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占地面积不足2.5平方米的机器人咖啡亭旁,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等一杯精密算法的“产物”,这般体验在上海街头已不算新鲜。第三届上海咖啡文化周已经持续多日,推动了“咖啡 ”文化消费生态的讨论热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咖啡本身的消费数量限制,AI(人工智能)咖啡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虽然AI技术的加持可以显著提高咖啡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影响了咖啡作为媒介的重要作用。效率和文化是道选择题吗?上海氦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OFE 机器人咖啡亭发布者韩非子这样理解:消费者在我们点位解决的是“刚需”问题,相当于实体咖啡店的“无人版”外卖窗口,“我认为AI为咖啡带来的科技变革,假以时日会形成相应的科创文化。”
“咖啡文化的表达有不同面向。”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包亚明认为,比如星巴克主打“第三空间”;有的咖啡馆能够聚集一些兴趣爱好相似的群体;有的咖啡馆会与不同历史文化的场景表达一些关联,主营怀旧,“目前比较不足的是面向未来的表达,给与相关企业宽松的环境加以探索值得鼓励。”
“ 氦豚科技”落地的长宁区华阳路街道,机器人咖啡亭也是“上海硅巷”科创街区的一项建设项目。华阳路街道营商办相关负责人张婧超表示,咖啡馆提供物理空间,促进科技工作者思维火花碰撞是一种利好;另一方面,科技产品能否反哺社区也至关重要,“从社区角度看,机器人咖啡作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很接地气。”
刚需
如果说眼下AI咖啡解决的是“刚需”,其占比到底有几成?
美团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线上咖啡外卖销售规模为全国最高。截至今年4月,在过去的一年中,上海网络咖啡外卖销售额已经达到2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超过60%。韩非子认为,外卖占比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刚需”占比,这决定了AI咖啡的市场底座。
他认为咖啡产业发展现有三种维度:其一是当咖啡消费呈现出供大于求时,会延伸向文化层面寻找附加值,“这符合实体经济的发展规律。咖啡经济需要IP或者新鲜的体验弥补纯产品层面的不足,即将产品消费上升到情感消费;其二是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层面延伸,比如AI咖啡的出现降低用工成本、极大提升效率;其三是强调原生态咖啡的工匠精神。”
眼下,这三种维度有各自培育的消费市场,但韩非子认为AI咖啡会在未来的市场规模上占据更大份额,“AI一直在学习,有能力不断提升咖啡品质。”
不过,包亚明认为就咖啡产业而言,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对“刚需”的理解应更加宽泛:譬如沪上老年人,咖啡馆提供的公共空间可以自由取舍社交,与社区空间遍布熟人的情况有所不同。而独立咖啡馆,或许空间促狭简朴却能让人们坐下来用心感受上海,而这也成为上海咖啡文化珍贵而特别的部分——“这也是一种‘刚需’,是对场景的‘刚需’。”
在消费者眼里,口味和价格决定了刚需的成色。
记者体验后感觉:味道还行,价格比较实惠。AI赋能咖啡产业,底层逻辑即为降本增效。韩非子说,公司的AI咖啡正无限趋近于市场上主流品牌基本款咖啡的口味,但售价相当于某知名品牌的1/3,“机器能够复刻参数标准比如水温水压、咖啡机的校准、可可粉的精度、糖浆的含量等,而咖啡师需要培训和实训相当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标准。”
但标准一体两面。在这座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35家咖啡馆的城市,除了连锁品牌,精品、独立咖啡小店亦是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例如在长宁区的愚园路上,许多咖啡小店会定期推出备受客人青睐的定制咖啡,这增加了个性化选择的机会。
这似乎是AI的软肋。
包亚明提出一种观点:人工智能技术狂飙的当下,AI咖啡要更多体现人工智能的特点,比如给消费者提供更大的自主选择范围。
文化
咖啡的文化价值如何体现?
包亞明認為,遍佈全城的各色咖啡館是上海進一步拓展咖啡館「第三空間」理論,盤活社區、商場、園區、書店、菜場、劇院、美術館等城市各個公共場域資源的抓手,「咖啡在同現代生活、時尚潮流的對話中,不斷突破產業邊界,共同創造創意空間與複合消費場景,成為撬動體驗式消費市場、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支點。」
他認為,AI咖啡也有豐富業態的途徑,例如是否能夠承載智慧化助老助殘、資訊發布等功能,「圍繞此打造社區聚會的場景。」
張婧超提出AI咖啡的文化表現路徑-接地氣的科技感。
去年底,在華陽街舉辦的一場科技主題展,部分高科技展品因在日常生活直觀接觸較少,居民的感受度並不強。反而是機器人咖啡、AI魔鏡等產品,由於貼近生活,居民們的接受度比較高,「尤其是小朋友,覺得很有意思也對人工智慧有了具象認知。」
作者:蘇展
編輯:週辰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是加入了AI,咖啡會是什麼味道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