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析的方法有:比較分析法,分組分析法,預測分析法,漏斗分析法,AB測試分析法,象限分析法,公式拆解法,可行域分析法,二八分析法,假設性分析法。
資料分析的方法有:對比分析法,分組分析法,預測分析法,漏斗分析法,AB測試分析法,象限分析法,公式拆解法,可行域分析法,二八分析法,假設性分析法。
1. 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指透過指標的比較來反映事物數量上的變化,屬於統計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常見的對比有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
橫向對比指的是不同事物在固定時間上的對比,例如,不同等級的使用者在同一時間購買商品的價格對比,不同商品在同一時間的銷售、利潤率等的對比。
縱向對比指的是同一件事物在時間維度上的變化,例如,環比、同比和定基比,也就是本月銷售額與上月銷售額的對比,本年度1月份銷售額與上一年度1月份銷售額的對比,本年度每月銷售額分別與上一年平均銷售額的對比等。
利用比較分析法可以對資料規模大小、水準高低、速度快慢等做出有效的判斷與評估。
2.分組分析法:分組分析法是指根據資料的性質、特徵,依照一定的指標,將資料總體分割為不同的部分,分析其內部結構和相互關係,從而了解事物的發展規律。依據指標的性質,分組分析法分為屬性指標分組和數量指標分組。所謂屬性指標代表的是事物的性質、特徵等,如姓名、性別、文化程度等,這些指標無法進行運算;而數據指標所代表的數據能夠進行運算,如人的年齡、工資收入等。分組分析法一般都和對照分析法結合使用。
3.預測分析法:預測分析法主要基於當前的數據,對未來的數據變化趨勢進行判斷和預測。預測分析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於時間序列的預測,例如,依據以往的銷售業績,預測未來3個月的銷售額;另一種是迴歸類預測,即根據指標之間相互影響的因果關係進行預測,例如,根據使用者網頁瀏覽行為,預測使用者可能購買的商品。
4.漏斗分析法:漏斗分析法也叫流程分析法,它的主要目的是專注於某個事件在重要環節上的轉換率,在網路產業的應用較為普遍。例如,對於用戶從瀏覽卡片訊息,提交申請、銀行審核與批卡,最後用戶啟動並使用,中間有很多重要的環節,每個環節的用戶量都是越來越少的,從而形成一個漏斗。使用漏斗分析法,能使業務方專注於各個環節的轉換率,並加以監控和管理,當某個環節的轉換率發生異常時,可以有針對性地優化流程,採取適當的措施來提升業務指標。
5.AB測試分析法:AB測試分析法其實是對比分析法,但它著重於對比A、B兩組結構相似的樣本,並基於樣本指標值來分析各自的差異。例如,對於某個App的相同功能,設計了不同的樣式風格和頁面佈局,將兩種風格的頁面隨機分配給使用者,最後根據用戶在該頁面的瀏覽轉換率來評估不同樣式的優劣,了解使用者的喜好,從而進一步優化產品。
除此之外,要做好資料分析,讀者還需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例如,基本統計量的概念(平均數、變異數、眾數、中位數等),分散性和變異性的測量指標(極差、四分位數、四分位距、百分位數等),資料分佈(幾何分佈、二項分佈等),以及機率論基礎、統計抽樣、信賴區間和假設檢定等內容,透過相關指標與概念的應用,讓資料分析結果更具專業性。
6.象限分析法:X軸從左到右是點擊率的高低,Y軸從下到上是轉換率的高低,形成了4個像限,這就是我們要說的象限分析法。
針對每次行銷活動的點擊率和轉換率找到對應的資料標註點,然後將這次行銷活動的效果歸到每個象限,4個象限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效果評估。
7.公式拆解法:所謂公式拆解法就是針對某項指標,用公式表現該指標的影響因素,例如日銷售額的影響因素是各商品的銷售額,找到影響因素後,需要將影響因素的影響因素拆解。
8.可行域分析法:可行域分析其實是一種自己建立的資料分析模型,根據具體資料不斷修正調整可行域的範圍,對業務指標進行有效評估。
9.二八分析法:八法則和長尾理論是相對的,二八法則告訴我們說,你要重視頭部用戶,也就是能產生80%收益的那20%的用戶或商品,而長尾理論告訴我們要說要重視長尾效應,也就是剩餘那20%的收益。
10.假設分析法:簡單理解,假設法是在已知結果數據,在影響結果的多個變數中假設一個定量,對過程反向推導的數據分析方法。
以上是數據分析的方法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