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Linux,通常只需要執行make menuconfig
#配置要編譯的模組,然後執行make
。 Linux預設是做本地編譯,也就是編譯位元本機使用的核心。
在嵌入式開發中,常常需要交叉編譯,要做交叉編譯的話,需要在make
指令後加上巨集定義,如交叉編譯為arm目標:
1 |
|
ARCH=arm
:表示目標CPU為ARM架構
CROSS_COMPILE=arm-linux-
:
表示編譯過程使用的交叉編譯鍊為arm-linux
當然也可以直接修改Makefile
中的ARCH
和CROSS_COMPILE
宏定義,以此實現同樣的效果。但是不建議直接修改Makefile。
Linux内核编译过程会产生很多的文件,包括目标文件、临时文件等等,默认情况下,编译生成的文件会存放在内核源码目录。
当你使用git status
显示自己对内核代码的修改时也会把这些临时文件显示出来,而且提交还必须一个文件一个文件地指定,相当麻烦。
因此我们可以在父目录创建一个存放编译文件的目录,如build-kernel
,然后再make
命令后面加上宏定义:
1 |
|
这样在编译Linux内核时,所有编译产生的文件,都会放在build-kernel目录,如果build-kernel目录不存在,也会自动创建。这样可以实现Linux内核源码与编译产生的文件分离。
编译linux时,默认不会显示编译的命令,如果你要获得编译命令及其选项,可以在make命令后面加上宏定义:
1 |
|
如果希望编译系统告诉你为何某个目标文件需要重新编译,则:
1 |
|
最后分享我常用的内核编译脚本mk.sh
,给大家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其中,make O=../bd defconfig
只有在第一次编译内核的才使用,第一次编译过后,将这句注释,后面都通过make menuconfig
修改内核配置。
objdump
反汇编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用不上,一般在内核移植、启动分析时比较有用,但由于工作需要,我通常都会把反汇编加上。
以上是編譯Linux核心一定要知道的幾個小Tips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