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週邊 人工智慧 駭客任務降臨!埋入1萬個微米電極竊聽大腦,馬斯克腦機將植入人體

駭客任務降臨!埋入1萬個微米電極竊聽大腦,馬斯克腦機將植入人體

May 14, 2023 am 10:55 AM
馬斯克 駭客 腦機

你腦袋裡有一個-860億個交換器組成的複雜網路!

重量為2公斤半,耗電量僅20W,相當於一個電燈泡的耗能。

但是,它卻創造了生物電子學的無限奇蹟!

大腦是一個電子器官?

腦研究的核心是應用感測器技術。

無論是我們熟悉的頭皮電極、核磁共振成像,還是新開創的植入晶片等方法,都在試圖探索這個神秘的器官。

最近,比利時奈米數位研究機構Imec開創了Neuropixels探測器,即建立一種新的探針,以神經元層級觀察活體大腦。

駭客任務降臨!埋入1萬個微米電極竊聽大腦,馬斯克腦機將植入人體

光是第一代Neuropixels探測器,就已向全球交付約650個實驗室使用。同時,Imec也創建了OpenScope共享大腦天文台,向世界各地大腦研究者提供開源資料。

這是一個全球共享的神經科學研究設施,相當於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用於共享高能物理研究的粒子加速器。

神經像素,這是一種觀察大腦活動的全新技術。它的功能類似成像,不過,它記錄的是電場而不是光場。

駭客任務降臨!埋入1萬個微米電極竊聽大腦,馬斯克腦機將植入人體

合作始於2010年,工程師Barun Dutta(巴倫杜塔)與神經科學家Timothy D. Harris(蒂莫西·哈里斯)之間的對話。

杜塔任職於Imec,他使用了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哈里斯工作於HHMI(霍華德·休斯醫學院),他是資深的神經科學家。

駭客任務降臨!埋入1萬個微米電極竊聽大腦,馬斯克腦機將植入人體

杜塔將他的半導體知識帶到神經科學領域

「我們需要在一個自由活動的動物體內,對其局部神經迴路,記錄每個神經元的尖峰。」哈里斯說。

駭客任務降臨!埋入1萬個微米電極竊聽大腦,馬斯克腦機將植入人體

由杜塔和哈里斯領銜,組建了一支多學科交叉背景的研究團隊,包括工程師、神經科學家、軟體設計師等人員。

科學家展開探索,如何利用先進的微電子學發明一種新的感測器,同時監聽任何一小部分腦組織中、成千上萬個神經元之間的電流對話。

科學家發明的這個系統被命名為Neuropixels,「把我們想像成神經科學領域的英特爾」杜塔說,「我們提供晶片,然後世界各地的實驗室用它們編寫程式碼、做實驗」 。

要建造一個數位探針,時間足夠長,可以到達大腦器官的任何部分,但又足夠細小,在進入的過程中不會破壞脆弱的組織,這並不容易。

事實上,大腦的彈性和優格一樣。

因此,科學家既要保持筆直地插入,又能在晃動的大腦內讓它彎曲,從而長期存在也不至於損壞鄰近腦細胞。

當大腦引導身體完成複雜的行為時,探測器需要足夠持久,才能保持原位並可靠地記錄數週甚至數月。

Neuropixels將神經科學推向一個更高階段,為癲癇和帕金森等腦部疾病提供更好的治療,也為未來的腦機介面鋪平了道路。

時間回到上個世紀50年代,研究人員使用了原始的電子感測器,來識別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神經元失活。

經過了70年的發展歷程,隨著微電子學革命,大腦探針的所有部件都已經微型化,大腦電子感測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2021年,該系統升級為2.0版本。相較於4年前的初始版本,增加了一個數量級的感測器數量。

現在,3.0版本已經處於早期開發階段。

科學家相信,神經像素將依照摩爾定律指數式成長。

而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Neuropice2.0!

研究大腦的生物學專家建議實驗人員用金或鉑做電極,然後用有機金屬聚合物做成柄部。

然而,這些材料都不能和先進的CMOS製造流程相容。於是,實驗人員進行了一些研究,並做了大量的工程設計。最終,Silke

Musa發明了一種氮化鈦,這是一種極其堅固的電陶瓷,它可以相容於CMOS和動物的大腦。

同時,該材料也是多孔的,這給了它低阻抗。低阻抗對獲得電流和清除訊號非常有幫助,而無需加熱附近的細胞,從而產生噪音,破壞數據。

多虧了大量的材料科學研究和微機電系統(MEMS)的一些相關技術,研究人員現在能夠控制矽桿和氮化鈦電極沉積和蝕刻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

如此一來,儘管矽桿只有23微米(微米)厚,但它們能一直保持幾乎完美的直線。

而每個探針由四個平行的柄組成,每個柄上又鑲有1,280個電極。在1公分的長度之內,探針的長度足以達到老鼠腦中任何一個位置。

在2021年發表的小鼠研究表明,Neuropice2.0設備可以在囓齒動物正常生活的同時,連續六個月從相同的神經元收集數據。

與CMOS相容的柄部和腦組織之間的彈性差異巨大,如此一來,就引發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探針在大腦中不可避免地隨著大腦的移動而移動時,應該如何追蹤單一神經元。

我們都知道,神經元的大小為20至100微米,而每個電極的直徑為15微米,小到足以記錄單一神經元的孤立活動。

駭客任務降臨!埋入1萬個微米電極竊聽大腦,馬斯克腦機將植入人體

但是,經過了六個月的推擠活動,整個探測器可能在大腦內移動500微米。在這段時間裡,任何一個特定的像素都可能看到幾個神經元來來去去的場景。

駭客任務降臨!埋入1萬個微米電極竊聽大腦,馬斯克腦機將植入人體

(目前最常見的神經紀錄裝置)

此外,每個柄上的1,280個電極都是單獨可尋址的,四個平行的柄能為研究人員提供有效的2D 讀數,這非常類似於CMOS照相機拍出的影像。

這種相似性讓研究人員意識到,神經元相對於像素的位移問題和IS系統非常相似。就像在拍攝的時候搖晃攝影機一樣,大腦中一塊區域的神經元與其電氣性能是相關的。

研究人員可以利用現有的能解決攝影機抖動問題,來解決偵測頭晃動的問題。而隨著穩定軟體的應用,研究人員就能在神經電路隨意移動的時候,使用自動校正功能。

而2.0版本將位於頭骨外部、控制植入的探針並輸出數位資料的電路板縮到拇指大小。

這樣,一個電路板和底座就可以放兩個探針,每個探針延伸出四個小柄,一共有10,240個可記錄的電極。

研究人員編寫了控製程序,實現了高取樣率,並能捕捉大量資料。是CMOS成像晶片通常能記錄的500倍。但目前該設備還不能捕捉所接觸到的每個神經元的活動。

日後電腦科技的不斷進步將進一步緩解未來幾代內緩解現存的頻寬限制。

在短短四年時間裡,研究人員幾乎將像素的密度提高了一倍,可同時記錄的像素數量也增加了一倍,整體像素數量更是增加了十倍以上,而外部電子設備的尺寸不增反減,縮小了一半。

而下一代的3.0版本也已經在開發中,將在2025年左右發布,並保持四年一發布的節奏。在3.0版本中,研究人員預計,像素數將再次躍升,可監控約5萬到10萬個神經元。

同時,小組也打算繼續增加偵測器,並將輸出頻寬增加三倍或四倍,將基本頻寬減少兩倍。

駭客任務降臨!埋入1萬個微米電極竊聽大腦,馬斯克腦機將植入人體

(第一個Neuropion裝置。柄上有966個電極。)

科學怪人開頭顱,首創人腦機器

為了推進科學研究,曾有許多科學怪人拿自己的身體做起了實驗。 2014年,美國有一位年近7旬的神經學家Phil

Kennedy(菲爾肯尼迪)竟鋸開了自己的頭骨,往大腦內植入了電極。

駭客任務降臨!埋入1萬個微米電極竊聽大腦,馬斯克腦機將植入人體

當時因一直找不到實驗對象,研究經費也即將枯竭,Kennedy才出此下策對自己大腦開刀。這場腦部手術共持續了11個半小時,其實進行的並不太順利。

Kennedy在醒來時竟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這麼做就是為了打造一個語音解碼器,讓無法發聲的患者透過腦機介面的方式重新「發聲」。

先前,Phil Kennedy已經在這個領域研究了近30年,是赫赫有名的神經科學家,被許多人稱為「半機器人之父」。

他在上世界90年代研發的侵入式腦機介面就讓一名重度癱瘓者學會用大腦控制電腦遊標打字,讓別人可以「聽到」他的聲音。

在腦機介面上的研究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最讓人興奮和激動的便是Neuarlink的研究。就在2020年8月,馬斯克在發表會上公佈了Neuarlink的重磅突破。

這次,這次馬斯克打造的神奇裝置只有硬幣大小,用手術植入頭骨,充滿電可用一整天。馬斯克講到,腦機介面最本質的就是「連線」問題(wiring)。

駭客任務降臨!埋入1萬個微米電極竊聽大腦,馬斯克腦機將植入人體


現場,馬斯克就展示了已經植入Neuralink設備兩個月活蹦亂跳的健康小豬。

實驗主要是植入晶片後,能直觀看到豬的腦活動,演示人員撫摸它的鼻子時,豬的神經開始興奮。設備連接的1024個電極作用下,它腦內的電波訊號,清晰可見。

同樣在2021年4月,Neuralink再次取得了新進展,一隻猴子可以用意念玩乒乓球遊戲。實驗中,一隻9歲的恒河猴Pager的頭部被植入了兩個N1 Link,工作人員用香蕉奶昔誘惑它玩遊戲。隨著腦機介面技術不斷推進,能夠讓癱瘓患者用意念操作智慧型手機,速度將會比手指還要快。

馬斯克在去年曾表示,腦機介面將於今年用於人類。腦機介面未來可期。

參考資料:

https://spectrum.ieee.org/brain-implanthttps://36kr.com/p/1722359709697

https://www. sohu.com/a/193608196_426424

https://www.imec-int.com/enhttps://www.hhmi.org/

以上是駭客任務降臨!埋入1萬個微米電極竊聽大腦,馬斯克腦機將植入人體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工具

記事本++7.3.1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馬斯克掀開特斯拉新篇章:計畫2025年推出成本更低的全新電動車型 馬斯克掀開特斯拉新篇章:計畫2025年推出成本更低的全新電動車型 Jan 25, 2024 pm 05:51 PM

根據1月25日的消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今天舉行的2023年第四季及全年業績電話會議上透露,特斯拉即將迎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面對目前車型成本接近極限的挑戰,馬斯克明確表示,特斯拉正在積極準備明年新車型的投產。這項措施旨在進一步提高特斯拉的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馬斯克也表示,特斯拉將繼續致力於創新和技術進步,為消費者提供更出色的電動車產品。特斯拉的未來發展前景令人期待,據了解,馬斯克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在特斯拉位於德州的超級工廠啟動下一代電動車的生

偷車問題激增,加拿大計劃禁售駭客工具 Flipper Zero 偷車問題激增,加拿大計劃禁售駭客工具 Flipper Zero Jul 17, 2024 am 03:06 AM

本站2月12日消息,加拿大政府計劃禁售駭客工具FlipperZero和類似設備,因為它們被標記為竊賊可以用來偷車的工具。 FlipperZero是一款便攜式可程式測試工具,可協助透過多種協定(包括RFID、無線電、NFC、紅外線和藍牙)試驗和調試各種硬體和數位設備,獲得了許多極客和駭客的青睞。自產品發布以來,用戶紛紛在社群媒體上展示FlipperZero的功能,包括利用重播攻擊解鎖汽車、打開車庫門、啟動門鈴和克隆各種數位鑰匙。 ▲FlipperZero複製麥克拉倫鑰匙圈並解鎖汽車加拿大工業部長Franço

微軟、OpenAI 計畫 1 億美元投向人形機器人!網友紛紛喊話馬斯克 微軟、OpenAI 計畫 1 億美元投向人形機器人!網友紛紛喊話馬斯克 Feb 01, 2024 am 11:18 AM

微軟、OpenAI開年被曝預將大筆資金砸向人形機器人新創公司。其中,微軟計畫掏出9,500萬美元,OpenAI跟投500萬美元。彭博社消息稱,這家公司本輪預計共融資5億美元,投前估值或將達19億美元。是什麼吸引了他們?不妨先來看看這家公司的機器人成果。只見這個機器人通體銀黑,外觀酷似好萊塢科幻大片中的機器人形象:現在,他正在將一顆咖啡膠囊放進咖啡機裡:如果沒放正,還會自主調整,無需任何人為遠程遙控:不過一會兒,一杯咖啡就可以端走享用:有木有家人們已經認出來了,沒錯,這款機器人就是前段時間

駭客發布相容 iOS 15 和 iOS 16 的越獄工具 駭客發布相容 iOS 15 和 iOS 16 的越獄工具 May 29, 2023 pm 04:34 PM

Apple一直在努力提高其作業系統和設備的安全性,考慮到駭客很難為iOS15創建越獄工具,這一點已經得到證明。但是那些熱衷於修改iOS的人現在可以慶祝了,因為palera1n團隊發布了一款越獄工具,不僅相容於iOS15,還相容於iOS16。對於那些不熟悉的人來說,越獄過程消除了對iOS設備的軟體限制,以便用戶可以存取和修改系統文件,從而可以進行各種修改,例如調整、主題和應用程式商店外的應用程式側載。當然,Apple一直反對越獄其設備的過程。 iOS15和iOS16越獄paler

馬斯克反諷人工智慧AI炒作:「機器學習」本質就是統計 馬斯克反諷人工智慧AI炒作:「機器學習」本質就是統計 Jun 13, 2023 pm 12:13 PM

驅動中國2023年6月12日消息,近日,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週六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圖片,疑似諷刺當前關於「人工智慧」的炒作現象。圖文顯示,一位戴著「MachineLearning」面罩的路人,將其面罩摘下是一張寫著「Statistics(統計)」的臉。寓意當前大火的人工智慧AI本質就是數據統計的結果。值得注意的是,持此類意見的科技領袖恐不在少數,之前馬斯克曾與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以及上千名AI研究人員聯署公開信,呼籲暫停研究更先進的AI技術。然而,此信遭到許多專家甚至簽署者的質疑

特斯拉將支援Apple Watch控制車,馬斯克親自確認 特斯拉將支援Apple Watch控制車,馬斯克親自確認 Mar 07, 2024 pm 01:19 PM

近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對於特斯拉是否會增加與AppleWatch的整合功能做出了積極回應。他表示特斯拉車主有望利用AppleWatch來控制他們的汽車,這一消息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關於這項功能的具體實現時間表仍未公佈,令人們對未來的期待更加高漲。據了解,特斯拉的AppleWatch應用程式計畫提供一系列實用功能,包括解鎖汽車、預熱或預冷車內環境、啟用或停用哨兵模式,以及遠端鎖定或解鎖汽車等。這些功能將大大提升特斯拉車主的便利性和使用體驗。目前,AppStore中已有一些第三方應用,例如Tess

馬斯克曝光自家'疊衣機器人':真實性遭質疑,他解釋了【人形機器人市場的趨勢】 馬斯克曝光自家'疊衣機器人':真實性遭質疑,他解釋了【人形機器人市場的趨勢】 Jan 16, 2024 pm 10:27 PM

1月15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在X平台上發布了一段新視頻,展示了該公司人形機器人「擎天柱」正在做家事。影片中,可以觀察到「擎天柱」從籃子裡取出一件襯衫,小心翼翼地將其折疊起來,然後放在一旁。值得注意的是,該機器人的動作似乎比人類稍慢。影片一發出,就被無數網友質疑影片造假。馬斯克在影片發出的半小時後發文補充說,影片中所展示的「擎天柱」機器人並不像看起來的那麼厲害。 「重要提示:擎天柱還不能自主地疊襯衫,但(未來)肯定可以在任意環境下完全自主地做到這一點(不需要一個固定桌子,而且上面的盒子裡

SpaceX 星艦基地再添新塔,距離馬斯克圓夢火星更近一步 SpaceX 星艦基地再添新塔,距離馬斯克圓夢火星更近一步 Aug 23, 2024 am 07:33 AM

本站8月22日消息,SpaceX官方宣布,其星際基地(Starbase,即南德克薩斯發射場)第二座星艦發射塔現已完成封頂(完成塔身的全部堆疊)工作,這一過程僅用了41天。 fenyeSpaceX也表示,他們正準備在未來一個月內相繼發射的兩艘載人龍飛船,分別執行SpaceX的第14和第15次載人任務,也就是“北極星黎明”商業航天任務和NASA的Crew- 9任務。其中,「北極星黎明」任務將完成人類首次商業太空行走,並打破近地軌道載人任務的最高軌道高度記錄,詳情可見本站此前報道。此外,如果波音無法通過自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