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週邊 > 人工智慧 > 摩爾定律失效怎麼辦?神經形態計算專家:把重點變成樹突學習

摩爾定律失效怎麼辦?神經形態計算專家:把重點變成樹突學習

王林
發布: 2023-04-13 14:22:03
轉載
820 人瀏覽過

1965 年,戈登・摩爾歸納了一條經驗之談:積體電路上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大約每經過 18 個月到 24 個月就會增加一倍。換言之,處理器的效能大約每兩年翻一倍。

摩爾定律失效怎麼辦?神經形態計算專家:把重點變成樹突學習

這段經驗之談被稱為「摩爾定律」,之後的四十年裡,半導體晶片製造流程確實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倍增。但近年來,摩爾定律的加倍效應已在放緩,甚至有人預言在不久的將來會失效。

業界紛紛提出各種方案來應對這種發展瓶頸,來自史丹佛大學的神經形態工程師Kwabena Boahen 最近提出了一種新思路:人工神經元應該模仿生物神經元的樹突,而非突觸。研究論文發表在《Nature》。

摩爾定律失效怎麼辦?神經形態計算專家:把重點變成樹突學習

論文網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340-6

目前,神經形態計算旨在透過模仿構成人腦的神經元和突觸的機制來實現人工智慧(AI)。人工神經網路反覆調整連接神經元的突觸,以修改每個突觸的「權重」,即一個神經元對另一個神經元的影響強度,然後神經網路確定由此產生的行為模式是否更善於找到解決方案。隨著時間的推移,系統會發現哪些模式最適合計算結果,並採用這些模式作為預設模式。

神經網路通常包含許多層神經元,例如 GPT-3 擁有 1750 億個權重,連接相當於 830 萬個神經元,深度為 384 層。隨著神經網路規模和功能的不斷增加,它們變得越來越昂貴和耗能。以 GPT-3 為例,OpenAI 花費 460 萬美元讓 9200 個 GPU 運作兩週來訓練這個大型模型。 Kwabena Boahen 說:「GPT-3 在訓練期間消耗的能量轉化為碳排放相當於1300 輛汽車。」

這也是Boahen 提出神經網路下一步應該嘗試數圖學習的重要原因。模仿神經網路中的樹突將增加傳輸訊號中傳達的訊息量,讓 AI 系統不再需要 GPU 雲端中的兆瓦級功率,在手機等行動裝置上就可以支援運作。

樹突可以大量分支,允許一個神經元與許多其他神經元連接。已有研究發現,樹突從其分支接收訊號的順序決定了其響應的強度。

摩爾定律失效怎麼辦?神經形態計算專家:把重點變成樹突學習

Boahen 提出的樹突計算模型只有在接收到來自神經元的精確序列訊號時才會做出反應。這意味著每個樹突都可以編碼數據,而不僅僅是像 0/1 這樣簡單的電訊號。基礎系統將變得更加強大,這取決於它擁有的連接數量和接收到的訊號序列的長度。

在實際建造方面,Boahen 提出用鐵電FET(FeFET)來模擬樹突,具有5 個閘極的1.5 微米長的FeFET 就可以模擬具有5 個突觸的15 微米長的樹突。 Boahen 說,這種構建版本可能會在“3D 晶片”中實現。

摩爾定律失效怎麼辦?神經形態計算專家:把重點變成樹突學習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論文原文,了解更多研究細節。

參考連結:https://spectrum.ieee.org/dendrocentric-learning

以上是摩爾定律失效怎麼辦?神經形態計算專家:把重點變成樹突學習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
來源:51cto.com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最新問題
熱門教學
更多>
最新下載
更多>
網站特效
網站源碼
網站素材
前端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