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到 2025 年,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標準系統基本上建立
本站8 月18 日消息,本站從工信部獲悉,為充分發揮標準對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的引領規範作用,持續完善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技術和標準體系,工信部組織相關單位編製完成了《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標準體系建置指南(2023 年版)》(徵求意見稿)。
徵求意見稿顯示,到 2025 年,物聯網新基礎設施標準體系基本上建立。新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30 項以上,助推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作用進一步凸顯;支持社會團體自主制定和發布團體標準,實施先進團體標準應用示範;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0 項以上,為推動物聯網產業全球化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徵求意見稿規定,組織推動物聯網全產業鏈上的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加強標準化工作協同;加強物聯網標準驗證、偵測、成果轉換等公共服務平台建置,鼓勵地方推出物聯網標準公共服務能力建置的政策措施;建立物聯網標準實施效果評估制度,根據評估結果及時修訂完善相關標準,保證標準的實用性和時效性;加快物聯網國際標準轉化,提升國內和國際標準關鍵指標的一致性程度。
徵求意見稿重點如下:
#基本原則
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加速物聯網關鍵共通性技術研究,推動先進且適用的科技創新成果融入標準,持續提升標準技術水準。面向產業應用需求,協同推動物聯網與重點產業融合應用標準研製,加速建構規模化、密集的物聯網產業生態。
系統佈局,急用先行。統籌推廣物聯網各類型標準開發,加強標準全生命週期管理,持續完善標準工作體系。聚焦物聯網技術創新、應用場景開拓、產業發展與安全保障需求,加速基礎通用、關鍵技術、評估方法、典型應用等標準發展。
協同推進,開放合作。充分發揮產學研用各方、產業鏈各環節的優勢力量,加強跨產業、跨領域工作協同,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準的有效銜接。鼓勵我國企事業單位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積極貢獻中國方案,共同訂定國際標準。
建置目標
到 2025 年,物聯網新基礎設施標準系統基本上已經建立。新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30 項以上,助推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作用進一步凸顯;支持社會團體自主制定和發布團體標準,實施先進團體標準應用示範;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0 項以上,為推動物聯網產業全球化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建設想法
(一)物聯網新基礎設施標準體系結構
根據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所涉及的要素、活動等內容,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標準體系包括基礎標準、技術標準、建設維運標準及應用標準等四大部分,見圖1。基礎標準是物聯網新基礎設施的整體性、框架性標準,為其他各類標準提供基礎支撐;技術標準是物聯網新基礎設施的關鍵共通性技術與融合技術標準,為實現物聯網應用提供技術保障;建設維運標準是物聯網系統規劃、建造、運作、維護的標準,為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提供重要保障;應用標準是面向產業具體應用需求,對其它部分標準的細化,支撐各產業發展。
(二)物聯網新功能基礎設施標準體系架構
物聯網新基礎設施標準體系架構由基礎標準、技術標準、建設維運標準、應用標準等組成,如圖2 所示。
#建置內容
#(一)基礎標準
##(一)基礎標準
#包括術語與分類、架構、標識、評估、安全可信、管理等標準。
###1. 術語與分類#########用於統一物聯網技術、產品、服務、應用等相關概念、分類和描述。 #########2. 架構######用於規範物聯網的構成,以及各構成部分之間的邏輯關係,包括物聯網參考模型、系統架構等標準。
3. 標識
用於規範物聯網領域各類別物件的識別編碼、註冊、解析,包括識別編碼、編碼格式、物件元資料、解析系統等標準。
4. 評測
用於規格物聯網設備、系統的測試需求及評估指標體系,包括物聯網設備及系統一致性、互聯互通、互操作、環境適應性等測試要求,以及物聯網系統功能、效能、能力成熟度等評估指標系統與方法。
5. 安全可信任
用於規範物聯網終端、網路、平台(系統)、閘道等關鍵組成部分的安全、可信任要求及保障措施,包括物聯網安全架構、安全分級、終端安全、傳輸安全、資料安全、平台(系統)安全、安全管理等標準;物聯網可信任架構、可信任分級、身分可信任、資料可信任、系統可信等標準。
6. 管理
用於規範相關責任主體對物聯網新基礎設施的管理需求,包括物聯網感知設施管理、網路設施管理等標準,以及規範物聯網從業人員能力要求相關標準。
(二)技術標準
包括感知技術、網路與通訊技術、資料處理技術、融合技術等標準。
1. 感知技術
用於規範物聯網資訊感知、採集、獲取等相關技術,包括感測器、條碼識別、二維碼識別、音視頻採集、高精度定位、無線感知、被動感知、融合感知等標準。
2. 網路與通訊技術
用於規範物聯網網路架構、裝置、協定、存取、網路與整合等相關技術,包括:物連網網路存取設備、交換設備、閘道等網路設備標準,短距離無線通訊、行動通訊、有線通訊、海上通訊、水下通訊等通訊技術標準;無線感測網、無線區域網路、無線區域網路、低功耗廣域網路、衛星物聯網、確定性網路、時間敏感網路、軟體定義網路、網路功能虛擬化、IPv6 等網路技術標準;物聯網接取公眾網路或專用網路的網路介面標準;異質物聯網互聯、配置、協同、調度、互通等網路融合標準。
3. 資料處理技術
用於規格資訊模型、資料分析、資料儲存與管理、資料融合、資料介面等技術,包括資料字典、元數據、物模型等。
資訊模型標準,協同資訊處理、規則引擎等資料分析標準,儲存結構、資料生命週期管理、資料治理等資料儲存與管理標準,資料匯聚、感知資訊融合等資料融合標準,數據交換共享、人機互動、資料互通、資料視覺化等資料介面標準。
4. 融合技術
用於規範物聯網系統設計及應用過程中關聯的相關技術,包括海量多源異質資料分析、分散式運算、分散式儲存等大數據融合技術標準,資源虛擬化、分散式資源管理等雲端運算融合技術標準,數位身分、資料上鏈、共識機制、輕節點或多節點組網等區塊鏈融合技術標準,物體運行機制模型、邊緣智慧、模型壓縮、聯合學習、知識圖譜等人工智慧融合技術標準。
5. 射頻與電磁相容技術
用於規範物聯網設備和系統的頻率使用、射頻性能、電磁相容性能,包括物聯網設備和系統射頻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電磁相容要求及測試方法等。
6. 邊緣運算技術
用於規範物聯網邊緣資料擷取與處理、邊緣設備、邊緣平台、雲端端協同等技術,包含邊緣運算一般需求、邊緣資料介面、邊緣資料管理、資源配置與協同、邊緣節點、邊緣網關、邊緣控制器、邊緣智慧等標準。
7. 物聯網作業系統
#用於規範物聯網作業系統的一般基礎功能與技術需求,包括作業系統架構、核心及驅動介面、系統服務、資源共享與虛擬化、分散式協同、應用開發框架、安全性等標準。
8. 數位孿生技術
用於指導基於物聯網的目標實體與數位實體間互動映射、模擬、分析、輔助決策等,包括數位孿生參考架構、不同系統層級的功能與效能要求、資料互動與介面、效能評估及符合性測試等標準。
(三)建設維運標準
建置維運標準指導各產業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置及規模化部署應用,為各領域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的統籌規劃、整合實施、協同維運和統一管理提出總體性要求。
1. 規劃設計
用於規範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在規劃設計階段的總體需求、關鍵流程及相關技術,主要包括針對物聯網系統、網路基礎設施、平台、終端等不同物件的規劃設計相關標準。
2. 部署實作
用於規範物聯網新基礎設施整體建置與部署實施要求,主要包括產品選用需求、設施設備部署需求、驗收及交付規範、實施保障等相關標準。
3. 運作維護
用於規範物聯網各類別系統、平台、設施設備日常運作狀態監控及維護相關需求,主要包括物聯網各類物件的運作維護一般需求、運作監測指標、故障診斷方法等相關標準
(四)應用標準
應用標準立足產業需求,結合產業應用特徵,從支撐產業數位轉型的角度出發,給予產業應用領域的物聯網應用指南。
1. 智慧製造
面向即時性、自動化、嵌入式、高安全性的工業物聯網設備、平台等的研發、生產、應用,規定工業製造業資訊感知、自主控制、生產環境監測、設備健康管理、物料即時監測等的技術需求。
2. 智慧家庭
智慧家居系統的部署、效能評測、存取認證、跨廠商互聯互通等需求,規定智慧家居領域的裝置、平台、應用、系統相關的功能和技術要求,以及相關網路、跨平台互通、端-邊-雲端協同所涉及的架構、介面、協定等要求。
3. 智慧城市
針對城市基礎設施數位化升級改造以及相關物聯網系統設計與開發,規定城市、園區、樓宇設備狀態監測評估、多源異質資料擷取與匯聚、跨協定存取、系統功能重複使用與控制、跨部門資料共享與應用協同等技術要求。
4. 數位鄉村
面向鄉村智慧電網、智慧物流、智慧水利、公共治理、綜合服務等建設領域,規定用戶端能源管理、鄉村運輸服務站公共資訊管理、動態水體監測、鄉村公共衛生資訊採集、疫情防聯控等方面的感知終端和物聯網系統技術需求。
5. 智慧交通
針對智慧交通管理、智慧調度、通訊控制等應用,規定道路、軌道、港口航運等方面交通基礎設施以及交通工具的資訊感知、通訊、數據處理等技術需求。
6. 車聯網
針對車、路、人、雲端的資訊互動和相互間安全、有序、高效協同,規定車聯網相關路側通訊系統、交通環境及交通基礎設施的資訊採集設備、智慧車載及便攜終端、管理及服務平台等要求。
7. 智慧能源
面向電、氣、水、熱等典型能源領域源網荷儲全過程中的物聯網應用,規定能源生產控制、區域能源管理、智慧計量系統、綜合能源服務等典型應用的系統、設備、協定介面、海上或水下網路、資料互聯互通等技術需求。
8. 公共安全
面向公共安全的資訊感知、狀態監控、動態防控、故障預警、綜合處理應對、自然災害應變等場景,規定公共安全領域感測器、控制器等感知終端、各類公共安全應用管理平台、數位防疫系統、公共衛生緊急管理系統、通訊協定介面等技術需求。
9. 智慧農業
面向農業生產、病蟲害防治、禽畜水產養殖、農產品品質追溯、漁政執法等應用場景,規定環境監測系統、遠端監
控制系統、各類生理特徵監測終端等技術參數、協定介面、擷取資料目錄等。
10. 智慧建造
為預製構件生產運輸組裝、智慧工地、智慧裝備、智慧運維等場景,規定物聯網在智慧建造應用過程的整體性要求,以及智慧感測器、無線射頻識別(RFID)、二維碼、近場通訊、低功耗廣域網路等物聯網技術要求。
11. 智慧環保
針對環境偵測、污染源管理、環境監察執法等場景,規定物聯網在環境資料擷取終端、污染物排放預測資料模型、環保監測平台等方面的功能和技術要求。
12. 智慧文旅
#針對沉浸式體驗、虛擬展間、高畫質直播等新式文旅服務,規定智慧飯店營運管理系統、智慧導覽系統、旅遊綜合服務平台、文物環境監測和調控系統的功能和技術要求。
13. 智慧醫療學
#面向遠距醫療、醫學影像、醫療監護、健康管理、輔助診斷、醫療設備及藥品管理等場景,規定物聯網在醫療健康資料收集、網路通訊傳輸、遠距醫療通訊網路、生命徵象感知終端、醫療設備、平台、系統等相關技術、功能、性能、安全、評測、營運、服務等要求。
14.智慧物流
面向物流在樞紐設施、骨幹線路、區域分撥中心及末端配送節點等各物流環節,規定標示、分類、倉儲、調度、追蹤、無接觸配送等相關功能與技術需求。
15. 智慧教育
#面向智慧校園建設、教學資源數位化、線上課堂等應用場景,規定智慧教學助理、教育機器人、智能學伴、語言文字資訊化等技術、產品、服務要求。
組織實施
加強統籌協調。 在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指導下,推動物聯網全產業鏈上的企業、大學、研究機構等加強標準化工作協同。充分發揮標準化技術組織、產業技術聯盟等平台作用,加強跨產業、跨領域的多標委員會技術協作,共同建構先進且適用的物聯網標準體系。
已完善工作系統。 建立物聯網科技專案與標準化工作連結機制,科技專案研發中強化標準核心技術指標研究,及時將先進適用科技創新成果融入標準,提升標準水準;加強物聯網標準驗證、偵測、成果轉換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鼓勵地方推出物聯網標準公共服務能力建置的政策措施。
加強應用實作。 充分發揮地方主管部門、標準化組織、產業協會等的作用,進行標準宣標貫標活動,推動標準宣貫實施;組織進行物聯網標準應用試點工作,透過優秀案例的遴選,形成最佳實踐,促進標準應用推廣;建立物聯網標準實施效果評估制度,根據評估結果及時修訂完善相關標準,保證標準的實用性與時效性。
深化國際合作。 加速物聯網國際標準轉化,提升國內和國際標準關鍵指標的一致性程度。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電信聯盟(ITU)等國際標準化活動,攜手國內外產業鏈下游企業共同製定物聯網國際標準。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連結(包括不限於超連結、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於傳遞更多訊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本站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以上是工信部:到 2025 年,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標準系統基本上建立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熱門話題

近日,有汽車部落客放出了疑似銷售曝光的領克Z10價格。根據這位來自廣西南寧某領克中心的員工的爆料,領克Z10400V版本的起售價為18.98萬元,而800V版本的起售價為22.98萬元。該員工也表示"18萬元起步,真香警告",疑似暗示首銷期間可能會有更多權益。 fenye領克Z10根據汽車部落客間接爆料,領克Z10預計將於:預售時間:7月正式交付:8月售價:起價:18.28萬元中配車型:19.28萬元高配版本:20.78萬元首發優惠減免:8000元左右fenye領克Z10價格爆料

本站10月20日消息,中國信通院CAICT發布消息,2023年9月25日,工業及資訊化部「2023年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面向人工智慧大模型工程化技術及應用的產業公共服務平台計畫」發布中標公示,由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所主導的聯合體(參與單位: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資訊工程研究所、三、六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商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京東科技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佳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機械工業儀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聯合體)以第一候選人

工信微報官方公眾號報道,工業和資訊化部等四個部門今天發布了關於印發《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相關部門支撐新興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將逐步完善、並將引領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標準加速形成。本站發現,官方表示,「共通關鍵技術和應用類科技計畫項目」形成標準成果的比例將在後年達到60%以上,屆時標準與產業科技創新的連動也將更有效率。 2025年,新制定國家標準與產業標準將達到2000項以上,培育先進團體標準300項以上,以標準指導產業高品質發展的角色更加

腦機介面照進現實!工信部未來將重點培育,產業化道路還有多遠?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齊萌張智深圳報道14年前,《阿凡達》電影面世,充滿幻想甚至是魔幻的腦機接口貫穿整個劇情,而後腦機接口便成為不少科幻片中的必備元素。而如今,腦機介面照進現實。 5月29日,在「腦機介面創新發展論壇」上,工信部總工程師趙志國介紹,在產業界共同努力下,我國已形成覆蓋基礎層、技術層與應用層的腦機介面全產業鏈,並在醫療、教育、工業、娛樂等領域應用落地。他表示,工信部將把腦機介面作為培育未來

本站10月9日消息,工業及資訊化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國資委等六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算力基礎設施高品質發展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畫》),提出2025年,計算力方面,算力規模超過300EFLOPS,智能算力佔比達35%,東西部算力平衡協調發展。運載力方面,國家樞紐節點資料中心群集間基本上實現不高於理論延遲1.5倍的直連網路傳輸,重點應用場所光傳送網(OTN)覆蓋率達80%,骨幹網路、城域網路全面支持IPv6,SRv6等創新技術使用佔比達40%。儲存力方面,存

早前真我GTNeo6SE預熱將搭載驍龍7+Gen3、首發6000nit無雙屏,4月發布,今天官方公佈了真機正面照。如上圖所見,realme中國區總裁徐起曬出了真我GTNeo6SE的真機正面照,稱其採用超窄邊微曲屏設計,"機圈最帥正臉,有圖有真相"。拉高曝光之後可以看到螢幕邊框確實還行,但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看到高管誇自家產品是"最帥""最美"總是有點尷尬王騰誇RedmiTurbo3是"最美正顏"同樣如此。再附上真我GTNeo6SE的工信部證件照,預計其將採用1.5K分辨率的京東方BOE曲面屏,局部峰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物聯網技術已成為當今社會的趨勢。智慧家庭作為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之一,正逐漸走向我們的生活。智慧家庭的出現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透過該系統,我們可以實現對家庭電器、照明等的遠端控制和管理,從而為我們的家居生活帶來更多的自由度和趣味性。為了實現智慧家庭系統,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流行的程式語言,例如Java、Python、Ruby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穿戴式裝置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能夠滿足我們不同的需求,還可以監測我們的健康狀況並提供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案。而現在,隨著物聯網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穿戴式裝置的發展也越來越迅速。本文將探討穿戴式裝置中Go語言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研究,以期能更了解這些科技在穿戴裝置中的重要性和應用價值。一、Go語言在穿戴設備中的應用Go語言是由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