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式用於根據給定的底數計算給定數字的對數
在幾乎所有現代程式語言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對數函數,如自然對數、以2為底的對數、以10為底的對數等。但有時我們需要計算不在給定函式庫函數中的不同底數的對數。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可以使用簡單的對數公式。在本文中,我們將看到如何在C 中使用給定的數字和給定的底數計算對數值。
給定底數計算對數的公式
假設我們已經取了一個數x,它的基數是k,也已經給定。公式如下: follow −
的翻譯為:follow −#$$\mathrm{log_{k}\left ( x \right )=\frac{log_{m}\left ( x \right )}{log_{m}\left ( k \right )}}$ $
其中 m 是任何已知的(可用的基數)
使用log10(),其中m = 10。
C cmath函式庫提供了log10()方法,用於找出給定數字的以10為底的對數。我們 可以使用相同的函數來計算給定底數k的對數。使用的語法為: log10()的範例如下−
文法
#include < cmath > Log10( <number> )
演算法
讀取兩個數字 x 和 k
res := (使用 log10(x) 找出以10為底的 x 的對數) / (使用 log10(k) 找出以10為底的 k 的對數)
return res
#Example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float solve( int x, int k){ float answer; answer = log10( x ) / log10( k ); return answer; } int main(){ cout << "Log base 8 for input x = 512 is: " << solve( 512, 8 ) << endl; cout << "Log base 9 for input x = 59049 is: " << solve( 59049, 9 ) << endl; cout << "Log base 2 for input x = 1024 is: " << solve( 1024, 2 ) << endl; cout << "Log base 4 for input x = 256 is: " << solve( 256, 4 ) << endl; }
輸出
Log base 8 for input x = 512 is: 3 Log base 9 for input x = 59049 is: 5 Log base 2 for input x = 1024 is: 10 Log base 4 for input x = 256 is: 4
使用log2(),其中m = 2。
在C 的cmath庫中,log2()方法允許使用者找到以2為底的對數 給定的數字。可以使用相同的函數計算指定基數 k 的對數 以下語法用於使用 log2() −
文法
#include < cmath > Log2( <number> )
演算法
讀取兩個數字 x 和 k
res := (使用 log2( x ) 找出以 2 為底的對數 x) / (使用 log2( k ) 找出以 2 為底的對數 x)
return res
#Example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float solve( int x, int k){ float answer; answer = log2( x ) / log2( k ); return answer; } int main(){ cout << "Log base 8 for input x = 512 is: " << solve( 512, 8 ) << endl; cout << "Log base 9 for input x = 59049 is: " << solve( 59049, 9 ) << endl; cout << "Log base 2 for input x = 1024 is: " << solve( 1024, 2 ) << endl; cout << "Log base 4 for input x = 256 is: " << solve( 256, 4 ) << endl; }
輸出
Log base 8 for input x = 512 is: 3 Log base 9 for input x = 59049 is: 5 Log base 2 for input x = 1024 is: 10 Log base 4 for input x = 256 is: 4
使用log()當m=e時。
在C 的cmath庫中,自然對數log()方法允許使用者找到對數 使用給定數字的基數'e'。可以使用指定基數k計算對數 相同的功能。以下語法用於使用 log() 函數 −
文法
#include < cmath > log( <number> )
演算法
讀取兩個數字 x 和 k
res := (使用 log(x) 以 e 為底找到 x 的對數) / (使用 log(k) 以 e 為底找到 x 的對數)
#return res
#Example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float solve( int x, int k){ float answer; answer = log( x ) / log( k ); return answer; } int main(){ cout << "Log base 8 for input x = 512 is: " << solve( 512, 8 ) << endl; cout << "Log base 9 for input x = 59049 is: " << solve( 59049, 9 ) << endl; cout << "Log base 2 for input x = 1024 is: " << solve( 1024, 2 ) << endl; cout << "Log base 4 for input x = 256 is: " << solve( 256, 4 ) << endl; }
輸出
Log base 8 for input x = 512 is: 3 Log base 9 for input x = 59049 is: 5 Log base 2 for input x = 1024 is: 10 Log base 4 for input x = 256 is: 4
結論
使用給定底數的對數公式可以得到對數的結果, 我們在給定的數字x上使用任何已知的底數對數方法,並將其除以 使用已知值作為新底數的對數基數作為輸入。在本文中,我們使用了 三個已知的現有對數函數,分別是log10()、log2()和log() [自然對數] 產生給定數字和它們給定的基數的結果。
以上是C++程式用於根據給定的底數計算給定數字的對數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通用矩陣乘法(GeneralMatrixMultiplication,GEMM)是許多應用程式和演算法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評估電腦硬體效能的重要指標之一。透過深入研究和優化GEMM的實現,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高效能運算以及軟硬體系統之間的關係。在電腦科學中,對GEMM進行有效的最佳化可以提高運算速度並節省資源,這對於提高電腦系統的整體效能至關重要。深入了解GEMM的工作原理和最佳化方法,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利用現代計算硬體的潛力,並為各種複雜計算任務提供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透過對GEMM性能的優

WORD是一個強大的文字處理器,我們可以利用word進行各種文字的編輯,在Excel表格當中,我們已經熟練了加減乘數的運算方法,那麼如果需要在Word表格裡,計算數值的加減乘數,該如何操作呢,難道只能用計算機計算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WORD也同樣可以完成。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如何在Word文件的表格當中,運用公式計算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一起來學習一下吧。那麼,今天就讓小編具體示範一下,WORD文件怎麼計算加減乘除?第一步:開啟一個WORD,點選工具列【插入】下的【表格】,在下拉式選單當中插入一

如何使用Python的count()函數計算清單中某個元素的數量,需要具體程式碼範例Python作為一種強大且易學的程式語言,提供了許多內建函數來處理不同的資料結構。其中之一就是count()函數,它可以用來計算清單中某個元素的數量。在本文中,我們將詳細介紹如何使用count()函數,並提供具體的程式碼範例。 count()函數是Python的內建函數,用來計算某

簡介使用行列式計算三角形面積的Java程序是一個簡潔且有效率的程序,可以根據給定三個頂點的座標來計算三角形的面積。該程式對於學習或使用幾何的任何人都非常有用,因為它演示瞭如何在Java中使用基本算術和代數計算,以及如何使用Scanner類讀取使用者輸入。程式提示使用者輸入三角形三個點的座標,然後將其讀入並用於計算座標矩陣的行列式。使用行列式的絕對值來確保面積始終為正,然後使用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並顯示給使用者。該程式可以輕鬆修改以接受不同格式的輸入或執行附加計算,使其成為幾何計算的多功能工具。決定因素行列

給定兩個字串str_1和str_2。目標是使用遞歸過程計算字串str1中子字串str2的出現次數。遞歸函數是在其定義中呼叫自身的函數。如果str1是"Iknowthatyouknowthatiknow",str2是"know"出現次數為-3讓我們透過範例來理解。例如輸入str1="TPisTPareTPamTP",str2="TP";輸出Countofoccurrencesofasubstringrecursi

在C#中,有一個Math類別庫,其中包含許多數學函數。其中包括計算冪次方的函數Math.Pow,它可以幫助我們計算指定數的冪。 Math.Pow函數的用法非常簡單,只需要指定底數和指數就可以了。其語法如下:Math.Pow(base,exponent);其中base表示底數,exponent表示指數。此函數傳回double類型的結果,即冪次方的計算結果。下面讓

一種受歡迎的通用程式語言是Python。它被應用於各種行業,包括桌面應用程式、網頁開發和機器學習。幸運的是,Python具有簡單易懂的文法,適合初學者使用。在本文中,我們將使用Python來計算矩陣的右對角線總和。什麼是矩陣?在數學中,我們使用一個矩形排列或矩陣,用於描述一個數學物件或其屬性,它是一個包含數字、符號或表達式的矩形數組或表格,這些數字、符號或表達式按行和列排列。例如−234512367574因此,這是一個有3行4列的矩陣,表示為3*4矩陣。現在,矩陣中有兩條對角線,即主對角線和次對

我們將示範如何使用Java程式計算總分和百分比。總分是指所有可用分數的總和,而術語百分比是指計算分數除以總分並乘以所得的數字100。 percentage_of_marks=(obtained_marks/total_marks)×100範例1這是一個Java程序,用來示範如何計算總分和百分比。 //JavaProgramtodemonstratehowisTotalmarksandPercentagescalculatedimportjava.io.*;publicclassTotalMarks_
