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2023年,為什麼大家都開始關注RedCap?
去年6月,3GPP R17版本宣布凍結,引起了整個通訊產業的關注。
眾所周知,作為目前全球行動通訊標準的權威組織,3GPP發布的每個版本(Release),都在指明行動通訊技術的演進方向,為整個產業的發展照亮了前路。
在R17版本中,作為專門立項研究的一種5G關鍵新技術,RedCap特別引人注意,也被媒體反覆報道。
█ RedCap,到底是個啥?
#RedCap,字面上就是「小紅帽」。但實際上,它是Reduced Capability的縮寫,真正的意思是「降低能力」。
所謂“降低能力”,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的對比對象,就是5G。
換句話說,RedCap是5G的簡配版,是在5G的基礎上,對部分功能進行一些「裁剪」後形成的新技術標準。
此前,RedCap並不是叫現在這個名字,而是叫NR light(NR lite)。顧名思義,就是5G NR(New Radio,新空口)的輕量化版本。所以,現在產業也將RedCap稱為「輕量化5G」。
█ 為什麼要做一個「輕量化5G」?
搞清楚RedCap的定義之後,大家或許會問:「5G不是效能越強越好嗎?為什麼反而要搞個簡配版本,進行效能降級?」
說到這,就需要先對物聯網的技術體係先進行一定的解釋。
物聯網概念的正式提出,是1999年。
早期的物聯網技術,主要以Wi-Fi、藍牙、NFC等短距離通訊技術為主。那時,雖然專家也嘗試將2G技術應用於物聯網場景,但因為2G效能過於落後,所以並沒有任何進展。
到了3G/4G時代,蜂巢通訊技術飛速演進,效能大幅提升。於是,基於此類技術的長距離物聯網通訊開始崛起。
2016年,3GPP推出了兩個重要的物聯網技術標準,分別是NB-IoT(窄頻物聯網)和eMTC(增強型機器類型通訊)。
這兩個技術標準,其實都是基於LTE的簡配版。速率更低,成本更低,但可以同時連接的終端數更多,專門用於物聯網場景。它們有一個統稱,叫做LPWAN(Low Power Wide Area,低功耗廣域網路)技術。
除了NB-IoT和eMTC之外,LTE自己也有多個使用者終端類別(LTE UE-Category)。不同的類別,有不同的速率。 LTE Cat 1,就是這些類別(Category)之一。它的上行峰值速率只有5Mbit/s,也是為物聯網而生。
到了5G時代,設計者更進一步,將物聯網作為5G的主要發展場景,提出了「萬物互聯」的宏偉目標。
5G的三大應用場景,分別是eMBB(增強型行動寬頻)、uRLLC(低時延高可靠通訊)、mMTC(海量物聯網通訊)。它們對於網路速率、頻寬容量、覆蓋距離、頻譜效率等都有各自的側重性,分別服務於工業製造、交通物流、醫療教育、智慧城市等垂直產業領域的細分場景。
在發展物聯網的過程中,專家發現,物聯網的應用場景極為複雜。不同的場景,對網路的指標要求並不一樣。
於是,產業界逐漸將物聯網場景進行了細分,分為了高速、中速和低速三個類別:
傳統高速率5G,是無法滿足全部物聯網需求的。因此,就像LTE會出NB-IoT和eMTC一樣,5G也需要出簡配版。於是,就有了RedCap。
依照規劃,隨著2G、3G的退網,絕大部分的2G、3G物聯網業務將會遷移到LTE Cat 1、LTE Cat 4和NB-IoT(國內應該不會用eMTC )。將來,LTE Cat 1以及Cat 4的需求(也就是中速及中高速需求),將逐漸遷移到RedCap。 RedCap將與高速率5G一起,支撐起整個物聯網的未來發展。
█ RedCap有什麼技術特性?
RedCap是追求效能、功耗和成本平衡的技術。
它的特性表現介於eMBB和NB-IoT之間;
它的頻寬速率低於eMBB,但是遠高於LPWA;
它的功耗和成本高於LPWA,但是卻又遠低於eMBB。
這種在速率、功耗、成本之間相互平衡的狀態是適用於許多特殊物聯場景的。
RedCap的能力,非常「均衡」(黃色線是RedCap)
我們可以具體分析一下,RedCap是如何進行精簡的。
首先,RedCap的頻譜頻寬更小。在Sub-6GHz頻段,RedCap的頻寬為20MHz,小於傳統5G的100MHz。 3GPP Release 18也正在規劃頻寬為5MHz的進一步輕量化Redcap。
其次,RedCap減少了收發天線數量,並降低了MIMO層數。對於Sub-6GHz頻段,RedCap終端機的接收連結可減少為1個或2個,對應下行MIMO降低為1層或2層接收。這樣一來,就降低了終端射頻收發信機和基頻處理模組的能力需求。
第三,RedCap採用了64QAM這種更簡單的調變方式,同樣意味著對射頻和基頻的要求大幅降低。
第四,RedCap引進了一些節省功耗的手段,例如增強的非連續接收特性(eDRX),採用更長的休眠模式,讓終端減少功耗,獲得更高的續航能力。
基於上述改動,根據預測,RedCap相較於5G公網終端,複雜度將大幅降低。在基頻和射頻側的成本也都大幅降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RedCap可以基於5G現網平滑升級引入,不需要對現網進行大的改造。基於5G系統,RedCap仍可按需實現5G切片、5G LAN、高精度授時、uRLLC等增強功能,滿足不同領域產業應用的需求。
█ RedCap可以用在哪些場景?
3GPP官方給了RedCap的三類應用場景,分別是:穿戴式裝置、工業感測器和視訊傳輸。
如智慧手錶終端,就屬於典型的穿戴式裝置。這種終端對速率要求不高,但對耗電量非常敏感,適合使用RedCap。
工業感測器屬於工業領域,常用類型包括溫濕度感測器、壓力感測器、運動感測器、加速度計、驅動器等。這些感測器終端的應用規模非常龐大,對速率和時延要求不高,但對功耗和成本敏感。
影片傳輸,大家都比較熟悉。它分為多種類別。有的是高階型(7.5-25 Mbps),4K/8K超高清,也有的是高清或標清,屬於經濟型監測(2-4 Mbps)。在實際應用中,經濟型監測應用較多,適合採用RedCap。
除了上述場景之外,RedCap在工業控制(工業自動化、智慧化)、能源電力和車聯網等領域也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這些場景,只需要中等或較低的傳輸速率,但對於5G低時延高可靠性、網路切片、5G LAN等功能有較大需求。
█ RedCap的產業化進展如何?
RedCap在3GPP R17版本中凍結,意味著RedCap的標準化已經完成。
但是,從標準凍結到初步產業化,還需要大約1-2年的時間。所以,去年下半年,我們是沒有看到RedCap相關產品的。
如今,進入2023年,RedCap的產業化開始加速落地。
2月27日,全球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移遠通信,正式發布了5G RedCap模組-Rx255C系列,包含RG255C和RM255C兩大版本。
此系列模組基於高通驍龍® X35 5G調變解調器及射頻系統,符合3GPP R17標準,具有優越的無線連線效能及低時延通訊能力。
Rx255C系列支援5G獨立(SA)模式,最大頻寬為20MHz,頻率頻寬針對全球所有市場。該模組還相容於LTE網絡,覆蓋全球幾乎所有主流營運商。
在速率方面,該系列模組可實現約220 Mbps的理論峰值下行資料速率,以及約100 Mbps的上行資料速率,足以滿足物聯網應用的需求,例如機器人、DTU、無人機、智慧型連接埠、智慧電網、AR/VR穿戴式裝置、教育筆記型電腦以及其它中速行動寬頻設備。
基於RedCap標準,Rx255C優化了天線的數量以及發射和接收頻寬,並提供64QAM/256QAM(可選)調製,大大優化了成本和尺寸。此外,驍龍X35的高整合度和獨特的架構可為模組產品實現低功耗的特點,也能夠助力絕大多數的全新終端品類獲得5G功能。
在功能上,Rx255C系列支援L1 L5雙頻GNSS,可為智慧型終端提供精確定位服務。同時為了方便客戶開發,模組提供PCIe 2.0、USB 2.0等接口,以及包括VoLTE和DFOTA在內的補充功能。
為了幫助客戶更好地進行產品設計,移遠通訊也提供各種配套的高性能5G天線,大幅提升了無線連線效能。終端廠商可以將Rx255C模組與移遠通訊的天線和預認證服務捆綁在一起,大大降低其產品的整體成本,縮短上市時間。
根據移遠通訊透露的消息,他們將於2023上半年內提供RG255C系列和RM2550C系列模組的工程樣片,給客戶進行評估和測試。
RedCap模組的發布,是實現5G時代萬物互聯的關鍵一步。正如移遠通訊CEO錢鵬鶴所說:「許多物聯網場景對頻寬要求較低,卻對成本和功耗比較敏感,Rx255C系列在成本和效能之間實現了良好的平衡,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產業在智慧化升級中面臨的痛點,支援5G技術在更多應用領域大規模部署。」
█ 結語
進入2023年,全球數位轉型將掀起新的浪潮。各行各業將持續加強ICT技術與自身產業的融合,探索數位科技對自身傳統產業的賦權。
以RedCap為代表的網路連接技術,將加速這項賦能過程。
我們期待RedCap的生態能夠快速成熟,也希望業界盡快推出更多RedCap產品和方案,協助「萬物智聯」時代早日到來!
以上是邁入2023年,為什麼大家都開始關注RedCap?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熱門話題

繼本週早些時候出現在 Geekbench 上之後,小米現在已經發布了 POCO Pad 5G。順便說一句,這款平板電腦是 POCO Pad 系列繼 2019 年早些時候上市的非蜂窩型號(亞馬遜售價 326.50 美元)之後推出的第二款產品。

8月22日,我國智慧兩輪電動車領軍企業九號公司,一次發表了3個系列的多款兩輪電動車新品,其中既有全新產品序列,也有已有序列的升級款產品。九號公司本次發表的多款新品,從配置、設計到智慧化,幾乎全面升級至「頂配」。除了產品端迭代升級外,九號公司在銷售全流程的服務上也做了大量佈局、優化,除了增加線下純售後網點外,九號還將建立全國快速補能網路。近年來,我國兩輪電動車市場已經到了高品質發展階段,消費者對兩輪電動車的需求變得多元且「高級」。與之對應的供給端,品牌之間的競爭也從之前單純的“卷價格”,過渡到了

8月14日,真我手機全球首發閃充黑科技-320W超光速秒充,標誌著手機閃充速度再次迎來革命性飛躍,中國科技再次引領世界!真我320W超光速秒充在功率、安全性和效率等方面都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不僅將行業閃充技術推向了新的高度,更將為用戶帶來全新的閃充體驗。 320W超光速秒充,4分30秒的奇蹟體驗320W超光速秒充技術,讓充電速度再度突破極限,僅需4分半即可將一部4420mAh的手機電池充至100%,較之前的240W閃充技術再次提升了充電效率。這項成就的背後,其實是「高功率、高安全性和小型化」之

8月26日,鴻蒙智行舉行新品發表會,旗下AITO問界、LUXEED智界、STELATO享界三大品牌攜多款重磅新車亮相。發表會上,問界新M7Pro正式上市,售價24.98萬-28.98萬元,搭載HUAWEIADS基礎版智慧駕駛輔助系統,開啟全民智駕新時代。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表示:「問界新M7Pro擁有同級最大空間、最好駕控、最強智駕和最強安全,是25萬級最好的SUV!

DoNews9月2日消息,吉利汽車今天發布了旗下全新純電小車「星願」的官圖,該車將搭載FlymeAuto車機系統,上市後預計與比亞迪海豚等車型展開競爭。該車採用圓潤可愛的造型風格,線條平滑、整體輪廓飽滿流暢,採用雙拼色車身,其長寬高分別為4135/1805/1570mm,軸距為2650mm。官方此次一併放出了新車的座艙設計,新車內飾同樣運用大量曲線,與外觀的靈動氣息相呼應,配備了懸浮式中控屏、雙輻方向盤,在車門和副駕前方的飾板上還擁有近似都市高樓群的輪廓圖作為點綴。該車將基於全新的純電平台打造,

8月26日,鴻蒙智行舉行首次新品發表會,問界新M7Pro正式上市,官方售價24.98萬-28.98萬元。同時,鴻蒙智行首款轎跑SUV智界R7正式亮相。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表示:「問界新M7Pro擁有同級最大空間、最好駕控、最強智駕和最強安全,是25萬級最好的SUV!新紀錄。高顏都會性能SUV問界新M5交付量超2萬

2024年7月,上汽乘用車雙品牌全球終端銷售超過5.9萬輛;1-7月,全球累計終端銷量超47.7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超12%。業界最高「超級安芯承諾」燒一賠一,三電終身質保跟車不跟人憑藉對市場脈搏的深刻洞察和消費者需求的精準把握,7月4日,上汽乘用車正式推出業界最高標準的「超級安芯承諾「,以20工作日內賠付新車的服務標準,為電池零燃保障樹立了行業新標桿,同時宣布三電終身質保不限首任車主和年行駛里程,為用戶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和無憂體驗。這項措施超越了目前主流車企的保固標準,告別了業界普遍採用的3萬公里

近日,上汽大眾全新SUVTharuXR亮相。新車定位A級SUV,公佈中文名為途岳新銳,作為途岳家族全新戰將,將與新途岳形成合力,以全新的發展動能加速領跑A級SUV市場。自6月工信部申報圖公佈以來,途岳新銳憑藉大眾全新一代SUV設計語言、領先同級又強又省油的1.5TEVOII淨效發動機等亮點吸引廣泛關注。此次亮相,伴隨更多車型資訊的釋放,開創省油耐久新境界,讓首批體驗的KOL驚喜連連。有KOL稱:「途岳新銳或將是最值得買的A級SUV,非常期待它的上市」。外觀久看不膩途岳新銳外觀採用大眾全新一代S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