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协议灵魂 12 问,总会用得到
先亮出这篇文章的思维导图

001. 能不能说一说 TCP 和 UDP 的区别?
UDP
相比,TCP
有三大核心特性:面向连接。所谓的连接,指的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连接,在双方互相通信之前,TCP 需要三次握手建立连接,而 UDP 没有相应建立连接的过程。
可靠性。TCP 花了非常多的功夫保证连接的可靠,这个可靠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个是有状态,另一个是可控制。
无状态
, 不可控
的。面向字节流。UDP 的数据传输是基于数据报的,这是因为仅仅只是继承了 IP 层的特性,而 TCP 为了维护状态,将一个个 IP 包变成了字节流。
002: 说说 TCP 三次握手的过程?为什么是三次而不是两次、四次?
恋爱模拟
爱
的能力。爱
和被爱
的能力。被爱
的能力。爱
和被爱
的能力,两人开始一段甜蜜的爱情。真实握手
发送的能力
和接收的能力
。于是便会有下面的三次握手的过程:
CLOSED
状态。然后服务端开始监听某个端口,进入了LISTEN
状态。SYN-SENT
状态。SYN
和ACK
(对应客户端发来的SYN),自己变成了SYN-REVD
。ACK
给服务端,自己变成了ESTABLISHED
状态;服务端收到ACK
之后,也变成了ESTABLISHED
状态。凡是需要对端确认的,一定消耗TCP报文的序列号。
为什么不是两次?
为什么不是四次?
发送
和接收
的能力,那四次握手可以嘛?三次握手过程中可以携带数据么?
ESTABLISHED
状态,并且已经能够确认服务器的接收、发送能力正常,这个时候相对安全了,可以携带数据。同时打开会怎样?
SYN
报文,状态变化会是怎样的呢?
SYN
报文的同时,接收方也给发送方发SYN
报文,两个人刚上了!SYN
,两者的状态都变为SYN-SENT
。SYN
后,两者状态都变为SYN-REVD
。ACK + SYN
,这个报文在对方接收之后,两者状态一起变为ESTABLISHED
。003: 说说 TCP 四次挥手的过程
过程拆解

ESTABLISHED
状态。FIN
报文,在 TCP 报文中的位置如下图:
FIN-WAIT-1
状态。注意, 这时候客户端同时也变成了half-close(半关闭)
状态,即无法向服务端发送报文,只能接收。CLOSED-WAIT
状态。FIN-WAIT2
状态。FIN
,自己进入LAST-ACK
状态,FIN
后,自己变成了TIME-WAIT
状态,然后发送 ACK 给服务端。MSL
(Maximum Segment Lifetime,报文最大生存时间
), 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客户端没有收到服务端的重发请求,那么表示 ACK 成功到达,挥手结束,否则客户端重发 ACK。等待2MSL的意义
1 个 MSL 确保四次挥手中主动关闭方最后的 ACK 报文最终能达到对端 1 个 MSL 确保对端没有收到 ACK 重传的 FIN 报文可以到达
为什么是四次挥手而不是三次?
FIN
, 往往不会立即返回FIN
, 必须等到服务端所有的报文都发送完毕了,才能发FIN
。因此先发一个ACK
表示已经收到客户端的FIN
,延迟一段时间才发FIN
。这就造成了四次挥手。ACK
和FIN
的发送合并为一次挥手,这个时候长时间的延迟可能会导致客户端误以为FIN
没有到达客户端,从而让客户端不断的重发FIN
。同时关闭会怎样?

004: 说说半连接队列和 SYN Flood 攻击的关系
CLOSED
变为LISTEN
, 同时在内部创建了两个队列:半连接队列和全连接队列,即SYN队列和ACCEPT队列。半连接队列
SYN
到服务端,服务端收到以后回复ACK
和SYN
,状态由LISTEN
变为SYN_RCVD
,此时这个连接就被推入了SYN队列,也就是半连接队列。全连接队列
ACK
, 服务端接收后,三次握手完成。这个时候连接等待被具体的应用取走,在被取走之前,它会被推入另外一个 TCP 维护的队列,也就是全连接队列(Accept Queue)。SYN Flood 攻击原理
SYN
。对于服务端而言,会产生两个危险的后果:处理大量的
SYN
包并返回对应ACK
, 势必有大量连接处于SYN_RCVD
状态,从而占满整个半连接队列,无法处理正常的请求。由于是不存在的 IP,服务端长时间收不到客户端的
ACK
,会导致服务端不断重发数据,直到耗尽服务端的资源。
如何应对 SYN Flood 攻击?
增加 SYN 连接,也就是增加半连接队列的容量。 减少 SYN + ACK 重试次数,避免大量的超时重发。 利用 SYN Cookie 技术,在服务端接收到 SYN
后不立即分配连接资源,而是根据这个SYN
计算出一个Cookie,连同第二次握手回复给客户端,在客户端回复ACK
的时候带上这个Cookie
值,服务端验证 Cookie 合法之后才分配连接资源。
005: 介绍一下 TCP 报文头部的字段

源端口、目标端口
四元组
——源 IP、源端口、目标 IP 和目标端口。序列号
Sequence number
, 指的是本报文段第一个字节的序列号。在 SYN 报文中交换彼此的初始序列号。 保证数据包按正确的顺序组装。
ISN
Initial Sequence Number(初始序列号)
,在三次握手的过程当中,双方会用过SYN
报文来交换彼此的 ISN
。确认号
ACK(Acknowledgment number)
。用来告知对方下一个期望接收的序列号,小于ACK的所有字节已经全部收到。标记位
SYN
,ACK
,FIN
,RST
,PSH
。FIN
:即 Finish,表示发送方准备断开连接。RST
:即 Reset,用来强制断开连接。PSH
:即 Push, 告知对方这些数据包收到后应该马上交给上层的应用,不能缓存。窗口大小
校验和
可选项

TimeStamp: TCP 时间戳,后面详细介绍。 MSS: 指的是 TCP 允许的从对方接收的最大报文段。 SACK: 选择确认选项。 Window Scale:窗口缩放选项。
006: 说说 TCP 快速打开的原理(TFO)
Cookie
, 用它同样可以实现 TFO。TFO 流程
首轮三次握手
SYN
给服务端,服务端接收到。SYN Cookie
, 将这个Cookie
放到 TCP 报文的 Fast Open
选项中,然后才给客户端返回。后面的三次握手
Cookie
、SYN
和HTTP请求
(是的,你没看错)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验证了 Cookie 的合法性,如果不合法直接丢弃;如果是合法的,那么就正常返回SYN + ACK
。ACK
还得正常传过来,不然怎么叫三次握手嘛。
TFO 的优势
007: 能不能说说TCP报文中时间戳的作用?
timestamp
是 TCP 报文首部的一个可选项,一共占 10 个字节,格式如下:kind(1 字节) + length(1 字节) + info(8 个字节)
计算往返时延 RTT(Round-Trip Time) 防止序列号的回绕问题
计算往返时延 RTT

step 1: a 向 b 发送的时候, timestamp
中存放的内容就是 a 主机发送时的内核时刻ta1
。step 2: b 向 a 回复 s2 报文的时候, timestamp
中存放的是 b 主机的时刻tb
,timestamp echo
字段为从 s1 报文中解析出来的 ta1。step 3: a 收到 b 的 s2 报文之后,此时 a 主机的内核时刻是 ta2, 而在 s2 报文中的 timestamp echo 选项中可以得到 ta1
, 也就是 s2 对应的报文最初的发送时刻。然后直接采用 ta2 - ta1 就得到了 RTT 的值。
防止序列号回绕问题
1 ~ 2
的数据包了,怎么区分谁是谁呢?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序列号回绕的问题。008: TCP 的超时重传时间是如何计算的?
经典方法
SRTT = (α * SRTT) + ((1 - α) * RTT)
0.8
,范围是0.8 ~ 0.9
。RTO = min(ubound, max(lbound, β * SRTT))
1.3 ~ 2.0
, lbound 是下界,ubound 是上界。0.8 ~ 0.9
, RTT 对于 RTO 的影响太小。标准方法
Jacobson / Karels 算法
。SRTT
,公式如下:SRTT = (1 - α) * SRTT + α * RTT
α
跟经典方法中的α
取值不一样了,建议值是1/8
,也就是0.125
。RTTVAR
(round-trip time variation)这个中间变量。RTTVAR = (1 - β) * RTTVAR + β * (|RTT - SRTT|)
RTO
:RTO = µ * SRTT + ∂ * RTTVAR
µ
建议值取1
, ∂
建议值取4
。009: 能不能说一说 TCP 的流量控制?
滑动窗口
的概念。TCP 滑动窗口
发送窗口

已发送且已确认 已发送但未确认 未发送但可以发送 未发送也不可以发送

send
, WND 即window
, UNA 即unacknowledged
, 表示未被确认,NXT 即next
, 表示下一个发送的位置。接收窗口

receive
,NXT 表示下一个接收的位置,WND 表示接收窗口大小。流量控制过程
可用窗口
减少了 100 个字节,这很好理解。60
个字节被留在了缓冲队列中。010: 能不能说说 TCP 的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
需要处理的问题。拥塞窗口(Congestion Window,cwnd) 慢启动阈值(Slow Start Threshold,ssthresh)
慢启动 拥塞避免 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
拥塞窗口
接收窗口(rwnd)是 接收端
给的限制拥塞窗口(cwnd)是 发送端
的限制
发送窗口
的大小。发送窗口
?发送窗口大小 = min(rwnd, cwnd)
cwnd
的变化。慢启动
慢启动
。运作过程如下:首先,三次握手,双方宣告自己的接收窗口大小 双方初始化自己的拥塞窗口(cwnd)大小 在开始传输的一段时间,发送端每收到一个 ACK,拥塞窗口大小加 1,也就是说,每经过一个 RTT,cwnd 翻倍。如果说初始窗口为 10,那么第一轮 10 个报文传完且发送端收到 ACK 后,cwnd 变为 20,第二轮变为 40,第三轮变为 80,依次类推。
拥塞避免
cwnd
翻倍,现在cwnd
只是增加 1 而已。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
快速重传
选择性重传
SACK
这个属性,通过left edge
和right edge
告知发送端已经收到了哪些区间的数据报。因此,即使第 5 个包丢包了,当收到第 6、7 个包之后,接收端依然会告诉发送端,这两个包到了。剩下第 5 个包没到,就重传这个包。这个过程也叫做选择性重传(SACK,Selective Acknowledgment),它解决的是如何重传的问题。快速恢复
拥塞阈值降低为 cwnd 的一半 cwnd 的大小变为拥塞阈值 cwnd 线性增加
011: 能不能说说 Nagle 算法和延迟确认?
Nagle 算法
当第一次发送数据时不用等待,就算是 1byte 的小包也立即发送 后面发送满足下面条件之一就可以发了: 数据包大小达到最大段大小(Max Segment Size, 即 MSS) 之前所有包的 ACK 都已接收到
延迟确认
接收到了大于一个 frame 的报文,且需要调整窗口大小 TCP 处于 quickack 模式(通过 tcp_in_quickack_mode
设置)发现了乱序包
两者一起使用会怎样?
012. 如何理解 TCP 的 keep-alive?
keep-alive
, 不过 TCP 层面也是有keep-alive
机制,而且跟应用层不太一样。sudo sysctl -a | grep keepalive // 每隔 7200 s 检测一次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7200 // 一次最多重传 9 个包 net.ipv4.tcp_keepalive_probes = 9 // 每个包的间隔重传间隔 75 s net.ipv4.tcp_keepalive_intvl = 75
keep-alive
选项,为什么?7200s 也就是两个小时检测一次,时间太长 时间再短一些,也难以体现其设计的初衷, 即检测长时间的死连接
以上是TCP协议灵魂 12 问,总会用得到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win10如何重置tcp/ip協定?其實方法很簡單的,使用者可以直接的進入到命令提示符,然後按下ctrl shift enter的組合鍵來進行操作就可以了或者是直接的執行重置命令來進行設置,下面就讓本站來為使用者來仔細的介紹一下windows10重置tcp/ip協定棧的方法吧。 windows10重置tcp/ip協定棧的方法一、管理員權限1、我們使用快捷鍵win R直接開啟運行窗口,然後輸入cmd並按住ctrl shift enter的組合鍵。 2、或者我們可以直接在開始選單中搜尋命令提示符,右鍵點

TCP客戶端一個使用TCP協定實現可連續對話的客戶端範例程式碼:importsocket#客戶端設定HOST='localhost'PORT=12345#建立TCP套接字並連接伺服器client_socket=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 .SOCK_STREAM)client_socket.connect((HOST,PORT))whileTrue:#取得使用者輸入message=input("請輸入要傳送的訊息:&

那這裡面提到的"面向連接",意味著需要 建立連接,使用連接,釋放連接。建立連線是指我們熟知的TCP三次握手。而使用連接,則是透過一發送、一確認的形式,進行資料傳輸。還有就是釋放連接,也就是我們常見的TCP四次揮手。

使用一個TCP連線發送多個檔案為什麼會有這篇部落格?最近在看一些相關方面的東西,簡單的使用一下Socket進行程式設計是沒有的問題的,但是這樣只是建立了一些基本概念。對於真正的問題,還是無能為力。當我需要進行檔案的傳輸時,我發現我好像只是發送過去了資料(二進位資料),但是關於檔案的一些資訊卻遺失了(檔案的副檔名)。而且每次我只能使用一個Socket發送一個文件,沒有辦法做到連續發送文件(因為我是依靠關閉流來完成發送文件的,也就是說我其實是不知道文件的長度,所以只能以一個Socket連接代表一個檔案)。

TCP是電腦網路通訊協定的一種,是一種連線導向的傳輸協定。在Java應用開發中,TCP通訊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場景,例如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的資料傳輸、音訊視訊即時傳輸等等。 Netty4是一個高效能、高可擴展性、高效能的網路程式框架,能夠優化伺服器和用戶端之間的資料交換流程,使其更有效率可靠。使用Netty4進行TCP通訊的具體實作步驟如下:引入

假設Kubernetes叢集已經配置好,我們將基於CentOS為Nginx建立一個虛擬機器。以下是實驗中設定的詳細資訊:Nginx(CenOS8Minimal)–192.168.1.50KubeMaster–192.168.1.40KubeWorker1–192.168.1.41KubeWorker2–192.168.192.168.1.41KubeWorker2–192.168.1.421)所以需要安裝e

在TCP通信雙方中,為了描述方便,以下將通信雙方用A和B代替。根據TCP協定規定,如果A關閉連線後B繼續發送數據,B會收到A的RST回應。若B繼續發送數據,系統會發出SIGPIPE訊號告知連接已斷開,停止發送。系統對SIGPIPE訊號的預設處理行為是讓B進程退出。作業系統對SIGPIPE訊號的這種預設處理行為非常不友好,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TCP通訊是全雙工頻道,相當於兩條單工頻道,連線兩端各負責一條。當對端「關閉」時,雖然本意是關閉整個兩條頻道,但本端只是收到FIN包。依TCP協議的規定,當一

【標題】Swoole開發功能的高並發TCP長連接處理技巧【導言】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應用程式對並發處理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Swoole作為一款基於PHP的高效能網路通訊引擎,提供了強大的非同步、多進程、協程能力,大大提升了應用程式並發處理的能力。本文將介紹如何使用Swoole開發功能的高並發TCP長連接處理技巧,並結合程式碼範例進行詳細說明。 【正文】一、S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