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永續性、綠色建築和設施資本規劃
2、設施經理的 BIM
3、人工智慧與建築環境對話
4、無人機改善設施狀況評估
5、透過機器學習和物聯網優化設施
6、數位孿生和資料視覺化重塑建築、工程和施工
展望未來
首頁 科技週邊 人工智慧 2023年影響設建築施管理發展的技術趨勢

2023年影響設建築施管理發展的技術趨勢

Apr 11, 2023 am 10:11 AM
數位孿生 綠建築

2023年影響設建築施管理發展的技術趨勢

在過去的2022 年,數位轉型主導了設施管理領域的發展。因此,技術和資訊管理在設施規劃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設施規劃的最新趨勢呼應了這些轉變。

接下來,我們一起探討 2023 年改變設施資本規劃的一些技術趨勢。

1、永續性、綠色建築和設施資本規劃

氣候變遷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尤其是對於那些管理設施、實體資產和基礎設施的人來說。設計真正可持續和有彈性的建築意味著要考慮氣候變遷的潛在副作用。

科學家和經濟學家現在預測,氣候變遷將越來越多地增加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例如颶風、洪水、熱浪、強風和冬季風暴。所有這些都會對建築物和基礎設施的結構完整性產生負面影響。防範未來的自然災害以及安排和執行與天氣損害相關的維修對設施經理和資本規劃主管來說是一項重大挑戰。

因此,我們預測綠色建築技術將成為設施資本規劃中越來越流行的趨勢。 綠色建築技術使用先進技術開發在所有生命週期階段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建築:從設計、施工、營運、維護和改造,到拆除。

由於其眾多好處, 設施經理和資本規劃人員越來越多地採用綠色建築技術,該技術可提供更有效率的建築、施工和營運成本。 

綠色建築技術的核心是效率:從能源到材料再到水、營運、維護最佳化,再到廢棄物和有毒物質的減少。

綠色建築的總體目標是減少建築物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包括二氧化碳和其他有毒氣體的排放以及因不負責任地採伐建築材料而導致的自然資源枯竭。

2、設施經理的 BIM

這是我們在2023 年需要重點關注的技術工具之一  。 BIM 為設施經理提供了改善協作和溝通的巨大機會。

建築資訊模型 (BIM)傳統上由承包商和建築師使用,是一種用於開發和擴展建築專案虛擬模型的工具。雖然 BIM 不是一項新技術,但它在設施管理領域變得越來越普遍。 

BIM 為設施經理提供設施、資產和基礎設施的完整視覺化模式。設施專業人員利用這些工具的強大功能進行專案管理、交付和資料可存取性。當與現有工作訂單程序或設施維護軟體整合時,設施團隊可以提高檢索準確資產資訊和洞察力的能力。

3、人工智慧與建築環境對話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使用AI 監控物理資產並收集情報,可以更輕鬆地在資產性能受到影響之前或資產發生故障之前預測資產的性能生命週期。這可以幫助設施管理團隊更有效地執行預防性維護,並在潛在問題成為問題之前解決它們。

人工智慧有可能增加建築物的力量和靈活性。透過利用從儀表、公用設施、BMS、感測器和連接設備收集的數據,自動響應不斷變化的天氣、佔用和設備性能條件,以便建築物的所有者和運營商可以優化節能並提高舒適度。

此外,人工智慧使設施能夠更好地響應租戶快速變化的需求,例如永續性目標、舒適度要求、辦公室佈局和技術驅動的便利設施。

4、無人機改善設施狀況評估

無人機技術正在迅速發展。它變得更有效率且成本更低。例如,想像在不在鷹架上浪費時間或金錢的情況下進行屋頂檢查——這是無人機為設施和基礎設施的所有者和運營商提供的重要好處之一。

我們預測,建築物、基礎設施所有者和營運商將在未來幾年開始整合無人機,對建築物和室外空間進行空中監視。這將使安保人員能夠更有效地監控大面積區域。

雖然商業用途的無人機技術仍在不斷湧現,而且必須解決許多安全問題,但在許多地方已有無人機勘測歷史遺蹟的成功案例。這預示著使用無人機進行詳細狀況評估的前景。   

無人機將為提高設施管理效率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在設施狀況評估期間實施無人機的最顯著好處之一是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自動化。雖然 2023 年無人機在整個產業的使用可能會受到限制,但我們預計未來幾年 CRE 高階主管的受歡迎程度將會激增。

5、透過機器學習和物聯網優化設施

設施優化已經遠遠超出了簡單地管理能源消耗作為提高底線的策略。相反,它已經透過專注於增強資產性能、互聯建築和預防性維護管理的創新技術和軟體平台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

連網設備為從未存在過的建築物產生資料集-現在可以透過機器學習加以利用。建築物業主、管理者和工程師將使用機器學習來篩選資料並解鎖對市場趨勢、建築性能優化和其他大數據應用程式的洞察力。

自動化的好處是無限的。例如,集中式樓宇自動化系統 (BAS) 將無縫地自動監控這些基本功能,而不是依賴租戶或設施團隊成員持續監控溫度水平、工作訂單的湧入或關燈。

此外,由於這些系統不斷收集數據,可以根據即時洞察優化您的實體資產。這使設施管理團隊能夠分析使用模式,從而能夠制定策略以節省資金並提高整個資產組合的效率。

到2023 年,我們預測設施資本規劃和管理行業花在手動收集數據上的時間將大大減少,而在物聯網、樓宇自動化和機器學習的幫助下,將有更多時間朝著優化目標邁進。

6、數位孿生和資料視覺化重塑建築、工程和施工

數位孿生是一種虛擬模型,它是代表其整個生命週期的實體物件或系統的精確副本(孿生)。例如,這可能是建築物、HVAC 系統、橋樑、交通系統等...

連接的感測器監控實體資產、收集資料並將其直接對應到虛擬模型上。這允許設施經理和資本規劃人員查看有關物理事物的即時資訊。

數位孿生使用來自連接感測器的資料來展示資產在其整個有用生命週期中的表現。透過物聯網 (IoT) 的數據,可以測量特定資產的健康狀況和效能指標,例如溫度和濕度。

最近,關於區塊鏈對設施管理部門的好處的討論很多。因此,區塊鏈這種用於追蹤系統內活動和行動的分類帳技術,正成為設施管理中使用的技術中更為重要的部分。

根據相關機構的說法,區塊鏈可以徹底改變合約管理、工作訂單處理、支付處理、設施管理和維護需求跟踪,並提高整體設施透明度。 

儲存在區塊鏈中的資料有可能快速、輕鬆地審查,即使是由不同的部門維護。這是因為它提供了快速且準確的數據分析。此外,由於區塊鏈共享真相的單一來源,高度機密或專有資料的安全性要高得多。

區塊鏈的一個優點是它將透過減少和消除那些可怕的手動操作來簡化流程並降低成本。這幾乎可以適用於任何功能,包括預防性維護、工作指示、環境健康和安全規劃以及空間管理。

雖然區塊鏈的廣泛實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投入時間和精力來評估和研究如何實施這項令人興奮的新技術仍然是一個好主意。

展望未來

設施規劃將產業內的工作人員與受影響的人員連結起來。這些設施管理趨勢表明,雇主和服務提供者正在從交易型轉變為體驗型。 

這些技術正在顯著改變設施管理產業,很高興看到這些技術將如何發展。然而,數位轉型是一場關於改善實體資​​產品質、生產和壽命的正在展開的革命。

以上是2023年影響設建築施管理發展的技術趨勢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R.E.P.O.能量晶體解釋及其做什麼(黃色晶體)
1 個月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R.E.P.O.最佳圖形設置
1 個月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R.E.P.O.如果您聽不到任何人,如何修復音頻
1 個月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R.E.P.O.聊天命令以及如何使用它們
1 個月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熱工具

記事本++7.3.1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2024年AEC/O產業五大發展趨勢 2024年AEC/O產業五大發展趨勢 Apr 19, 2024 pm 02:50 PM

AEC/O(Architecture,Engineering&Construction/Operation)指在建築業中提供建築設計、工程設計、施工及營運的綜合服務。 2024年,AEC/O產業在技術進步中面臨不斷變化的挑戰。今年預計將整合先進技術,預示著設計、建造和營運的典範轉移。為了因應這些變化,業界正在重新定義工作流程,調整優先級,增強合作,以適應快速變化世界的需求。 AEC/O產業以下五大趨勢將成為2024年的關鍵主題,推薦其邁向更整合、反應迅速且永續的未來:一體化供應鏈、智慧工

數位孿生與未來城市建設 數位孿生與未來城市建設 May 04, 2023 am 10:52 AM

數位孿生(DigitalTwin),也稱為“數位雙胞胎”,是充分利用實體模型、感測器更新、運行歷史等數據,整合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機率的模擬過程,在虛擬空間中完成映射,從而反映相對應的實體裝備的全生命週期過程。數位孿生最為重要的啟發意義在於,它實現了現實物理系統向空間數位化模型的回饋。美國國防部最早提出利用數位孿生技術,用於航空航天飛行器的健康維護與保障。數位孿生技術的引進是21世紀最具開創性的創新。如今,數位孿生技術已在各個經濟領域中直接應用,尤其是在製造業、醫療保健等領域。最近,AE

IoT感測器和AI如何徹底改變智慧建築 IoT感測器和AI如何徹底改變智慧建築 Apr 12, 2024 am 09:10 AM

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智慧建築已成為當今建築業的強勁助流。在智慧建築的崛起過程中,物聯網(IoT)感測器和人工智慧(AI)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的結合不僅是簡單的技術應用,更是對傳統建築概念的徹底顛覆,為我們帶來了更智慧、更有效率和舒適的建築環境。在過去幾年中,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後,隨著對設施管理人員的期望發生變化以及可行性需求的擴大,樓宇管理面臨的挑戰也隨之增加和演變。在辦公室內工作環境向更融合和靈活的工作環境的轉變也改變了商業建築的使用方式,需要即時了解建築使用、居住者趨勢

2024年的數位孿生與人工智慧發展展望 2024年的數位孿生與人工智慧發展展望 Jan 25, 2024 pm 05:12 PM

人工智慧(AI)和數位孿生是備受關注的技術領域,應用廣泛。以下是它們的一些趨勢:1.在城市中實施生成式人工智慧到2024年,人工智慧(AI)將在塑造城市技術格局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城市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特別是在交通管理和緊急應變等領域運用人工智慧。然而,過去18個月的突出發展是對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潛力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尤其是在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應用方面。生成式人工智慧,以LLM為代表,展示了城市在提高效率和促進與資訊的獨特互動方面的潛在能力。預計城市將越來越多地採用LLM,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為

CES 2024被機器人主導 CES 2024被機器人主導 Jan 15, 2024 pm 07:33 PM

機器之能通報編輯:佳琪2024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這項科技界的風向標活動剛結束。身為全球備受矚目的科技盛會,CES吸引了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家尖端科技企業。各家品牌紛紛展現了最先進的技術和產品。英偉達的AIPC佈局、英特爾最新的第14代處理器、發布3天即售罄3萬台的RabbitR1......今年的CES見證了億點點新變革的發生。超過13萬名與會者親臨現場,體驗了一把「黑科技照進現實」的震撼。在CES的展覽廳裡,機器人總是最引人注目的焦點,其中有幾個別具創新性和前瞻性的機器

開發數位孿生前的七個步驟 開發數位孿生前的七個步驟 May 15, 2023 pm 09:34 PM

隨著雲端基礎設施、邊緣運算、物聯網、分散式資料管理平台和機器學習能力的進步,數位孿生已從科幻小說轉變為更主流的業務能力。長期以來,企業可以承受OT和IT之間的分離,但對於製造商、建築業、零售業和其他必須連接物理世界和數位世界的企業而言,情況已不再如此。數位孿生是實現這種連接的一種管道,其具有優化生產和提高品質的營運優勢。更重要的是,當使用對真實世界數據的機器學習來改善產品、服務和業務流程時,可以帶來策略效益。以下為開發數位孿生前的7個步驟:1、研究成功部署在集思廣益並深入任何新技術領域之前,還是建

用數位孿生打造新一代機器人 用數位孿生打造新一代機器人 Apr 08, 2023 am 11:51 AM

随着制造商和仓储商转向利用机器人技术来应对压倒传统技术和实践的市场压力,机器人的地位空前高涨。然而,这些机器人不是过去的那种机器了,前者是物理上令人生畏的系统,但智能性和机动性很有限,不能很好地与人类交互。现在的机器人是一种灵活的系统,智能性和感知能力显著提升,可以在和人类协同工作的时候执行复杂和精细的任务。要构建新一代机器人,工程师们就需要能够提供更高可视性、灵活性和效率的技术和实践。为了应对前所未有的复杂程度,所有工程学科都必须以前所未有的协作方式展开协同,利用数据丰富的环境。这就是数字孪生

WebMan技術在數位孿生技術中的最佳化與應用 WebMan技術在數位孿生技術中的最佳化與應用 Aug 26, 2023 am 09:39 AM

WebMan技術在數位孿生技術中的最佳化與應用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數位孿生技術在各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數位孿生是指透過虛擬的模擬環境來模擬和預測現實物體或系統的運作狀態。在數位孿生技術中,WebMan技術的最佳化與應用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介紹WebMan技術在數位孿生技術中的最佳化以及一些範例應用。 WebMan技術是一種用於建立和管理基於Web的應用程式的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