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頭顯元年還沒來
蘋果保守了嗎?
等待終極載體
首頁 科技週邊 人工智慧 蘋果式 AI 哲學:不著一字,處處落子

蘋果式 AI 哲學:不著一字,處處落子

Jun 13, 2023 pm 04:11 PM

苹果式 AI 哲学:不着一字,处处落子 Vision Pro不是iPhone

#特約作者丨鏡宇 cupl

##封面來源丨蘋果官網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頭顯元年還沒來

蘋果史上最貴的產品Vision Pro,發售首年的銷售目標被砍掉95%。

6月8日,根據韓國媒體Pulse News報道,蘋果公司已將Vision Pro的今年的銷售目標下調至15萬台。彭博社先前消息顯示,蘋果最初對Vision Pro首年的銷售目標是300萬台。

這款似乎不被市場看好的新產品,擁有一次很典型的蘋果式亮相。

後發製人,不是產業“首發”,卻憑藉更強的技術和產品能力,配合獨特的互動設計、完備的生態體系,重新定義產品甚至產業。 iPod、iPhone、Apple Watch、Mac,莫不如是。

在我看來,Vision Pro不是更好的Meta Quest或PICO,而是基於空間互動的全新運算平台,XR領域的新物種。原因如下:

  1. Vision Pro是一個完全獨立的運算平台,硬體由M2和R1晶片驅動,軟體有Vision OS,雖然看起來不太像電腦,但它的效能足以吊打市面上絕大多數電腦。
  2. 在核心硬體和技術領域擁有絕對碾壓的優勢,在頭顯設備最核心的幾個環節——影像擷取、影像顯示、空間感知,以及各種硬體堆料方面,都是遙遙領先。
  3. 沒有配備手柄,完全依賴眼動追蹤、語音、手勢等全新的極簡互動方式。
  4. 依托蘋果生態的內容優勢,包括數以萬計的應用和AppleTV 等。
  5. 同時兼具了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和MR(Mixed Reality,混合實境)的功能和形態,是截至目前XR(Extended Reality,擴充實境)領域的集大成者。

以上任一點,Vision Pro都比同儕表現出色,加在一起,說一句「新物種」不過分。

但今天的Vision Pro,未必能成為當初的iPhone。

即便強如蘋果,充分利用在產品、技術和生態上的絕對優勢,在逼近現有技術極限的基礎上打造出來的新物種,也沒能解決這種頭戴式設備最核心的問題——使用場景。

在已經有iPhone、iPad和Mac的情況下,為什麼我們還需要一個獨立的空間運算設備?

影音娛樂自然是首要場景,空間的延展確實能夠帶來完全不同的體驗,而示範影片裡過半篇幅都是在介紹看電影的效果如何爆炸。蘋果也邀請了迪士尼CEO鮑伯‧伊格爾(Bob Iger)為發表會月台,全世界最大的內容平台之一配合Vision Pro的沉浸式體驗,想想都讓人覺得興奮。

不過,蘋果只是想要做一台「空間版PlayStation」嗎?當然不是!

蘋果給了一些很模糊的演示,例如在醫療領域可以用Vision Pro更好地看到器官的構造,例如學習。但只是一閃而過,完全沒有“言之鑿鑿”,反而更像是人為創造的“偽需求”,就像蘋果一直硬拗iPad Pro是生產力工具一樣。

受限且單一的使用場景,加上3,499美元起步的售價,注定了Vision Pro還不足以開啟頭戴式運算設備的元年——它只是少數人的玩具。

相較之下,我更看好的是,隨著技術持續進步,這套空間運算能力可以跳出Vision Pro的產品形態限制,應用在更多設備和更廣闊的領域。而作為當下載體的Vision Pro本身,反而不那麼重要了。

蘋果保守了嗎?

#有些聲音認為,蘋果在這一輪AI競賽上已然落後。 Vision Pro發表後,甚至有人發出批評:蘋果點錯了科技樹,當大家都在玩AI時,庫克卻搞起了頭盔,和整個科技界的浪潮背道而馳。

蘋果在AIGC上保守了嗎?

恰恰相反。蘋果可能是這個星球上在AI領域佈局最早、技術累積最多、產品應用範圍最廣的公司之一。

庫克曾在受訪時明確表示,他也在使用AI聊天機器人,並對其感到興奮。他還透露,蘋果正在密切關注這項技術,並有一些獨特的應用場景。

事實上,蘋果在很多年就開始了在AI領域的探索,甚至早於大部分人的想像。

2011年發布的iPhone 4S上,已經搭載了當時令人驚豔的智慧助理Siri,背後的核心驅動技術就是“NLP(自然語言處理)”,也就是今天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基礎技術之一—— 讓機器理解人們說話的意圖。

週鴻禕在一次訪談中表示:NLP是人工智慧皇冠上的明珠,誰參玩透了對語言的理解,誰就真正理解了這個世界,成為未來其它人工智慧任務的底座。

隨後十數年間,蘋果以iPhone為核心載體,不斷迭代在AI領域的硬體和軟體能力。

在剛剛過去的WWDC 2023上,我們能夠看到蘋果在「機器學習」這件事上挑戰的全新高度。硬體領域,蘋果已逐漸轉移到M系列晶片,M2 Ultra晶片可以負擔大規模機器學習的性能需求,在某些場景和需求下甚至可以部分替代獨立圖形處理器。軟體領域,新一代iOS、iPad OS、MacOS、WatchOS甚至Vision OS,都大規模地應用機器學習來提升使用者體驗。

例如,庫克花了不少篇幅介紹的iOS 17輸入法改進,就是利用了Transformer語言模型,精準學習用戶的輸入習慣,預測輸入內容,大幅提升輸入正確性。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

總之,蘋果WWDC 2023一句都沒提人工智慧,但處處都是人工智慧。

為什麼外界會認為蘋果在這波AI浪潮中顯得非常保守和落後?原因可能是:

  1. 蘋果是一家消費性電子產品公司,雖然在產品背後大規模應用了與機器學習相關的技術,但並沒有專⻔發布一款以AI為核心的產品作為載體。
  2. 蘋果的路徑是:以領先的技術儲備,打造出極致優雅的產品,重新定義品類和產業。而縱觀AI技術領域,能夠落地到消費性電子上的產品形態還沒有完全明確。
  3. 蘋果不喜歡用「人工智慧」的說法,而是傾向於使用「機器學習」這樣更貼近技術、更中立的表達方式。
  4. 蘋果一貫在互動體驗和使用者隱私方面有近乎變態的要求,現有AI產品還達不到。

綜上,蘋果在AIGC上不僅沒有保守,反而有足夠⻓期的投入和足夠深度的技術積累,以及足夠廣泛的應用。不僅如此,蘋果在AI潛在的落地領域也或多或少有一些成熟產品了。

微軟有Microsoft 365 Copilot,蘋果有iWork三件套裝;特斯拉有FSD,蘋果在自動駕駛領域也累積了許多年。

等待終極載體

#蘋果在AI領域的佈局,我歸納為「處處不提AI,但處處落子AI」。在XR領域,或者說蘋果所謂的「空間運算」領域,也是如此。

早在3D Touch時代,蘋果就已探索在手機上實現更多維度互動的可能性。再後來,Face ID、光達攝影機等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功能,被很多人吐槽根本用不到。但到今天,它們全部成為Vision Pro的基石。

這很蘋果。

資訊科技產業的發展,本質是不斷提升資訊生產、消費與傳遞的效率。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已經可以看到兩個比較明顯的命題:一是資訊獲取效率的極致,二是數位世界的邊界。

在第一個命題上,蘋果用iPhone牢牢佔據了行動運算的平台。 Vision Pro則是蘋果在第二個命題上,給的答案雛形。這兩個命題不是各自獨立發展,而是互相交融,螺旋前進。

隨著行動互聯網式微,智慧型手機發展進入相對平穩時期,能帶來創新體驗的產品越來越少,連外觀都鮮有變化。各大巨頭都在尋求新的運算平台,「空間運算」就是蘋果開拓的全新戰場。

但不得不說,這依然是一場庫克時代的蘋果式的豪賭。

過去,蘋果每一次抓住重塑產業的新機會,幾乎都是由賈伯斯主導的,他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天才般的產品感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今天的蘋果似乎缺少靈魂人物,它還能復現賈伯斯時代的「現實扭曲力」嗎?沒人知道。

但今天的蘋果也早已脫胎換骨:數萬億美元的市值,數千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以及多年的技術積累和遠超喬布斯時代的資源投入。事實上,Vision Pro的誕生,正是在技術上不計代價投入的產物。

對蘋果而言,任何產品層面的競爭,背後都是生態的競爭。用戶買的不是iPhone,而是承載蘋果軟體和內容服務的載體。蘋果推出Vision Pro,同樣是出於長期生態競爭的考量。

短期來看,蘋果推出Vision Pro是要吸引更多的開發者,為蘋果開闢全新戰場儲備足夠多的應用和服務,並不斷進行技術驗證和迭代,搭建一整套基於空間計算的生態框架。

因此,Vision Pro更本質的意義在於,透過Vision Pro這樣的產品,不斷拓展數位世界的邊界,進一步將實體世界和數位世界做更好的融合,帶來全新的互動體驗。這才是蘋果真正要做的事——累積空間運算平台相關的技術與生態。

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這和iPhone、iPad的思路是完全一樣的,是一套經過充分驗證的打法。

長期來看,空間運算平台的核心技術,包括但不限於空間資訊收集、空間資訊呈現、空間感知能力,以及基於各種感測器的空間互動能力,很像自動駕駛需要的核心能力。

蘋果一直諱莫如深的“蘋果汽車”,或許才是空間運算落地的真正載體。

別忘了,蘋果從來都是一家消費性電子產品公司,所有的技術積累,最後都會變成產品提供給使用者。未來10年,還有什麼比汽車更性感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嗎?

以上是蘋果式 AI 哲學:不著一字,處處落子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R.E.P.O.能量晶體解釋及其做什麼(黃色晶體)
1 個月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R.E.P.O.最佳圖形設置
1 個月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威爾R.E.P.O.有交叉遊戲嗎?
1 個月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熱工具

記事本++7.3.1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我嘗試了使用光標AI編碼的Vibe編碼,這太神奇了! 我嘗試了使用光標AI編碼的Vibe編碼,這太神奇了! Mar 20, 2025 pm 03:34 PM

Vibe編碼通過讓我們使用自然語言而不是無盡的代碼行創建應用程序來重塑軟件開發的世界。受Andrej Karpathy等有遠見的人的啟發,這種創新的方法使Dev

2025年2月的Genai推出前5名:GPT-4.5,Grok-3等! 2025年2月的Genai推出前5名:GPT-4.5,Grok-3等! Mar 22, 2025 am 10:58 AM

2025年2月,Generative AI又是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月份,為我們帶來了一些最令人期待的模型升級和開創性的新功能。從Xai的Grok 3和Anthropic的Claude 3.7十四行詩到Openai的G

如何使用Yolo V12進行對象檢測? 如何使用Yolo V12進行對象檢測? Mar 22, 2025 am 11:07 AM

Yolo(您只看一次)一直是領先的實時對象檢測框架,每次迭代都在以前的版本上改善。最新版本Yolo V12引入了進步,可顯著提高準確性

最佳AI藝術生成器(免費付款)創意項目 最佳AI藝術生成器(免費付款)創意項目 Apr 02, 2025 pm 06:10 PM

本文回顧了AI最高的藝術生成器,討論了他們的功能,對創意項目的適用性和價值。它重點介紹了Midjourney是專業人士的最佳價值,並建議使用Dall-E 2進行高質量的可定製藝術。

Chatgpt 4 o可用嗎? Chatgpt 4 o可用嗎? Mar 28, 2025 pm 05:29 PM

Chatgpt 4當前可用並廣泛使用,與諸如ChatGpt 3.5(例如ChatGpt 3.5)相比,在理解上下文和產生連貫的響應方面取得了重大改進。未來的發展可能包括更多個性化的間

哪個AI比Chatgpt更好? 哪個AI比Chatgpt更好? Mar 18, 2025 pm 06:05 PM

本文討論了AI模型超過Chatgpt,例如Lamda,Llama和Grok,突出了它們在準確性,理解和行業影響方面的優勢。(159個字符)

如何將Mistral OCR用於下一個抹布模型 如何將Mistral OCR用於下一個抹布模型 Mar 21, 2025 am 11:11 AM

MISTRAL OCR:通過多模式文檔理解徹底改變檢索效果 檢索增強的生成(RAG)系統具有明顯高級的AI功能,從而可以訪問大量的數據存儲,以獲得更明智的響應

最佳AI聊天機器人比較(Chatgpt,Gemini,Claude&更多) 最佳AI聊天機器人比較(Chatgpt,Gemini,Claude&更多) Apr 02, 2025 pm 06:09 PM

本文比較了諸如Chatgpt,Gemini和Claude之類的頂級AI聊天機器人,重點介紹了其獨特功能,自定義選項以及自然語言處理和可靠性的性能。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