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常見問題 > 麥克風是輸入設備還是輸出設備

麥克風是輸入設備還是輸出設備

青灯夜游
發布: 2022-08-22 12:00:49
原創
35793 人瀏覽過

麥克風是輸入裝置。輸入設備是用來向計算機輸入命令、程式、數據、文字、圖形、圖像、音頻和視頻等信息的;而麥克風是將聲音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能量轉換器件,可以將向計算機輸入音頻信息,因此麥克風是一種輸入裝置。

麥克風是輸入設備還是輸出設備

本教學操作環境:windows7系統、Dell G3電腦。

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都是進行人機互動的關鍵裝置。

輸出設備(Output Device)是電腦硬體系統的終端設備,用於接收電腦資料的輸出顯示、列印、聲音、控制週邊設備操作等。也是把各種計算結果數據或資訊以數字、字元、影像、聲音等形式表現出來。常見的輸出設備有顯示器、印表機、繪圖機、影像輸出系統、語音輸出系統、磁記錄設備等。

輸入設備:向電腦輸入資料和資訊的設備,是用來向電腦輸入指令、程式、資料、文字、圖形、影像、音訊和視訊等資訊的。 鍵盤,滑鼠,鏡頭,掃描儀,光筆,手寫輸入板,遊戲桿,語音輸入裝置等都屬於輸入裝置。而語音輸入裝置就包含麥克風。

麥克風

學名為傳聲器,由英文microphone(送話者)翻譯而來,也稱麥克風,微音器。麥克風是將聲音訊號轉換為電訊號的能量轉換器零件。分類有動圈式、電容式、駐極體和最近新興的矽微傳聲器,此外還有液體傳聲器和雷射傳聲器。大多數麥克風都是駐極體電容器麥克風,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具有永久電荷隔離的聚合材料振動膜。

麥克風的分類:

麥克風根據其換能原理可劃分為電動麥克風和電容麥克風兩種。其中電動類可細分為動圈麥克風和鋁帶麥克風。

  • 常見的商用麥克風類型有電容式麥克風、晶體麥克風碳質麥克風以及動態麥克風。

  • 常用的電容式麥克風所使用的能量源有兩種:直流偏壓電源和駐極體薄膜。

這兩種電容式麥克風和晶體麥克風都是將聲能轉換為電能,產生一個變化的電場。碳質麥克風採用直流電壓源,透過聲音振動改變其電阻,從而將聲音訊號轉換為電訊號。

電容式、晶體以及碳質麥克風都產生一個與敏感膜位移成正比的電壓訊號,而動態麥克風則產生一個與敏感膜的振動的振動速率成正比的電壓訊號。

動態麥克風採用永久磁鐵為能量源,基於電感效應將聲能轉換為電能。

技術指標

  • 靈敏度

    指麥克風的開路電壓與作用在其膜片上的聲壓之比。實際上,麥克風在音場必然會造成聲場散射,所以靈敏度有兩種定義。一種是實際作用於膜片上的聲壓,稱為聲壓靈敏度,另一種是指麥克風未置入聲場的聲場聲壓,稱為聲場靈敏度,其中聲場靈敏度又分為自由場靈敏度和擴散場靈敏度。通常錄音用麥克風給出聲壓靈敏度,測量用麥克風因應用類型給出聲壓或聲場靈敏度 。

    靈敏度的單位是伏/帕(伏特/帕斯卡,V/Pa),通常使用靈敏度來表示,參考靈敏度為1V/Pa 。

  • 頻率響應

    是指當麥克風接受到不同頻率聲音時,輸出訊號會隨著頻率的變化而放大或衰減。最理想的頻率響應曲線為一條水平線,代表輸出訊號能直實呈現原始聲音的特性,但這種理想情況不容易實現。一般來說,電容式麥克風的頻率響應曲線會比動圈式的來得平坦。常見的麥克風頻率響應曲線大多為高低頻衰減,而中低頻略為放大。

    頻率響應曲線圖中,橫軸為頻率,單位為赫茲,大部份情況取對數來表示;縱軸則為靈敏度,單位為分貝。

  • 阻抗

    3-pin XLR接頭可產生平衡輸出訊號,可有效消除外來的雜訊幹擾。三支針腳會標示1、2、3三個數字;在美規中,1代表接地線,2代表正相(hot)訊號號,3代表反相(cold)訊號號;歐規中,1代表接地線,2代表反相(cold)訊號號,3代表正相(hot)訊息。

  • 訊號雜訊比

    以傳聲器輸出訊號電壓與傳導器內在雜訊電壓比值的對數值來衡量。一般優質電容式傳聲器的S/N值為55~57dB。

  • 動態範圍

    動態範圍小,會造成聲音失真,音質變壞,因此要求足夠大的動態範圍。

  • 等效雜訊等級

    聲波的聲壓作用在傳聲器上所產生的輸出電壓同傳聲器本身固有雜訊所產生的輸出電壓相等,此聲波聲壓等於傳聲器的等效雜訊等級。

  • 總諧波失真(THD)

    諧波失真是指輸出訊號比輸入訊號多出來的諧波成分。諧波失真由於系統不是完全線性造成的。所有附加諧波電平總和稱為總諧波失真。一般說來,500Hz頻率處的總諧波失真最小,因此不少產品都以此頻率的失真作為它的指標。總諧波失真在1%以F,入耳分辨不出來,超過10%就可以明顯聽出失真的成分。數值越小,音色就更純淨,表示產品品質越高。一般產品的總諧波失真都小於1%(以500Hz頻率測量)

#更多相關知識,請造訪常見問題欄位!

以上是麥克風是輸入設備還是輸出設備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來源:php.cn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門教學
更多>
最新下載
更多>
網站特效
網站源碼
網站素材
前端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