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姚班校友陳丹琦,在ACL 2023上做了一場最新演講!
主題還是近期非常熱門的研究方向-
像GPT-3、PaLM這樣的(大)語言模型,究竟是否需要依賴檢索來彌補自身缺陷,以便更好地應用落地。
在這場演講中,她和其他3位主講人一起,共同介紹了這個主題的幾大研究方向,包括訓練方法、應用和挑戰等。
圖片
演講期間聽眾的反應也很熱烈,不少網友認真地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幾位演講者盡力答疑解惑。
圖片
至於這次演講具體效果如何?有網友直接一句「推薦」給到留言區。
圖片
所以,在這場長達3小時的演講中,他們具體講了什麼?又有哪些值得一聽的地方呢?
這場演講的核心主題是“基於檢索的語言模型”,包含檢索和語言模型兩個要素。
從定義上來看,它指的是給語言模型「外掛」一個資料檢索庫,並在進行推理(等操作)時對這個資料庫進行檢索,最後基於檢索結果進行輸出。
這類外掛資料儲存庫,也稱為半參數模型或非參數模型。
圖片
之所以要研究這個方向,是因為如GPT-3和PaLM這類(大)語言模型,在表現出不錯的效果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讓人頭疼的“bug”,主要有三個問題:
1、參數量過大,如果基於新數據重訓練,計算成本過高;
2、記憶力不行(面對長文本,記了下文忘了上文),時間一長會產生幻覺,且容易洩漏資料;
3、目前的參數量,不可能記住所有知識。
在這種情況下,外部檢索語料庫被提出,即給大語言模型「外掛」一個資料庫,讓它隨時能透過查找資料來回答問題,而且由於這種資料庫隨時能更新,也不用擔心重訓的成本問題。
介紹完定義和背景之後,就是這個研究方向具體的架構、訓練、多模態、應用和挑戰了。
在架構上,主要介紹了基於檢索的語言模型檢索的內容、檢索的方式和檢索的「時機」。
具體而言,這類模型主要會檢索token、文字區塊和實體字詞(entity mentions),使用檢索的方式和時機也很多樣性,是一類很靈活的模型架構。
圖片
在訓練方式上,則著重介紹了獨立訓練(independent training,語言模型和檢索模型分開訓練)、連續學習(sequential training)、多任務學習(joint training)等方法。
圖片
至於應用程式方面,這類模型涉及的也就比較多了,不僅可以用在程式碼產生、在分類、知識密集NLP等任務上,而且透過微調、強化學習、基於檢索的提示詞等方法就能使用。
應用程式場景也很靈活,包括長尾場景、需要知識更新的場景以及涉及隱私安全的場景等,都有這類模型的用武之地。
當然,不只文本上。這類模型也存在著多模態擴充的潛力,可以將它用於文字以外的任務。
圖片
聽起來這類模型優點很多,不過基於檢索的語言模型,當下也存在一些挑戰。
陳丹琦在最後「收尾」的演講中,著重提到了幾點這個研究方向需要解決的幾大難題。
其一,小語言模型 (不斷擴張的)大資料庫,本質上是否意味著語言模型的參數量依舊很大?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例如,雖然這類模型的參數量可以做到很小,只有70億參數量,但外掛的資料庫卻能達到2T…
圖片
其二,相似性搜尋的效率。如何設計演算法使得搜尋效率最大化,是目前非常活躍的研究方向。
圖片
其三,完成複雜語言任務。包括開放式文本生成任務,以及複雜的文本推理任務在內,如何以基於檢索的語言模型完成這些任務,也是需要持續探索的方向。
圖片
當然,陳丹琦也提到,這些主題是挑戰的同時,也是研究機會。還在尋找論文課題的小夥伴們,可以考慮是否把它們加進研究列表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演講也不是「憑空」找出的話題,4位演講者貼心在官網放出了演講參考的論文連結。
從模型架構、訓練方法、應用、多模態到挑戰,如果對這些主題中的任何一部分感興趣,都可以到官網找對應的經典論文來看:
圖片
現場解答聽眾困惑這麼乾貨滿滿的演講,四位主講人也不是沒有來頭,在演講中他們還耐心地對聽眾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我們先來康康主講人是誰。 首先是主導這次演講的普林斯頓大學電腦科學助理教授陳丹琦。
圖片她是電腦科學領域近來最受矚目的華人青年學者之一,也是08級清華姚班校友。
在資訊學競賽圈,她頗具傳奇色彩-CDQ分治演算法
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 2008年,她代表中國隊獲得一枚IOI金牌。 ######而她的那篇長達156 頁的博士畢業論文《Neural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Beyond》,更是一度火爆出圈,不光獲得當年斯坦福最佳博士論文獎,還成為了斯坦福大學近十年來最熱門畢業論文之一。 ######現在,陳丹琦除了是普林斯頓大學電腦科學助理教授,也是該校從頭開始建立NLP小組的共同負責人、AIML小組成員。 ######她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於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並且對在實際問題中具有可行性、可擴展性和可泛化性的簡單而可靠的方法饒有興趣。 ######同樣是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還有陳丹琦的徒弟###鐘澤軒######(Zexuan Zhong)###。 ############圖片#########鐘澤軒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四年級博士生。碩士畢業於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指導教授是謝濤;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電腦系,曾在微軟亞研院實習,指導教授是聶再清。 ###他的最新研究主要聚焦於從非結構化文字中提取結構化資訊、從預訓練語言模型中提取事實性資訊、分析稠密檢索模型的泛化能力,以及開發適用於基於檢索的語言模型的訓練技術。
此外,主講人還有來自華盛頓大學的Akari Asai、Sewon Min。
圖片
Akari Asai是華盛頓大學主攻自然語言處理的四年級博士生,本科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
她主要熱衷於開發可靠且適應性強的自然語言處理系統,提升資訊獲取的能力。
最近,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用知識檢索系統、高效能自適應的NLP模型等領域。
圖片
Sewon Min是華盛頓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小組的博士候選人,讀博士期間,曾在Meta AI兼職擔任研究員長達四年,本科畢業於首爾國立大學。
最近她主要關注語言建模、檢索以及二者的交叉領域。
在演講期間,聽眾也很熱情地提出了許多問題,例如為啥要用perplexity(困惑度)來作為演講的主要指標。
圖片
主講人給了細心解答:
在比較參數化的語言模型時,困惑度 (PPL)經常被用到。但困惑度的改善能否轉化為下游應用仍是研究問題。
現已有研究表明,困惑度與下游任務(尤其是生成任務)有很好的相關性,並且困惑度通常可提供非常穩定的結果,它可以在在大規模評估資料上進行評估(相對於下游任務來說,評估資料是沒有標籤的,而下游任務可能會受到提示的敏感性和缺乏大規模標記資料的影響,從而導致結果不穩定) 。
圖片
也有網友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關於「語言模型的訓練成本高昂,而引入檢索可能會解決這個問題」的說法,你只是將時間複雜度替換為空間複雜度(資料儲存)了嗎?
主講人給的解答是醬嬸的:
我們討論的重點是如何將語言模型縮減到更小,從而減少時間和空間的需求。然而,資料儲存實際上也增加了額外的開銷,這需要仔細權衡和研究,我們認為這是當前的挑戰。
與訓練一個擁有超過一百億個參數的語言模型相比,我認為目前最重要的是降低訓練成本。
圖片
想找這次演講PPT,或是蹲具體回放的,可以去官網看看~
官方網址:https://acl2023-retrieval-lm.github.io/
#以上是陳丹琦ACL學術報告來了!詳解大模型「外掛」資料庫7大方向3大挑戰,3小時乾貨滿滿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