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高溫衝上熱搜,為了緩解持續高溫乾旱帶來的不利影響,浙江省多地開展大規模人工增雨,不僅給燥熱的夏日帶來了些許清涼,也對緩解氣象乾旱、降低森林火險等級起到了積極作用。那麼,人工增雨作業是如何進行的呢?背後有何玄機呢?
受連續晴熱高溫天氣影響,浙江全省出現區域性較嚴重乾旱,浙北大部地區已出現中度到重度氣象乾旱,局部特旱。 7月17日,根據雲水條件分析,浙北、浙西和沿海地區有一定的增雨作業條件,於是浙江省氣象部門抓住有利天氣形勢,迅速進行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
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浙江省多地降水效果明顯。 7月17日11時至17時,浙江省平均雨量達2.6毫米,11市均有降雨。其中,嘉興平均雨量最大,達12.9毫米。 7月18日,杭州、寧波奉化、紹興柯橋、湖州、金華蘭溪等40地還有人力增雨作業計畫。
很多人把人工增雨簡單理解為“人工降雨”,雖然都是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但其實兩者有著本質區別。人工增雨不是“無中生有”,憑空造雨,而是在遇到本身就有降水條件的雲團時,透過科技手段“刺激”,從而達到增加降雨量、延長降雨時間的效果。
有網友表示:「感謝人工增雨,『折工』變回浙江了。」也有很多網友疑惑為何不早點進行人工增雨,這樣也能儘早緩解高溫情況。這是因為人工增雨是一項「系統」工程,並非隨心所欲,需要滿足以下前提條件:
氣象部門:人工增雨作業並不是氣象部門可以憑空而為的,需出現連續的晴熱高溫、農業乾旱、環境污染、森林火險等級高等情況。
自然條件:人工影響天氣增雨率大概在10%~20%之間。不過,人工增雨作業需要有適當的天氣條件才能進行,晴天或少雲時是不具備人工增雨作業條件的。
地面條件:人工增雨需要在確保絕對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開展,尤其是火箭增雨作業,火箭彈能達到的高度基本上在4000米到8000米,需要空域管理部門緊密配合。像人口密度大的市中心,就不具備人工增雨的作業條件。
因此,無論是人工增雨作業,或是其他人工影響天氣的作業,一般都會至少提前3天左右進行協調、制定作業計畫。
人工增雨主要有地面火箭、煙爐、瓦斯砲和空中飛機等四種途徑。其中,火箭作業和地面煙爐作業是目前採用最多的人工增雨作業方式。那麼人工增雨背後還有哪些「黑科技」輔助呢?
比較傳統人影作業流程,現在的火箭也聯了網,物聯網可以強化作業裝備與彈藥等關鍵環節的安全管理,對存在的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及時提醒、及時處理,作業人員下載終端機後,手機就能監控,很方便。
新一代火箭發射架安全鎖定裝置也透過優化數位密碼結構和驗證過程提高了作業的安全性,透過密碼、指紋二合一的身份識別環節及多人身份確認環節,能確保在單一密碼外洩的情況下,仍能確保作業設備的安全鎖定狀態。
安全是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的生命線,無論是飛機增雨或火箭增雨,氣象部門也需要與軍民航、機場等多部門配合,嚴格遵守空域管理等相關制度。
結論:總的來說,在高溫面前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人工增雨也算是好事。它的數量、範圍、條件氣象工作人員都有嚴格掌控,在合理基礎上進行增雨彈發射「百利而無一害」。不過,人工影響天氣並不能改變天氣系統內在規律和接下來的天氣走勢。據氣象部門預測,在短暫緩解高溫過後,7月20日左右,酷暑天氣又將「捲土重來」。
以上是降溫解旱黑科技滿滿,人工增雨背後有何玄機?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