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了解模型、幹預措施以及乾預措施的利弊之間的相互作用 
模型有用性分析的一個例子:高級護理計劃
首頁 科技週邊 人工智慧 我們如何確保醫療保健 AI 有用?

我們如何確保醫療保健 AI 有用?

Apr 11, 2023 pm 12:40 PM
醫療保健 預測模型 shah

在醫療保健業務的大計劃中,預測模型所發揮的作用與驗血、X 射線或 MRI 的作用無異:它們影響有關幹預是否合適的決策。

我们如何确保医疗保健 AI 有用?

「從廣義上講,模型進行數學運算並產生機率估計,幫助醫生和病患決定是否採取行動,」史丹佛醫療保健首席資料科學家和 史丹佛大學HAI 教員Nigam Shah表示。但這些機率估計只有在觸發更有益的決策時才對醫療保健提供者有用。

「作為一個社區,我認為我們被模型的表現所困擾,而不是問這個模型有用嗎?」 Shah說。 「我們需要跳脫這種模式思考。」

Shah 的團隊是少數幾個評估醫院是否有能力基於模型進行幹預的醫療保健研究小組之一,以及乾預措施是否對患者和醫療機構有益。

「人們越來越擔心人工智慧研究人員正在左右建立模型而沒有部署任何東西,」Shah 說。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原因是建模者未能進行有用性分析,以顯示由模型觸發的干預如何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融入醫院運營,同時弊大於利。 「「如果模型開發者願意花時間進行這種額外的分析,醫院也會關注的。 」他說。

Shah 表示,運籌學、醫療保健政策和計量經濟學領域已經存在進行有用性分析的工具,但醫療保健領域的模型開發人員使用它們的速度很慢。他自己的團隊試圖透過發表一些論文來改變這種心態,敦促更多的人評估他們的模型的實用性。其中包括一份JAMA論文,闡述了建模者考慮有用性的必要性,以及一份研究論文,該論文提出了一個分析預測模型在醫療保健中的有用性的框架,並展示了它如何使用現實世界的例子來工作。

「就像醫院可能在其運作中添加的任何新事物一樣,部署新模型必須是值得的,」Shah 說。「有成熟的框架來確定模型的價值。現在是建模師使用它們的時候了。 」

我们如何确保医疗保健 AI 有用?

了解模型、幹預措施以及乾預措施的利弊之間的相互作用 

如上圖所示,模型的有用性取決於模型之間的相互作用、它觸發的干預以及乾預的利弊,Shah 說。

首先,這個模型——它經常得到最大的關注——應該擅長預測它應該預測的任何東西,無論是病人再入院的風險還是患糖尿病的風險。此外,Shah 說,它必須是公平的,這意味著它產生的預測同樣適用於所有人,無論種族、民族、國籍或性別如何;而且必須可以從一個醫院站點推廣到另一個醫院站點],或者至少對當地醫院人口做出可靠的預測;此外,它還應該是可解釋的。

其次,醫療機構必須根據測試或模型製定關於何時以及如何進行幹預的政策,以及關於誰負責幹預的決定。他們還必須有能力(足夠的人員、材料或其他資源)進行幹預。 

#Shah表示,制定關於是否或如何以特定方式乾預以回應模型的政策會影響健康公平。談到公平,Shah 表示,「研究人員花了太多的時間關註一個模型是否對所有人都同樣準確,而沒有足夠的時間關注幹預是否會讓所有人平等受益——儘管我們試圖解決的大多數不公平現像都來自後者。 」

例如,預測哪些病人在預約時不會出現,如果它的預測對所有種族和民族群體都一樣準確,那麼它本身可能並不不公平,但如何干預的選擇——是否重複預約時間或提供交通支持以幫助人們到達預約地點——可能會對不同群體的人產生不同的影響。

第三,幹預的利大於弊。Shah說,任何干預都可能產生積極和消極的後果。因此,模型預測的有用性將取決於它所觸發的干預措施的利弊。

要了解這種交互作用,請考慮一個常用的預測模型: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風險方程,它依賴於九個主要數據點(包括年齡、性別、種族、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壓、吸菸病史、糖尿病狀態和抗高血壓藥物的使用)來計算患者10 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 Shah 說,對 ASCVD 風險方程式的充實有用性分析將考慮上圖的三個部分,並發現它是有用的。

首先,該模型被廣泛認為對心臟病具有高度預測性,並且還具有公平性、可推廣性和可解釋性。其次,大多數醫療機構透過遵循標準政策進行幹預關於開立他汀類藥物的風險水平,並且有足夠的干預能力,因為他汀類藥物廣泛可用。最後,對他汀類藥物使用的危害/益處分析表明,大多數人從他汀類藥物中受益,儘管有些患者無法忍受他們的副作用。

模型有用性分析的一個例子:高級護理計劃

上面的 ASCVD 範例雖然具有說明性,但可能是最簡單的預測模型之一。但預測模型有可能觸發幹預措施,從而以更複雜的方式擾亂醫療保健工作流程,並且某些幹預措施的利弊可能不太清楚。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Shah 和他的同事開發了一個框架來測試預測模型在實務上是否有用。他們使用觸發稱為高級護理計劃(ACP)的干預的模型演示了該框架。 

ACP 通常提供給即將結束生命的患者,涉及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以及患者失去能力時的願望進行公開和誠實的討論。這些對話不僅讓患者對自己的生活有一種控制感,而且還降低了醫療成本,提高了醫生的士氣,有時甚至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Shah 在史丹佛的團隊開發了一個模型,可以預測哪些住院病人可能在未來 12 個月內死亡。我們的目標是:確定哪些患者可能從 ACP 中受益。在確保模型可以很好地預測死亡率並且公平、可解釋和可靠之後,該團隊進行了兩項額外的分析,以確定該模型觸發的干預是否有用。

第一個是成本效益分析,發現成功的干預(向模型正確識別為可能受益的患者提供ACP)將節省約8,400 美元,同時對不需要ACP 的人進行幹預(即模型錯誤)將花費約3,300 美元。 「在這種情況下,非常粗略地說,即使我們只對了三分之一,我們也會收支平衡,」Shah 說。 

但分析並沒有就此停止。 「為了節省那些承諾的 8,400 美元,我們實際上必須執行一個工作流程,例如,在 48 小時內涉及 21 個步驟、三個人和七個交接,」Shah 說。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能做到嗎?」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團隊模擬了500 個住院日的干預,以評估醫療服務提供因素,例如人員有限或時間不足(由於病人出院)將如何影響介入的益處。他們還量化了增加住院人員與在門診提供 ACP 相比的相對益處。結果:擁有門診選項可確保更多預期收益。 「我們只需要跟進一半的出院患者即可獲得 75% 的效用,這非常好,」Shah 說。

這項工作表明,即使你有一個非常好的模型和一個非常好的干預,只有當你也有能力提供幹預時,一個模型才會有用,Shah 說。雖然事後再看可能會讓這個結果看起來很直觀,但 Shah 說,當時並非如此。 「如果我們沒有完成這項研究,史丹佛醫院可能剛剛擴大了提供ACP 的住院能力,儘管它的成本效益不是很高。」

Shah 的團隊用於分析模型、幹預措施以及乾預措施的利弊之間相互作用的框架可以幫助確定在實踐中有用的預測模型。 「至少,建模者應該進行某種分析,以確定他們的模型是否會提示有用的干預措施,」Shah 說。 「這將是一個開始。」

以上是我們如何確保醫療保健 AI 有用?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工具

記事本++7.3.1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醫療保健領域的人工智慧:2023年的新興趨勢 醫療保健領域的人工智慧:2023年的新興趨勢 Apr 17, 2023 pm 05:52 PM

人工智慧已經在改進醫療保健方法,並且有潛力做得更多。在任何行業的每一次劇烈變革背後,總有災難性的全球危機的影響。不過,與其他產業不同的是,在COVID-19席捲全球之前,醫療保健產業在採用人工智慧創新方面一直進展緩慢。與其他行業相比,這一事件使醫療保健行業面臨巨大的挑戰,從而推動了醫療保健應用開發計劃的發展。其中,人工智慧是重點,現在仍然如此!事實上,根據priorResearch的數據,到2030年,全球人工智慧醫療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879.5億美元的匯率,在2022-2030年的預測期內

四條路徑實現AI賦能中小企業數位轉型 四條路徑實現AI賦能中小企業數位轉型 Apr 08, 2023 pm 03:31 PM

中小企業相較於大企業可能不會有太強大的技術支援以及強大的資金支持,缺乏技術人員、缺乏高品質數據、應用場景不明確、投資成本高…這都是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的難點。特別是中小企業本就缺資金,難以承擔研發成本或技術定製成本。那麼AI該如何賦能中小企業呢?筆者認為,人工智慧技術將透過產業升級、管理變革、流程再造、環境優化四條路徑加速中小企業數位轉型進程。路徑一人工智慧改變商業慣例,推動相關產業創新人工智慧技術能帶動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催生新業務、新模式和新技術,改變企業的商業慣例,協助零售、運輸、旅遊

在醫療保健中平衡AI的好處與安全和隱私風險 在醫療保健中平衡AI的好處與安全和隱私風險 Feb 01, 2024 pm 01:12 PM

以風險為基礎的方法建議提供者在高風險領域投入更多精力,而在低風險領域投入較少精力。同時,企業的內部稽核和合規投資應與面臨的關鍵風險保持一致,以最大化風險回報。五大風險領域醫療保健組織面臨五個最高的風險領域,內部審計和合規領導人在規劃2024年時應對這些領域進行評估,並確保將其納入考慮範圍內。 AI和新技術競爭網路安全和資料隱私財務表現勞動力風險領域是指可能妨礙醫療保健組織在關鍵領域達成目標的能力。這些領域包括患者護理、合規、營運、策略成長和財務績效。各個風險領域都嚴重破壞了醫療保健提供者組織的核心能

人工智慧的五個現實範例 人工智慧的五個現實範例 Aug 24, 2023 pm 01:17 PM

以下是五个最佳示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准确应用人工智能(AI)已经从一个未来概念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创新的巨大力量。这项技术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但现在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交流方式,甚至是医疗保健方式。本文将详细探讨五个显著的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的真实价值以下是一些展示人工智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例子自动驾驶和停车车辆通过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彻底的改变,使得自动驾驶汽车能够独立行驶。通过处理传感器、摄像头和激光雷达

對話式人工智慧在醫療保健領域的五大用途 對話式人工智慧在醫療保健領域的五大用途 Nov 28, 2023 pm 02:29 PM

在疫情過後,全球的醫療保健產業面臨醫生、護士和其他醫護人員嚴重短缺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各國提出了多項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最大限度減少國際醫學畢業生在執業過程中所面臨的障礙,簡化醫師執照的流程等。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幾乎所有領域都被人工智慧接管,醫療保健產業也不例外。對話式人工智慧已經準備好對醫療保健產業進行創新,從這場嚴重的危機中拯救它出來患者參與式聊天機器人醫療保健中的對話式人工智慧也可以用來保持患者在治療後階段的參與度。我們現在熟悉機器人是如何幫助使用者診斷和安排治療預約的。但後處

當生成式AI遇見醫療保健 當生成式AI遇見醫療保健 Apr 13, 2023 pm 07:07 PM

虽然其蕴藏的能量巨大,但我们仍须认真分析最佳应用场景才能为其找到理想的施展平台。医疗保健尤其如此——作为一个向来以变化缓慢著称的领域,任何新兴技术的草率部署都有可能引发巨大风险。大家可能还记得前几年广受关注的IBM Watson,曾经号称能诊断复杂的癌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最终,蓝色巨人在去年将其低价卖出。所以在医疗保健方面,我们不妨以一种简单的五步走方法,评估生成式AI能够为其做出哪些贡献:1. 从技术能够协助解决的问题入手,搞清楚生成式AI擅长做什么。2. 搜索存在这些问题的整体领域。3.

自動化如何徹底改變醫療保健產業? 自動化如何徹底改變醫療保健產業? Sep 21, 2023 pm 10:45 PM

多年來,自動化幾乎滲透到各個產業。自動化通常與工廠機器加速裝配線產出連結在一起。但自那時以來,自動化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醫療保健自動化正在改變該行業,同時挽救生命。在許多醫療保健設定中,採用自動化方法來確保更好的患者結果和更好的患者體驗。醫療保健技術提高了治療的一致性和質量,減少了不準確性和人為錯誤,並透過數據驅動的見解提高了創造力。預約取消,對任何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而言都是一種負擔。以前,打電話給患者提醒預約的時間有助於確保其記住預約,或取消預約。缺乏接觸患者的時間、患者的最新資訊和有效的溝通方

到2028年,醫療診斷市場的人工智慧將達到40億美元 到2028年,醫療診斷市場的人工智慧將達到40億美元 May 06, 2024 pm 03:01 PM

在醫療保健領域,精度和速度是至關重要的,人工智慧(AI)的整合已經成為一股變革力量。醫療診斷領域的人工智慧市場曾經是一個新興的小眾市場,但現在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市場,預測規模高達十億美元。醫療診斷領域的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在2023年的營收價值為12.5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44.8億美元,預測期內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9.04%。人工智慧在醫療診斷市場的成長受到幾個關鍵因素的推動:基於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需求不斷增長:隨著現代醫療保健領域的不斷發展和新的疾病和病症的發現,對基於人工智慧的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