(整理分享)

記憶體使用


#部分目錄說明

  • /bin

    • bin是Binary的縮寫,這個目錄存放著最常用的指令
  • ##/boot

      存放的是啟動Linux時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連接文件和鏡像文件
  • /etc

    ## 用來存放所有的系統管理員所需的設定檔和子目錄
  • /lib
  • 存放著系統最基本的動態連線共用程式庫,其作用類似於windows裡的DLL檔。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式都需要用到這些共享庫。
  • /lost found
  • 一般情況下是空的,當系統非法關機後,這裡就存放了一些檔案
  • /media
  • linux系統會自動辨識一些設備,例如USB、光碟機等等,當辨識後,linux會把辨識的設備掛載到這個目錄下
  • /mnt
  • 系統提供該目錄是為了讓使用者暫時掛載別的檔案系統的,可以將光碟機掛載到/mnt/上,然後進入該目錄就可以查看光碟機裡的內容了
  • /opt
  • 這是給主機額外安裝軟體所擺放的目錄。例如你安裝一個ORACLE資料庫就可以放到這個目錄下,預設是空的。
  •  /proc
  • 這個目錄是虛擬的目錄,它是系統記憶體的映射,可以透過直接存取這個目錄來取得系統資訊.
    • 這個目錄的內容不在硬碟上而是記憶體裡,可以直接修改裡面的某些檔案。
    • 例如可以透過下面的指令來屏蔽主機的ping指令,使別人無法ping你的機器
    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登入後複製
    /root
  • 此目錄為系統管理員,也稱為超級權限者的使用者主目錄
  • /sbin
  •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這裡存放的是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系統管理程式
  • #/srv
  • ##該目錄存放一些服務啟動之後需要提取的資料

    /sys
  • #這是linux2.6核心的一個很大的變化,該目錄下安裝了2.6核心中新出現的一個檔案系統sysfs。

      sysfs檔案系統整合了下面3種檔案系統的訊息,針對進程資訊的proc檔案系統、針對裝置的devfs檔案系統以及針對偽終端的devpts檔案系統。該檔案系統是內核設備樹的直覺反映。
    • 當一個核心物件被建立的時候,對應的檔案和目錄也在核心物件子系統中被建立
    /tmp
  • #這個目錄是用來存放一些暫存檔案的

    /usr
  •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錄,用戶的許多應用程式和檔案都放在這個目錄下,類似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錄

    /usr/bin
  • ##系統用戶使用的應用程式

    • /usr/sbin
  • 超級用戶所使用的比較高級的管理程式和系統守護程式

    • /usr/src
  • 核心原始碼預設的放置目錄

    • /var
  • 這個目錄中存放著不斷擴充的東西,習慣將那些經常被修改的目錄放在這個目錄下,包括各種日誌檔案

    • #/run
  • 是一個暫時的檔案系統,儲存系統啟動以外的信息,當系統重新啟動時,這個目錄下的檔案應該被刪掉或清除。

    檔案操作

#ll

#檔案屬性:Linux的檔案基本上分為3個屬性:可讀(r),可寫(w),可執行(x) 。權限位置排序順序是(以-rw-r--r--為例):

-rw(使用者)-r(同組使用者group)--r(其他使用者)--用戶可讀可寫,同組用戶可讀,其他用戶可讀

文件個數:

如果是文件,文件數就是1;如果是目錄,檔案數就是目錄內檔案的個數

所屬的群組:每一個擁有者都可以擁有一個以上的群組,不過大部分的使用者應該都只屬於同一個群組,只有當系統管理員希望給予使用者特殊權限時,才可能會給他另一個群組

檔案大小:檔案大小以byte表示,空白目錄一般都是1024byte

建立日期:以「月、日、時間的格式「

  • cd

#更改目錄指令
cd / 傳回根目錄
#cd /home 切換到home目錄下方
cd .. 返回上一層目錄'.'表示目前目錄
#cd /var/ftp/pub 一次切換到pub目錄下
#cd /root 切換到root使用者目錄下(註:root使用者目錄顯示為「~」)

目錄操作可使用絕對路徑(從根目錄開始),也可以使用相對路徑(從目前目錄開始)。為了能夠快速且準確的變更目錄,目錄操作應善於使用TAB鍵進行目錄名稱的自動補齊
  • cp

cp #拷貝指令
cp 123 /var/ftp/pub 把名為123的檔案拷貝到pub目錄下
#cp 123 /var/ftp/pub/456 #把名為123的檔案拷貝到pub目錄下同時改名為456
#cp -r /var/ftp/pub /home #把pub目錄拷貝到home目錄下
  • mv

# #移動指令mv 123 /var/ftp/pub把名為123的檔案移到pub目錄下mv 123 /var/ftp/pub/456把名為123的檔案移到pub目錄下並改名為456mv  /var/ftp/pub /home
#mv
##把pub目錄移到到home目錄下

mv 123 456
###將目前目錄下的檔案123更名為456 ##################
  • rm

#rm ##刪除指令
rm 123 #刪除目錄下名為123的檔案(檔案存在),需要按y確認
rm -f 123 #刪除文件,強行刪除,不需要確認
rm -r abc 刪除目錄下名為abc的目錄(目錄存在),需要按y確認
rm -fr abc 強制刪除目錄,不需要確認
rm -f a* 強行刪除目錄下以a開頭的所有文件,不需要確認
  • touch

##「建立檔案touch 123#建立名為123的檔案touch a b c新多個檔案
#touch
    stat

Inode:檔案識別碼

Links:指向Inode的連結

Access:最後一次檢視檔案內容的時間

Modify:最後一次修改檔案內容的時間

Change:最後一次修改檔案權限或其他檔案屬性的時間

使用stat可以讓上述三個時間重新一致

  • ln

ln#連結(快捷方式)ln -s yyy syyy已建立的連結(軟連結)syyy,然後使用cat syyy也可以查看yyy中的內容ln yyy hyyy
##創建yyy的連結(硬連結)hyyy,然後使用cat hyyy也可以查看yyy中的內容

cat/tac/less
#cat/lesscat /etc/passwd#less /etc/passwd##tac
#查看文字內容指令
檢視文字檔passwd的內容,只能查看最後一頁,只適合查看一頁以內的小文字檔案
##可使用上下遊標鍵及上下翻頁來捲動檢視文字檔passwd的全部內容,查看完畢後按q退出
#########和cat指令類似,只是顯示的內容是從後往前################

  •  head/tail

head -3 yyy 显示yyy文件的前三行内容
tail -3 yyy 显示yyy文件的后三行内容
head -3 yyy | tail -1 显示yyy文件第三行的内容
tail -f yyy 监控yyy的内容(监控Inode,当文件删除后,监控就停止,再次创建同名文件时,不会继续监控)
tail -F yyy 监控yyy文件的内容(监控文件名,当文件删除后,监控会暂停,再次创建同名文件时,监控会继续)

移除yyy后

tail -F yyy停止
登入後複製

因为还有一个hyyy指向和yyy一样的Inode,所以

tail -f yyy还在继续监控
登入後複製

 移除hyyy后

tail -f yyy停止监控
登入後複製

 再次创建yyy后,并向yyy中追加“hello”

tail -F yyy追加hello
登入後複製

tail -f yyy没有反应
登入後複製

 再次向yyy中追加数据

ping www.baidu.com >> yyy//将ping的内容追加到yyy文件中
登入後複製
tail -F yyy继续追加新的信息
登入後複製

  • find

find / -name yyy 全局搜索yyy文件的位置
find /ect -name yyy 在etc目录及子目录查找yyy文件
find /etc -name a*a

在etc目录及子目录查找a开头a结尾的文件

相关推荐:《Linux视频教程

以上是Linux學習筆記之檔案系統(整理分享)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工具

記事本++7.3.1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熱門話題

Java教學
1654
14
CakePHP 教程
1413
52
Laravel 教程
1306
25
PHP教程
1252
29
C# 教程
1225
24
Linux體系結構:揭示5個基本組件 Linux體系結構:揭示5個基本組件 Apr 20, 2025 am 12:04 AM

Linux系統的五個基本組件是:1.內核,2.系統庫,3.系統實用程序,4.圖形用戶界面,5.應用程序。內核管理硬件資源,系統庫提供預編譯函數,系統實用程序用於系統管理,GUI提供可視化交互,應用程序利用這些組件實現功能。

vscode終端使用教程 vscode終端使用教程 Apr 15, 2025 pm 10:09 PM

vscode 內置終端是一個開發工具,允許在編輯器內運行命令和腳本,以簡化開發流程。如何使用 vscode 終端:通過快捷鍵 (Ctrl/Cmd ) 打開終端。輸入命令或運行腳本。使用熱鍵 (如 Ctrl L 清除終端)。更改工作目錄 (如 cd 命令)。高級功能包括調試模式、代碼片段自動補全和交互式命令歷史。

vscode在哪寫代碼 vscode在哪寫代碼 Apr 15, 2025 pm 09:54 PM

在 Visual Studio Code(VSCode)中編寫代碼簡單易行,只需安裝 VSCode、創建項目、選擇語言、創建文件、編寫代碼、保存並運行即可。 VSCode 的優點包括跨平台、免費開源、強大功能、擴展豐富,以及輕量快速。

git怎麼查看倉庫地址 git怎麼查看倉庫地址 Apr 17, 2025 pm 01:54 PM

要查看 Git 倉庫地址,請執行以下步驟:1. 打開命令行並導航到倉庫目錄;2. 運行 "git remote -v" 命令;3. 查看輸出中的倉庫名稱及其相應的地址。

notepad怎麼運行java代碼 notepad怎麼運行java代碼 Apr 16, 2025 pm 07:39 PM

雖然 Notepad 無法直接運行 Java 代碼,但可以通過借助其他工具實現:使用命令行編譯器 (javac) 編譯代碼,生成字節碼文件 (filename.class)。使用 Java 解釋器 (java) 解釋字節碼,執行代碼並輸出結果。

Linux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Linux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Apr 16, 2025 am 12:19 AM

Linux的主要用途包括:1.服務器操作系統,2.嵌入式系統,3.桌面操作系統,4.開發和測試環境。 Linux在這些領域表現出色,提供了穩定性、安全性和高效的開發工具。

vscode終端命令不能用 vscode終端命令不能用 Apr 15, 2025 pm 10:03 PM

VS Code 終端命令無法使用的原因及解決辦法:未安裝必要的工具(Windows:WSL;macOS:Xcode 命令行工具)路徑配置錯誤(添加可執行文件到 PATH 環境變量中)權限問題(以管理員身份運行 VS Code)防火牆或代理限制(檢查設置,解除限制)終端設置不正確(啟用使用外部終端)VS Code 安裝損壞(重新安裝或更新)終端配置不兼容(嘗試不同的終端類型或命令)特定環境變量缺失(設置必要的環境變量)

vscode上一步下一步快捷鍵 vscode上一步下一步快捷鍵 Apr 15, 2025 pm 10:51 PM

VS Code 一步/下一步快捷鍵的使用方法:一步(向後):Windows/Linux:Ctrl ←;macOS:Cmd ←下一步(向前):Windows/Linux:Ctrl →;macOS:Cmd →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