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Java > java教程 > 如何處理Java中的大對象

如何處理Java中的大對象

PHPz
發布: 2023-04-19 08:07:04
轉載
906 人瀏覽過

String中的substring

我們都知道,String 在 Java 中是不可變的,如果你改動了其中的內容,它就會產生一個新的字串。如果我們想要用到字串中的一部分數據,就可以使用 substring 方法。

下面是Java11中String的原始碼。

public String substring(int beginIndex) {
    if (beginIndex < 0) {
        throw new String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beginIndex);
    }
    int subLen = length() - beginIndex;
    if (subLen < 0) {
        throw new String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subLen);
    }
    if (beginIndex == 0) {
        return this;
    }
    return isLatin1() ? StringLatin1.newString(value, beginIndex, subLen)
                      : StringUTF16.newString(value, beginIndex, subLen);
}

public static String newString(byte[] val, int index, int len) {
    if (String.COMPACT_STRINGS) {
        byte[] buf = compress(val, index, len);
        if (buf != null) {
            return new String(buf, LATIN1);
        }
    }
    int last = index + len;
    return new String(Arrays.copyOfRange(val, index << 1, last << 1), UTF16);
}
登入後複製

如上述程式碼所示,當我們需要一個子字串的時候,substring 產生了一個新的字串,這個字串透過建構函式的 Arrays.copyOfRange 函式進行建構。

這個函數在 Java7 之後是沒有問題的,但在Java6 中,卻有著記憶體洩漏的風險,我們可以學習這個案例,來看看大物件復用可能會產生的問題。下面是Java6中的程式碼:

public String substring(int beginIndex, int endIndex) {
    if (beginIndex < 0) {
        throw new String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beginIndex);
    }
    if (endIndex > count) {
        throw new String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endIndex);
    }
    if (beginIndex > endIndex) {
        throw new String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endIndex - beginIndex);
    }
    return ((beginIndex == 0) && (endIndex == count)) ? 
            this :
            new String(offset + beginIndex, endIndex - beginIndex, value);
}

String(int offset, int count, char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this.offset = offset;
    this.count = count;
}
登入後複製

可以看到,它在創建子字串的時候,並不僅僅拷貝所需要的對象,而是把整個 value 引用了起來。如果原字串比較大,即使不再使用,記憶體也不會釋放。

例如,一篇文章內容可能有幾兆,我們只是需要其中的摘要訊息,也不得不維持整個的大物件。

有一些工作年資比較長的面試官,對 substring 還停留在 JDK6 的印象,但其實,Java 已經將這個 bug 給修改了。如果面試時遇到這個問題,保險起見,可以把這個改善過程答出來。

這對我們的借鏡意義是:如果你創建了比較大的對象,並基於這個對像生成了一些其他的信息,這個時候,一定要記得去掉和這個大對象的引用關係。

集合大物件擴容

物件擴容,在 Java 中是司空見慣的現象,例如 StringBuilder、StringBuffer、HashMap,ArrayList 等。概括來講,Java 的集合,包括 List、Set、Queue、Map 等,其中的資料都不可控。在容量不足的時候,都會有擴容操作,擴容操作需要重新組織數據,所以都不是線程安全的。

我們先來看下 StringBuilder 的擴充程式碼:

void expandCapacity(int minimumCapacity) {
    int newCapacity = value.length * 2 + 2;
    if (newCapacity - minimumCapacity < 0)
        newCapacity = minimumCapacity;
    if (newCapacity < 0) {
        if (minimumCapacity < 0) // overflow 
            throw new OutOfMemoryError();
        newCapacity = Integer.MAX_VALUE;
    }
    value = Arrays.copyOf(value, newCapacity);
}
登入後複製

容量不夠的時候,會將記憶體翻倍,並使用 Arrays.copyOf 複製來源資料。

以下是 HashMap 的擴容程式碼,擴容後大小也是翻倍。它的擴容動作就複雜得多,除了有負載因子的影響,它還需要把原來的資料重新進行散列,由於無法使用 native 的 Arrays.copy 方法,速度就會很慢。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if ((size >= threshold) && (null != table[bucketIndex])) {
        resize(2 * table.length);
        hash = (null != key) ? hash(key) : 0;
        bucketIndex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
    createEntry(hash, key, value, bucketIndex);
}

void resize(int newCapacity) {
    Entry[] oldTable = table;
    int oldCapacity = oldTable.length;
    if (old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
    Entry[] newTable = new Entry[newCapacity];
    transfer(newTable, initHashSeedAsNeeded(newCapacity));
    table = newTable;
    threshold = (int) Math.min(newCapacity * loadFactor, MAXIMUM_CAPACITY + 1);
}
登入後複製

List 的程式碼大家可自行查看,也是阻塞性的,擴容策略是原長度的 1.5 倍。

由於集合在程式碼中使用的頻率非常高,如果你知道特定的資料項目上限,那麼不妨設定一個合理的初始化大小。例如,HashMap 需要 1024 個元素,需要 7 次擴容,會影響應用的效能。面試中會經常出現這個問題,你需要了解這些擴充操作對表現的影響。

但要注意,像 HashMap 這種有負載因子的集合(0.75),初始化大小 = 需要的數量/負載因子 1,如果你不是很清楚底層的結構,那就不妨保持預設。

接下來,我將從資料的結構緯度和時間維度出發,並說明應用層面的最佳化。

保持合適的物件粒度

給你分享一個實際案例:我們有一個並發量非常高的業務系統,需要頻繁使用到使用者的基本資料。

如下圖所示,由於使用者的基本訊息,都是存放在另外一個服務中,所以每次用到使用者的基本訊息,都需要有一次網路互動。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即使是只需要使用者的性別屬性,也需要把所有的使用者資訊查詢,拉取一遍。

如何處理Java中的大對象

為了加快資料的查詢速度,對資料進行了初步的緩存,放入到了Redis 中,查詢效能有了大的改善,但每次還是要查詢很多冗餘數據。

原始的redis key 是這樣設計的:

type: string 
key: user_${userid} 
value: json
登入後複製

這樣的設計有兩個問題:

查詢其中某個欄位的值,需要把所有json 資料查詢出來,自行解析;

更新其中某個欄位的值,需要更新整個json 字串,代價較高。

針對這種大粒度 json 訊息,就可以採用打散的方式進行最佳化,使得每次更新和查詢,都有聚焦的目標。

接下來對Redis 中的資料進行了以下設計,採用hash 結構而不是json 結構:

type: hash 
key: user_${userid} 
value: {sex:f, id:1223, age:23}
登入後複製

這樣,我們使用hget 命令,或者hmget 命令,就可以取得到想要的數據,加快資訊流轉的速度。

Bitmap 把物件變小

除了以上操作,還能再進一步優化嗎?例如,我們系統中就頻繁用到了用戶的性別數據,用來發放一些禮品,推荐一些異性的好友,定時循環用戶做一些清理動作等;或者,存放一些用戶的狀態信息,比如是否在線,是否簽到,最近是否發送訊息等,從而統計一下活躍用戶等。那麼對是、否這兩個值的操作,就可以使用 Bitmap 這個結構來壓縮。

这里还有个高频面试问题,那就是 Java 的 Boolean 占用的是多少位?

在 Java 虚拟机规范里,描述是:将 Boolean 类型映射成的是 1 和 0 两个数字,它占用的空间是和 int 相同的 32 位。即使有的虚拟机实现把 Boolean 映射到了 byte 类型上,它所占用的空间,对于大量的、有规律的 Boolean 值来说,也是太大了。

如代码所示,通过判断 int 中的每一位,它可以保存 32 个 Boolean 值!

int a= 0b0001_0001_1111_1101_1001_0001_1111_1101;
登入後複製

Bitmap 就是使用 Bit 进行记录的数据结构,里面存放的数据不是 0 就是 1。还记得我们在之前 《分布式缓存系统必须要解决的四大问题》中提到的缓存穿透吗?就可以使用 Bitmap 避免,Java 中的相关结构类,就是 java.util.BitSet,BitSet 底层是使用 long 数组实现的,所以它的最小容量是 64。

10 亿的 Boolean 值,只需要 128MB 的内存,下面既是一个占用了 256MB 的用户性别的判断逻辑,可以涵盖长度为 10 亿的 ID。

static BitSet missSet = new BitSet(010_000_000_000); 
static BitSet sexSet = new BitSet(010_000_000_000); 
String getSex(int userId) { 
    boolean notMiss = missSet.get(userId); 
    if (!notMiss) { 
        //lazy fetch 
        String lazySex = dao.getSex(userId); 
        missSet.set(userId, true); 
        sexSet.set(userId, "female".equals(lazySex)); 
    } 
    return sexSet.get(userId) ? "female" : "male"; 
}
登入後複製

这些数据,放在堆内内存中,还是过大了。幸运的是,Redis 也支持 Bitmap 结构,如果内存有压力,我们可以把这个结构放到 Redis 中,判断逻辑也是类似的。

再插一道面试算法题:给出一个 1GB 内存的机器,提供 60亿 int 数据,如何快速判断有哪些数据是重复的?

大家可以类比思考一下。Bitmap 是一个比较底层的结构,在它之上还有一个叫作布隆过滤器的结构(Bloom Filter),布隆过滤器可以判断一个值不存在,或者可能存在。

如何處理Java中的大對象

如图,它相比较 Bitmap,它多了一层 hash 算法。既然是 hash 算法,就会有冲突,所以有可能有多个值落在同一个 bit 上。它不像 HashMap一样,使用链表或者红黑树来处理冲突,而是直接将这个hash槽重复使用。从这个特性我们能够看出,布隆过滤器能够明确表示一个值不在集合中,但无法判断一个值确切的在集合中。

Guava 中有一个 BloomFilter 的类,可以方便地实现相关功能。

上面这种优化方式,本质上也是把大对象变成小对象的方式,在软件设计中有很多类似的思路。比如像一篇新发布的文章,频繁用到的是摘要数据,就不需要把整个文章内容都查询出来;用户的 feed 信息,也只需要保证可见信息的速度,而把完整信息存放在速度较慢的大型存储里。

数据的冷热分离

数据除了横向的结构纬度,还有一个纵向的时间维度,对时间维度的优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冷热分离。

所谓热数据,就是靠近用户的,被频繁使用的数据;而冷数据是那些访问频率非常低,年代非常久远的数据。

同一句复杂的 SQL,运行在几千万的数据表上,和运行在几百万的数据表上,前者的效果肯定是很差的。所以,虽然你的系统刚开始上线时速度很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量的增加,就会渐渐变得很慢。

冷热分离是把数据分成两份,如下图,一般都会保持一份全量数据,用来做一些耗时的统计操作。

如何處理Java中的大對象

由于冷热分离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所以面试官会频繁问到数据冷热分离的方案。下面简单介绍三种:

数据双写

把对冷热库的插入、更新、删除操作,全部放在一个统一的事务里面。由于热库(比如 MySQL)和冷库(比如 Hbase)的类型不同,这个事务大概率会是分布式事务。在项目初期,这种方式是可行的,但如果是改造一些遗留系统,分布式事务基本上是改不动的,我通常会把这种方案直接废弃掉。

写入 MQ 分发

通过 MQ 的发布订阅功能,在进行数据操作的时候,先不落库,而是发送到 MQ 中。单独启动消费进程,将 MQ 中的数据分别落到冷库、热库中。使用这种方式改造的业务,逻辑非常清晰,结构也比较优雅。像订单这种结构比较清晰、对顺序性要求较低的系统,就可以采用 MQ 分发的方式。但如果你的数据库实体量非常大,用这种方式就要考虑程序的复杂性了。

使用 Binlog 同步

针对 MySQL,就可以采用 Binlog 的方式进行同步,使用 Canal 组件,可持续获取最新的 Binlog 数据,结合 MQ,可以将数据同步到其他的数据源中。

思维发散

对于结果集的操作,我们可以再发散一下思维。可以将一个简单冗余的结果集,改造成复杂高效的数据结构。这个复杂的数据结构可以代理我们的请求,有效地转移耗时操作。

例如,我們常用的資料庫索引,就是一種對資料的重新組織、加速。 B tree 可以有效地減少資料庫與磁碟互動的次數,它透過類似 B tree 的資料結構,將最常用的資料進行索引,儲存在有限的儲存空間中。

還有就是,在 RPC 中常用的序列化。有的服務是採用的 SOAP 協議的 WebService,它是基於 XML 的一種協議,內容大傳輸慢,效率低。現在的 Web 服務中,大多數是使用 json 資料進行互動的,json 的效率相比 SOAP 就更高一些。

另外,大家應該都聽過 google 的 protobuf,由於它是二進位協議,而且對數據進行了壓縮,性能是非常優越的。 protobuf 壓縮資料後,大小只有 json 的 1/10,xml 的 1/20,但效能卻提高了 5-100 倍。

protobuf 的設計是值得借鏡的,它透過 tag|leng|value 三段對資料進行了非常緊湊的處理,解析和傳輸速度都特別快。

以上是如何處理Java中的大對象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
來源:yisu.com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門教學
更多>
最新下載
更多>
網站特效
網站源碼
網站素材
前端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