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丨千山
審校 | 雲昭
最近,一個叫AutoGPT的模型火了,在GitHub上線數週Star數就直線飆升。截至目前,AutoGPT的Star數已經達到87k,馬上接近90k,超過了PyTorch的65k。
圖片來源: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根據AutoGPT的命名,就可以發現其神奇之處在於“auto”,即自主人工智慧。簡言之,只要給AutoGPT一個指令,它就能自主思考推導下一步動作,在使用者完全不插手的情況下自主執行並完成所有任務。
有國外測試者要求AutoGPT建立一個網站,結果AutoGPT直接呼叫React框架產生了一個前端頁面,用時不到3分鐘。期間不用人類參與,採用的React和Tailwind CSS都是AutoGPT自主決定的。
據介紹,AutoGPT是一個開源的AI代理Python應用程序,它以GPT-4作為基礎,允許AI自主行動,不需要用戶參與中間環節。 OpenAI技術大牛Andrej Karpathy更是在推特直言,AutoGPT是「提示(prompt)工程的下一個前沿」。
圖片來源:推特@Andrej Karpathy
儘管還是有人認為AutoGPT不過是一款實驗性的開源工具,雖然火了但是並不能投入生產,但也有人覺得這代表著能夠自主決策的人工智慧開始展現出巨大的潛力。
當一款AI工具能自動完成網路搜尋、資訊取得、自主編碼和除錯時,或許也意味著終有一天,程式設計師完成產品開發的必要流程也將被AI取代,傳統的程式設計工作在未來走向消亡。
那麼由此帶來這樣一個問題:編碼會死嗎?
倒轉時鐘,回到20世紀40年代末,彼時第一批電子電腦誕生,程式語言隨之興起。編碼作為一種特殊技能,只有少數人掌握並能熟練應用。
隨著時間流轉,編碼逐漸成為開發人員改變世界的強大手段,在網路、智慧型手機陸續普及的蠻荒時代,在形形色色的領域生根發芽、遍地開花。但同時,人們也開始發現機器驚人的學習和適應能力,於是「機器能否取代人」的爭論被擺到了檯面上。
當今世界,我們似乎處在了一個十字路口。科技的浪潮裹挾著我們向前,帶來效率的同時也引發更多的焦慮。當低程式碼出來的時候,當Copilot出現的時候,當ChatGPT爆火的時候,「程式設計師即將失業」的輿論一遍又一遍響起。
一方面,有人堅持認為,編碼仍然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對於解決複雜問題至關重要;另一方面,有人大膽提出,曾經稀缺的軟體工程師早已成為如今遍地都是的碼農,法典不過是歷史的產物,也終將泯滅於歷史。機器才是新時代的選擇。
如今,AI演算法可以產生程式碼、創作詩歌、編寫文案、設計網站。而在未來主義者眼中,這不過是冰山一角,有朝一日,更強大的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工具會讓軟體開發過程發生質的飛躍,甚至讓非專業開發者也能以最少的編碼知識創建應用程式。
當人與機器之間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對於編碼未來的爭論也愈發劇烈。
關於編碼的未來,各執一詞的雙方各有立場。
主張編碼終將消亡的一方判斷的依據在於:
(1)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的興起:隨著人工智慧驅動的工具的出現,傳統的程式設計技能將變得越來越過時,當機器以無與倫比的速度和效率接管這些任務時,編碼必將淪為雞肋。
(2)科技的公民化: 隨著無程式碼和低程式碼平台的激增,科技業的進入門檻大大降低。這允許未經正式編程培訓的個人建立應用程式和軟體,從而可能減少對傳統編碼專業知識的需求。
(3)不斷變化的教育重點: 在人工智慧和自動化主導的世界中,教育將把重點從教學編碼基礎轉向培養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和協作,這些技能在快速發展的技術環境中將超過編碼能力成為重中之重。
(4)程式語言的演變: 隨著程式語言變得更加直觀和用戶友好,傳統的編碼作用可能會減弱,開發人員在語法和調試上花費的時間更少,同時接受更多關於概念化和設計的資訊。
(5)人機協作的整合: 隨著人機界線變得模糊,可以預見這樣的未來-無縫的人機互動取代了編碼的需求,AI驅動的系統無需編碼就可以將人類意圖轉化為數位行動。
反對編碼消亡的一方則認為不應該忽視以下因素:
(1)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的局限性: 儘管人工智慧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但許多複雜的任務仍然需要人類程式設計師獨有的創造力、直覺和解決問題的技能。
(2)客製化需求: 無論無程式碼和低程式碼平台的普及程度如何,對某些個人化的客製化解決方案的需求將持續存在。傳統的編碼技能對於製作這類應用程式仍然至關重要。
(3)不可取代的程式設計師角色: 無論人工智慧發展得再成熟,依舊需要熟練的程式設計師來開發、維護和優化人工智慧驅動的系統,確保編碼仍然是科技業的一項基本的傍身技能。
(4)新興技術的複雜性: 隨著科技的進步,新的程式語言、框架和平台將浮出水面,這使開發人員必須不斷適應和掌握新技能。這種持續的發展表明,編碼不會過時,但會與它所支援的技術一起向前發展。
(5)機器所缺乏的人情洞察: 本質上科技是滿足人類需求的工具。人類程式設計師的同理心、理解和情感敏銳度將作為製作軟體的關鍵組成部分,以滿足用戶複雜而細微的需求。
編碼到底會消失與否,在短時間內必然沒有結論。但我們不妨做一個更極端的假想:一個沒有編碼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在這個未知的遠方,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處於一個技術已經超越程式碼邊界的領域。
在這個世界裡,軟體開發變得像日常表達一樣輕鬆。不再被程式語言所束縛,開發人員只需用簡單的語言概述他們的想法,就可以利用AI的力量將他們的願景變為現實;傳統的程式教育也將會發生變化,學生將不再致力於於文法和演算法的細節,而是專注於更大的圖景,培養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科技業進入傳統產業的壁壘也將消失,為前所未有的創新浪潮打開大門。
曾經掌握數位王國鑰匙的程式設計師呢?他們不會過時,反而會不斷進化。他們的角色將從編碼專家轉變為AI驅動系統的架構師,致力於編排為社會結構提供創新源動力的自動化交響曲。
世界將成為好奇之人的遊樂場,現實和想像之間的界限不再那麼難以逾越,創新的唯一限制是人類創造力的閾值。
在這樣極端的設想中,與其說編碼消失了,不如說「隱身」了。正如GitHub執行長Chris Wanstrath所說:「編碼的未來根本就沒有編碼。」立足現實這是難以想像的。但這就像智慧型手機出現之前我們無法想像生活可以整合在這一塊小小的螢幕中一樣。
編碼不再是工作的重心,但它還是在某處“運轉”,只是作用發生了變化。在我們所能預見的可實現的未來裡,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實際上還是在增強人的程式設計能力,為開發人員和創新者創造一個靈活且不斷發展的環境。
當我們回顧了歷史,審視了編碼之爭的辯論焦點,探索了編碼消亡的利弊,似乎已經可以做出結論:編碼的命運似乎不是滅絕,而是轉變。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的興起,以及技術公民化和程式語言的發展,無疑將重塑編碼在我們社會中的作用。
然而,這些變化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在新旅程中,人機邊界不斷被重新定義,創新的範圍只受到我們想像的限制。
在這個世界上,編碼不會消失,而是會適應和發展,擁抱變化的趨勢。程式設計師不會只是歷史的遺跡,而將繼續塑造未來,並在指導AI發展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我們站在新時代的懸崖上時,我們絕不能被未知所嚇倒,也不能哀悼編碼的消亡。相反,我們應該接受挑戰,並為重新定義人機協作的本質而感到高興。因為正是在這個有限的空間中,程式碼和創造力的領域融合在一起,創新的真義才會釋放出來。我們如今的冒險將繼續塑造人類後代的命運。
原文連結:https://link.medium.com/h2MNlYtH5yb
以上是AutoGPT的崛起:會讓程式設計師失業嗎?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