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Nature年度指數出爐,漲幅最快50機構,中國佔31席!
剛剛,2022年Nature年度指數報表公佈了。
在前50家研究機構中,漲幅最快的31家機構都在中國。
相較之下,21年名單中的前十名中國祇佔兩家,分別是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
上幾張圖大家感受一下。
中國漲幅最大
在成長最快的50家機構中,只有10家來自其他國家或地區。
他們認為,最新的結果可能反而顯示中國政府對科學的長期投資正在開始取得成果。
此後,985計劃擴大到總計39所大學。
而後,2017年,中國政府又公佈了「雙一流」倡議,確定了140所有潛力成為世界一流學府的大學。
不僅如此,政府還劃定了一部分學科專業,立志要在世界各地成為領導者。
林表示,「我並不覺得雙一流計畫是出於什麼虛榮的目的辦的...雖然肯定有國際聲譽這方面的考慮,但是投資是實打實的,就是為了發展一些中國認為比較重要的學科,然後爭取相應的戰略主導地位。」
「這不僅是國際排名的事,更關乎和美國在戰略高層的競爭。」
北京清華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部主任Hamish Coates表示,「持續充足的資金也會產生正面的影響。研究人員可以根據經費有條理地規劃未來幾年的研究路線。」
「就拿雙一流倡議舉例,中國政府在這項戰略中承諾了要將科學發展放在第一位,且至少到2050年。這表明,政府很清楚科研是怎麼進行的。」
Coates對此發表了一些不同看法。他認為,正在進行的研究數量是存在臨界值的,一旦達到,中國政府對科學研究的投資就會逐漸減少。雖然,他並不認為這個現象會在最近幾年出現。
「英國和美國這類傳統科研強國都出現了這種情況。打個比方,現在你在美國投資100萬美元用於科研所取得的成績,一定是少於在中國投資100萬美元的。這是最基礎的經濟學法則了,有一天中國在科研上的投入也會出現邊際遞減。」
在2020到2021年這一年的時間裡,中國的科研機構在Nature中的佔比要比世界上其它國家或地區的機構上升要快。這是一種巧合嗎?
再往深入想,新冠疫情和這個指數有沒有關係?林表示,不可能有一個100%正確的答案。
「在英國,疫情期間政府為了確保學生們的安全,要求大力發展線上教學,政府也給予了不少支持。這也許是英國科研進展放緩的一個成因。因此我可以推測,西方國家的研究者也有別的事要忙。但是,這也只是我的推測,我不可能找得出數據來證實我的推測。」
「沒有相關的數據能驗證我們的推理。我們也沒法肯定地說中國的研究人員是不是相比於其它國家的研究人員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要小一些。我一向對涉及到疫情的問題很謹慎。」
Coates認為,「疫情有沒有影響Nature的指數表,怎麼影響的,影響了多少,這些問題現在來討論還為時過早。幾年內可能都不能得出一個確鑿的結果。總之,不能單方面的把所有的變化都歸給新冠疫情。」
接著,林指出了另一個問題。全世界的學者都在感慨「不發表就淘汰」的文化現象。這指的是,如果一個研究結果沒有能發表在任何期刊上,那麼這項研究就注定會被淘汰。
在這種想法的影響下,研究人員在影響力高的期刊上發表文章就變得尤為重要。而這種現象,或是說思潮,在中國尤為普遍。
而且,這種現像在英國可能還沒那麼棘手。英國的研究人員在開始科學研究之旅之前,並不需要有多少已發表的論文給自己背書,但是在中國可不行。中國大學的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定量的文章在期刊上發表才可以。甚至,連碩士生都有相關要求。
此外,中國學生如果在研究生期間沒發表過論文,那他們是不能畢業的。
林表示,西方國家的許多研究人員都在譴責這種環境帶來的壓力。對發表的論文數量進行要求,以此來制定各種標準,會滋生出一種惡性的工作環境。
而這種發論文的壓力能部分解釋中國科研機構的統治力越來越強、上升速度越來越快的現象。
林認為,中國的高等教育系統是可以採取一些辦法來緩解過大的「發文」壓力的。弱化對發文數量的強調,可以減輕研究人員的壓力,這樣才能增加科學研究的產出。
在中國,學者到了60歲基本上就不搞科研,開始專心帶學生了。然而在西方,80歲的學者還在和年輕人搶經費。
這就是環境的差別。
我們是不可能孤立地預測或解釋觀察到的趨勢的。不整體來看的話,我們就很難理解為什麼中國今年和去年的Nature指數為什麼差異這麼大。研究機構的發展速度又為什麼差異這麼大。
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的科學研究經費一直是充足的。今年的強勁表現很可能就是未來發展的預兆。
總之,儘管可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未來可期。
以上是2022年Nature年度指數出爐,漲幅最快50機構,中國佔31席!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熱門話題

ChatGPT 自發布以來一直受到關注,被認為是當前最強大的語言模型之一。它的文本生成能力已經不輸人類,甚至有機器學習頂會為此明令禁止研究者使用 ChatGPT 寫論文。但近期有一篇論文居然在作者一欄明確署名 ChatGPT,這是怎麼回事?這篇論文是發表在醫學研究論文平台 medRxiv 上的《Performance of ChatGPT on USMLE: Potential for AI-Assisted Medical Education Using Large Language Mo

作為當前全球最負盛名的 AI 學術會議之一,NeurIPS 是每年學界的重要事件,通常在每年 12 月舉行。大會討論的內容包含深度學習、電腦視覺、大規模機器學習、學習理論、最佳化、稀疏理論等眾多細分領域。今年 NeurIPS 已是第 36 屆,將於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9 日舉行,為期兩週。第一週將在美國新奧爾良 Ernest N. Morial 會議中心舉行現場會議,第二週改為線上會議。 9 月下旬,NeurIPS 公佈了今年的論文接收情況,今年各界一共提交了 10411 篇論文,2

本站11月2日消息,11月1日,由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共同建置的PubScholar公益學術平台正式對社會公眾開放,可免費取得的全文資源量約8,000萬篇,包括科技論文全文資料約2,122萬篇,專利全文資料約5,878萬篇。該平台一經上線,得到了社會的高度關注,訪問量驟增,當前服務響應緩慢,官方現已暫停服務,表示正努力進行服務擴充。 PubScholar平台官方也呼籲:請大家合理使用平台服務,禁止使用高並發工具存取和下載文獻,希望大家共同營造和維護公益學術環境。該平台首期整合整合了中科院的科技成果

本站10月25日消息,知網今日發佈公告,為助力科研機構更好地實現成果有效管理和挖掘利用,知網在實現機構知識資產保存、管理和傳播一站式服務的基礎上,打造了CNKI學術成果庫(機構知識庫),提供全週期智慧化建庫平台及成果大數據應用分析工具。此外,為提供不同層級機構提供輕量化、便利化的學術成果庫建置方案,知網推出雲端版學術成果庫。知網表示,雲版學術成果庫全面匯集、治理機構的學術成果產出,關聯成果與機構、學者之間的關係,實現機構學術成果庫輕量化建設和快速實施,向用戶提供完整、準確的本機構成果數據及展示分析服

剛剛,2022年Nature年度指數報表公佈了。在前50家研究機構中,漲幅最快的31家機構都在中國。相較之下,21年名單中的前十位中國只佔兩家,分別是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以江蘇大學為例,2020至2021年度其學術成就囊括了82家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同時,調整後的自然指數「火箭式」上漲了118%。上幾張圖大家感受一下。其中包括國際食品領域頂級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資訊系統學科領域頂級期刊「Inform

AI火,搞AI的人就火。不,根據Insider最近的一次採訪報道,科技類公司正風卷殘雲般地從史丹佛、麻省理工、康乃爾大學等強校裡搶人。搞AI計畫的大學生全成了香餑餑。其實,不光這些專業的大學生人人追捧,這些科技公司也很受大學生們的青睞。待遇好、前景好、公司氣氛好,幹嘛不去。其中一位受訪的學生表示,「特斯拉的活動真的很吸引人,他們投入了許多精力。」雙向配對?從學生的角度講,每過一段時間,基本上以十年為期,都會迎來某個技術上的轉折。於是大學生們就會趨之若鷯地湧向熱門產業。網路時代,無數大學生湧

IT家8月24日消息,《自然》期刊雜誌8月23日刊登了IBM研究實驗室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種能效為傳統數位電腦晶片14倍的AI類比晶片。據稱,該晶片在語音辨識上的效率超過了通用處理器,並有望突破目前AI開發因為算力性能不足、效率不高而導致的瓶頸。在這篇文章摘要中表示,目前擁有數十億個參數的AI模型可在一系列任務中實現較高精度,但也凸顯出傳統通用處理器(包含圖形處理器、中央處理器等)效能低下的問題。為此,研究團隊提出「模擬記憶體運算」的方案,透過在自身的記憶體上並行執行矩陣-向量乘法,提供更強的能效。研

IT之家6月13日消息,創刊於1869年的著名科學期刊《自然》雜誌近日在一篇社論中宣布,為了確保研究的誠信、透明和道德,將不會刊登任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AI)工具創作的圖片、影片或插圖,除非是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文章。生成式人工智慧是一種利用大量資料訓練模型,然後產生新的內容的技術。例如,ChatGPT和Midjourney就是兩種流行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可以分別產生文字和圖像。 《自然》雜誌認為,這種技術雖然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也帶來了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首先,生成式人工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